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方法,精心编排,讲好扶贫故事

2022-11-24

视听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安康常州支教

金 晖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苏陕扶贫协作是其中的重要实践。1996年中央确定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自此常州、安康两市正式牵手。截至2020年2月底,安康全域九县一区99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占陕西省近五分之一的贫困人口历史性告别贫困。24年来,常州一批批援陕人员,告别家乡远离故土,带着技术、资金、项目奔赴大山最深处,与安康人民一起展开一场持久的脱贫攻坚战役。如何讲好这扶贫故事却是一场考验。

新闻节目编排作品的诞生离不开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巧妙的叙事角度和“采、编、播”各环节的精准协调,体现了专业精神、凝聚着集体智慧,但要想在众多作品脱颖而出,一个“新”字必不可少。

一、“新鲜的食材”让“新闻大餐”味道更加地道

要想“感同身受”首先做到的就是“身临其境”。2020年6月初,常州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报道组深入秦巴山区采撷第一手素材。

安康市旬阳县位于秦巴山区东段,和武汉、成都睦邻,汉江穿城而过,县城在汉江和旬河交汇处。整个旬阳城曲水环绕,状若太极图,因此旬阳也有“中华天然太极城”的美誉,被总书记点赞过的安康毛绒玩具加工产业正是从这里起步。这些社区加工厂让居住在深山里农民在集中拆迁安置后有了新的“饭碗”,也让“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的扶贫思路得以落到实处。从农民变成工人,从泥草屋搬到楼房,从看天吃饭变成定时领工资,他们露出羞涩的面容,用质朴的语言向记者讲述着改变。

在天佑农业生态合作社,常州金坛黄金村提供的软米苗长势良好。负责人胡来春说,因为这里水土优良,稻谷质量高,软米还没抽穗就被常州扬子餐饮预订,而当地特产黑猪也一并打开了市场。“我们的猪是吃草长大的,一年也长不了几斤肉,一口下去真是香,但就是太贵了,在当地卖不动,常州的企业给我们包了!”

在城关二小,常州支教老师万玉娟写下了十万字的支教日记。每天她都要步行20分钟的山路从宿舍来到学校给孩子上课,山路上草丛中被当地人称为小沫子的吸血飞虫总是伺机而动,“每次走过这,腿上总是多出几十个红块,一挠就留疤”,撩起裤腿,记者看到密密麻麻的黑点,就像她密密麻麻的支教日记一样,记录着她艰辛的支教路。“今年支教结束后,我打算再延长一年,申请都交上去了,常州多我一个老师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在这里不一样。”

在旬阳的四天采访中,挂职于旬阳县发改局的常州援陕工作人员曹叶东每天都开着一辆苏D车牌的越野车拉着记者东奔西跑,“这里穷,没有车,这辆还是我从常州开过来的,一年不到就过了十万公里”。山上掉下的碎石被他灵巧避过,九十度的山路拐弯从不减速,“这山里就没我没到过的地方!”

脚踩泥土,芳香自来。一句句原生态的话语、一帧帧令人感动的镜头、一幅幅奋进的画面、一张张圆梦后笑脸,令人置身其中,难以忘怀。

二、“创新的表达方式”让节目影响力更加深远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中央的重大决策,江苏几乎所有地市均有对口扶贫的城市。在2019年的江苏广播新闻奖评选中,由苏州广播送评的脱贫攻坚系列报道《苏铜携手 同心圆梦》已获得过特别奖,珠玉在前,“常安携手脱贫奔小康”又如何做到与众不同?

