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电影在课程思政及“三全育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2022-11-23丁果吴欣宇张忠
丁果 吴欣宇 张忠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旋律电影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主旋律电影中思想政治的教育功能,以便更好地实现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教育“课程思政”中“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电影;“三全育人”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1世纪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先后启动了“两纲教育”“学科德育”等为核心的课程改革。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①这一方针的提出,将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推至新的高度,引起了更多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方式的探索。主旋律电影作为中国独有的影片类型,既有传递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传统,又有作为影像艺术作品多元而生动、易于接受和欣赏的优势。通过主旋律电影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无疑是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路径。
一、主旋律电影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等各种思潮纷乱多发的转型期,西方价值观通过影视剧、网络游戏、品牌服饰、流行歌曲等方式的巧妙包装,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它们的“包装”隐秘、结构复杂、渗透性强,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得他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迷失、多元或偏离等现象,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困难和具有挑战性。通过电影艺术这一方式进行教育,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便利。
首先,主旋律电影在思想政治建设活动中对学生的教育和引领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作为综合艺术,它包含了诗、音乐、舞蹈、建筑、绘画、雕塑所有的艺术门类,兼具表现性和再现性、抽象性和具体性,既能够传递知识又可以抒情、叙事,题材广阔、内涵丰富。它既能够用生动的影像和情节回顾历史,又能及时地与当下的现实呼应,引起观众对当下社会所存在的问题的思考。通过主旋律电影传达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优势,学生的接受程度也较高。
其次,通过主旋律电影来开展教学能够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以及以“艺术概论”“影视概论”为代表的专业课程较为抽象,而通过主旋律电影或主旋律题材的纪录片,通过对历史故事的演绎以及与理论相关的背景知识的扩展和介绍能够化抽象为具体,使得知识点更加可观、可感,易于理解,生动有趣,并且能够弹性地与各门课程结合发挥效用。
最后,通过主旋律电影来开展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能最大化地发挥其教育功能。主旋律电影的传播方式灵活多样,既能够与传统媒介相融合,通过学校的投影仪、多媒体设备传播,还能通过电视、影院、互联网等方式传播。这大大地扩展和延长了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学生还可以在课后自觉地收看微电影作品,在娱乐休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整体而言,用主旋律电影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形式活泼、知识蕴含广阔,吸引力和感染力较强,能够在艺术欣赏的活动中传授知识,对学生产生正向的价值引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主旋律电影与“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更好地对当下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②借助主旋律电影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全面深入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思政教育最有效的加速器和助推器。
(一)主旋律电影助力“全员育人”
主旋律电影有助于课程思政“全员育人”目标的实现。“全员育人”目标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教育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③。通过主旋律电影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形成一个学校、家庭、社会全员参与、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教育体系,切实调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至课堂外,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充分、有效的全员育人。
在传统的大学生课程中,说教式的單一授课方式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通过主旋律电影将思政融入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中,能够大大提升课堂的趣味性,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主旋律电影中包括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这些电影的题材非常广泛和开阔,能够大幅度纵向和横向延伸学生的视野和思想境界,可充分地将社会发展有关的历史与现实的知识巧妙地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引领他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社会、历史、人生,进而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另外,用主旋律电影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益于让家长参与其中,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与经验选择适合与孩子观看的主旋律电影作品,与其一同进行观摩,这无疑是让家长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
(二)主旋律电影促进“全程育人”
主旋律电影有助于课程思政“全程育人”目标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教学的设计要贯穿大学生的各个阶段、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中。无疑,主旋律电影能借助其优势特色有效地将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融入其教育的全过程中。
首先,用主旋律电影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能够覆盖当代大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互鉴互通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④除了与传统的思政课程融合之外,主旋律电影还能够融入各式各样的理论课和实践课中,结合课程的特性进行有机调整,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如在专业实践课程“微电影创作”“导演基础”等课程中,可以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选题以拍摄主旋律微电影作品,并通过评奖的方式来激励学生进行创作。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主旋律电影能够有利于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全程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其次,用主旋律电影进行教学能够有机地将其思政教育功能渗透于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全部人生。上述谈到主旋律电影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精神世界的影响,而其刺激学生吸收和接纳知识的方式是通过多元的感官实现的,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是非常深入的,是隐性效果和显性效果并存的。因此,用主旋律电影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推动高校德育工作从短期教育转向长期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
