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2022-11-24邱爱群
陈 辉 邱爱群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亟须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以真实为属性的纪录片,高度统一了纪实性、人文性、审美性,具有文化意义、沟通功能和史料价值,是传播中国形象、传达中国话语的有效工具和载体。
中国纪录片多年来一直在积极走向世界,以开放的姿态不断拓展国际传播的领域,推进国际合作的深度,尝试多种制播方式,探索与国际接轨和对话,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过去的被动局面,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有所提升。但放眼全球纪录片的传播格局,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依旧有限,创作水平与国际主流市场的标准存在一定距离,产业品牌搭建也尚处于初级阶段。中国纪录片只有全方位地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其传播中国形象、传达中国话语的功能才能有效实现。
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路径与策略看,要强化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的使命,培养纪录片创作的全球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中国纪录片内容品牌,不断提升国际传播的叙事策略,把握互联网时代给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带来的机遇,发挥出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的价值。
一、强化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使命
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是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甚至影响着国家外交决策、政策走向等,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兼具价值功能和工具功能。
塑造国家形象,建构国际话语权,传播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中国纪录片的时代命题。中国纪录片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国际传播中平等对话,从而掌握塑造国家形象的主动权,提升在国际舆论场上的话语权。
(一)塑造国家形象
中国的国家形象之前一直处于被“他塑”的局面,掌握国际传播话语权的一些西方媒体对于中国形象的塑造较为片面甚至扭曲,造成了国际受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和认知误区。中国纪录片近年来为重塑国家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为文化差异,未形成价值观层面的深入对话,国际受众对中国形象的感知还相对狭窄和浅表,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认同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为使中国的国家形象更加立体和全面,中国纪录片要丰富题材选择,注重多层面的均衡与多领域的丰富。在时间维度上需要兼顾过去、现在和未来,既展现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也要展现充满活力的当代中国,以及中国着眼未来的探索创新精神;在空间维度上要注意宏观与微观的均衡,中国纪录片在体现宏观叙事的同时,要兼顾对社会生活和普通人物的展现,通过微观题材,展现百姓一点一滴的生活,让国际受众感受到中国的人情味和生命力;在选题维度上要注意多元与个性的均衡,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存在题材单一狭窄的现状,需要进行更加多元化的题材拓展,除了历史、文化、美食等常见题材外,还应拓展科学、艺术、音乐、健康、自然、动物、体育、宗教、教育、医疗等题材。中国纪录片的题材越广泛,中国形象就越立体和丰满。
(二)建构国际话语权
对于国际话语权,中国纪录片首先要牢牢把握话语建构的主动权。全球话语体系长期被西方主导,以“中国崩溃论” 为代表,抹黑、唱衰中国的言论层出不穷。中国纪录片应通过积极的议程设置,在重要时间节点推出重大主题纪录片,全方位、立体式反映中国发展成就,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主张,诠释好中国智慧。对某些西方媒体精心炮制的敏感热点问题,应真实记录、正面展示,用事实真相及时回应质疑声音。其次要争取更为广泛的话语认同。随着中国的大国地位不断凸显,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强化,一些西方国家持续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纪录片应充分发挥其真实性表达优势,解码中国发展之因,解读中国创造之实,澄清误读、误解、误判,传递“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在解构“西方话语”中建构起中国话语及话语体系,共同书写人类记忆。
二、提升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文化共通性”
