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三重大”电视剧创作的三个突破

2022-11-24

视听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题材创作历史

戚 雪

[作者简介]戚 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科研处研究人员

2021年,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大放异彩,达到了全新的艺术高度。以《山海情》《觉醒年代》高起点开年,《香山叶正红》《埃博拉前线》圆满收官,一大批重大题材电视剧接力热播,理想与信仰的光芒持续闪耀荧屏,赢得了各圈层观众的广泛认同。重大题材电视剧的艺术语言不断丰富,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创作取得全面突破。

一、思想表达取得新突破

(一)拓广拓深历史场域,充实百年党史的电视剧精品长廊

党和国家历程中的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之源,但重要人物的命运观众已经有所了解,历史的脉络也清晰可辨,如何从熟悉的“历史教科书”中找到更有新意的角度和更吸引人的故事,考验着创作者的智慧。2021年以来,《跨过鸭绿江》以气势恢宏的笔调全景式、史诗般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首次全景展现了这场立国之战,填补了荧屏的题材空白;《觉醒年代》从思想阐述和文化交锋的角度,展示革命先贤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香山叶正红》巧妙地以香山为切口,引领观众回望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风云际会。在题材开掘上,2021年重大题材作品视域更宽阔、角度更新颖,一系列作品再现百年党史宏阔画卷和高光时刻,抒写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和精神谱系。这些作品中,有对党史脉络的全景扫描,有对重要时期的近景展现,有对历史细节的特写聚焦,历史叙事纵横交织,从不同维度对重大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时空序列进行了补充,为百年党史的每个重要时刻都留下艺术影像。同时,这些作品超越了对标志性成就、里程碑式事件的单一解读,并向社会性、时代性的内容纵深开掘,通过对思想嬗变和文化交锋的剖析,观众可以一窥革命信仰形成和沉淀的过程,不仅完成了创作命题的题中应有之义,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在探寻重大题材思想价值高点上也开辟了新的维度。

(二)国家视野下的多层次表达,让严肃的题材更有温度

2021年的重大题材电视剧充分挖掘历史情境与当代精神的价值联系,《跨过鸭绿江》《大决战》等,以重大历史史实为主体,从国家决策层、战役决策层和战斗层面演绎重大历史事件,塑造了党的高级将领和前线普通战士的鲜活英雄群像。《光荣与梦想》《大浪淘沙》等既有对革命先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表现,也有对党的群众基础、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展现。《觉醒年代》除了对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的生动刻画,剧中对新文化运动群贤的呈现也丰富多彩。这些作品从众多史实和新时代实践中打捞出鲜活的故事,对重要事件的整体描写忠于基本史实和历史精神,在细节设置上又增添合理的艺术想象,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感和深厚的艺术底色。

结合当今中国史诗般的伟大实践,《功勋》以平视的眼光发现国家英雄不平凡的一面,让观众从生活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山海情》把脱贫攻坚这一宏大命题落在普通人身上,将中国奇迹浓缩在个体命运轨迹中,以一村之变呈现国家战略的伟大建设;《埃博拉前线》以2014年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过程为原型,展现新时代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大国担当,拓展了电视剧的题材空间。可以看出,2021年的重大题材电视剧,更加注重对宏大国家叙事的纵深开掘,把视角辐射到各个阶层,在很多情节设置中不乏幽默和轻松,为主流叙事增添烟火气,绘制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时代图谱。

(三)以高品质艺术语言与观众对话

明确的主题立意下,有效的表达也十分重要。2021年,重大题材电视剧注重真实性与时代性、主题性与观赏性的兼容,艺术性明显增强,更加贴近观众需求。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在表现传统的军事战场中,交织着思想舆论的交锋和隐蔽战线的斗争,通过丰富饱满的细节描绘和充满艺术张力的故事支撑,让剧情不说教不枯燥,传递出丰富的历史神韵和时代气息。《觉醒年代》高质量完成了对各种思潮论战的戏剧性表达和影视转化,为相关题材创作树立了标杆;《大浪淘沙》中多次表现毛泽东与陈独秀以及其他革命者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讨论,以语言的艺术辩清“中国的路在何方”。伴随思潮激辩,观众在深入剧情的同时可以主动思考,深切体悟对理想信仰的追求与坚守。同时,这些作品敢于正视矛盾和焦点,不为尊者讳,也不因人设事,用唯物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反映历史,让观众伴随角色共同成长,打通了剧内外尤其是与青年观众的情感连接。剧中人物面临当时的困境、焦虑和抉择,有试错有失败,但也具备和当下年轻人一样的热血、理想和激情,迸发出来的蓬勃生命力,通过真实的情感消弭时空上的隔阂。

