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当前研究与未来展望
2022-11-24李晓娟
李晓娟
(浙江财经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
“知”与“行”是我国传统道德哲学领域的经典命题,也是当前道德行为研究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济改革、政治发展、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精神堡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但是,现有研究发现,知行脱节依然是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瓶颈问题。该问题同时也是当今道德知行研究中的难点和薄弱点。
一、道德知行研究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其深刻的道德意蕴,在道德领域内的知行研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一)道德知行不一原因分析
学界总体承认道德知行矛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对于存在的原因,学界有两种基本的看法,一种看法代表了主流观点,即认为道德主体的知而不行是当今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症结之一[2]。解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最重要的是在行的环节上下功夫[3];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道德上的“知行不一”是与道德规则的判断能力、道德规则的心理认同、道德规则的责任分散及服从权威或盲从大众等紧密相关[4]。另一种看法则认为,道德知行不一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我们必须承认其必然性与合理性。由于个体道德心理发展的特点、道德自身的理想性和模糊性、知行之间“应然”与“实然”张力的客观性等,道德知行矛盾始终存在,道德知行统一是相对的。道德知行张力蕴涵着道德进步发展的动力,公民道德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由不知到知、由知到行之偶然、由行之偶然到行之必然的梯度演进过程[5]。以上两种观点对知行不一的合理性虽然有不同的看法,但至少在两个方面有共识:第一,道德领域中的知行不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之间存在相当大的空间;第二,道德教化必然以促进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发展为目标。因此,道德知行研究在当前阶段仍然是必要和必需的。
(二)道德知行的转化研究
首先,道德知行转化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刘春琼认为,道德知行之间存在复杂关系,行为、社会判断、个体对情景的解释以及情景的不同维度均参与了个体的心理活动,不同心理成分共同构成一个系统[6]。道德主体知行转化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7],将个体理性、情感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体悟”是道德知行转化的基础[8]。新近发展的一些理论均注意并承认了道德知行之间存在复杂关系,以系统论的观点进行全面考量,这为我们在德育实践中解决知行不一的心理异化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次,道德知行转化需要结合践行主体的心理特点、遵循践行主体的心理规律。道德教育的目标设定应与学生实际道德判断能力相适应[4],要在实践中塑造学生健全的自我意识和完善的人格,通过社会生活实践促进学生自觉道德意识、道德习惯、道德意志的形成。再次,道德知行转化需要创设良好知行环境,激发践行主体的行为动力。例如需要加强道德奖惩制度建设,形成褒善抑恶的良好导向[9]。可见,道德知行转化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是个体内在心理运行规律与外界因素不断作用的结果。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也不例外。当前学界对影响知行转化的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依据相关理论提出了合理的假设,但这些因素之间具体是如何作用的、道德知行的形成过程及知行转化的脉络模型如何,学界还缺乏针对性的研究,这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研究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现状与特点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现状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并且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基于全国35所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显示,89.7%的大学生表示已熟记或基本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大学生高度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积极意义[10];凌乐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作了辨析[11],苏晔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与新自由思潮的本质不同[12]。余林、王丽萍通过C—IAT实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高度评价,但尚未将其内化为自我的价值观[13]。左殿生、冯锡同对全国3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全面、系统、深刻的理解,是一种暂时性、浅表化、不稳定的认同[14]。可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较好的把握,但在认知上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实际践行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谭秋浩从必然性、科学性、针对性三个方面论证了知行合一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要义[15]。
如何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面认知、如何促进内在认知向外在行为和稳定人格的转化,依然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的内在机制及影响因素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机制
大部分学者认为,价值认同不仅包括自觉自愿的内化过程[13],还应该包括外化为行动的过程[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本身就包含着“践行”的外化过程。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研究本质上是促进践行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的研究,只是这种研究是将知行融于“认同”或“接受”的一体的研究。刘新庚、刘铮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包含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理调适和沉淀固化五个阶段[17]。徐园媛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接受过程分为注意信息、保持信息、接受信息、心理内化、改变认知、转变态度、影响行为等几个阶段[18],符合心理认识的一般过程,但对每个过程的具体作用模式及介入因素并没有展开具体论述。廖小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逻辑起点是从人的发展和生活意义出发的“好生活”[19]。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的影响因素