纵观国际市场上通行的知名纪录片,往往聚焦于全球伦理和世界文明发展,探索地球科学和星球宇宙,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等等,都将视野上升至全球事务和人类共同命运,具备“文化共通性”的特质,从而有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交流和获得认同的可能。相比之下,中国纪录片全球性的主题规划相对较少,在人类共通价值观的表达上有所欠缺。中国纪录片应打开创作格局,提升国际性视野,多开发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如人类整体文明进步成果的展现,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自然生态和环保主题,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等,体现中国对世界共通问题的思考和担当。
同时,从市场化角度看,有全球化的视野,才能做全球化的生意。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较高的欧美纪录片生产大国,就借助“全球委制、全球采购、全球销售、全球播出”的全球化策略突破了本土市场的有限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培养了广泛的受众,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收益。中国纪录片要以全球化策略为动能,推动纪录片产业整体由内向外转型,接轨国际化生产方式,将全球化视野带入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布局中。中国纪录片近年通过多形式、多层级的合作主动对接纪录片国际市场。五洲传播中心等机构与国际主流媒体、制作单位合制了大量兼具全球文化共通性和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如五洲出品的《鸟瞰中国》《与古为友》等,解读中国工作室联合多家单位出品的《柴米油盐之上》等,都在全球广泛传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各级地方媒体、视频网站等,也展开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如央视出品的《航拍中国》系列、《中国的宝藏》等,北京广电出品的北京冬奥会题材纪录片《盛会》等,江苏广电出品的《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系列、《南京之殇》等,这些纪录片从策划初期就秉承国际传播理念进行内容架构和国际国内双向传播。但相比其他纪录片大国而言,中国纪录片对全球市场的参与还需更开阔与更深入的产业规划与经营,挖掘更多具有“文化共通性”的全球化题材。
三、打造中国纪录片的内容品牌
很多国家的纪录片已形成独特的品牌风格,如英国BBC 的《蓝色星球》《生命》等自然地理题材的蓝筹大片,日本NHK 的《丝绸之路》《72小时》等文化社会题材作品,美国Discovery 的科学与考古系列等,在世界各地拥有大批观众,对于传播本国文化和价值观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纪录片只有打造成既有中国特质又通行全球的内容品牌,才能在国际上有力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打造中国的纪录片内容品牌,要立足中国大地给纪录片创作注入原动力。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吸引全球的目光,国际上对中国题材纪录片有着较大的需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灿烂又魅力独特,是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独家资源和题材富矿;中国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进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元的社会变革故事,是吸引国际受众关注的共鸣性选题;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创造了基础,中国影视行业的技术进步也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基本硬件保障。充分挖掘和发挥这些优势,是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的推进器。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等都是国际市场感兴趣的题材,都可以进行国际化呈现推向世界。《舌尖上的中国》让中国的美食及背后的百味人生更广泛地被世界熟知;《长城》《本草中国》《传承》等以世遗、非遗为题材的纪录片助力打造中国的历史文化名片;《孔子》《百年巨匠》等传扬中国的人文精神;《超级工程》《大国重器》等着力展现“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园林》《颐和园》等体现中国的建筑文化;《第三极》《了不起的村落》等生动表现中国的多民族风情……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用丰富、多元、亮丽的中国元素来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打造具有“中国风”气质的内容品牌,展现东方气派。
四、探索中国纪录片的独特叙事表达
中国纪录片在近年的不断探索中,国际传播的策略发生了明显的转变,逐渐用对话的方式摒弃以往的宣传语态,用真实的生活取代以往的完美形象刻画,用国际化思维突破过于本土化的局限。但中国纪录片在话语体系、影像语言、叙事节奏、语境转换等方面仍与国际水准存在差距,使纪录片的观赏性大打折扣,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经常被国际机构当作素材进行重新剪辑。
