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畴符合视角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2022-11-24魏红艳
李 瑶,魏红艳
(1.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01;2.济宁医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山东济宁 272013)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既是保障大学生成才成人的必修课程,也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完善的必修环节,更是改善师生关系的必修内容。运用布尔逻辑检索方式,在中国知网输入“心理健康and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得到9 618个检索结果。尽管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策层面,也即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用于塑造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健康心理、完整人格等的工具加以看待和处置,并在这样的功能认知框架下反向解释二者的关系。例如有学者就明确强调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路径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还有学者提出,“心理育人”已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等等。总体来看,很少有研究从原理层面出发,就二者关系进行系统和正面(顺向)的论述;更少有研究以哲学上的范畴论为理论框架,就二者是否存在以及存在何种(逻辑)范畴关系进行论述。原理和体系上的混沌,显然无法为二者在实践中的技术辅助和方法互补提供指导和支撑,前述已经开展的诸多研究也因此显得盲目,背后甚至可能潜藏着某些“规制真空”(该出场的时候没有出场)、“张冠李戴”(该在这里出场却在那里出场)、“削足适履”(突破源语境限制地施用心理健康教育技术以辅助思想政治教育)乃至“过度入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泛化现象)的知识论和实践论风险。为了弥补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探讨的根基不足问题,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作为切入点,对心理健康教育为何可以以及如何可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探讨,试图进行一项“元理论”的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
“范畴是概括着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3〕各个学科总会形成自己的学科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范畴即指划分和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容和范围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对其基本范畴的明晰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的重要理论前提。
(一)范畴的科学内涵
所谓范畴,是事物得以被归为一类而具备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系统阐述最早见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他认为,范畴即是人对客观事物所具有普遍性的统一概括,同时又兼具指导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功能〔4〕。康德认为亚里士多德建立的范畴表并未遵从一个理性原则,只是个人归纳列举的结果。因此,康德提倡,范畴体系的建立必定是依据一个统一原则而相互连接,基于此种观点,康德推导出的十二个基本范畴,为今后开展范畴体系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范畴体系构建做出卓越贡献的另一先驱是黑格尔,其范畴思想的形成亦是基于对前人思想的批判后继承发展而来的。在其著作《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认为范畴的本来意义就存在物的本质性,其本质是“它于他物中的绝对差别中直接与自己相通”〔5〕。具体而言,范畴反映的是事物的客观本质联系,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概括起来的科学成果,可以转过来成为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指导实践的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
学者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和其他范畴进行了区分〔6〕。尽管学者们对于其他范畴的划分存在区别,有学者认为其他范畴主要就是指一般范畴〔7〕;有学者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基本范畴以外还包括核心范畴、一般范畴、具体范畴〔8〕等等。但是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的定义则较为一致,是指“反映和概括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的范畴”〔9〕32。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的具体内容到底包含哪些方面,目前学界并未取得一致。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包括三个方面,即灌输与互动、理解与激励、内化与外化〔10〕;有学者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目标与内容、原则与方法、环境与载体〔11〕;还有学者主张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个人与社会、思想与行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内化与外化、教育与管理〔12〕。此外,还有“六范畴说”,即思想与行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内化与外化、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13〕;“七范畴说”,即思想与行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与管理、个体和群体、自教与他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理论与实践〔14〕;“八范畴说”,即思想与行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内化与外化、个人与社会〔9〕25,等等。上述观点相互之间并无矛盾,而是存在大量交叉重合之处。如果将上述观点进行汇总,可以发现,它们事实上遵循着一个相似的逻辑结构,即“主体—客体—媒介—目的”。而这样一个逻辑,恰恰勾勒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所必备的基本要素。据此,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划分为四个结构,即主体范畴、客体范畴、中介范畴、终点范畴。
1.主体范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所谓主体范畴,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要行为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者,在当前“大思政”的大背景下,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施教者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不仅仅包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如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管理者和设计者等,还包括辅导员、其他学科的教师,例如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历史课程的教师等,甚至还包括家庭以及社会中其他团体、组织以及广大媒体等。
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其一方面作为重要的参与者,积极参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用的主体,接受教育者对其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在当前也具有广泛性。“大思政”的本质是一种全民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它不仅仅针对广大中小学生、各个高校学生,还包括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全体人员。
倘若没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积极参与,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则难以开展。二者共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范畴是由社会主义国家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矛盾的非对抗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殊复杂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是教育者提供教育与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和自主修身过程的统一,二者必须同时发挥主体作用,才能较好地解决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因此说二者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范畴。
2.客体范畴:思想和行为
所谓客体范畴,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体的行为所作用的对象。追根到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针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所展开的活动,甚至可以说,思想与行为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核心作用力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朝向主流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方向发展而展开的,而思想政治受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最终影响到的也是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
思想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它与精神、意识、理性认识和心理有着莫大的联系。行为简单来讲即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捕食等本能活动不同,人的行为是在实践中逐步习得,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不仅能够认识世界,还可以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总是在一定的规则指导下进行,这个规则即指人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有两个方面,一为受教育者经过内化形成了符合教育者要求的思想,另一则是其经过内化形成的思想形成了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这两个方面正是教育者实施教育活动、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受教活动所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前述主体范畴紧密结合。
3.中介范畴:疏通与引导、鼓励与教育
所谓中介范畴,是指帮助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成功将其作用力作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之上的媒介。前述主体与客体都是从静态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进行的归纳与总结,而要实现主体范畴和客体范畴的连接,也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成功将其作用力作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之上,还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媒介,而这一媒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疏通与引导、鼓励与教育的行为。
