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型骨质疏松症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2-11-24季慧黎
薛 薇,季慧黎,杜 黎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3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导致慢性腰背痛、肢体活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需尽早干预及治疗[1]。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重,即将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等衰老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大幅度提升,因而此类疾病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积极开展本病的防治工作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西医尚未完全阐明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临床疗效有限,需积极探索其他治疗途径[2]。中医将本病归于“骨痿”“骨痹”等范畴,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肾虚型骨质疏松症在本病中的占比较高。本文就肾虚型骨质疏松症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本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1 骨质疏松症的西医治疗现状
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较多,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和运动疗法。其中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钙剂、促钙离子沉积药、维生素D3、降钙素等。此外,部分患者需使用激素治疗,以改善内分泌异常引发的骨代谢异常。然而,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有限,疗程较长,且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运动疗法也可以缓解骨质疏松症引发的多种症状。此病患者若能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可增加肌肉的力量,提升关节的灵活性,对于腰背痛等症状的改善效果较好。相关的研究显示,规范体育锻炼可有效减少骨丢失,调节骨代谢,促进钙沉积,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病情,该方法可作为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辅助疗法[3]。
2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研究现状
中医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较为深入,并将其归为“骨痿”“骨枯”“骨痹”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肾气虚衰是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指出了人体衰老与“肾脏衰”存在密切联系,肾气虚衰是衰老的重要病因[4]。
老年人肾精虚少,肾气虚衰,骨髓化源不充,可出现筋骨懈堕。老年人肾气不足,气血亏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导致气血不畅,雍阻于脉络,形成瘀滞之证;“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而腰为肾之府,不通则痛,故产生腰痛症状。肾精盛衰可影响骨骼的生发、滋养,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肾虚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侧面证实了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以肾虚型为主。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体质研究中也发现本病患者的体质多为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等肾虚类型,进一步证实了肾虚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为此,应结合脏腑辨证体系,根据患者的阳虚、气虚、阴虚病机,采取辨证治疗措施。
3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
3.1 中药方剂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对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只有将辨病与辨证相统一,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肾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点为以疲为标、以虚为本,治疗上应以扶正固本为主,再辅以驱邪祛瘀等治疗措施。周世友等[5]研究发现,加味身痛逐瘀汤对肾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方药组成包括黄芪30g,川芍、当归、牛膝、红花,各15g,桃仁、羌活、地龙、香附各10g,没药、五灵脂、甘草各6g;其中肝肾亏损甚者加狗脊、杜仲、菟丝子,以强化补肾益肝之效;气血两虚者加党参、白芍、生地,以发挥补气养血之效;下肢麻木甚者加全蝎、僵蚕等中药,以发挥活血通络、去阻除痹之效。该研究在应用抗阻运动、膳食干预+ 补充钙剂+ 维生素D+ 消炎止痛药物+ 低频脉冲电磁场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加味身痛逐瘀汤(随证加减)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腰酸背痛、僵硬、酸软等症状,同时也改善了其全身无力、下肢抽筋/ 乏力、头晕目眩等肾虚症状,治疗效果较好。加味身痛逐瘀汤既可益气补肾、养血健脾、固本强身,又可活血行气、化瘀祛瘀、祛邪止痛,标本兼治,因而将其应用于肾虚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能发挥理想的疗效。戴梦竹等[6]对三仙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该方仅由仙灵脾、仙茅、仙鹤草三味中药组成,但可发挥益精补气、强健筋骨、调补腰膝之效,可扶正固本、补虚益气,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肾虚之证;临床试验结果也证实,三仙汤可有效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症的主证和次证,治疗后经X 线骨密度仪测量显示,用三仙汤治疗的患者其腰椎、股骨颈和Ward's 三角处的骨密度值均有一定改善,临床疗效显著。
3.2 中成药
中成药是中医学发展的重点方向,具有服用方便、疗效确切等优势,临床应用广泛,在多种老年慢性病的治疗中应用较多,疗效可靠。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辨证分型以肾虚型为主,但兼有脾虚、肝郁肝虚、气虚血瘀等证,临证时可采用补益肝肾、健脾益气、养血活血的中成药进行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陈乐等[7]研究了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研究对象为160 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骨密度指标、25 羟维生素D 指标及血钙指标也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傅繁誉等[8]对济生肾气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发现,济生肾气丸具有温肾化气之效,主治肾虚水肿、腰膝疲重之证,治疗肾虚型骨质疏松症较为对症;对比济生肾气丸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显示,济生肾气丸可促进骨形成,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及缓解其病情。
4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
中医特色疗法主要是指灸法、针刺、穴位敷贴等中医治疗技术,可配合中药、中成药及西医治疗技术共同实施,形成综合治疗方案,具有安全、高效、便捷等优点,在基层医院易于推广。
4.1 灸法
灸法是中医常用的非药物疗法,对多种疼痛疾病均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患者的接受度高。现代免疫学研究认为,灸法能通过影响疼痛信号的传导途径,增加大脑内啡肽、5-羟色胺的含量并调节炎性因子,进而可起到镇痛的作用[9]。艾灸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中。在骨质疏松症的艾灸治疗中,主要采取艾条灸、隔物灸、雷火灸等方式。艾草具有温经活血的功效,艾灸的温热刺激作用可进一步强化其温经活血之效,促进气血运行,改善骨骼失养的状态,同时可有效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骨骼的血供,强壮骨骼,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尹恒等[10]对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现代化治疗技术进行研究发现,艾灸气海穴、大肠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上髎穴、次髎穴等穴位,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症状,规范艾灸3 个月后,其腰背痛症状的改善效果确切,同时可提升其骨密度,临床疗效较好。
4.2 针刺
针刺是一种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的中医疗法,能改善人体内分泌失衡的状态,对于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1]。孙国梁等[12]研究发现,在应用补肾固本方及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气海穴、大肠俞穴、阳陵泉穴、肾俞穴、膀胱俞穴、上髎穴等穴位,可发挥温阳补肾、补脾益肾之效,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降幅较为显著,同时可改善其Dkk1、Sost 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骨转换率,有助于减慢骨质疏松症的进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康复干预中国专家共识》[13]也提出,针刺治疗骨质疏松症可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提高其骨密度,缓解其临床症状,同时也可改善围绝经期肾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雌激素的水平,促进胶原纤维的生成和骨沉积,而联用中药及其他治疗技术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指出,针刺治疗对腰背痛等症状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是肾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中药综合治疗的重要辅助措施。
4.3 穴位敷贴及穴位按压
穴位敷贴和穴位按压均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赵亚楠等[14]基于“内外同治之理”对肾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穴位按压治疗,将王不留行籽贴压在所选穴位上,每日按压4 ~5 次,隔天换1 次;治疗的结果显示,治疗1 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治疗3 个疗程后其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腰椎、股骨颈和Ward's 三角处的骨密度值均有效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100%。吴结枝等[15]基于“脾与小肠相通”理论探讨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认为穴位敷贴可疏通经络,使脏腑协调统一,促使脾胃运化有力,达到健肾壮骨的目的。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远期临床有效率为67.50%,采用常规西药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远期临床有效率为 92.50%,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5 讨论
中医药疗法具有辨证用药、标本兼治的特点,在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骨密度等方面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治疗的安全性高,可长期坚持治疗[16]。临床上可将中医药疗法与西医疗法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以进一步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