二、艺术创新取得新突破

2021年,重大题材电视剧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充分考虑时代背景的变迁和观众审美的变化,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新视角、新题材、新形式、新方法。

(一)以真实饱满的人物形象活化历史、贴近时代

伟人、英模一般是重大题材的叙事中心,2021年重大题材在人物塑造上更加注重用年轻的形象、气质和表达手法拉进与观众的距离,同时增加对时代群像的描摹,通过对“人”向深、向细、向实的描写,凸显时代精神内核。一方面,对伟人的刻画超越了以往成熟、严肃的形象,在把握好个人和组织、个人史和党史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增添生活的质感。《中流击水》成功塑造了青年毛泽东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形象,但面对妻子时,也展现出一个浪漫主义者的热烈与温情;《觉醒年代》中李大钊从日本归家,看夫人和女儿在院子里追鸡朗声大笑,充满喜悦和满足;《功勋》让国家英模的高光同时覆盖到身边的同事和亲人,将他们工作生活中的不易与困境如实呈现。这些作品多采用中观、微观视角展现其鲜活生动的一面,奠定了细腻真实的形象根基,让伟人回归凡人,更加可信、可亲。另一方面,注重聚焦时代洪流中的普通人。有《山海情》中兢兢业业的扶贫干部和努力拼搏改变命运的村民们,有《埃博拉前线》中不畏困难冲在一线的医疗人员、战地记者,也有《跨过鸭绿江》《大决战》中流血牺牲的年轻战士们。这些作品还原了不同时代下坚守、拼搏的青年形象,他们不是重大题材中传统的传奇英雄,但也是千万个他们推动了时代浪潮,是实现如今美好生活的关键力量。

此外,2021年重大题材中的女性形象也有所突破。《向警予》真实全面地讲述了向警予传奇且波澜壮阔的一生,《光荣与梦想》中展现了杨开慧坚定的革命者意志,《功勋》中塑造了单纯且专注的科学家屠呦呦和热忱、朴实的改革先锋申纪兰,还有《山海情》中水花的笑容充满坚韧和勇气,治愈了自己和身边的人。观众不仅对其中不少女性形象留下了深刻印象,对重大题材进一步释放女性角色的创作空间也充满期待。

(二)通过细节打磨提高专业性、真实感

2021年的重大题材作品均使用精致的视听语言完整还原当时的社会风貌,在服装、化妆、道具等细节处,营造出逼真的时代感,充分反映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埃博拉前线》历时3年筹备,主创人员深入西非塞拉利昂等多国实地实景采风创作,采访援非医疗队等历史当事人及各类相关专家学者近百人,采风行程达20000多公里,查阅参考各类资料近千万字,以近乎纪实的表现手法,再现中非人民同担命运、共克时艰的历史篇章。《山海情》在空旷的戈壁上挖地窝子、搭夯土房,将村民的旧家具按当地生活习惯摆放,按固原、西吉旧址的建筑风格建起一个村子,以近乎偏执的细节把握,将观众代入这一段跨越山海和时间的真实奇迹。《觉醒年代》中大到北大红楼的搭建复原,小到北洋军阀制服纽扣和帽檐的材质设计,均有严谨的考证和出处。剧中场景有三百多个,有些场景哪怕只使用一次,剧组也是严格查考历史,认真搭建出来。《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在中朝边境附近几乎复刻了一场真实的战斗,动用了300多支道具枪械,战争戏是真实爆炸,演员需要穿戴防火服。可以说,对剧中元素的严谨考据和布设,已经成为重大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主动选择和必然要求,环境和细节的真实,不仅给观众带来沉浸、代入体验,也为演员“入戏”提供了支点。

