浅谈“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推广工作
2022-11-24施甸县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云南保山678200
●杨 桂(施甸县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云南 保山 678200)
关键字:农产品;三品一标;质量安全;举措建议
“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这样一套认证监管体系在我国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孕育,到2000年左右进入快速发展期,再到今天日臻完善,它在推动环境保护、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打造知名品牌、助力农民增收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不断融入世界大循环体系,以及当下人民对美好生活品质的向往,都对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主体,以及市场主体,对“三品一标”概念的认识有待增强,各级政府以及企业主体,更应以“三品一标”体系为依托,强化使命感,以产品认证为抓手,以树立品牌口碑为基石,推动整个农产品行业朝着更高质量迈进。
1 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的重要意义
1.1 发展“三品一标”可以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
近年来,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明显提高,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日渐增多,农产品开始以消费导向为主,在未来,优质、环保、安全的农产品,市场潜力很大。“三品一标”认证包含了生产、加工、流通等多环节,最终呈现的产品是融合了地域文化,生态友好等多个价值元素,更加贴合消费者的精神需要。各级主体应抢抓机遇,力求把“三品一标”打造成市场主流、消费者追求的主导品牌。
1.2 发展“三品一标”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
云南省是农业大省,但由于地理等原因,农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当前,还面临着资源环境、农资成本升高和国际产品竞争的多重压力,所以我们更要走出一条有本地特色的集约、环保、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三品一标”的生产,重点之一就是过程的控制,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推动绿色环保理念。各地区要利用自身特色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3 发展“三品一标” 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品一标”推行全程质量控制和规范生产,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了切实的着力点,通过推行“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品牌化、准入门槛、示范创建、标准化等多方面落地生根。从有机食品到绿色食品,再到无公害食品,食品安全等级依次升高,有了这样的体系,生产加工企业就有了可依靠的安全规范抓手,监管方有了执法依据,产品有了安全背书,消费者才能安心选购[1]。
2 当前“三品一标”工作存在的不足
2.1 认证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意识还需加强
多数企业偏向重视认证注册工作,但在取得认证后,疏忽了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各项规范缺少执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2.2 认证标志的规范化使用还需加强
当前,部分企业利用市场的模糊心理打擦边球,绿色食品标志同有机食品标志混用,以次充好,存在冒牌使用情况。还有的企业认证到期,标志使用不符合规范,存在虚假使用现象。
2.3 农产品安全监测力量薄弱
一些地区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依靠第三方监测机构,部分机构缺少国家认证资质,检测结果存在争议。安全检测的“国家队”力量较弱,特别是市、县一级,仪器老旧,经费缺少保障,检测人员出现断层,且学历不高,整个队伍的专业化服务能力迫切需要提高。
2.4 缺少完善的追溯预警机制
目前的“三品一标”体制对于产品信息缺少统一的规范,缺少国家级的产品安全信息平台,多数商品不能追溯,且地区之间监测信息交流不畅,相关主体参与意愿较低,追溯体系较难推广;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出现问题,各部门自行其职,信息沟通出现偏差、不一致,不能形成部门联动[2]。
2.5 产业分散,规模化程度低
目前小农户、作坊形式的加工企业居多,不能形成强强联合的局面,生产规模化程度低,推行标准化生产的难度较大,产品低质低价,缺少市场竞争力,更不利于进行“三品一标”的认证工作,影响的消费者的主观印象,不利于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3]。
3 切实做好“三品一标”的认证推广工作
3.1 把握重点,协调推进
“三品一标”的4个内容各有侧重。无公害农产品是基本门槛,绿色食品体现的是优质形象,有机食品强调生态友善,地理标志产品彰显的是地域文化特色,这4个方面完善了农产品安全的内涵,从政府的角度,旨在引导产品加工企业打造品牌文化,传播地域文化。知名品牌就是企业的护城河,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从基础做起,结合“三品一标”的标准要求,制定发展长远目标,逐渐提升产品等级,做大做强。
3.2 政府要完善制度和管理,助企纾困
“三品一标”认证体系复杂,层次较多,各地方政府要细分责任,落实到部门,合理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产品认证申请,开通绿色通道,解决企业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帮助企业打造品牌。政府要做好统筹安排,设置专项资金,辅助引导农产品企业优化升级,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将依法管理、依规办事作为重要指导原则,相关部门要对“三品一标”工作的管理制度、工作规范、相关标准等进行认真梳理,确保工作有规可依、有规必依。各地要把标准转化成技术规程,让生产主体好用、能用。
3.3 优化监管,从严落实审查工作
“三品一标”工作不仅涉及农业部门,工商、司法等领域也要密切配合,做到严字当头,确保不出问题。落实农业部的指示做到严格审查、严格监管,工作重点除了审查严格之外,还应加强认证后的监管,并且要建立完善退出机制,每个环节都应负起责任。落实巡查机制,对易出问题的环节和部门,要形成常态化巡视,解决长期存在的隐患。
3.4 将“三品一标”同企业发展密切结合
农产品加工企业将“三品一标”的标准化同打造自身品牌紧密联系,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促进形成优质优价的良性市场。在实际发展中,政府要充分展示典型企业的示范作用,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审核,维护企业正当权益,打破恶性竞争。此外,要找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定位,对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加大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力度,向人们展示优质的企业、产品形象。对于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要打造地域特色。相关部门要助力企业进行宣传,为产品开拓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4]。
4 查补漏洞,确保农产品安全
4.1 提高企业标准化、组织化生产水平
一是加快农产品类的标准制定,完善同国家、行业标准相配套的特色农产品标准。二是加强农业标准的培训普及、传播推广,依靠高标准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产区等平台,完善“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标准化模式,加速农业标准的推广示范。三是政府要加大对农民种植、养殖合作社的支持,提高其规划范水平,合并过去的分散经营,改善主体众多的乱象,形成统一组织,打造共有品牌。四是要强化品牌建设,推动各类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开展“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提高本地的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通过发展品牌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4.2 增强企业主体安全责任意识
规范各类企业以及合作社等生产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使其不销售、不使用国家命令禁止的各类药品,合规使用农业投入品。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生产技术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再者,应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强化企业自律,强调行业规矩;持续开展认证后监管制度,使企业绷紧安全生产准绳,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5]。
4.3 完善质量监管和检测体系
农业部门立足实际,完善农产品配套检测体系,逐步实现检测的全面化、常态化。政府部门拿出相应经费,完善配套仪器,提升本地区的检测能力。逐步完善乡镇一级的检测体系建设,尽量做到有稳定的办公场所,建立标准化实验室,固定检测人员,出现真实可信的检测报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增强自身检测实力,开展常规性自查自检。
4.4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
首先,做好市民宣传,在社会面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其次,农产品监管单位要加强自我学习、提高属地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再次,面向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宣传,提高法律意识,打消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切实做到安全生产、保障产品质量。
5 总结
“三品一标” 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农产品标志品牌,信誉是立足之本,制度是核心保障,体系是最大优势。“三品一标”在推动我国农产品品质提升、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珍惜发展成果,优化实践方法,推动“三品一标”更好地发展,全面提升“三品一标”的社会公信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在乡村振兴方面谱写出更加出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