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思路举措
2022-11-24刘建军
刘建军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1 概述
南疆地处新疆天山以南,包括新疆自治区5个地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个师,面积103.22万km2,占新疆总面积的63%,总人口125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比78%,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区。由于周围高山阻隔和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影响,南疆总体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自然环境恶劣,加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历史发展和地缘环境的影响,南疆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农业用水比重大,用水方式粗放,利用效率偏低,对水资源需求突出,导致开发利用无序,超载问题严重。做好南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资源是基础,是统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在摸清南疆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举措,逐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支撑南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水资源状况
2.1 南疆水资源量
根据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1956—2016年水文系列)成果,南疆地区水资源总量475亿m3,其中,境内自产水量403亿m3,境外流入水量72亿m3(主要是阿克苏河境外流入61亿m3),扣除羌塘高原等无人类活动区的水量34亿m3,南疆地区人类活动区水资源量为441亿m3。
南疆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塔里木盆地周围的昆仑山、天山等中高山冰雪融水,水资源随季节和温度的变化,呈现明显的丰枯变化特点,枯水年份(P=75%,1986年)可供耗用的水资源量为393亿m3,比多年平均减少49亿m3,减幅11%;特枯水年份(P=95%,1957年)为365亿m3,比多年平均减少76亿m3,减幅17%。根据径流系列分析,自进入21世纪以来,南疆人类活动区水资源量均值为486亿m3,比多年平均水量441亿m3多了45亿m3,增幅10%。降水和来水持续偏多为南疆农业灌溉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较好的水资源条件,但如果进入连续枯水期,则水资源安全存在较大风险,需要积极应对,未雨绸缪。
2.2 南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根据调查测算,南疆现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用水量达到382亿m3,占人类活动区水资源总量比例高达87%,这是在丰水期、来水量偏多情景下实现的,其用水量已接近枯水年的水资源总量,高于特枯水年的水资源量。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南疆实际灌溉总面积6264万亩,其中耕地4577万亩,林果1297万亩,农田防护林360万亩,草场30万亩。根据灌溉面积测算,南疆地区现状灌溉用水量369亿m3,占总用水量的97%,是绝对的用水大户,也反映出南疆的工业发展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一产业。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农业单方水产出约3.5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黄河区的1/3;单方水国内生产总值产出8.8元,远远低于甘肃79.3元、内蒙古90.2元,处全国最低水平。农业用水占比大、产出率低,是现状用水的主要特征,反映出南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和效益偏低,未来必须不断调整用水结构,大力节水控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3 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思路与举措
3.1 水资源开发中统筹协调的主要关系
在南疆地区,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也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有水就为绿洲,无水则为荒漠,是典型的“绿洲经济”,因此,水资源是协调经济、生态、资源的核心纽带。在水资源开发和配置中统筹协调经济与生态、需求与供给、存量与增量、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加快推进南疆水资源的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节约转变。
(1)统筹好水资源配置中经济与生态的关系
绿洲是南疆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天然绿洲的生态稳定直接影响人工绿洲的安全。在水资源十分有限的南疆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用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生态环境稳定的因素主要是地表水供水满足条件和地下水储存状况。南疆水资源开发利用长期超载,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自然环境面临恶化风险。研究分析表明,南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耗水量比例各占50%为宜,而现状南疆生态耗水比例仅为41%。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中,要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约束经济社会用水无序增长,减少对生态环境过度影响。
(2)统筹好水资源开发中需求与供给的关系