(三)多元创新不断拓展美学边界

2021年重大题材电视剧还创新运用不同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不断丰富观看体验。在剧情设置上,《香山叶正红》中反特故事线的紧张节奏,进一步增强了戏剧性;《跨过鸭绿江》在对宏大战争场面的表现之外,也增加了类型化的悬念设置,凸显战局的胶着。在艺术呈现上,《觉醒年代》在历史背景交代和重要事件转场中,运用了版画和“小热昏”等艺术形态;《光荣与梦想》借助科技含量更高的视听手段表现八万人长征的规模,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表现形式上,《大浪淘沙》以现代青年陈启航为引,借现代人的视角回望历史;《功勋》的片头中,伴随剧中演员的步伐,容貌逐渐变化成为功勋人物的本人模样,跨越了戏剧与现实的边界。

在传统的重大题材叙事以外,2021年的电视剧作品中还有集合了“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复兴时期”四个时期40组人物故事的《理想照耀中国》;以八首时代经典歌曲串联起从大革命到新时代重大事件和人物的《百炼成钢》;总结此前成功经验,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的时代报告剧《我们的新时代》等。这些作品结构精致、情节紧凑,以轻体量、单元剧的形式有力推动了主题创作新的实践探索,成为重大题材的有益补充。

三、创作引领取得新突破

一部好的作品,需要项目团队的全力以赴,同时也离不开主管部门的全程保障。2021年重大题材的成功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是打造重大题材电视剧精品的根本保证。

一方面,主管部门全流程质量管理,强化前端参与和过程指导。2021年,紧紧围绕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等党和国家重大宣传期和重要宣传节点,国家广电总局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采取主动出题、协调推进的方式,推动创作一批重点剧目,《山海情》《功勋》《埃博拉前线》等剧都是其中的重要作品。回溯这些剧集的诞生过程,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支持贯穿创作始终,对有效把好创作质量关起到重要作用,确保重点剧目始终沿着正确的创作方向。从破题开始,主管部门通过召开选题论证会、推进调度会、创作策划会、剧本审读会、完成片审看会及宣传协调会等,全流程跟进指导,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在创作过程中,积极为主创团队和制作机构排忧解难,并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调动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不断加强创作团队保证质量、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对重点项目按时保质精细实施提供重要保障。在播出阶段,国家广电总局持续做好重要宣传期编播调控,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让主旋律进入主阵地,把好时段留给好作品,发挥最大正面宣传效应。从效果看,坚持发挥政府作用与激发市场活力相统一,由广电部门组织协调,发动各方力量,强化前端参与和过程指导,是推进重大题材创作、提升品质的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另一方面,行业尽锐出战,调度配置优质资源合力攻坚。纵观2021年重大题材作品,不仅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更是行业力量的一次大集结。回顾这些作品背后团队的创作履历,均是承包了国产剧爆款之作的导演、编剧们,在打造精品电视剧方面具备充足经验。顶级的主创阵容还包括对演员选择的严格把控,比如在《功勋》的选角上,饰演八位功勋的演员首先需要满足德艺双馨、形神兼备、演技高超、功勋本人同意的四条“硬核”标准。重重保障之下,为剧作的品质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在庆祝建党百年这个重要历史节点上,重大题材电视剧持续“破壁”“出圈”,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提供了生动素材,赢得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广泛认同。但也要看到,有的剧仍存在唯概念、唯主题的创作思路;有的剧重制作而不重创作,在情节、人物设置方面仍有打磨空间等。观众在看剧、追剧、聊剧的热潮中,前所未有地期待涌现更多的精品力作,这既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也带来了更高的审美期待和创作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重大题材电视剧创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行业要以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为创作之源,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继续投入到重大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中,努力朝着思想和艺术高峰攀登。

猜你喜欢

题材创作历史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一墙之隔》创作谈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新历史
创作随笔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