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育人体系构建探析

2022-11-24勇,黄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华育人院校

张 勇,黄 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广东 广州 5100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其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突出“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三个方面,“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1]。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并称为高校的四大基本职能。深入开展传统文化育人,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践行者,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基本要求,是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高校肩负的政治责任、文化使命与教育担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立志、立身、立德、笃行的教化功能,在素质养成上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2]。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高职院校在推动传统文化育人上取得新进展。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高专分会发挥组织引领作用,推动传统技艺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在传统文化育人工作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足,学校重视知识技能培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投入不足,部分学生出现缺乏文化自知、文化自信的情况,造成信念缺失、价值迷失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新使命新目标形成了较大反差。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传统文化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如何体系化推进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育人,提高传统文化育人综合化效果,成为亟需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深刻影响着国家民族发展和国人价值取向。立足当下时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值得我们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并赋予其新的生机与活力。

1.1 世界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转化、新旧力量消长、保守主义回流、“逆全球化”思潮泛滥,因变而生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成为时代特征[3]。作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力量,我国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明智慧,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认为世界各国休戚相关、命运与共,国斗则亡、世斗则乱,提出要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我国对国际格局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话语,凸显出中国价值的公平正义和远见卓识。“和而不同”“大同世界”“天下为公”“天下和合”,这是中华民族往圣先贤关于“天下”的智慧,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思想渊源和价值源头。璀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思想价值为愈发复杂的国际关系提供了新思路、新理念、新精神,对推进世界和平、人类进步、文明多样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家层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文化基础

当下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怎样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呢?《论语》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为我们提供了思想借鉴。孔子到卫国考察,冉有为其驾车。孔子说这个地方人口稠密,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回答,“教之”。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富裕之后,要靠文化施教,要靠文化强国。强国与富国的区别,富国是经济上的富裕,强国是文化软实力的强大,国民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具有超强的国家民族认同。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就没有民族文化的立足点。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础[4]。

1.3 社会层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支撑

《广雅》曰:和,谐也。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文化上的支撑。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5]。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教化民众的作用。教化国民做到敬、让、亲、和,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整个社会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有序。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消弭纷争、解决矛盾。“礼者,理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礼是德和法的统一;礼仪具有解决嫌疑、消弭纷争的意义[6],能够规范人际关系、调节社会矛盾,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4 个人层面:修身立德的精神滋养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统中国,明德修身、齐家治国是士人的毕生追求。当下社会,衣食无忧,却迷茫彷徨,金钱崇拜冲击道德规则,价值多元模糊道德标准,个人修身立德显得更加重要。首先要明大德。心系国家民族,做到“小我”融入“大我”,“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其次要守公德。言行要符合社会规范,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与人为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次是要严私德。追求高尚品德和人格,言则忠心、行则笃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心中筑起道德堤坝。道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修身立德、向善崇德的精神滋养。

2 传统文化育人的理论阐释

对文化的研究探讨首先要有适切的理论支撑,避免陷入漫无边际、泛泛而谈的境地。文化研究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切个体,可以以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进行理论阐释。

2.1 文化育人的本质:价值塑造

关于文化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观点,但是关于文化的本源却有着比较普遍的共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劳动实践产生精神文化。文化的本源是基于劳动实践的人类精神创造,正如诗歌的本源是古代人类为协调劳动节奏、减轻劳动疲劳、激发劳动热情而发出的“杭育杭育”的劳动号子。马克思认为,文化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7]。文化的对象是人,文化的主体也是人,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就是“人化”。所以,对文化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研究。文化主要表现为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8],那么文化育人究其本质也就是有目的、有主体、有客体、有内容、有载体的价值塑造。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文化育人的核心意涵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文化归属与文化自信。高校开展传统文化育人,就是要发挥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浸润人心”的作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品格、精神价值沁入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之中,塑造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2.2 价值塑造的维度:知情意行

人的价值塑造有其自身规律,厘清价值塑造的特性规律是保证传统文化育人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的基本前提。研究文化始终离不开对人的关照,离开人来谈文化无异于缘木求鱼;同样的,研究价值塑造离不开对人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考量,离开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来谈价值塑造、谈文化育人无异于问道于盲。心理学常用知情意行理论来解读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知情意即知识、情感、意志,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行即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显现。四者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9]。价值塑造是心理活动与行为活动的统一,是知情意行四要素的和谐统一。思想形成、价值塑造是内在的知情意行四要素的辩证运动、均衡发展[10]。知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支柱,行为是关键,知情意行共同支撑价值塑造。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和实践要围绕知情意行四个维度进行全面考量。

