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视域下高校美育发展路径研究
2022-11-24吴沁园
徐 辉,吴沁园
(南昌师范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情感教育,指的是一种以审美活动(包括艺术活动)为主要方式与手段的教育活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性,是丰富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历代美学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美育。早在1906年,中国近代教育家、哲学家王国维就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身体能力”和“精神能力”都得到发展的“完全之人物”,而这些只有通过“完全之教育”,也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育并举”的教育才能实现。王国维的这一思想对中国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后,蔡元培、鲁迅、郭沫若、朱光潜、周扬等历代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美育。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美育,强调美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不可少的环节。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该文件指出要“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把美育融入到学校教育,使之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教育工作大会时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进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由此可见,美育关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为担负着培养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任的各级各类学校,都深刻认识到美育的育人价值,把美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来理解,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更新美育理念,拓展美育的发展与实施路径。
美育和思政教育关系密切,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两者相互融合。思政和美育的结合是对大学生教育的新探索,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新要求。在新形势下将美育与德育相互结合,让两者互相渗透、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创新美育发展的路径成为当下美育的一个比较突出的课题。
在此,我们以江西高校开展的思政品牌活动——“红色走读”比赛为例来探讨高校思政教育与审美教育的融合与创新问题。
“红色走读”比赛是2021年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江西高校开展的一项红色教育实践活动,该活动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对高校学生进行红色教育:一是通过组织大学生登录红色资源平台,让学生“通过参观数字展馆、品读红色故事、打卡红色足迹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鼓励学生在“云游”中找切入点和创作源,通过创作红色文化作品等,深入探究红色故事背后的革命精神,创新红色故事的现代表达方式;三是通过指导学生组成走读团队、制作走读方案,开展线下实地走读[1]。这些活动将党史教育与红色故事创演,课堂学习与实地走访,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等结合起来,不仅让高校学生受到思政教育,还使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创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提升,做到了思政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思政角度看,江西高校所开展的这一系列“红色走读”比赛活动,将审美与思政结合在一起,融德育与美育为一体,从思政角度切入审美教育,使审美教育从理念到实施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一、价值建构:将红色基因融入美育,创新美育观
为了进一步利用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南昌师范学院成立了红色故事创演团——“青风学堂”社团。该社团由南昌师范学院师生组成,在学校团委的领导和组织下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红色实践育人的目标,进行“红色走读”活动。在2021年,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该社团将党史学习教育和红色走读相结合,带领各中小学分队学生代表前往井冈山、瑞金、于都、弋阳等地开展红色快闪,实地走访了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方志敏故居、瑞金红井、于都长征集结出发地等红色遗址。通过聆听、学习、采集、创演红色故事,给革命老区送演党史故事,落实思政育人方针。例如,在活动开展“云游”第一阶段,他们创作了视频作品《永怀烈士遗志,传承理想信念》。该作品紧扣“20岁的我们与20岁的他们”这一主题,与革命先烈开展“跨越时空的对话”,以鲜活的红色故事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激发他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这些作品将红色故事以艺术的方式展演出来,做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与统一,以红色基因这一思政元素来引领审美教育,为新时代审美教育起到了价值引领作用。
此外,南昌师范学院青风学堂还通过瞻仰革命旧居旧址,查阅地方党史文献,收集整理红色故事,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和理论宣讲等方式,引导青年学子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的生动实践,深刻感悟赣鄱大地创造了一个个蕴藏着“四个自信”的成功密码,引导学生增强责任、牢固信仰、坚定信念,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引导青年学生在建党百年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传承好先烈的遗志,走好自己这一代青年人的“长征路”。
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思政教育,另一方面还将红色基因融入到艺术创作与表演中,并使红色基因在审美教育中起到了一种价值引领作用,创新了美育观。
二、学科融通:美育与德育的融合
如前文所言,美育即审美教育,指的是一种通过审美理论的学习以及自然界、社会生活以及艺术作品的赏析等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审美素养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其目标在于求美。而德育,即道德教育,目的在于教导学生明确善恶、规范行为、趋善远恶,目的在于向善。这两种教育,分属不同领域,有着各自的目标与手段。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美育与德育往往是密不可分,甚至可以互融互通的。这是因为在美学上,真善美是辩证统一的,美离不开善,善是美的灵魂;美与善是互相联系的。在传统的德育中,教育者往往将比较抽象的善恶观念和思想道德原则寄寓于具体生动的形象或物态化的艺术意象中,以实现“以美引善”,使受教育者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塑造,从具体情景体验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唤起其对善恶、正义、家国天下的理解并落实于行动。正如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所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2](P116)。
