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的问题及干预策略
2022-11-23陶健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备受人们关注。本文试图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德育功能弱化、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形式化、教学层次弱化和教学预设僵化等方面的问题,并尝试探讨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升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性;问题;策略
作者简介:陶健(1981—),男,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常清中学。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融合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1]。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认知、体验与实践中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和健全人格。但是,实际教学中还不时暴露出一些问题:诸如重形式,轻内容;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实践;“穿新鞋,走老路”;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不到位或矫枉过正。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这些教学方式体现不出道德与法治课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下面笔者针对掣肘于课堂有效教学的问题及干预策略进行探讨。
一、制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的问题
(一)德育功能的弱化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就初中生的成长而言,学科知识的教育固然重要,但道德与法治学科所提倡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容忽视。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解决知识性的问题,还要解决社会大背景下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矛盾。因为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与学的有效性会被考量。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遵守规则”一课中提到,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能够形成对自由和规则的关系的认知,并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但是,实际生活中依然存在有的学生乱扔垃圾、破坏公物、不自觉排队就餐等不文明行为,他们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素养未能真正得到培养。此外,受考试机制和教师、家长、学生的价值观等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出现知行脱节的情况,德育的功能有所弱化。
(二)教学内容的泛化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在正确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合理且有计划地设计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缺乏经验的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而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眼球,舍本逐末,致使教材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不能有效地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这部分内容的关键句为“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有的教师在教学时选用了某些当红明星做慈善、献爱心的案例,这固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但是未能有效结合教材并从自身、他人与社会三个维度阐明关爱他人的意义,导致出现教材和案例“两张皮”的问题。如果在课堂中不关注教材,不善于抓住教材知识与案例的连接点,设计重点不突出或泛化的教学内容,那么教学活动就容易失去认知的支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造成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三)教学活动的形式化
虽然部分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程内容活动化”理念进行教学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动热情,但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2]。一是自主学习 “有生无师”。虽然学生可以自主地学习,但在他们主动参与的背后,却透露出形式化及盲从的倾向。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他们内在的思维并未有效激活。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这部分内容之前,有的教师已列出课堂上需要探讨的问题,却没有进行点拨,也没有强调哪些问题是本课的重难点,导致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缺乏专业指导和引领,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合作学习有名无实。彼此分享经验和智慧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部分教师的课堂中存在小组合作讨论偏离主题、被动式讨论的现象,导致学生难以进行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三是探究学习有形无实。部分学生虽然在形式上提出了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却没有真正形成问题意识,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和质疑能力。如在解析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时,有的学生在讨论中曲解了人民利益,狭隘地认为人民利益等同于个人利益,而且教师未能及时纠正。尽管课堂讨论热烈,却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碰撞而导致这些学生的探究学习流于形式。课堂虽然有热度,但没有深度,教学有效性低。
(四)教学层次的弱化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层次弱化的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局限于阐述知识的内涵、具体问题以及结论,而缺少对知识系统、全面的分析与总结;忽视教学内容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堂上同类型的案例重复出现,或案例与主干知识无必然联系,同时过于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倾向;基于学习能力差异大的学情,处理方法较为保守,教学内容不分主次,顾此失彼,收效甚微。例如,对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一课中有关社会秩序的内容,学生通过独立阅读、自主思考,就能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所以教师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解释说明。如果教师采用反复讲解等低效的教学方式,反而会降低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难以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另外,教材中许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内在知识結构容易被有的教师忽视,这会从根本上影响学生对课堂知识体系的整体理解与把握。
(五)教学预设的僵化
教学预设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3]。基于对教材的宏观把握,教学预设能够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并且对教学特定的内容起到指引作用。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提出的独特想法和见解,往往是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但是,受教学预设僵化、刻板的影响,部分教师容易忽视这些想法和见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这部分内容时,一名学生觉得自己缺乏父母的关爱,并提出“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的疑问。但是,教师继续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忽视了这名学生的感受和问题,未予以回应。可见,不合理的、僵化的教学预设会限制学生在课堂中主体作用的发挥,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效性的“五有”策略
(一)德育价值有效定位,明确教学方向
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创设主题情境,实现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例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出发,设计“友谊是否需要坚持原则”这一德育主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或感受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教师要明确教学思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定位,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把稳德育的“方向盘”,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展示自我,在产生价值冲突时能够明辨是非,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资源有效开发,抓住教学本质
要想解决教学内容泛化的问题,首先,要在开发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坚持教材的本源性。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在遵循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活学活用,做到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遵循教材知识的内在规律,抓住典型案例,适时提出问题,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在实现学生认知水平提升和实践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达到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育人目标。其次,要开发和利用好学生群体的优质资源,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建立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的联系,开发思维,实现个性化发展。例如,在教学“遵守规则”一课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于其中的“如果发现有的人不遵守规则,你会怎么办?”这道题,有的学生做出了“用暴力的方式惩罚他”的回答。于是,教师结合这名学生的答案,在课堂上提问:“一般人能否用暴力的方式整治不守规则的行为呢?”经过小组讨论,学生总结出,可以用宣传教育的方式感化、督促他们,让他们自觉遵守规则,但不能侵犯他们的合法权利,否则自身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有基于学生已有认知经验,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后,要努力建构知识体系,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自身的示范和引领,带动学生,影响学生,实现教学相长。
(三)学生主体性有效凸显,处理好教学关系
课堂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互动、思维碰撞和情感交流的场所。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在课堂中渴望得到教师、同学的理解和尊重。教师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尽可能地释放自己的热情和能量,施展自己的才华,进而真正成为教学互动的主角,做到“学中有情”;有效创设主题情境,巧用教学资源,活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保持课堂教学的新鲜感,做到“学中有趣”。例如,在教学“关爱他人”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帮助盲人过马路的情景,进而切身体会关爱他人的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自主成长,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做到“学中有能”,从而真正实现教学活动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教学层次有效设计,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层次的设计制约着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教参,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分清教学重难点,提炼核心观点,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与应用。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教学层次一般有不同的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可见,因材施教是进行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的重要原则。为了使教学层次清晰,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做到因人而异,分类指导,分层次地讲解易错点和重难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提问角度和方式,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可能地降低学习的难度,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这有利于为课堂有效教学助力。
(五)教学突发情况有效应对,协调预设和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的侧重点不同,预设体现在对文本的尊重上,生成则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建构,又要注重体验和感悟。这需要教师正确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一方面,以预设的确定性为基础,提升生成的水平。首先,教師要尊重教材,仔细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立意,用好教材,将教材中蕴含的精髓内化为自身的素养;精心预设,提高预见力,深入教材,浅出教学,激发精彩的生成。其次,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广泛涉猎,使知识库成为有用的教学资源。最后,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关注全班学生的情感动态和思维走向,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
另一方面,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升预设的水准。生成的动态性要求预设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要形成生成的意识,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方向、环节和关键点,给学生进行自主活动腾出时间和空间,赋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应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突发情况,随时对教学设计做出调整和变更,创造性地优化教案。
从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来看,预设和生成仅仅是手段而非目的,教师需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和处理两者的关系,不偏废任何一方,让预设和生成服务于有效教学。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学生发展的多个方面。这需要道德与法治教师明确德育的功能与价值,开发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设计教学层次,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以此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健全人格,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敏.巧用“三三”策略,挖掘教学深度: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J].四川教育,2021(08):36-37.
[2]陈景华.“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05):56-57.
[3]王风.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1(27):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