最后,用主旋律电影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能够遍及校内、校外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各个方面。主旋律电影可以融入各门课程当中,并且有步骤、阶段性地完成和实现教育目标。在校外,主旋律电影也时常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通过互联网、电影、电视等休闲娱乐方式自觉地接受精神的洗礼。
(三)主旋律电影推动“全方位育人”
主旋律电影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全方位开展。主旋律电影能够充分地融入学校的各门课程当中,实现对各门课程的覆盖,不仅能够影响学生的思想与情感,还能通过课程任务与实践活动培养出理论素养与实践素养兼具的当代大学生,变传统的平面式教育为立体式教育。
同时,主旋律电影所提供的丰富多样且艺术精良的电影世界能够起到德育、智育、美育的功能,而与之配套的课上、课下实践任务,又能够切实让学生身体力行去体会主旋律电影中令人难忘的情节和崇高的精神并身体力行去实践,创作出优秀的主旋律电影作品而达到以“体”育人和以“劳”育人的目的。其培育“德智体美劳”兼具的优秀大学生实现“全方位育人”的优势十分明显。
最后,通过主旋律电影进行思政教育有助于打造全方位融合育人方式。这种创新式的教育教学方法,既符合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规律,又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有助于建立一个全方位覆盖的思政教学环境。同时,结合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三大平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一维管理向多维方式的转型,助力打造融合育人的方式方法。
三、主旋律电影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开掘与发挥
虽然用主旋律电影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大的优势,但目前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实际参与的程度还不够。当下,探索出恰当的方式方法将主旋律电影融入高校课堂、大学生生活,使之渗透于当下青少年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非常必要。为了更充分地挖掘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的目标,培养出具有正确价值观,具备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的指引。针对目前主旋律电影与高校课程的融合度不够高,普及范围不够广的现状,有关部门可以制定适当的政策,倡导和号召高校教育教学将主旋律电影融入校园、融入课堂,并制定出大致的教学方案以供各个高校参考和学习。相关专家划定的不同题材和类型的主旋律电影供高校教师有选择地辅助教学。
第二,建设有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队伍。各个高校乃至各个专业应当打造属于自己的有特色的课程思政专业教学队伍。校级的课程思政队伍应以思政专业教师为主,负责研究国家当下的政策和教育部的最新方针与计划,并提炼和归纳出适宜本校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措施并及时传达给各院校专业负责人。教学队伍可以通过会议商讨、制订教学计划、一同观摩主旋律电影的方式探索出适用于本专业的教学方案和策略,更好地将思政知识和专业知识灵活、生动地教授给学生。
第三,充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式。虽然运用主旋律电影来教授思政知识和专业知识较以往的纯理论说教更为生动活泼,但是,这整体上还是一种传统的单项性的知识输出。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体悟主旋律电影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崇高的思想精神,还应当适当地开展“翻转课堂”以及课堂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课堂的互动性。
第四,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联动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充分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体化、相互融合的发展格局,服务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家庭作用,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充分借助社会资源开展思政教育,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打破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界限,将三个环节联动起来,让学生自觉而充分地接受其熏陶和感染,并将其核心思想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五,优化校园教学环境。为了提升教学效果,让主旋律电影观赏的视听效果更好,对学生的思想和精神达到更好的渗透,学校可以打造优质的影厅和影院配合教学,有条件的还可以综合打造沉浸式的VR影厅、3D立体播放观赏系统以增强影片的观赏性,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和观看主旋律电影,接受正能量的指引。
第六,抢占互联网领域。网络思政相较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而言,路径更宽广、操作更便捷、形式更多元,是完善“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⑤比如,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为了让主旋律电影融入学生的课后生活,可以打造线上学习系统或者是开设公众号定时推送优秀的主旋律电影,让主旋律电影成为学生生活休闲娱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可以以打卡、累计积分、颁发证书等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些年,虽然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的开展已经获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其教育教学效果并未达到十分令人满意的地步,而通过主旋律电影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让大学生在浸润于曼妙的影视世界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洗禮。在观看主旋律电影时,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并通过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观摩,领会和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将会是一种更为多元、趣味、丰富且富感染力的教育教学方式,更容易引起大学生情感的共鸣和共振,有助于大学生更为充分且自觉地接受影片中的思想精神,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培养出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的社会主义新人。
注释:
①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319/c64094-30982234.html,2019年3月19日。
②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教育文化论坛》2016年第6期。
③刘瑞、周海亮:《以立德树人为根基的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建构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2期。
④张品良、唐雷:《中国特色视域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教育传媒研究》2021年第3期。
⑤王咏倩:《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政教育如何走心又走“新”》,《教育传媒研究》2022年第4期。
(作者丁果系四川传媒学院教师;吴欣宇系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忠系北京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一级导演、海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