也就是说,美育与德育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可以做到互相融合、互相贯通。首先,从德育角度看,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具有形象性、情感体验性等特点,如果我们将德育融入到美育中,可以有效地推动德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富含德育内容的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都可以成为最生动的德育教学范本。其次,从美育的角度看,美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德育内容的渗透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理性、实践理性等具有重要意义,美育中渗透德育既可以深化美育的内涵,同时还有利于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此,教育部强调要对学生同时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即实施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是,长期固化的思维,使很多人认为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将其视为美学、艺术学、教育学三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一门学科。从课堂实践上多以艺术教育为美育的直接指导方式。一些学者也多以艺术学、美学、教育学为出发点对美育进行探讨。但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生态文明、乡村振兴、非遗保护、绿色环保、国际竞争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的提出,决定了新时代需要培养的是顺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学科的“综合性”才能实现,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看,不能再单独地从某个学科、某类知识来看待审美教育,而应该是建构一种涵盖各学科领域的广博的美育知识体系。换言之,新时代的美育应该打破美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之间的壁垒,走出单一的学科藩篱,尤其可以将德育与美育结合在一起,实现两者的互融互通。在此,我们以南昌师范学院学生会所创演的话剧作品《带镣行》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带镣行》是南昌师范学院学生会2021年所创演的一出话剧。该剧以四川籍烈士刘伯坚于1935年在监狱中所写的一首诗歌“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作。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为题材,通过精彩的舞台表演再现了刘伯坚烈士在监狱中的情景,向观众呈现了刘伯坚烈士“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满腔豪情及其作为共产党人的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
该作品以话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将党史教育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人物形象丰满立体、个性鲜明、情节生动、戏剧冲突明显、表演细腻形象,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刘伯坚烈士狱中生活与斗争的情形,刻画了其意志坚定、视死如归、热爱祖国和人民并为之奋斗终身的光辉形象,获得了江西省2021年度红色走读作品一等奖。
为了创作这部话剧,南昌师范学院校学生会成员走访了信丰、大余、于都等江西各地,参观了多处红色文化场馆,并发挥各自专业特长,从剧本编写、舞台布置到服装设计、舞台表演等都是由学生们自己独立完成。在创作与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但重温了党史,亲身体验了烈士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情怀,还使他们的审美欣赏与创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实现了美育与德育的融合。
在此次红色走读活动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不是学生们自己发挥各自专业特长,组建团队创作而成。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采用话剧、h5、视频、沙盘、剪纸、电子音频等不同形式创作、表演红色故事,实现了人工智能、化学、物理、新媒体、设计、绘画等多学科的结合。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但专业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还受到了红色文化和审美文化的洗礼,开创了一条将红色文化与审美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径,实现了美育与德育的互融互通。
三、以德启美:以德育作为美育之手段
18世纪的德国美学家席勒曾说过:“人们在经验中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必须假道美学问题,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2](P21)。这一观点说明审美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美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为我们正确认识美育与德育的之间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9年5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高等院校“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这一指导思想,高校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我们需要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体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审美教育,做到“五育并举”。随着国家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从思政教育角度切入美育,以德育带动美育,创新美育的途径成为很多美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我们认为美育和德育虽然具体目标不同,手段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对完满人性的追求,对人的培养;只不过,德育侧重于对人的思想品格、道德理性的培养;而美育侧重于对人的形象感知能力、感性维度的培养。从人的培养角度看,对学生进行人格美的教育是美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人格美教育,指的是利用古今中外各种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物、案例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启发学生向善向美。
为此,南昌师范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红色走读”活动,利用革命史上具有人格美的英雄人物及其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榜样的力量感化学生,培养学生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以德启美,践行美育的人格美教育方面的任务与目标。
在2021年,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八一红心队”开展了“云游江西”的活动。该活动以南昌起义纪念馆为云游基地,以馆内的一封回信和一张收条为切入点,讲述了革命战争年代,青年人满怀革命理想,勇担救国大任的志气,彰显出砥砺奋斗的青春色彩,对学生进行了一场生动的人格美教育。