疏通与引导是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疏通首先要做的应是广开言路,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与看法,充分了解其心理状态,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其中的错误思想,循循善诱,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实践方法,将其引入正轨。疏通与引导是相互联结的,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引导是疏通的必然结果,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之前必须要先疏通,积极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再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
鼓励与教育是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手段。正如列宁曾说:“除了我们坚决执行生产宣传以外,还要采取另一种影响方式,即实物奖励”〔15〕,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的性、实践性和超越性,总是按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去传道授业解惑。思政课教师开展教育工作具体包括言教与身教,言教即是课堂上课本知识的传授、课堂下解疑释惑或情感上的交流,身教即是教师带头实践自身传播的美德和价值观念,以自己的言行影响身边的人,做好知行合一,处处表率。
4.终点范畴:个人与社会
所谓终点范畴,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言,受教育者将所接受的思想政治的知识、内容、体系内化为自身思想的部分,并将其外化为具体的行为方式,最终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并推动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便意味着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终点范畴包括内化与外化、个人与社会两部分的内容。
内化与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终点范畴第一个层面的内涵。内化与外化主要指学生在接收到教师所传递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后,能够在自我消化理解后形成自己的认知,并决定依照这种既成认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内化与外化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而内化与外化实现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因此,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既要使学生较好地去接收、吸纳所传授的思想意识,还要注重以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坚定理想信念,保证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要素昂扬向上,促使学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的统一。
个体与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第二个层面的内涵。社会以个人存在为前提,也为人在社会存在发展提供了客观环境,个人的发展最终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但其发展不能离开社会。由于生产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都有异于他人的性格、心理、品德和素养。由于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16〕个人不断实现自我完善总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步塑造自我,因此,也是个人逐渐社会化的过程。
二、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范畴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必须明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内涵,通过分析两者的教育主客体、教育内容与教育目的,可知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之中。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于“心理健康”的教育,尤其是指“为了实现心理健康的状态”而展开的一系列教育。世卫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指出,“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人格完整协调,并能顺应社会的状态〔17〕。基于此“心理健康”的概念基础,我国一系列官方文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解析。早在1988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便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定义为“对学生德育情操、心理品质要进行综合培养与训练”〔18〕。200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具备良好心理品质,更好地适应社会,要“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19〕。基于上述“心理健康”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表述,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进行如下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即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情操、心理等进行培训和训练,以促进受教育者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人格的完整,并最终实现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开展的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必须要包括以下要素:第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人;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作用的对象;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行为;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目的。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将上述四个要素概括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客体、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媒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四个方面的内容。
(二)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范畴
上文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解释已经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同样应当要包含主体、客体、连接主体与客体的中介、教育目的四个层面的内容。而这就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结构具有了耦合性。事实上,如果将心理健康教育上述四个层面的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四个范畴结构进行对比,则可以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四个层面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内。
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可以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范畴内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由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所必须的“人”的因素所决定的。就受教育者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都相一致,具备主体耦合性特征。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抑或是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所作用的对象都具有广泛性。
就教育者而言,从严格意义上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者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显然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人,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并不完全一致,这必然对教育者自身的专业知识背景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和背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对教育者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背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有区别,但从本质上讲,二者从事的都是同一种性质的教学活动,即致力于引导人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的教学活动。有学者甚至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本身就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层面的内容,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所关注的个人的心理状态则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得以形成的基础,而正确的三观又对健康的心理有促进作用〔20〕。由此,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教育者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教育者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本质上就并没有区别,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者其实完全可以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范畴内。
2.心理健康教育的客体可以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范畴内
心理健康教育的客体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而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又都属于意识层面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范畴是人的思想和行为,其中,思想同样也是属于意识层面的内容,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客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的耦合提供了可能性。
从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生成和发展规律来看,心理和思想二者不可分割。在一定程度上,心理是思想的初级阶段,外界的客观事物会导致主体产生心理反应,形成思想;思想形成之后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相比于心理会更长期地指导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长此以往,形成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三观形成之后又会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的心理起支配和调节作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正确的三观反过来又有助于主体形成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由此观之,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内容,是人的思想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而思想反过来对人的认识、情感与意志进行指导,二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性。因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客体可以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范畴内。