在国家和相关省市援疆建设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族人民长期努力奋斗,目前南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良好,实现了整体脱贫。但由于水资源禀赋条件差、水资源需求与供给矛盾依然突出,尚未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安全保障问题。南疆经济发展的动能必须转变,将有限的水资源转移到用水效益高的行业,走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缓解对土地承载人口和经济的压力。通过有序加强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效率,还节余水量于生态环境和满足城镇建设及工业发展用水需求。
(3)统筹好水资源需求中存量与增量的关系
现状南疆经济社会实际供水量382亿m3,超用水总量管控指标94亿m3,需要逐步压减现状用水总量。兵团向南发展、兵地融合发展、巩固和提升南疆稳定的生态绿洲系统是未来南疆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提高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在水资源存量利用方面,要落实退灌减水,强化节水措施,退还超采的地下水;在水资源增量利用方面,研究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逐步调整用水结构,避免对现有用水结构过快调整引起社会和经济稳定影响,保障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增量需求。
(4)统筹好水资源保障中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目前南疆还有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潜力。遵循“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近期立足南疆水资源开发现状,走内涵式挖潜道路,以农业节水为重点,以建设和发展新时代“坎儿井”为抓手,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远期在开展南疆深度节水控水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研究外流域引水至南疆区域,补充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水源,以调水增量,盘活当地存量,促进水资源优化再配置,全面提高南疆水资源承载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
3.2 水资源保障的举措
在南疆现有水资源利用配置工程基础上,多措并举,加快构建“节水提效、蓄水调控、调水补源、管水控用”的水资源保障总体布局,实现南疆水资源空间配置格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相匹配。
(1)节水提效
持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重点做好农业节水工作,提升节水灌溉水平,降低农业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一是灌区骨干渠系节水改造;实施兵地13处大型灌区和55处中型灌区现代化节水改造,提高输水环节的输水效率;二是推广田间高效节水技术;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大中型灌区田间实施高效节水,推广滴管、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三是因地制宜建设新时代“坎儿井”供水系统;秉承传统坎儿井理念,选择具有较好地形条件的灌区,建设水源稳定、自流输水、灌水高效、调度智能的新型灌溉供水系统,提高农业深度节水控水。
(2)蓄水调控
南疆6—8月集中了全年径流量的70%左右,丰水年与枯水年径流比1.8~3.8,时空分布不均衡。为提高水资源供水保障程度,利用山区控制性水库对流域天然径流进行蓄水调控,“留住”丰水期水量,解决枯水期不足,平衡时空需求变化,同时山区控制性水库提高流域调蓄能力,可代替平原水库的部分调蓄能力,减少平原水库无效蒸发损失。一是加强已建控制性水库水量调度;以流域为单元,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科学输水配水。二是实施山区水库替代平原水库功能改造;通过阿尔塔什、大石峡等山区控制性水库的蓄水调配,废弃或替代下游平原水库部分调蓄功能,降低运行水位,缩小水面面积,减少无效蒸发渗漏损失水量。三是和田河流域水资源挖潜利用;通过建设庞纳子水库,与玉龙喀什水库和乌鲁瓦提水库联合调度,结合和田河干流沙漠段河道生态综合整治,提高输水效率,减少无效输水损耗水量。
(3)调水补源
与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相比,南疆水资源总量有限,承载能力严重不足。通过区外调水,可以有效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外流域调水进入塔里木河流域后,增加南疆水资源量,可支撑兵团向南发展战略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和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应抓紧科学论证,有序推进实施。
(4)管水控用
在保障南疆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把经济社会可利用水资源量,进一步分解到行政区域和水源上。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升管水能力。一是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将塔里木河流域主要源流和地下水纳入统一管理,加强取用水量监控和水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二是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压实“四水四定”主体责任,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退灌减水和节水控水。三是建立健全水价水权水市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引导推进水权交易,促进水资源有序流转。
4 结论
南疆水资源短缺是基本水情,水资源超承载能力是基本现状,超用水管控指标是现实。在立足当地水资源条件的情况下,遵循“蓄水是基础、调水是补充、节水是关键”的基本原则,依据南疆水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结合新时期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统筹协调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中经济与生态、需求与供给、存量与增量、近期与远期的关系,结合南疆节水工程建设,进一步挖掘工程和管理的节水潜力,初步提出了南疆地区“节水提效、蓄水调控、调水补源、管水控用”的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举措,为南疆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配置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