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赛教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以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2022-11-24刘肩山
刘肩山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4)
近年来,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数量逐年攀升,带来了一波“无人机热”。由于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是新开设的专业,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脱节,配套教材少等问题。为了促进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2015年至今,全国航空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已连续举办六届全国职业院校无人机应用创新技能大赛。为了从竞赛规程、职业素养、评价模式等多方面对接世界技能大赛,自2020年起,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飞行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赛项。借助大赛平台,将技能大赛与课程教学融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技能,是目前高职院校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赛教融合的含义
赛教融合由多方参与,主体是学生,目标是实现赛教一体化,宗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赛”是师生参与的技能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师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教”是教育教学,其关键是课程教学,通过该环节,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备社会需求的职业素养。赛教融合以育人为中心,通过整合课程教学和大赛资源,使课程教学有效对接比赛装备、赛项任务、赛项标准和赛项评测,从而有机融合“赛”和“教”这两个环节,最终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的。赛教融合的出发点是“赛”,落脚点是“教”,后者是关键也是核心[1]。
二、基于赛教融合的课程教学现状
通过对相关高职院校的调研以及对师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作为近些年新开设的专业,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方面一直处于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中,各高职院校积极参加相关的无人机技能大赛,但是由于无人机技能大赛管理机制、人才培养体系、激励措施、教学环境等要素和赛教融合理念的不匹配,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普惠性不足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职业技能大赛,在奖牌主义和功利性的驱使下,学校通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教学资源集中用于比赛训练,仅服务少数参赛选手,由此导致大赛普惠性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没有形成多层级、立体化和全方位的选拔机制,进入集训环节的参赛选手的选拔标准单一,考查不全面,选出来的人才未必是最优秀的。二是只有少数学生享受到学校花重金购买的设备资源和智力资源,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打击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做到全面育人。三是教师的获益面小,只有少数教师能够全流程参与竞赛训练,也只有竞赛指导教师才有条件将大赛内容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四是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是新开设的专业,相关的技能竞赛也是新的技能赛项,各院校师资力量和比赛设备不同,导致大赛在高职院校的普惠性不足。
(二)融合性不足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无人机技能大赛和课程教学依旧是两条线,比赛内容没有和教学内容有效融合。课程教学内容明显滞后实际应用,课堂所学内容对选手竞赛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教学模式固化,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兴趣低,主观能动性弱;教学评价方式过于陈旧,虽然有过程评价和最终考核,但过程评价参与要素少,且评价指标过于粗放,没有起到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导向作用,课程教学不能为比赛提供坚实的基础。
竞赛资源转化率低,比赛装备在赛后很少被利用,缺乏长效机制去充分挖掘比赛设备的价值;赛项任务和赛项评测也没有转化成教学项目和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竞赛不能反哺课程教学,竞赛理念也没有给课程教学带来改变。
(三)协同性不足
无人机技能大赛需要学校、企业以及政府的共同参与。大赛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其作为连接无人机行业与职业院校课程教学的重要平台,为校企协同育人创造了条件[2]。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基于大赛平台在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方面协同性不足,主要表现有:
一是在大赛和课程教学的参与上,企业的主动性及参与度相对高职院校师生来说远远不够。2019年,由航空航指委牵头举办的无人机应用创新技能大赛,全国有80余所职业院校的100余支队伍参赛,但合作企业仅有6家,相较于师生的参与情况,企业的参与度显然不够。另外,在行业里知名度高的无人机企业参与竞赛和教学较少,导致当前的无人机技能竞赛并不能代表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方向。
二是比赛项目的设置和考评大多由大赛合作企业决定,并未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导致无人机企业的技术规范不能完全融入竞赛,赛项考核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
三是无人机企业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企业和学校基于技能竞赛平台形成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表层,合作往往仅限于大赛设备购买、实训室建设、顶岗实习等方面,较少有企业参与大赛资源转化、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重大决策。
三、赛教融合的改进措施
赛教融合的核心是围绕专业课程,将课程教学和比赛项目结合起来,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以大赛资源为引擎,以竞赛项目为驱动,重构课程内容,面向全体学生,达到大赛引导教学,教学支撑大赛的目的[3]。基于“赛教融合”理念,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有以下实施路径。
(一)完善大赛管理机制,落实全面育人工作