郭曰铎、张荣华认为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0];郭维平认为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推动力、导向力和阻滞力三大作用力,分别来自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外部教育与影响,接受主体内部的思维惯性、情感因素等[21]。李超、张鹏结合王阳明的“致良知”,论证了大学生的自觉理性、自信立场、自律自省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的意义[22];刘新庚认为个体的心力、组织的推力、环境的涵育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大动力源[17]。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策略
如何促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学界主要从宣传、教育、制度完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宣传和教育的具体途径与方法。邱国勇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的联动角度提出了具体策略[23];杨生平、吴国栋等从教育过程、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形式、教育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构建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的学校教育模式[24-25];张耀灿、李珂、曾献辉、李悦池等从榜样文化建设、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红色实践活动、“微时代”话语表达范式转向等社会教育的角度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策略[26-29];刘先春、罗小松等探讨了传统家训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30-31]。
2.相关机制完善与践行保障。郭建新从宣教机制、利益机制和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32];他同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得到公众的认同,必须在理论上进行科学的建构和阐释,在现实性上说服公众,在实践中印证价值理念。林敬平以王船山的知行观为基础,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转化需要激发践行主体的内在需要、搭建践行平台和评价机制、构建“触动——冲动——行动”机制[33]。
3.以日常实践和体验为视角的培育策略。李艳荣、简臻锐以日常生活为视域指出生活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载体和保障[34-35];伍安、宁晓菊等以志愿者服务、微电影制作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验践行核心价值观[36-37];梁家峰、张伟等探讨了日常仪式或国家仪式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38-39]。
三、未来研究展望
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相关的领域,学界在以下方面已基本达成共识或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第一,以问卷调查为主的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践行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必然体现在知和行的相统一上,虽然学者对知行不一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普遍认为“行”的实现是价值观培育的要义;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和践行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组成一个系统,一方面形成影响的合力,一方面在系统内互相作用;第四,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知行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价值观理论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我们应结合现实对这些理论进行合理的吸收与运用。
同时,现有研究在以下方面尚存在进一步开拓或深化的空间:
第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及践行的特点与机理需分别从知和行的角度进行深入细化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内化到教育对象的人格结构和外显为教育对象的实际践行。当前学界对这两方面的研究往往模糊化为“认同”“接受”或“知行合一”,如果能从微观机理上厘清知行转化的一般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研究的清晰性和针对性,提升理论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第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中介因素及转化路径需结合个体内在特点和外界环境因素深入分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生成路径模型需从系统论的视角进行整体构建。这些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后续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的内外各因素进行整体的俯瞰与把握,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互动性与相互制约性,形成一个相对具体的、统一的、可以对该领域形成稳定解释力的理论模型。
第三,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理论模型最好应来源于现实场景中的一手资料,如此便更能保证其独特性、针对性、精确性和指导性。当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或接受机制的探讨一般是借鉴了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或者来源于研究者的内在思辨,这些成果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启发,同时相对缺少数据支撑与现实依据,使得成果的精准性打了折扣。
第四,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借鉴社会学领域的质性研究方法,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研究的深度。当前研究理论分析、演绎归纳较多,在运用实证方法的文章中,调查统计类方法占了较大比重,侧重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的描述,尚停留在较浅的层面。要在“解释”的层面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的内涵与转化路径,还需要借鉴质性研究的方法。价值观属于个体意识形态的深层次内容,要使得研究更有深度、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需要考虑结合质性研究的方法。鉴于以上考虑,后续研究可以引入质性研究法,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践行的一手资料出发,建构知行关系及知行转化的理论模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更为具体精准的理论指导。
四、结 语
知行转化是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是学生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得到统一的桥梁纽带。要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并最终外化为行动,就必须发挥知行转化的重要作用。通过知行转化,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国情,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不断了解社会,更好地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社会的接轨。后续研究需结合系统论的观点,充分考虑影响知行转化的内外因素、构建知行转化的具体模型,并将模型运用于教育实践,切实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