最重要的就是不同的制作方法和表达方式,素材太多,难以取舍,都舍不得浪费。消息篇幅太短无法承载,系列报道已经被人用过,新闻专题、新闻访谈、新闻评论往往又是一事一议,难以由点及面全景展示,最终节目形式被确定为“新闻节目编排”。因制作难度高、获奖机会少,编排这一表达方式在新闻奖评选中并不多见。整档节目按照“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智志双扶、技术扶贫、就业扶贫”等内容统一整合,每一内容对应一篇或一组报道:常州武进重点扶持安康平利茶饮产业,已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和茶旅开发于一体的茶饮产业链;采用“订单进山,产品出山”模式,常州精准对接产销需求,帮助安康绞股蓝、拐枣醋等特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教育、医疗、农技三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走进大山为当地脱贫攻坚送去了智力支持、输入了“造血细胞”;“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常州在对口帮扶安康过程中,紧紧抓实劳务协作,推动就业扶贫,最后配发新闻述评《常安携手,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队伍》:“秦巴无闲草、棵棵都是宝”,镇坪的中草药完成全产业链提档升级,旬阳的黑猪、土豆走上常州餐桌,武进的银鱼苗流入汉水,平利的毛绒玩具走向世界,在外游子受到感召回乡创业……如今,常安携手走出了一条“输血”与“造血”、当前与长远、扶贫与扶志扶智、对口支援与双向协作、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共赢之路。

配菜已备好,何时开火烹饪,整体编排还缺了一个合适的新闻由头。恰好这时喜讯传来,因常州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突出表现,由两省省委书记、省长带队的苏陕扶贫协作现场会将首次在常州举行,以重大会议报道作为整个编排的开篇之作再合适不过。报道组提前备战,收集背景资料,一切井然有序,正在此时,报道组又突然接到现场会直播解说任务,为与会人员在参观途中全程流动直播,而此时距开会只有两天时间。报道组成员白天全天反复沿线踩点、确保直播声音与参观景物相配,晚上连夜整理修改直播稿件,上万字材料七易其稿,其中融入了对安康的真情实感,整整六个小时的直播没有一字差错。参观结束后的座谈会上,时任江苏省省长吴政隆对陕西代表团的第一句话就引用了直播内容:“刚才在车上广播里说,常州常州常来走走,希望你们能常来走走!”待座谈会结束、采访完毕已近第二天的凌晨。

“星光不问赶路人”,额外的付出有了出乎意料的奖励,由于全程近距离陪同领导参观,两地省委书记对常州的肯定话语第一时间收录进了采访机,枯燥的会议文字消息变成了生动的现场录音报道,开篇就是与众不同的表达。

三、“新媒体思维”让广播编排更加灵动

新媒体时代的广播已呈现出集音频、视频、图片、文字为一体的发展趋势,整档编排的“新媒体思维”随处可见,“您想看看支教老师万玉娟和城关二小孩子们美丽的笑脸吗?请发送‘笑脸’两个字到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平台,万老师给孩子们上课的视频会第一时间发送到听众的手机上”。为增加听众互动,记者贡献出在安康购买的土特产:“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直接发送语音到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平台,主持人择优点播,同时奖抽出三位幸运听众每人获得天佑农业生态合作自产黑猪肉一份!”1300多公里外安康的风土人情瞬间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听众面前。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调研期间,学习强国APP曾经推出“金句来习”专栏,收集了总书记在陕西指导脱贫工作时的现场录音,其中“金句”频现,“老百姓的日子就像我们城市的名字一样‘幸福安康’,希望我们在奔小康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既要绿水青山、又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这些声音都被制作成一个个小片花穿插在整档编排中,既用作文章点题,又用作间隔,将消息、特写、札记、述评各种文体串联起来,由点及面深入报道安康“脱贫摘帽”的奋进故事,道出安康奇迹、常州贡献,编排心思巧妙、浑然天成。

在参与省创优评选中,专家组评委对这档编排给出了如下评语:“该作品主题宏大、主线清晰、层次分明、内容翔实。文章构成有点有面、录音选用得当、节奏把控精准、广播特色明显。编排谋篇布局从高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体现出高超的编辑思路和文字驾驭能力,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精品。”

猜你喜欢

安康常州支教
常州的早晨
安康幸福 有你的身影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
福建师范大学连续7年支教留守儿童
THE PRECLOUS THING珍贵之物
“90后”女孩尼泊尔支教:跋涉千里的修行成长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