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靶向药物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肾癌骨转移的效果分析

2022-11-24舒春娣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9期
关键词:骨痛中位肾癌

舒春娣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孝昌 432900)

肾癌是指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晚期肾癌除了会向各个脏器(如肝、肺)转移外,还会向骨骼转移。肾癌骨转移患者可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等症状,部分病情严重者可发生瘫痪[1-2]。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靶向药物对肾癌骨转移患者进行治疗。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是近年来放疗所取得的一个突破性进展。不同于常规的放疗,进行SBRT 治疗既能让病灶受到最大剂量的照射,又可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和细胞造成的损害,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3]。本研究主要是探讨用靶向药物联合SBRT 治疗肾癌骨转移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4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肾癌骨转移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肾癌的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检查得到确诊;肿瘤发生骨转移;无相关药物过敏史;存在无法手术切除的转移灶;可进行SBRT 治疗;临床资料完整;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好且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者;接受传统的分割放疗;存在沟通障碍或精神异常;随访期间电话、住址等发生变化,无法完成随访。在这些患者中,有女9 例,男51 例;其年龄为27 ~83 岁,平均年龄为(56.13±4.29)岁;其中,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有38 例,肾非透明细胞癌患者有22 例;接受肿瘤原发灶切除术的患者有49 例。对这些患者进行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IMDC)预后评分,并根据评分的结果将其预后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其中预后为低危、中危、高危的患者分别有12 例、40 例、8 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用靶向药物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使用索拉非尼(口服,400 mg/ 次,2 次/d)进行治疗的患者有14 例,使用舒尼替尼(口服,50 mg/次,1 次/d,用药4 周后需停药2 周,若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可改为每用药2 周后停药1 周)进行治疗的患者有24 例,使用阿昔替尼(口服,5 mg/ 次,2 次/d)进行治疗的患者有22 例。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的时间均超过6个月。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SBRT 治疗,方法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依据治疗部位的不同采用合适的真空袋、面颈肩网和面颈肩架等对其体位进行固定。对患者的病灶进行连续CT 扫描定位(层距为3 mm),对存在肿瘤肺转移灶的患者进行四维CT 扫描,对存在肿瘤脑转移灶和脊柱转移灶的患者进行CT 扫描定位联合MRI 扫描定位,勾画肿瘤靶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和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依据临床需要(如用药前肿瘤的范围、外侵情况等)决定是否勾画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参考摆位误差和呼吸运动等因素进行勾画,一般为GTV 或CTV 外扩3 ~5 mm。对于靶区毗邻的脊髓等重要的OAR,允许适当调整PTV,以保证重要OAR 的安全性。根据治疗的目的、肿瘤的位置、肿瘤的大小及OAR 的耐受性等决定放疗剂量,通常情况下放疗剂量为30 ~45 Gy/5F。治疗期间,每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1 次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和肝肾功能检查,必要时需对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心电图检查。每3 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1 次增强CT 扫描或MRI 检查,必要可对其进行全身骨扫描或PET-CT 检查。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2 年的随访,观察并记录其随访的情况。进行SBRT 治疗前后,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研究组患者骨痛症状的严重程度。NRS 的分值为0 ~10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骨痛症状越严重。进行SBRT 治疗后,记录研究组患者对止痛效果的满意情况。治疗后若患者的NRS 评分较治疗前下降≥3 分或骨痛症状消失并维持稳定,则判定其对止痛效果满意。进行SBRT治疗后,统计研究组患者肿瘤的退缩率。将其肿瘤的退缩情况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CR :治疗后患者的原发病灶和转移灶均消失。PR :治疗后患者原发病灶和转移灶的长径之和减小>30%。SD :治疗后患者原发病灶和转移灶的长径之和减小≤30%、增加<20%。PD :治疗后患者原发病灶和转移灶的长径之和增加≥20%。肿瘤的退缩率=(CR 例数+PR 例数)/ 总例数×100.0%。进行SBRT 治疗后,观察研究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local control,LC)。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若显示其原发病灶和转移灶均未增大,则判定其肿瘤病灶达到局部控制的标准。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及治疗后1 年内和2 年内的总生存率。比较研究组患者中联用与未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患者的中位OS。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Cox 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 法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随访情况

对两组患者进行2 年的随访得知,在两组患者中共有53 例患者采用二线或二线以上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其中研究组中有5 例患者、对照组中有2 例患者采用靶向药物联合PD-1 抑制剂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均成功进行了SBRT 治疗,且其在接受靶向治疗联合SBRT 治疗期间未因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

2.2 对研究组患者进行SBRT 治疗的效果

进行SBRT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中有28 例患者存在骨痛的症状,有2 例患者无骨痛的症状。对其进行SBRT 治疗后,其中有26 例(占92.9%,26/28)患者对止痛效果满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平均的NRS 评分为1 分(0 ~5 分)。进行SBRT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有7 例(占23.3%)患者的治疗效果为CR,有17 例(占56.7%) 患 者 的 治 疗 效 果 为PR, 有6 例( 占20.0%)患者的治疗效果为SD,其肿瘤的退缩率为80.0%(24/30)。接受SBRT 治疗后的1 年内及2 年内,研究组患者的LC 分别为100.0%(30/30)和96.7%(29/30)。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2 年的随访发现,其中有21 例患者死亡,均死于疾病进展。研究组患者的中位OS 未达,其治疗后1 年内的总生存率为83.3%(25/30),治疗后2 年内的总生存率为63.3%(19/30);对照组患者的中位OS 为21 个月,其治疗后1 年内的总生存率为70%(21/30),治疗后2 年内的总生存率为50.0%(15/30)。研究组患者的中位OS 长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后1 年内和2 年内的总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患者中,联用PD-1 抑制剂进行治疗的患者中位OS 未达,未联用PD-1 抑制剂进行治疗患者的中位OS 为24个月,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中有1 例患者出现3级放疗相关不良反应。该患者的右侧下颌骨转移灶侵犯皮肤,接受放疗后其局部肿瘤完全缓解,但皮肤发生破溃,需通过手术进行修复。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3 级以上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肾癌是一种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晚期肾癌可发生转移,其常见的转移部位有骨(包括脊柱、骨盆、四肢近端骨骼等)、软组织、肺、肝等[4]。肾癌骨转移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导致其出现强烈的骨痛症状。对肾癌骨转移患者进行X 线检查可见其病变部位出现溶骨性骨质破坏。此类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病理性骨折,部分患者甚至可因脊髓受压而发生瘫痪[5]。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靶向药物对肾癌骨转移患者进行治疗。靶向药物可针对细胞受体、关键基因和调控分子等生物靶点进行干预,能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新血管的生成,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6]。但单纯采用靶向药物治疗肾癌骨转移的效果欠佳,部分患者病情的复发率和肿瘤其他部位转移的发生率仍较高。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SBRT 在肾癌骨转移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此类患者进行SBRT 治疗时,可通过影像学技术准确地找到肿瘤所在的位置,精准地勾画GTV、OAR、CTV 和PTV(精确度能达到毫米级),能在提高肿瘤靶区照射剂量(照射剂量可达到常规放疗剂量的5 ~10 倍)的同时有效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受到的辐射剂量,进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7-8]。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靶向药物联合SBRT治疗肾癌骨转移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骨痛的症状,提高其近期疗效,延长其生存时间,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骨痛中位肾癌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骨痛贴膏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做个B超就能及早发现肾癌
肾癌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p73及血清IL—17表达的临床意义
直线运动热点与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