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语境中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三重逻辑
2022-11-24蒋冰倩
孙 健,蒋冰倩
(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思政课要善用之”为新时代不断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顶层设计,也为新时代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引。“大思政课”既是育人理念又是育人方法,它要求作为肩负攸关“国之大者”特殊使命和引领青年成长成才“人生大课”的思政课除了要充分运用传统教材外,还要将鲜活社会实践生活中的“教育元素挖掘出来、整合起来,运用于立德树人的过程之中”[2]。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必须善用“大思政课”思维,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1]
一、“大思政课”语境中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逻辑
爱国主义教育承载着凝聚全民族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时代价值,善用“大思政课”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既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又是夯实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坚实根基和汇聚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一)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3],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爱国主义教育也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善用“大思政课”理念改革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切中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力点,突破思政课的教学瓶颈,推进思政课供给侧改革,进而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和创新。就理论层面而言,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支撑,爱国主义精神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丰富和拓展了思政课的教育内容。善用“大思政课”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要善用大历史观,要具有贯通古今的大视野,站稳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深入挖掘和总结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以历史为根基从丰富的历史资源中汲取智慧,用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真实的历史案例教育引导学生回溯和梳理历史脉络、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从而穿透社会迷雾把握时代大势。在历史资源中挖掘爱国精神,善用红色历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把抽象的精神植入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和可观可感的历史情境,针对现实问题用时代精神激活和弘扬光荣传统,这正是对思政课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拓展。就实践层面而言,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形式丰富了思政课的物质载体、精神载体和活动载体等,通过多样的实践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就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种创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见证,其独特的历史素材和厚重的文化情感所承载的教育功能是纸质的教材和平实的理论课堂无法比拟的,能够有效弥补静态教材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空场,使大学生在认知上产生超越、在情感上得到升华。同时,这种极具互动感和体验感的实践教育模式也为思想课其他内容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可参考和借鉴的模式,为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帮助。
(二)夯实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坚实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4],其核心内涵和突出功能是育人。“大思政课”语境中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在国际比较视野下有效地运用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知识引导、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增进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同,激励和引领他们认清大道、树立大志、培育大德、担当大任,进而筑牢实现个人价值的根基。首先,有助于大学生强化爱国认知,增强明辨能力。大学生通过课堂上的知识梳理和学理讲解,能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四史”的系统学习,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发展的时间轴、体悟爱国主义的历史积淀,增长知史明理的大智慧。其次,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韧意志。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在新时代征程中和个人发展道路上凝心聚力的光辉旗帜,大学生通过爱国主义学习构建起对国家的深层次认知并内化为对祖国的理性认同,然后进一步将这种认知和认同升华为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自觉树立并坚定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进而产生强烈的报国信念。最后,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引领爱国实践。爱国主义既是政治性导向也是道德性要求,其培养的不仅是深厚的情感,更是深沉的价值理念,它通过科学价值观为大学生提供思想道德的统领性要求,标定正确观念的价值向度,提供行为践履的约束机制。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有利于大学生更加明确“我们是谁”“我们当下要做什么”“我们要怎么做”,激励他们爱国情感勃发和爱国义务践履,进而成长为担当大任的时代先锋。
(三)汇聚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和有效开展,让人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深入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大思政课”语境中创新高校爱国主义,首先,有利于汇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在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挖掘、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资源,更充分地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文化建设提供方向和引领。其次,有利于汇聚凝心铸魂、激励全民族团结奋进的持久力量。通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可以使青年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承载着的伟大时代使命,进而形成攻坚克难的民族向心力,推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再次,有利于汇聚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磅礴力量。爱国主义能够凭借其强大的动员力和感染力把大学生的才能和智慧凝聚到现代化治理事业中来,推进国家治理效能提升过程中诸要素的功能发挥与同向发力,推动青年学生治理共识和统一意志的生发,由此推动治理共同体的相互协作和治理现代化事业合力的广泛汇聚,起到固本培元的重要作用。最后,有利于汇聚我国积极应对国际社会变革和全球性挑战、严守国家利益的强盛力量。当今世界,各国利益复杂交织,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爱国主义教育承载着大学生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国际社会持久和平的世界梦,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脚踏中华大地胸怀世界大同,中国才更有能力理性应对来自国际社会的各种挑战,进而矫正歪曲的国际秩序、构建健康合理的世界格局,为我国也为全人类的发展谋求一个长期稳定、普遍安全的外部环境。
二、“大思政课”语境中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逻辑
时代机遇与现实挑战共存是“大思政课”语境下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逻辑,因此,只有在准确把握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辩证分析机遇和挑战这对矛盾,敏锐识别它的主次方面,才能有效推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向纵深发展。
(一)时代机遇:“大思政课”语境中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推动力量
“大思政课”语境中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时代机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提供了推动力和牵引力,也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发展重点。把握和利用好这些难得的时代机遇有利于整体掌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方向、积累有效经验、扩大教育成效,使爱国主义精神在大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1.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为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明确方向
