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校本化推进学校思政教育新发展
2022-11-24叶薇芳
叶薇芳
在课程思政改革由区域试点探索上升为国家整体战略部署的大背景下,上海市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随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步伐,坚持把思政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上海市虹口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根据《虹口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华东师大一附中教育集团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和总体安排,按照“循序渐进、科学有序、协调兼顾、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紧扣思政教材这一宝贵资源、课程育人这一重要载体,统筹推进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制定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新举措,形成了思政课程育人新局面。
一、优化学校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
学校将“优化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育人体系,周密思考,统筹规划,研制了《上海市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思政一体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 “工作方案”),从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工作目标、主要任务、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了具体阐述和明确规定,为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有效的理念支撑、资源供给和方法引领。
在顶层设计过程中,学校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方针,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全方位构建“党建+”思政课建设模式,以“党建+价值共识凝聚”“党建+师资队伍培育”“党建+课程体系构建”“党建+教研机制创设”为切入点,着力提升党支部对学校课程思政的组织领导力、思想引领力、问题判断力和行动执行力,将课程思政建设贯穿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基本实现了课程思政的“两个全覆盖”和“两个深融合”,即覆盖所有课程、覆盖所有活动,深度融入教师工作的全部实践、深度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二、加强思政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是思政教育的载体,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依据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理念,结合小学课程改革和思政教育需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加强思政课程等体系建设,同时吸纳其他课程,构建起以“道法”思政课为核心、学科教学课程为支撑、活动拓展课程为辐射的学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根据工作方案,学校对三类课程的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要求。例如,对“道法”思政关键课程,学校组织教师通过课例分析和专题研讨,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引导教师梳理教材,通过对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把握和明晰,落实单元教学规范化设计,开展合理化课堂教学活动;鼓励教师聚焦教学,针对不同年级教材中的内容,分层确立和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又如,学校要求学科教师根据所教学科的不同特点,深入挖掘提炼学科知识体系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全面提高不同学科课程育人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再如,对于拓展型课程,学校则要求教师善于把党的创新理论、治国理政重要思想、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不同内容,转化为适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品德发展规律的课程内容,融入到拓展型课程系列和教学实践中。
学校课程门门都是德育课,让课程思政扎根校园,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教学过程全方位,促进各类课程与“道法”思政课同向同行,全面形成协同效应,提高育人质效,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
三、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课程思政,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师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主战场”、开拓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是推动课程思政内涵建设,形成持久效果的关键。学校既要发挥思政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中履职尽责、主动作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学校首先要建立组织重视、领导带头、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机制,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支有坚定信仰、有深厚学养、有教学功底、有责任担当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学校思政教育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校根据教师队伍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内部资源,又紧密依托“高校马院”的学术优势,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组织教师通过聆听专家教授专题报告,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通过开展通识教育,帮助教师掌握思政教育本体性知识,塑造正确的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通过观摩线上教学优秀课例,学习借鉴思政课教学新方式,不断丰富和创新思政教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学校还积极推荐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集团内部,以及区、市级的专项学习交流,走进名校、走近名师、开阔眼界,并在回到学校后与其他教师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宝贵经验。
除此之外,学校还十分重视校本教研和校际教研,扎实开展思政课教学研究活动,使研修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形成了“教研一体化”运行机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0年疫情期间,戴苏婷老师完成了《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两个单元的上海市空中课堂录播工作;2021年3月,戴苏婷老师又受邀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国家级培训专家赴京宣讲。作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学校,2021年4月,马燕萍老师在虹口区学校“依托思政育人体系开展党史学习市级交流展示活动”中代表小学学段进行汇报展示。
四、探索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创新
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形式活、方法新,做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动态与静态、体验与探索、认知与践行”五个结合,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者全方位入手,让教育内容在多维度的转换中既有深度又有温度,让教育方法在理性与情感的双重认同中既引起共鸣又实现共情,让思政课教师在理解、尊重、接纳学生的基础上既有魅力又有亲和力,达到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真正做到使思政课教学直抵学生内心。同时学校也重视思政课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意趣的原则,不断关照现实生活,丰富德育内容,注重理实结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育人实效。
此外,学校还扎实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将“四史”学习教育贯穿学校工作各领域,融入学科教学各环节,让“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堂,推动落实“课程思政”,引领和组织广大学生用活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从历史中汲取养分,从而做到知史爱党、知世爱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爱党爱国的政治品质。例如,学校以“华实雏鹰学‘四史’,红星闪闪耀童星”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访红色遗址、探红色初心、听红色故事、受红色熏陶、踏红色足迹、寻红色基因、看红色电影、扬红色文化、诵红色经典、承红色使命、绘红色画卷、传红色精神等丰富多元的系列活动,以思想引领,侧重实践体验,以小见大,由浅入深,体现了生活德育的理念,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润物无声地厚植了学生爱国情怀,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发展了学生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