3.心理健康教育的媒介因素可以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范畴内
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实现当然也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同样是通过疏通与引导、鼓励与教育来达到其教育目的的,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范畴是一致的。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至少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的参与,且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中的中介范畴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方式——疏通与引导、鼓励与教育。这皆是基于课堂内容讲授之下师生关系良好发展的重要手段。
进入新时代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下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先疏通再引导的方式指引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协助学生逐步改善。
4.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可以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终点范畴内
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通过对个人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引导,实现个人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完整,最终促进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目的。前文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终点范畴是个体与社会、内化与外化,这事实上是在强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矫治,不仅仅要实现推动个人发展的目的,还要通过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带动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所强调的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的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中个人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理念是完全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终点范畴包含着个体与社会、内化与外化,旨在通过教师有效引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人才,这就内含着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育,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内容上的统一性,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是推进思政课内容完善的必修环节。
教育部在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策略中强调,要“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内容”〔19〕,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主要是归属于心理学内容,但其富含的通过对人的思想和心理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帮助他人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内容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上文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种属关系。那么,我们就必须要重新定位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定位,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下位学科,以此来统筹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安排以及教学模式。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政课程
1.转变既定思维,实现思政课程创新式发展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思政教学课程也应该顺应新形势,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实现思政课程创新式发展,不光要重视学生价值观念的教育还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学生的心理情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现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政教学中,使两者内容广泛结合,举办相关专题活动,建立两者一体化的新课程。
2.发挥教师作用,建设复合型思政教师
课堂教学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思政课教师作为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各个院校都在加大对思政教师的培养力度,为思政教师增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为他们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积极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思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
3.利用网络时代,拓宽传播渠道
目前处于全媒体时代,网络信息资源非常充分,高校应该学会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拓宽传播渠道,利用网络进行宣传教育。将教师上课的优质内容进行录制发放到校园网站、慕课上供全校师生观看。可以建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号等,在公众号上推送精品的教学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闻和信息,供学生和教师学习,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行为。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政教材
1.与时俱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一直以来,高校都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割裂开来,只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忽视两者教育内容上的交叉点,没有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当代大学生不仅仅有思想问题还伴随着许多心理问题,单一的教育方式不再能有效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对此可以积极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适当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地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寻找两者之间的共性以及不同,找到双方的优点,取长补短,互为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1+1>2的效果,实行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材体系
“滞后的教材体系会严重制约教学质量的提升”,思政课教材要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随着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政课教材是大势所趋。可以聘请专业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思政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通力合作编写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使两者进行有机融合,使编写的教材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
(三)实现心理-思政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1.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理论性,让许多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排斥,反映其不接地气,没有实用性。对此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理念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中,思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故事法”和“案例分析法”来教授知识,把上课内容作为课堂的基础,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主线,将两者相结合。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把他们的生活经历当作案例,让学生们自己分享他们的经历,讲好自己的故事,展示内心世界,让有同样经历的学生感同身受,引发其他学生的共鸣,一方面获取了知识,一方面自己的情感也得到了抒发。适当加入心理学的一些知识,让学生们更容易去理解和接受课堂的知识,同时记忆也更加深刻。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形式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适当地举办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其中。组织学生们参加团体心理活动,使学生们通过参加活动,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接受他人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学生的道德认同,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体会思政课的理论知识。
3.利用校园文化丰富实践形式
丰富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们通过参加校园活动,锻炼能力,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其成长,良好的校园文化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体系中来,为学生组织多样的校园活动。
近年来,高校思政工作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在这种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非常重要,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素养,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综上所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既是一种理论创新,也是实践创新。基于科学分析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又需要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需要转变既定思维,实现思政课程创新式发展,以思想政治教育学课程设置和教材设置为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体系,活跃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氛围,增进师生友善关系,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