党和国家历来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到了民族复兴战略高度。在多年探索中,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对世情党情国情的把握更加深刻,直面时代课题,注重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和制度化。一方面,相关法律的颁布和施行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兜底保障,用法律捍卫国家权威和维护人民的爱国之情,体现了党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宪法、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爱国主义教育作了规定,如《教育法》《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等都可看作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法律,加强了法治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保障。另一方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爱国主义教育计划和体制不断完善,纲领性文件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统领作用得到强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基本遵循,《纲要》明确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价值取向和实践要义,为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更具时代性的全域指导。在此指导下的爱国主义教学,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学内容逐步更新,教学方法不断调整,教育对象更加细化,教学载体也更加现代化和多样化,提升了爱国主义教育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2.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为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奠定认同基础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同样也是大有可为的机遇期,这样的时代背景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泛的认同基础。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的顺利推进与“四个自信”的显著增强具有高度一致性,“四个自信”是中国人的坚定态度,进一步提升了大学生的爱国底气、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也更加奠定了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同基础。进入新时代,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6]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现代化事业的成功使得民族精神更加昂扬、民族脊梁更加坚挺,也极大增强了中国人的底气、骨气和志气,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思政课教育成效显著,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多年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就,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落实情况呈良好态势,教育经验逐步丰富,高校对学生的集体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序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推进使爱国主义教育从课内走向课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能够使广大青年学生更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动力,为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和奠定广泛的认同基础。
(二)现实挑战:“大思政课”语境中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掣肘症结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既要应对外在环境的挑战又要解决内在发展的困境,这是“大思政课”语境中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但它们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只要给予充分重视和有效应对,就能更好地破解教育发展困境,助推爱国主义教育创新顺利进行。
1.社会外部环境纷繁复杂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增添变数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高度重视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能造成的冲击。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加速推进,在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而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增添了变数。其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国与国之间在深化合作的同时也产生难以避免的冲突与竞争。经济全球化产生了强大的离心力,少数青年学生容易沉浸在西方国家输入的所谓高科技产品及发达技术中,难以分析其背后的真相和深层原因,无形中就产生了“崇洋”心理,片面认为“爱国无国界”,以致模糊了爱国标准、遮蔽了爱国情感。其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加深了世界各国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和沟通,也给西方文化在我国的渗透与蔓延提供了便利,其中不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冲突的资本主义价值理念,异质意识形态的侵入可能冲击青年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容易导致不良价值取向的滋生,削弱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受西方所标榜的“自由、民主”等价值观的吸引,一些学生甚至向往着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削弱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政治认同,导致“爱”国变成“碍”国。其三,社会信息化的加速推进使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念和释放情感的重要场所。然而值得警惕的是,网络虚拟环境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使信息发布和传播的门槛降低,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网络空间观点失范和信息无序,充斥着不可避免的虚假、负面、泛娱乐化和碎片化的信息和诸多不和谐因素,代表不同利益和立场的信息相互博弈,加之大学生的个体情感认知容易被群体情感所支配,这既容易导致少数大学生的国家观在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中陷入难以统合的矛盾,又容易模糊他们对国家的客观判断以致诱发非理性行为和信任危机,导致爱国行为趋向情绪化甚至极端化,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
2.高校思政课内生动力不足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提出难题
思政课的内生动力是其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而凝聚形成的教育合力,是促使自身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高校思政课内生动力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其主体上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因此激发高校思政课内生动力要着眼于其主体力量,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大学生的参与能力。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课内生动力不足也会成为制约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的难题。首先,就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一是所讲授的内容侧重理论性而缺乏生活性。教育内容凸显学理性、偏向政治性而未能敏锐结合社会现实、及时传播国家时事。此外,实践载体的利用率低,割裂了大学生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养成,爱国责任也就难以落实到学生的“日用常行”之中。二是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过度形式化而缺乏互动性。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惯于使用脱离学生生活的抽象、僵化的话语模式,缺乏与学生的对话体验,容易导致教育流于形式和师生之间信息失衡。课堂教学多采用的方式仍是灌输式,教师输出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全盘接受。部分教师尚无法适应教育变革,不能发挥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优势,数字化水平较低,教学模式陈旧,所授课堂缺乏趣味性与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的感染力致使教育效果不理想。三是所采取的考核方式过分标准化而缺少多样性。当前大多高校对于思政课的考核方式仍以课堂测验、期末考试为主,一味检查学生在知识层面的掌握情况而难以反映其道德层面的变化,过分注重对学生的终结性和定量评价而对过程性和定性评价有所忽略。应当注意的是,当爱国变成了一种强制性的学习任务,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内生性。其次,部分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意识弱化,对思政课缺乏足够认识,导致参与思政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自主性的学习意识较低甚至产生排斥心理,进而导致大学生在参与爱国主义教育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
三、“大思政课”语境中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逻辑
“‘大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系统工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形态”[7],善用“大思政课”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项具有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关联性,是包括教育主题、教育目标、教育主客体、教育介体、实践生成等各个环节和领域在内的系统实践。需要运用系统性思维推进教育各要素规范有序、良性互动,促进教育全程的目标牵引、过程联动、要素耦合,最终实现教育成效优化。在“大思政课”语境下,坚持运用系统观念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就要从深化认知、强化情感、固化行为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综合施策,以勤学深化爱国之识、以善思培养爱国之情、以笃行落实爱国之行,破立并举地促进教育在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上实现统筹优化相互激发。
