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教学中挖掘古文字的育人功能
2022-11-24杨梦
杨 梦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建立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古文字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能够挖掘和利用古文字中蕴藏的人文思想和精神价值,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汉字魅力,加强文化修养,形成语文核心素养,促进精神品格的发展。
一、追根溯源,探寻汉字之美
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会写其中2500个左右,以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中蕴含的智慧。古人以线条图画展现各类生活场景,创造出最原始的文字,而小学生具有丰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通过认识古文字,学生可以在识字过程中了解汉字的根源及发展,提高综合素养。
其一是以造字之巧提升审美素养。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甲骨文等古文字用简单的符号表现客观世界,揭示古人造字的思维规律和方法,展现出高超的造字智慧,了解甲骨文可以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古人创造文字的最初阶段,主要通过文字直接描摹事物外形的典型特征,学生在观察“马、象、虎、兔”的甲骨文时,会发现甲骨文字形抓住了马的长鬃毛、大象的长鼻子、虎的血盆大口和兔子长耳朵短尾巴这些特征,或者是有角动物的牛角上弯、羊角下弯、鹿角分叉等特点。这种抓住主要特点直接绘形的古文字展现了古文字的形态美,更揭示了古人造字的智慧之美。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判断等创造性思维方式学习汉字,可以在汉字学习中获得审美体验,拓宽思维模式。[1]
其二是悟字理之妙促进思维发展。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能力。学生学习古文字能够更好理解常用部首的含义,掌握构字规律,并通过总结归类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以“月字旁”汉字为例,个别含有月字旁的生字不易理解,而通过对古文字的分析,含义便一目了然了,如汉字“胡”()在古时候表示牛脖子下的垂肉,月字旁表示“肉”,后来引申为指人下巴处的毛发。而“朋”()的本义是货币单位,“月”是贝壳的象形符号,古人把每五枚贝壳用绳子穿起来叫一“系”,两系为一“朋”,甲骨文“朋”字是两串钱的样子,有相互并列、相互联系的意义,词语“朋友”的含义就与此相关。这样学生了解了“明、朗”等小部分汉字中的月字旁表示“月亮”,而“腿、脖、膊、肚”等大部分汉字中的月字旁表示“肉”后,就可以通过字族识字掌握更多的汉字,学生也更加明晰部首的含义及其变写,掌握了识字规律,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解字析句,发展语言能力
古文字就像一幅幅寓意深厚的图画,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语文教学由识字拓展到词语、句子,有助于突破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再适当联系成语、名句、诗文等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以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教材”)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的生字“捉”为例,“捉”是提手旁,表示手的动作,右边是“足”,在古代包括脚和小腿。《说文解字》中说,“捉”就是用手拿住,引申为“捉拿、捕捉”,如“捉迷藏”;又引申为“捉弄”,就是“戏耍、戏弄”的意思。这样通过对字形、字义的理解,学生就可以更生动地体会“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句中“捉”的动作。理解捉字后,学生可通过拓展诗文“闲看儿童捉柳花”,体会孩子们在阳光下追逐柳絮的画面,通过拓展阅读成语故事“捉襟见肘”,丰富课后积累,了解古代名人故事。[2]
古文字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汉字的象形规律、字形和字义的演变过程,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为学习诗词、古文打好基础,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三、文化渗透,传承中华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通过古汉字学习延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能使学生更好地感悟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民族精神,发挥语文教学中的育人作用。
首先是析字,研读经典。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人之初》一课节选自《三字经》,学生通过对《三字经》这一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材的学习,可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价值观。在《人之初》一课中含有隐藏“羊”部的一类生字,“义”()的古文字上部分是羊,“善”()的上面部分也是羊。在古人眼里,羊是智慧、美好的动物。“善”字上部分是“羊”,下面是“目”,有美好之意。“义”上面是羊,下面是叉子,表示在仪式上用叉子叉着羊,代表正义、威严、礼义。学生读懂“善”和“义”的含义后,就会明白人要向“善”有“义”。因此追根溯源的识字使学生在感受汉字文化的同时读好经典作品,保持善良的天性,在语文学习中知理明义,塑造品格。[3]
其次是解义,读懂古诗。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学生背诵古诗文135篇,小学阶段要求背诵古诗75首。汉字是诗词的载体,学生对汉字隐含意义的理解有助于加强对诗意的理解,可以使诗中的意象更加具体、生动,能更深入地理解诗词中的思想感情。以杨万里的《小池》中“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一句为例,《说文解字》中说“惜,痛也”,就是说“惜”字中隐含着“心痛”的含义,“惜”的引申义“珍惜、爱惜”与“吝惜、舍不得”都隐含着这个字义。“爱”的金文和小篆字形也都以心为义符,本义为“喜欢、喜爱”。“惜”和“爱”都是以心为义符,表示人的心理活动。诗中说泉眼“惜”溪流,树阴“爱”晴柔,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是使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解析汉字,学生可以深入赏析诗词,感受修辞手法,加强诗句的理解和运用。[1]
再次是链接,传承文化。汉字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学生依托古文字,可以直观感受身边的历史文化,在实践中感受汉字魅力和文化内涵。在笔者所在校的走进古建筑赏梅实践活动中,教师以“梅”字展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梅”的甲骨文字形,表现的就是树上酸甜可口的果子,是个会意字,随着字形的演变,变成了从木每声的形声字,后来也代指梅花。梅花又是花中“四君子”之首,是四君子中的高洁志士,同时也是“岁寒三友”之一,不畏严寒,是代表中华民族气节的花。学生带着对“梅”字全新的认识,再走进古建筑了解历史文化,同时赏梅品其气节,真正实现了用文字激活体验、链接史迹、传承文化。
甲骨文与现代汉字一脉相承,是现代语文教学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古文字学习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打好基础,就能更好地培养既能传承中国文化,又具有创新思维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