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2022-11-24陈颖
陈 颖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1120)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阶段,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都需要改革、创新,以及大量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因此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是解决新时代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国家为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1-3],这些文件的颁布为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和措施,完善了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现状
1.1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它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更强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教育资金及实训经费。目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校的数量比较少,招生规模有限,基础能力建设相对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同时,资金投入不均衡,财政投入单一,学校自筹经费有限,社会投入比例相对偏低,对现代化的实训设施经费投入不足和高层次“双师型”师资欠缺,都一定程度制约了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
1.2 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不完善
目前,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特色鲜明,成果斐然,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仍处于探索与实验阶段[4]。虽然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在经过地方试点探索、国家试点开展等阶段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开始逐步发展,但还未形成应有的规模,体系结构也不完善。如何合理衔接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采取何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制订等还缺少相应的政策法规文件作为支撑,这些现实问题都需要构建职业特色鲜明的顶层设计来加以指导。
1.3 职业教育学位制度不完善
高等职业教育隶属高等教育领域的高等性,决定了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必要性与合理性。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普及发展的基石。但根据我国现行相关立法,高等职业教育并不颁发学位证,从而影响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后续深造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对于优质生源的吸引。
2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2.1 适应经济社会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
《中国制造2025》强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根据中国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数据[5]可知,到2025年,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缺口巨大。因此,普及和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解决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缺口的有效途径。
2.2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
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还停留在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层面。虽然,部分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可以通过“专升本”的渠道进入本科院校,但往往接受的也是普通本科教育。即使这部分学生取得了相应的学历和学位,但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并未得到进一步有效提升。
一种教育类型中更高层次的教育出现,往往是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具备相应的学术(学科)知识和能力,但这种知识和能力更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特别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协同工作和应用创新的能力。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服务国家战略、融合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基本战略。因此,加快发展和普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然要求,是完善我国合理的人才结构的必经之路,更是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和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必然要求。
2.3 满足受教育者追求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
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迫切需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毕业生为获得更加理想的工作机会、不断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对追求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
我国的职业教育以专科为主,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学生想要追求高层次的教育,通常只有通过“专升本”这一途径,但每年只有少数的应届毕业生能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进行深造。因此只有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学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机遇。
3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
3.1 完善制度保障
自现行的《职业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凸显了中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缺口越来越大,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高等教育的结构不合理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等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普及和发展本科及其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的期望越来越大。
从国家层面来说,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制度是国家发展本科层次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的法律基础。现行的《职业教育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了,因此建议尽快修订《职业教育法》,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普及提供法律保障。应从法律和国家政策层面上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体系、保障和促进深度产教融合[5]、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从学校层面来说,第一,应明确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应有“职业性”属性,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制订院校标准、专业标准、教师标准,建立健全教育分类管理等制度。第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不断深化改革,突出“职业性”和“高技术高技能”。第三,进一步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专业设置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专业教学标准有效对接职业标准。第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搭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渠道,使其有机衔接和贯通,拓宽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毕业生的上升通道,增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增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3.2 优化教育评价体系
现阶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学校各项教育教学质量数据进行监督监测,定期对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并邀请行业相关专家对整理的数据进行评估。可通过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社会效益、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查漏补缺以提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一,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建设为中心,创建科学可行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着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聚焦六大重点产业领域,提前布局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智能化新型专业[6]。通过大数据分析、评估,使专业设置符合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停办与学校办学定位不一致、与区域经济产业相关度较低、重复设置率高的专业。
第二,建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首先应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不仅应注重对体现本专业发展前沿知识领域能力的考核,也要注重实际工作中职业技能领域的考核及协同工作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的考核。学校通过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评价考核标准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3 提升“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结构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技术知识,更需要拥有高水平技术技能的运用能力及创造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需要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的教师。因此,办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必须依靠一支具有高水平理论知识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首先,完善“双师型”教师聘任制度和教师能力提升制度。聘请合作办学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内兼职教师,提高一线生产技术人才在教师总数中的比例。其次,科学制订适用于本校教师能力提升的制度,通过定期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进修培训、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建立教师发展中心等方式,在深度的产教融合、广泛的校企合作项目中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学校教师的项目开发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以及高水准的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最后,完善“双师型”教师评定机制及绩效激励制度。
3.4 支持“双高”院校开展本科职业教育试点
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院校(简称“双高”院校)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雄厚。“双高”院校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代表了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已具备开展本科职业教育试点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因此,将“双高”院校建设成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院校,有利于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双高”院校根据特色产业需求对优势突出的相关专业合理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通过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推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普及和健康发展。
3.5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产教融合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师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水平。深度产教融合是目前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产教融合也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该具备的特色。开展校企合作,聚集双方优势资源协同育人,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是职业教育价值的根本体现。
首先,学校应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和资源积极主动地吸引具有雄厚实力的企业与学校合作。通过共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实习实训基地、推进现代学徒制、共享协同育人开放平台和共建产业学院等校企合作模式,在学习阶段中交替进行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其次,面向区域优势企业,学校统筹人才培养计划及企业人才需求,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适时更新相应课程内容,按企业标准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再次,学校应承担企业干部、员工的培训任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最后,学校通过直接参与企业新技术的研发创新,融入企业发展,逐渐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完成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3.6 坚持差异化发展和应用创新
差异化发展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立足之本。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必须坚持差异化发展。在办学定位和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师资建设和质量评估、服务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方面进行差异化建设与发展,促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从国际流行的职业教育模式分析可知,它们都建立在职业教育学的基础之上[7],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培养应用创新精神为核心。应用创新是建立在畅通高效的创新服务体系基础上,根据市场和用户需求进行技术集成创新,并逐步向产业上游发展,推动产业的更新换代,提升整个行业科技水平。因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应用创新发展,应用创新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之本。
4 结论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阶段,迫切需要大量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需要加快发展和普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完善保障制度、优化教育评价体系、提升“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结构、支持“双高”院校开展本科职业教育试点、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坚持差异化发展和应用创新等措施,不断探索改革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新途径,能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