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革命文化教育探究
2022-11-24陈骑兵
陈骑兵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以文化自信作为课程架构、课程内容的引领,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价值。革命传统类题材课文教学是渗透革命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需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将“革命文化”融入到学生语文素养和思想情感的培养中。
一、阅读与鉴赏——促进对革命文化的认同
阅读与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并受到普遍认同和高度重视。许多革命传统类题材课文内容具有时代烙印,时空跨度大,会使今天的学生产生距离感,造成一定程度的对革命文化认同的理解障碍。打开认同之门的钥匙就是让学生亲近文本,通过阅读和鉴赏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温度,体会革命精神的价值。
其一是读中感知内容。阅读是学生跨越认同障碍的阶梯,部分学生对革命精神的认知较为匮乏,深入和广泛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建构起基本的认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重点词句或段落,学生将课文读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程度,实际上是调动语言思维、主动辨析、鉴赏语言文字的过程,这一过程促进了情感和文化认同。例如,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教材”)六(下)《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李大钊的几句话:“我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是李大钊革命精神的高度浓缩,反复阅读有助于学生提出疑问:李大钊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这个问题是学生原来认知的空白。学生联系上下文会体验到李大钊不能离开的情境,再加上感受到其中异常坚定的语气,一定能够产生对李大钊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精神的认同。
其二是读中感悟形象。学生对革命精神的认同很多情况下是通过感悟人物形象实现的,而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会让人物形象鲜活、饱满起来。教师在教学中要聚焦语言,引导学生细细研读,探究文字的意蕴,感悟人物形象。又如,教材五(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的 “那一次次的分离……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这些深情的语言将毛主席当时不信、不解、不舍的复杂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情的思念、刻骨的不舍,有助于学生感受到文中毛主席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形象。
其三是读中体会精神。革命传统类题材课文往往具有思想感染性,会使学生受到心灵冲击和震撼。再如,教材六(上)和五(上)的《开国大典》《少年中国说》等课文,几乎不需要教师多讲解,学生就能通过朗读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张力,萌生淳朴的爱国情怀。在革命传统类题材课文中,诗词具有独特魅力,更适合诵读。教师可以组织诗词朗诵会,让学生在特定的音乐、画面、道具配合下,用声音表现诗词的音律美、情感美,将学生代入到诗歌的情境之中,油然生发崇高敬意和高尚情怀。
二、表达与交流——启发对革命文化的理解
其一,表达与交流能辅助学生加深对革命文化的理解。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是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适合的语言运用情境可以降低学习难度,辅助学生加深对革命精神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教材三(上)《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中,当学生读到“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时,很多学生不懂得白求恩医生为什么不离开,这时教师需要通过深入浅出的交流为学生搭建理解的支架,如设置如临其境的采访情境:如果你是白求恩,面对不断从前线抬下来的伤员,作为战地医生,你会离开吗?通过深入讨论,学生便能更深入地理解内容。
其二,表达与交流会增加形象建构的趣味性。于永正老师特别强调要让学生有情有趣地学习语文。例如,在教学教材二(上)《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哪些动作把你带入泼水节的场景中?学生会通过 “接过、敲着、踩着、跳舞、端着、拿着、泼洒”等动作“复原”当时的情景,并沉浸在情境之中。又如,教学教材四(下)和二(上)的《小英雄雨来》《朱德的扁担》等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创造别样的学习体验。到了高年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为革命人物写颁奖词,开展专题演讲等。表达与交流使趣味性学习成为可能,能帮助学生发现课文特有的语言模式,产生对革命精神的亲近感,诚如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说:“语言与人类的精神发展深深地交织在一起……而且完全占据了精神的位置。”[1]
三、梳理与探究——引导对革命文化的情感迁移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为引导学生将文本情感迁移到生活实践中来,甚至主动传播开去,教师可以结合某一任务群组织教学活动。
其一是对表达方式的梳理与探究。教材在选编课文时格外注重思想内涵和表达方式的统一,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教材编写特点,将课文深刻蕴含的革命情感与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相融合,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是通过怎样的表达方式引发了自己情感的波澜。例如,教材四(下)、二(下)、二(上)中的《小英雄雨来》《邓小平爷爷植树》《难忘的泼水节》等课文的动作描写,三(上)、四(上)中的《不懂就要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课文的语言描写,六(下)、六(上)中的《金色的鱼钩》《灯光》等课文的细节描写等,都值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梳理和探究。当学生将不同课文中相似的表达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发现“言”与“意”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情感熏陶与文字探究的深度交融,让自己置身其中,促进表达与交流的语言自觉。
表达方式的梳理与探究角度应该是开放和多元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情感取向组织开展此类活动,例如,有些文章可以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品质;有的文章就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演绎、归纳等方式,沉浸到文本的情感语境中;还有的文章则要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对精神品质的烘托作用。
其二是对生活实践的梳理与探究。在生活实践中探究革命精神是值得尝试的任务群,常常会达至在课堂学习难以企及的深度,并且会激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弘扬自己感悟到的革命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某一类课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圣地、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鼓励学生到相关场馆做讲解员等,全方位了解革命背景和人物经历,这样既可以弥补课堂资料的不足,又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革命人物的奋斗历程,弘扬革命人物的精神品质。此外,实践探究往往需要教师融合其他学科知识,搭建起语文与音乐、绘画、科学之间的桥梁,引导他们用不同方式主动学习和传播革命文化。
革命传统类题材课文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教师要基于语文立场,遵循语言文字学习规律,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培养革命精神,培育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