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试点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2-11-24万庆平王美静

中国农业会计 2022年1期
关键词:书证资格证会计师

万庆平 王美静

近年来,会计行业在“大、智、移、云、区、物”等信息技术和理念的影响下,智能化程度愈来愈高。中职学校作为会计初级人才培养机构,以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的双证书培养模式早已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变化。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取消,满足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的“1+X”证书制度应运而生。国家于2019年开始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会计专业相关X证书试点于第二批开始。随着试点不断扩大,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现。以下是我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一、学生对“1+X”证书制度不够了解

据我校中职会计专业三个年级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一年级学生中有55%的同学表示不了解“1+X”证书制度,选择非常了解和了解的只占10%;二年级学生中选择非常了解和了解的占48%,选择不了解的占12%;三年级学生中选择非常了解和了解的占49%,选择不了解的为12%,其余均为一般了解。这些数据说明学生们对“1+X”证书制度还不够了解,缺乏清晰认知,尤其是一年级新生。

二、会计专业的X证书相对于会计职称证书暂处劣势

(一)X证书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尚不清晰

会计师资格证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和用印,且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考试形式的统一化和标准化,尤其是颁发部门的权威性决定了该证书广泛的社会认可度和较高的含金量。而X证书是由培训评价组织(国家通过社会化机制招募的企业)来进行鉴定和颁发,证书鉴定和颁发机构的权威性不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财政部,而且目前只限于在学校内的试点性质的考试,尚未在全国形成社会化的统一考试。

在我们针对企业的调查中,有45%的企业表示未听说过相应的X证书,仅知道名称的占11.67%,非常了解的仅有8.33%。这充分说明,X证书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在我们的另一个问题(即单位在招聘新人时,同等条件下会优先聘用持有X证书人员吗)中,虽然有一半多的企业表示不了解相应的X证书,但却表示对持有证书者会优先聘用(此项占比为36.51%)。这说明X证书的发展前景还是广阔的。毕竟目前还少有持证书者走入社会,证书的社会认可度仍不明确,证书的含金量亦无法准确估量。

(二)已毕业学生的考证传承使X证书暂时遇冷

对会计专业学生来说,虽然会计从业资格证已取消,但会计行业还有不少社会认可度比较高的证书可考,比如:会计职称证书(初级、中级和高级会计师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证等。中、高级会计师证和注册会计师证对中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初级会计师资格证成了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优先选择。而且在2017年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时,X证书尚未推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除了学历证书以外,能够证明自己专业能力且有能力考取的证书,唯有初级会计师资格证。因此,从2017年起,初级会计师资格证颇受中职会计专业学生青睐。受前几届毕业生的影响,2017、18、19级学生仍偏向于考取初级会计师资格证,学校的X证书培训和考试在学生中暂时遇冷,参加的人并不多。

(三)X证书考证费用和试点费用投入与职称证书相比相对较高

由于X证书考取均由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设计研发,即便有国家财力的支持,企业在研发中也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受成本效益的影响,X证书的生均考证费用在300元左右,相对于生均考证费用百十元的初级会计师资格考试,费用是较高的。虽然试点期间参考学生不必交费,但可享受免费参考的人数有限,不能免费参与的更不愿交费考试。即使可免费参考,大量学生因对X证书不认同,也不愿参与。

2019年以来,与会计专业相关的X证书试点已达15个之多,不同证书的考点建设和实训设备要求不同,而且都有配套开发的教材和学习资源。学校如若推行多个证书试点,需分别进行相应的师资培训、实训设备及证书教材和学习资源等的投入,这对学校的经费支出是一大考验。在有国家财力支持的情况下,学校在上述方面的投入尚可勉强而为,培训评价组织也能免费提供些许资源。如若没有国家财力支持,培训评价组织为维持企业效益,免费提供资源的力度必然变小,生均考证费用亦不会出现大幅度降低,再加上学校普遍缺乏经费,势必影响X证书试点的大面积推行。