2.3 传统文化育人的逻辑架构

价值塑造的知情意行维度为研究传统文化育人提供了逻辑基点,高校传统文化育人可以沿着“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四个维度进行延伸扩展,形成育人的逻辑架构。

2.3.1 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形成“文化自知”

文化知识是关于文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脉络的认识,扎实的文化知识是文化育人的基石,扎实的知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先决条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基本源泉。“大学生对于这些文化内容全面了解和掌握,才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恪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这是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11]。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积累,能够大大提升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浓厚兴趣和悦纳程度。文化知识的积累需要通过学习来实现,课程是知识学习的最主要途径。体系化的课堂教学是青年大学生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主渠道。

2.3.2 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感,形成“文化自豪”

文化情感是关于文化的内心体验,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消极的情绪体验。文化情感是文化育人的动力。从文化心理上看,情感共鸣是价值接纳的真正起点,是内在文化情感与外在文化刺激交互的结果,是价值内化的显著标志和关键阶段。高校要通过多种途径,通过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感官的综合刺激,触发情感共鸣、增进文化自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心灵的文化基因,需要通过情感的催化和触发,唤醒内在文化信号。要通过组织开展常态化的文化观摩,让青年大学生在文化观摩中触发情感共鸣,唤起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坚定中国人的文化归属,提升自信心、自豪感。

2.3.3 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志,形成“文化自觉”

文化意志是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一种文化心理过程,是主观与客观、观念与行动的连接。具有较强文化意志,就能够自觉抵御错误文化思想,始终坚定文化信仰和文化自信。文化意志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支柱。要鼓励青年大学生主动开展文化交流与分享,推动文化情感进一步内化,成为自身的文化自觉、韧劲与恒心,即文化意志。要为青年大学生开展文化交流搭建平台,通过促进青年大学生的人群聚合来推动文化聚合,从而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让优秀传统文化内化成内在精神和血脉,让优秀传统文化变成民族集体无意识[12]。在群体交流分享和相互认同的集体无意识中,完成文化价值的汲取和内化,提高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与认同,进而坚定文化意志和定力,形成对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审视,也就是文化自觉。

2.3.4 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为,形成“文化自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化行为是多次的、反复的、稳定的实践,是文化价值形成的客观标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文化行为,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文化传承实践和行为。在文化知识、情感、意志的基础上,青年大学生要自觉参与文化实践,获得更多的文化体验感、获得感,更要形成一种崇高的文化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传承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时代元素焕发新的生机。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文化实践活动中来,通过身体力行,实现知行合一,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3 构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育人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价值、道德价值,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资源。处于发展机遇期的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质量建设、内涵建设,构筑文化内核,要在传统文化育人上扬长避短、主动作为。

3.1 知识嵌合,建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体系

从普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学生自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不够深入、不够系统,积累相对不足。课堂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改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育人现状,关键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体系。

3.1.1 发挥思政课(公共课)关键作用

高职院校思政课通常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这其中,“思想道德”等板块章节,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部分院校为强化全校师生传统文化素养、国学素养,开设全校必选类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或选修课、专题课。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知识储备,要强化教师选聘和培养[13]。教师善于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教学方法创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注重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更加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通俗化、形象化、接地气的教学内容,打造“既有内涵又受欢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

3.1.2 融入课程思政建设

要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形成相互呼应、知识嵌合的课程体系,发挥不同课程传统文化育人的协同效应。传统文化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要以教师为关键,强化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意识和能力。改变思政课与专业课简单相加的错误观念,更加突出“挖”和“融”的作用:挖掘专业课程本身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加以结合利用;或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比如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中,挖掘中华传统家具、服饰、工艺中的审美理念,结合流行元素,创新“国潮”“国风”。只有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才能让高职院校学生不断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个人文化涵养,才能不断提高传统文化领悟力和创新力。

3.2 资源整合,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体系

文化场馆、文化基地等相关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育人的基础,是触发文化情感的载体。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文化资源局限问题,从现实情况看,短时间内都难以有效解决。面对学生对文化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高职院校要有“搭台唱戏”的意识,发挥自身“政校行企”密切协同的优势,协同地方和企业的文化资源,借助“他山之石”发挥育人作用。