由此可见,中国纪录片的本体叙事需提升国际化表达的水准。首先,对叙事语态进行国际化转换。英国雄狮电视特别纪实类总监比尔·洛克和雄狮电视制作人茱莉亚·克拉克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建议中国纪录片人可以思考以下问题:第一,旁白的数量和风格,类似于“上帝之声”的宏伟旁白在国际上不太受欢迎;第二,讲一个故事,要能吸引观众看下去,就必须要仔细考虑如何把每个细节讲好,而不仅仅是提供一系列的信息或观点;第三,在片中要倾听所有人的声音,不仅是高层的声音,还要有普通人;第四,要避免直接给出想传达的结论,根据我们提供的信息,观众会有自己的思考;第五,首先问自己,这个故事的新意在哪里?为什么现在大家会感兴趣?其他国家受众对中国哪些方面感兴趣?然后,就向观众讲明白。英国雄狮团队给出的一系列建议,恰恰是中国纪录片在叙事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如过分强调宏大视角、故事架构能力较弱、说教色彩偏重、忽视普通人等,这些不仅制约了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也影响其在国内的传播效果。
中国纪录片需要遵循传播规律,对传统叙事语态进行国际化转换。在选题层面,要善于提取本土文化中的经典元素,转换为可供人类共享的审美趣味;语态层面,从宣传教化转向平等交流,从重视说教转向突出细节、讲述真实故事;节奏层面,避免单线叙事的拖沓冗长,可借鉴注重情节冲突、多线叙事、设置悬念、高信息量的快节奏剪辑方式;画面语言层面,从固定镜头、中全景镜头居多的偏静态画面,适当尝试运动镜头、多角度镜头、多景别镜头组接成的具有流动性美感的画面;语言层面,要在翻译转化时寻找文化和价值的共鸣点,让受众精准理解作品想传达的信息;此外,对解说词也要有所节制,避免解说词泛化以及与画面信息重复,更多发挥解说词的补充、强调、升华作用而非全靠解说词推动情节发展。中国纪录片需要深入了解国际传播的叙事语态,善于将本土故事进行国际化的呈现与表达。
其次,要善于借鉴成熟的叙事经验。发达国家的纪录片产业起步早,发展较为成熟,其纪录片的模式引进和输出在国际上已较为普遍。如美国航拍纪录片模式《鸟瞰美国》被英国和我国等多个国家引进制作了本土版;Discovery《荒野求生》等野外冒险模式也在全球进行模式输出。中国纪录片可以通过引进模式的方式,吸收先进的制作理念和技术手法,学习严格的生产管理流程,提升内容生产的专业性。此外制作周期上,中国纪录片也要向国际同行学习,舍得付出时间成本。如日本纪录片《人生果实》《宫崎骏:十载同行》《水俣曼荼罗》等,跟拍纪录周期短则一年、长则超过十年,既能保证足够的素材积累、捕捉更多细节,也能逐渐淡化摄像机的存在,让片中主人公展现出最真实的自己。某种意义上,这种长时间跨度的纪录片,最直接地体现了纪录片“记录时间、记录历史”的特征。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纪录片不能因为过分追求国际性而失去了中国特色,毕竟中国纪录片在拍摄视角、情感拿捏、细腻表达等方面存在独特之处。中国纪录片需要在国际传播中探索既展现中国特质又具备国际传播能力的独特叙事表达,建立独有的调性和辨识度。
五、把握互联网时代国际传播的新机遇
互联网对时间和空间界限的突破,构成了互联互通的全球公域,万物互联、万物互融的开启,使中国纪录片既能借助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广泛的传播,也有机会进行全球资源的合纵连横。
中国纪录片进行国际传播,需借助有影响力的国际传播渠道,在互联网时代,更需打造直达国际用户的在线视频平台。当前,网络在线视频已成为国际舆论交锋和网络空间话语权争夺的重要领域。以Netflix、Amazon Prime为首的在线视频新媒体入局,倒逼全球广电媒体的转型。老牌纪录片平台Discovery于2021 年1 月正式推出自己的在线视频平台Discovery+,在互联网渠道与Netflix 抗衡。可见,搭建在线视频媒体是大势所趋。中国只有拥有自己的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力的在线视频平台,中国的纪录片才能直达国际用户,获得用户的合法数据,并有利于平台创建与拓展。中国纪录片的制播机构尤其是广电媒体,只有尽快完成自身的全媒体融合转型,放大视频制播优势,适应互联网传播规律,才能提升互联网传播力,在互联网赛道中发挥中国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建构国际话语、促进民间交流等国际传播的功能。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传播还需具备互联网思维,包括用户思维、互动社交思维、大数据思维、技术赋能思维等。互联网用户的内容接收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单一内容转变为主动选择多元内容,并对内容进行评价、反馈、再传播,甚至参与视频内容的生产,中国纪录片要不断了解和回应用户需求,盘活互联网上的全球用户资源;互联网的多向互动属性赋能视频内容以社交价值,而优质视频内容也利于带动高热度互动来增强社交黏性。中国纪录片要研究用户社交规律,并通过影响用户社交行为来参与互联网场域用户关系的生态建构;数据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但中国纪录片的大数据运用更多还停留在对网友评论和弹幕的语义分析上,对深层用户行为缺乏数据挖掘,中国纪录片不仅要掌握数据,更要掌握数据分析技术,更精确地指导内容制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纪录片带来前所未有的技术赋能,3D、VR、XR、自由视角等交互沉浸式技术,区块链、云计算等算法技术,以及5G 时代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等的充分发展,都将催生出纪录片的新模式和新业态。中国纪录片要把握全球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国际传播新机遇,在新的传播格局中实现国际传播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