三、X证书数量较多,学校学生难做抉择

目前与会计专业相关的X证书已达15个之多,学生们本来对这些证书就缺乏了解,在选择时会茫然无措。不少学生曾咨询哪个证书比较常用,哪个含金量较高。因每个学校开展的试点不同,老师们接触到的证书有限,很难回答这个问题。而学校因投入费用等问题也要做试点选择,面临同样难题。

此外,因新技术的开发更新速度较快,往往前一个X证书试点还没进行完,新的X证书又开发出来了,数量越来越多,哪种证书能试点成功并最终推向社会无法判断,学生、学校越来越难做抉择。

四、X证书试点相对独立,没有做到书证融通

首先,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只是把X证书作为单独考证课程来开设,且仅限于利用培训评价组织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和在线刷题,在进行大量的机械化练习后,才参加培训评价组织的网上考试。也就是说,目前的X证书试点尚未和学校的学历教育相融合,未对接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未对接学校的专业课程内容和设置,“1”和“X”仍是并行的两条线。

其次,从校企合作角度来看,X证书原本就由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企业)研发,其试点过程就是一种校企合作。但这种合作目前体现为较松散的模式,即证书培训评价组织先培训学校教师,然后再由教师培训学生。两种培训都体现为学会对软件的使用,并未直接对应相应岗位进行真正的实习或实践。这种校企合作未真正触及书证融通的本质,未改变学历教育和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的实际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一)加大校内外宣传力度,尽快将X证书社会化

首先,应加大“1+X”证书校内宣传力度。应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向学生渗透“1+X”证书制度。这种渗透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入学教育、日常课堂教育和不同年级学生间的日常交流来进行,特别是跨年级的学生交流效果更好。其次,要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加大“1+X”证书的宣传,加快其推进速度,尽快将证书的考核和鉴定推向社会,提高社会关注度。

(二)避免走职业资格证书太多太滥的老路,要少而精

目前与会计专业相关的X证书已达十几种,虽然不同证书各具特色,但确实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国家教育部门应引导开发证书的企业加强技术合作和利益协调,使X证书少而精。同时对已进入试点的证书加强监督管理。

(三)试点学校要多措并举,促进书证融通

1.加强“1+X”证书师资队伍培训,以此促进“三教”改革和书证融通。学校应鼓励试点专业的老师们分期分批参与国家或省区市教育部门组织的“1+X”证书试点培训,同时加强对试点课程的听评课,及时收集课堂反馈和进行课堂反思,集思广益,改进教学方法。

2.建立“1+X”证书制度试点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热情,推进书证融通。可根据参与试点工作教师的实际付出与成效,从课时、绩效、荣誉及职称评定等方面,对试点一线教师予以鼓励和奖励。

3. 改进X证书校企合作方式,在实习实训中促进书证融通。将其他企业引入X证书试点运行,使X证书校企合作本地化,教师和学生有机会走进企业跟岗实习,企业员工也能走进学校接受新技术培训。这样,教师通过实践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实践更加符合社会实际需求,企业员工也掌握了新技术。当然这要以X证书保持技术水平上的先进性为前提。学校的X证书所体现的新技术至少要和企业现有技术相适应或者要超前于企业现有技术,这样实习生到企业后才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新鲜的东西,就会有更多企业愿意提供实习岗位或参与或加深校企合作。

(四)加快学分转换进程,助推X证书书证融通

目前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体系已建立,X证书已和国家学分银行挂钩。试点院校和培训评价组织正在制定相应转换办法和规则。倘若学生依据转换规则实现了合理而满意的学分转换,那么必将会大大促进书证融通的进程。

此外,可以此为基础,尝试构建本地市范围内的资历框架,将学习成果转换扩大至普通教育及社会相应行业,以此助推X证书的成功推行。

猜你喜欢

书证资格证会计师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类专科体育教学优化研究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优化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的思考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该反思“考教师资格证火热”与“教师招聘岗位遇冷”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汉语大词典》书证初始例商补
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的思考
《辞源》(第三版)金部疏误举隅
成语词典编纂中的“典出”与“语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