(一)晓之以“理”,构建融历史教育与现实教育于一体的教育内容体系
认知是情感萌发的前提和行为产生的先导,晓之以“理”即通过构建贯穿历史脉络与现实发展的教育内容体系深化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认知,用科学理论引领青年、武装头脑。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时代其具体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要坚守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也要与时俱进突出创新,把握新的时代旋律,体现新的时代特色。其一,要植根历史,善用历史资源,从历史教育中汲取养分。要将“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之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大学生涵养历史思维、把握历史规律、树立大历史观,引领他们深入拨开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迷雾,“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8]。其二,要立足现实,紧扣时代脉搏,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以《纲要》为基本遵循,“以宏大时代讲清使命担当,以鲜活实践讲好人民伟力,以生动现实讲透科学理论。”[9]让大学生全面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承担的民族复兴大任,做好知识积淀,构筑思想堡垒。其三,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坚定中国立场推进国家认同教育,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中国梦教育,帮助大学生在延续历史基因的基础上理解和把握时代主题,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勇立时代潮头;善用国际比较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增强风险意识、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引导大学生以明辨的政治视野洞察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引导他们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鉴别力,自觉在“两个大局”中寻找和把握个人坐标,在面对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明辨是非、坚定立场、科学抉择。
(二)动之以“情”,打造融思想性与亲和力于一体的理论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0]深厚的爱国情感和饱满的学习热情不仅可以深化认知教育的效果,而且能够引导积极、持久的爱国主义行为践履。“大思政课”要求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学研究与教学表达的有机统一,要求以思想性与生动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讲好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共情。其一,进一步推进传统教学方式改革创新。要坚持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互动式、对话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打破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之间的壁垒,增进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融入课堂,提高课堂参与度、学生获得感以及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内驱力,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其二,进一步优化话语表达方式。语言“在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建构伦理关系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1],教师要使用年轻化、生活化的话语体系,坚持政治性与生活性、学术性与大众性相统一的原则,将看似枯燥的理论知识和抽象概念转化为大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的信息符号,寓大道理于“微故事”,将学理阐释与事例剖析灵活结合,把一些时事热点、理论难点和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政治生活问题讲清、讲深、讲活,帮助大学生对理论知识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只有教学语言“接地气”,课堂才能更加有生气、有温度,激发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和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热情与信心。其三,进一步借助网络和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发挥“互联网+”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优势。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时空限制,有效地提高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便捷性和感染力。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VR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教学技术,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创设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情境增强学生交互式体验,在有限的课堂中尽可能多地将社会生活意涵和社会文化价值呈现给学生。做好校园网络媒体建设巩固互联网阵地,实现爱国情感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三)导之以“行”,拓展融可操作性与可推广性于一体的实践课堂
爱国主义教育并非静态的理论问题而是动态的实践过程,持久的爱国行为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要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养成爱国思维强化爱国行为。“大思政课”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宏大视野和时代与现实相结合的广大场域有机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强调社会即课堂,要求学生善用社会资源、扎根社会实践。因此,一方面,高校要广泛利用校内资源,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课堂,增强学生学习式实践。校园文化对爱国主义素养的提高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是巩固爱国主义课堂效果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创设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塑造爱国氛围,通过增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先进文化引领校园风尚,利用校园人文景观和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增强校园内爱国主义文化建设,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仪式感的强化,通过经常性地组织开展集体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爱国热忱。如充分发挥节日庆典、仪式礼仪等象征性载体的涵育功能,利用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纪念日,依托节日文化释放学生爱国情感;发挥先进典型、先进事迹的化育功能,邀请英雄人物和榜样模范走入课堂鼓励大学生见贤思齐;发挥优秀艺术作品的美育功能,组织观看红色影片、传唱红歌、展览红色美术作品等促进爱国精神的传承。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拓展校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实践锤炼,增强学生体验式实践。要开门办思政课,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结合。一是要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学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合作平台的建设和社会资源的有效供给。推进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英雄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帮助大学生在文物陈设和场景展示的沉浸体验中凝聚爱国伟力,让大学生通过近距离接触教育资源,切身感悟革命先辈们的光荣事迹;二是要完善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机制。主动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对接,推进爱国主义实践课堂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以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态度推动学生实践养成。三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引导和职业道德教育。呼吁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为民服务、关爱基层、奉献祖国的精神,到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鼓励大学生增强使命担当,将理想信念落实到实践报国的行动中,把个人事业融入到国家的未来建设之中,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以终身奋斗践行爱国情怀。
“大思政课”既是阐释百年伟业的理论大课,也是彰显中国之治的实践大课。爱国主义不仅是深厚情感更是执着行动,爱国主义教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祖国的希望,在“大思政课”语境下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遵循《纲要》指导和国家教育方针,主动顺应时代变化、把握发展机遇,同时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积极心态面对内外环境的挑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发展中的困境,持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发展,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担当使命,报效祖国,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投身于民族复兴伟业,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