3.2.1 走出去共享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各省市普遍建设有历史博物馆等文化场馆,通过现代虚拟数字技术、场景艺术、影音艺术等还原历史真实情景,配合对传统文化的文字、声像解读,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时空的跨越,更容易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各地文化场馆作为当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聚集地、保护地、传承地、传播地,具有良好的育人价值。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同,寻找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育人工作的契合点,推动校地双方共享文化资源。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参观学习”的途径,分批次组织青年大学生为博物馆提供志愿服务,参与文化讲解、文明引导的工作,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强化对博物馆馆藏的学习和深入了解,推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的合作育人。

3.2.2 引进来共建文化资源

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除了来自于政府的直接支持外,更要依靠院校自身人才优势、智慧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进行筹措。高职院校要主动对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项目,将外部文化资源引进来,在学校建设地方特色文化项目的传承保护基地,实现文化育人和文化保护的统一。例如,相关院校发挥机械技术科教优势,通过与钟表企业合作,建设“广钟”传承创新基地,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对“广钟”零部件进行复刻,实现“广钟”的修复、维护、创新。通过对“广钟”品类展览和“广钟”修复过程的实际展示,不仅提升相关专业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也为本校师生学习了解“广钟”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承载,更为本地传统文化项目的传承保护贡献了高职院校智慧。文化传承项目的落地,能够丰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育人资源,让学生有更多文化情感的承担、文化自豪的触发。

3.3 平台融合,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体系

不少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文化平台。但是总体来看,高职院校为学生搭建的传统文化交流平台还比较少,学生开展文化交流的机制建设和组织支持都比较缺乏。文化交流平台的不足,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圈子”不够,参与传统文化交流的意愿并没有得到平台承接;学生文化认识和情感得不到更多朋辈的交流和呼应,文化认同效果被削弱。

3.3.1 搭建线下交流平台

文化交流是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文化交流不仅能够在交流互鉴中丰富文化认识,更能够在对比中加深对自身文化的理性看待,不断提高文化理性、文化自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收并蓄。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文化交流创设机制、搭建平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能够有更多机会共同交流探讨。学生通过传统文化交流会、传统文化沙龙等机制和平台,分享传统文化知识、分享传统文化故事、分享传统文化体验,让更多青年大学生在信息交流中更容易实现“圈层突破”,进入传统文化兴趣圈层,在分享交流中获得文化共鸣和文化认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挚爱,面对异质文化有自己的清醒判断。

3.3.2 融合线上交流平台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打造网络文化交流平台,推进文化传播共享,在文化碰撞中提升文化鉴别能力,加深自我文化认知,坚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志。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资源的传播力,以及网络空间的无限延展性特征,为青年大学生提供线上交流平台,形成青年大学生共创、共建、共享的传统文化网络社群,让学生们在网络社群的交流中强化文化鉴别。要强化校园融媒体建设,借助融媒体的故事性、创意性、科技性的表达,实现文化、艺术、信息、知识、娱乐的融通[14],做到雅俗共赏、寓文于乐,让传统文化成为校园文化潮流。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多元的传统文化融媒体平台,通过讲述身边人身边事,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3.4 活动聚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其内容是包罗万象的,其活动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活动对学生覆盖不够,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强,效果不佳。高职院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上都需要弥补不足。

3.4.1 校内社区文化实践

学生社区是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最主要的活动场地,是传统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服务理念,组织学生社团以学生公寓、学生社区为新阵地开展文化活动,为学生就近参加传统文化活动提供便利。让学生在就近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拓展文化体验、提升文化认同,培养学生文化主体意识,让学生更加喜爱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开展“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优秀传统音乐、歌舞、话剧走近学生,让学生接触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团在学生社区开展系列活动,如醒狮、龙舟、毽球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传统节日文化,粤剧、漆艺、剪纸、茶艺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学生在宿舍边、社区内就可以参与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学生在丰富的文化实践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提高文化自为意识。

3.4.2 校外社会文化实践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链接校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要让更多的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一线,深入乡村社区,真实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实践。让青年学生在文化实践中掌握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问题,提高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迫性、责任感,提高文化自为的能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15]。特别是要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亲身参与非物质文化项目,发现其中蕴含的文化之美,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者;通过个人参与,积极传播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身边更多的学生投身到保护工作中来,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要结合专业知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新和转化,让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4 结语

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不断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变、创新性发展,更能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精神为高职院校学生构筑起崇高而远大的内心世界[16]。面向第二个百年目标,高职院校要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改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弊病,明晰传统文化育人逻辑,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优势、克服困难,通过创新体系,不断探索传统文化育人的高职特色道路,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猜你喜欢

中华育人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