此外,南昌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奇迹队”也开展了“我们的20岁,超越时空的对话”红色视频创作活动。该活动以20岁的抗战时期上饶集中营中“七君子”和二十岁的我们为主线,利用江西省线上数字展馆,创作了视频《“七君子”赋壮词以寄之》。该视频主要讲述了抗战时期上饶集中营中“七君子”虽处于牢笼桎梏当中,但是仍然心系国家与人民,坚决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斗争,展现了20岁革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激发当代“20岁的我”要有砥砺奋进的勇气。这一作品以时空对话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了先烈崇高的人格美,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南昌师范学院所开展的这些活动通过艺术作品创作与体验,将审美教育一点一点地融入到学生的心灵中,且与德育相辅相成,引导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展开筑梦之旅,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20岁的烈士们带着人民的期望,为伟大的革命事业拼搏奋斗,而20岁的青年应愿不负韶华,持之以恒,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四、途径创新:以第二课堂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目前而言,高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渠道还是课堂教学,即通过课堂讲授美学理论或开设文学、音乐、美术、影视等文学艺术类课程来普及美育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养。而实际上,艺术节、文艺创作与表演、社会活动等第二课堂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教育部对高校美育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普通高校要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艺术教育,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推进机制”[3]。也就是说,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需要课内、课外同时进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并行不悖。但就目前而言,一些高校往往比较注重美育的第一课堂,对于美育的第二课堂重视不够。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南昌师范学院团委通过组织学生社团参加“红色走读”活动,引导学生自编自导各类文艺节目,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之成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并与美育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审美教育的任务,收到不错的效果。
江西是革命的摇篮,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是对学生进行思政和审美教育的天然素材,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深刻的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和文化价值”[4]。
江西省各高校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所开展的一系列“红色走读”活动依托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结合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云平台开辟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引导学生云上游、线上读、线下走,将“红色走读”所思所感,用绘画、原创音乐、视频、H5、动漫等形式表达出来,争当红色基因传承者、践行者。通过运用数字化、可视化、AI、VR等新技术、新手段打造的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学子们用5万条发自肺腑的留言、7200万余次的访问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奋斗志。把“红色走读”与审美教育第一课堂联动与贯通。同学们结合所学专业,让“红色走读”活动成为专业实践和审美实践的课堂。
例如,南昌师范学院学生会红色走读作品《地球上的红飘带》就是这一实践的产物。该作品以红军长征路线为依据,通过沙盘制作展现了红军长征过程中13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战斗与历史节点。从大会师、到达延安、飞夺泸定桥、过草地、激战腊子口、懋功会师、爬雪山、强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血战湘江、于都出发到遵义会议。每个节点都制作了二维码,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让参观者可以直观地深入学习沙盘所呈现场面的内容。
再如,江西某高校自编自演自导原创情景舞台剧《江·山·情》。为了创作该作品,该校组织了100名青年学子,这些学子组成了“星火”团支部和“燎原”团支部,然后赴井冈山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主题教育活动。该剧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主题,以红色江西省、巍巍井冈山、深深革命情为主线,分世纪对话、三湾改编、革命爱情、烈士不屈、民族歌舞五幕,讲述了两名江财学子穿越时空,与红军展开青春对话,感悟与青年大学生同样年纪的先烈们是如何在革命中抉择、成长,用热血浇铸信仰的故事。该剧是“星火”和“燎原”两个团支部的百名学子结合自身在井冈山寻访的红色故事进行延展后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
还有,南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青年学子围绕党的百年非凡奋斗历程自创了绘画作品《百年巨变,铸就辉煌》。该作品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为主题,以百年党史中涌现出的一批顽强拼搏、不懈奋斗、视死如归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其光辉事迹为素材,创作了100张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展现党的百年风华的绘画作品,以连环画的方式表达了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顽强拼搏、奋勇积极进取的决心与毅力。
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巩固了学生的课堂知识,还强化了学生审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创作与表演能力,使社团活动、课外文艺创作与表演等第二课堂成为江西高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又一渠道。
蔡元培先生说:“哲学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于抽象者也。而美学观念,以具体者济之,使吾人意识中,有宁静之人生观。而不至于疲于奔命,是为美学观念惟一之价值。”[5]在这里,蔡元培先生强调了审美对于个体人生的重要意义,并且突出了美学与哲学的区别。在他看来,哲学是抽象的,而审美是形象的、具体的,并且是通过打动人的情感来影响人性人情。这就启示我们审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简单的说教方式进行,而必须通过感情的陶冶,以情动人才可能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所开展的一系列“红色走读”比赛活动,充分利用江西地方红色资源及专业特色,通过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引导学生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讲好党史,进行文艺作品创作与表演,成功探索出一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相互融合的道路,实现了美育在教育理念与实施路径方面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