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马良过一天
2022-11-23
我们听过很多神话故事:有《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等,这些故事总能带给我们神奇的想象,当神话人物走进我们的作文中,这样的想象类作文该如何写呢?周宇轩同学把自己的作文分享了出来,大家觉得这篇作文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原文
我和马良过一天
上午,我正在翻看着书籍,阅读到了圆明园时,突然听到一个声音:“醒醒,我带你去看圆明园。”
“你是……”我疑惑地问。
一眨眼的时间,我们就来到了一个到处是断壁残垣的园子里。
只见他拿出一只画笔,屏息凝神,身体轻轻飞起,提笔如飞间,一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就出现在眼前,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圆明园一模一样。
小男孩走過来,傲慢地对我说:“我厉害吧!你知道我是谁吗?”
“你有一支神笔。你就是——马良!”我兴奋地叫起来。
马良没有说话,只是打了个响指,继续开始作画。
映入眼帘的就是四十景之首“正大光明”。正大光明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前后有出廊,灰瓦,卷棚歇山顶。往东北方向走,我来到著名的碧桐书院。碧桐书院清静极了,四面环山,种满了梧桐树,梧桐树的芳香让人感到浪漫温暖。
恍惚间,太阳已下山了,马良微笑着对我挥了挥手,说了一声:“再见。”我的梦醒了。
同学发言
肖新奇:这篇作文选择了中国童话故事中的人物马良,想象自己与马良在“圆明园”中发生的故事,我觉得故事很好,就是写得不细致。
黄思玲:故事发生的经过、结果写得太简单了,马良怎么画画的,可以写写他的神态和动作,“我”对他说了什么,也可以写写。
单雅琦:我在读《神笔马良》这本书时,我感觉马良是个谦虚的男孩,文中“傲慢地对我说”,我觉得不符合人物性格特点。从情节上来看,如果我见到马良,一定会用一下他的神笔,所以应该写写这个情节,一定会有趣生动。
老师评说
《我和____________过一天》是一篇现实与想象结合的作文题。写这篇作文,首先我们要明确神话人物的特点,根据特点合理想象。小作者记叙了和马良去了圆明园,在那里看到马良借助神奇的画笔,绘制出的雄伟壮丽、绚丽繁华的圆明园复原图的故事,故事结构很棒!接下来,我们要注意写出“他的表现”和“我的感受”,从这两个方面来写故事中人物的互动。作文中,“我”和马良去了圆明园,马良画画时是什么样子?我们要细致描写“他的表现”,包括神态、动作、语言,这里注意要和故事原文中人物性格相符。看着他的画作和眼前的景象,“我”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也要穿插着写下来。这样写,我们的故事不仅具体生动,而且读者看完会产生置身故事之中的感觉呢!
修改文
我和马良过一天
◎周宇轩
骄阳似火的中午,我躺在阳台的椅子上,正翻看着一本有关圆明园的历史书,恍惚间,突然听到一个轻柔的声音:“醒醒,我带你去个好地方。”我循着声音望去,看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子,正笑眯眯地看着我。他的眼睛炯炯有神,嘴唇红红的,衣着朴实但很整洁,手里拿着一支毛笔……
“你是……”我疑惑地问。
他拉起我就上了一辆快速飞驰的马车。一眨眼的工夫,马车停在一个空旷的园子里,四周十分寂静,只能看见处处断壁残垣。偶尔有一些背着相机的大人,聚在一起在谈论着什么。
我静静地看着周围的一切,猜想:我来到圆明园了吗?正想着,只见小男孩拿出一只画笔,屏息凝神,提笔如飞间,一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就出现在了眼前,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圆明园”一模一样,只不过在他的笔下,这些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活”了起来,它们变高,变大,变成真的了;面前的石柱和石雕也站起来了,我面前矗立着一幢绚丽豪华的“西洋楼”;还有热闹的“买卖街”,琳琅满目的装饰器皿……我在园子里欢呼着,奔跑着。小男孩神气十足地对我说:“我厉害吧!你知道我是谁吗?”
“你有一支这么神奇的毛笔,你就是——马良!”我兴奋地叫起来。
马良没有说话,只是打了个响指,继续开始他的作画。
我还看到了四十景之首——“正大光明”大殿。往东北方向走,来到著名的碧桐书院,这里清浄极了,四面环山,种满了梧桐树,梧桐树散发的芳香让人感到浪漫温暖,我和马良盘膝坐下,感受这美妙的时刻。
恍惚间,太阳已下山了,我和马良坐在草地上,欣赏着这皇家园林——圆明园,心中不由涌起一丝不舍和惋惜,马良微笑着对我说:“这些可都是我国瑰丽无比的珍宝,它值得我们铭记。”说完就挥了挥手,说:“期待你们创造美好的未来。”
“啪”的一声,书掉在地上,我也醒了,揉揉惺忪的眼睛,捡起书,抬头看着还露着小半边脸的红太阳,是那么可爱,那么温暖。
老师点评
周宇轩同学在对原稿进行修改之后,作文主题更为突出,语言表达更为自然,想象更加大胆、神奇。“我”和马良一起来到了凄凉破败的圆明园,在马良的精湛绘画技巧下,在神笔的助力下,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繁华盛况。巧妙的是文中写到了两次太阳,周宇轩同学借助太阳的变化,说明时间的流逝。前后对比、首尾呼应等方法的运用也值得点赞。
【作者系湖南衡东县洣水镇武家山学校学生,指导并置评:罗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