为实现全面育人,将参与比赛的少数学生的封闭式训练转变为全员参与的开放式训练,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要形成“校赛—市赛—省赛—国赛”四级竞赛链条,加大校赛普及力度,提高校赛举办频次和学生参与率,营造“比学赶帮”的技能大赛氛围,发挥好大赛的价值观引领作用。二是挖掘和拓展校内技能竞赛项目,使校赛项目对接市赛、省赛、国赛项目,实现大赛常态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三是有比赛项目的课程必须按照竞赛要求和评分标准开展教学活动,没有比赛项目的课程要设计开发提升学生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实践性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比赛的适应能力。四是设置“以赛代考”考核体系,大力开展技能节活动,技能节比赛的成绩可作为赛项相关课程成绩的一部分,同时可将比赛成绩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评定指标,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
(二)做好大赛资源转化,服务课程内涵建设
大赛资源是宝贵的教学资源,要重视大赛资源的转化,将比赛资源转变成课程教学中高阶性、创新性、有挑战性的内涵建设资源,并作为典型案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技能竞赛可转化的资源一般分为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基本资源包括比赛设备、比赛项目、评分标准、技术规范;拓展资源包括师生参赛经验、竞赛指导经验、竞赛文化[4]。在转化的途径上,比赛设备可开发成教学平台,赛项任务可转化为教学项目和学生毕业设计,赛项要求可转化为教学内容,赛项评分标准可转化为课程考核标准,赛项技术文件可转化为课程教学标准。无人机比赛的其他资源则可拓展转化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三敬”航修精神,“零无”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等思政教育。
(三)优化专业教学标准,促进赛教双向融通
优化后的教学标准需要紧密对接技能大赛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厚植职业素养,注重德技并修,培养集知识、能力、素养为一体的优秀技能人才。
教学标准的制定要基于赛项内容、岗位技能、专业课程之间的对接关系,明确课程的目标与要求,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课程的实施与保障,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将转化后的大赛资源融入课程中。如为了对接无人机应用创新技能大赛中的无人机组装与调试项目,在无人机组装与调试实践课程的课程标准中,基于赛项关于该项目的结构完整性、系统功能性、操作安全性等要求,按照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方法,将课程重构为无人机装配、调试和试飞三个前后相衔接的模块,并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与任务,使得培养的技能人才能反映真实的岗位需求。
(四)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夯实赛教融合基础
基于技能竞赛对技能、规范和职业素养的考核要求,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重构课程要秉持“以大赛为导向、以创新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理念,一是结合赛项任务、职业能力标准、企业技术标准重构蕴含大赛考核知识点、技能点和技术规范的教学内容;二是结合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进行项目化和模块化教学;三是课程内容对标企业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四是在课程教学中应融入团队协作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三敬零无”素养等课程思政元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提高职业素养[5]。
(五)推进“三教”协同改革,赋能课程教学创新
在“三教”改革中,教师改革是根本。在学校层面上,一是大力推动“双师”素质培养,将大赛资源转化作为“双师”评价指标,在职称评审时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激励指导教师基于大赛平台进行实训项目开发和课程建设;二是建设“上得了赛场,下得了车间,讲得了好课”的集大赛导师、企业技师、学校教师于一身的“三师”型师资队伍;三是组建结构化师资团队,贯彻“一课三师”制度,集体备课,发掘课程新案例、新思路,创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从深度和广度上培养学生多维度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在教师层面上,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课程教学中要基于大赛对技术、技能、素质方面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变革与创新。
在课程教学中,教材既是基础,又是载体。教材的改革要突出教材的职业教育性,呈现工作和竞赛情境中所需要的完整的能力体系。首先,教材内容要对标最新的行业企业职业技能要求,对接竞赛项目内容和技术规范,突出教材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其次,教材内容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基于大赛资源,构建多元化、可视化、趣味化数字资源。最后,要落实校企协同育人,主动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开发新形态教材,并融入课程思政案例,实现教材生命全过程的职业加持[6]。
(六)强化赛训一体教学,推动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技能的培养,技能培养效果的优劣取决于实训基地的建设。无人机技能大赛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可将实践教学和技能竞赛进行融通,开展赛训一体化实践教学,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企业用人标准的统筹规划。赛训一体教学,一方面需要实训室建设对接大赛场地建设标准、比赛设备标准、赛项技术规范、安全要求规范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硬件设施,确保情景化、项目化、模块化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基于实训基地软硬件设施,要将竞赛项目融入实训项目,将技能大赛训练模式融入实践教学方法。
为了使高职院校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紧跟时代发展,“赛教融合”势在必行。“赛教融合”创新了人才培养体系,丰富了课程内涵建设,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能够引领高职院校进行无人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将无人机技能大赛融入课程教学,是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上的一种创新,可实现职业素养培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达到德技并修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高职院校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具有良好的推动和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