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电力企业新员工培训路径探索
2022-11-23林桂华尹辉燕
石 展,林桂华,杨 森,尹辉燕
(1.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济南 250002;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2)
0 引言
国有企业通常结合企业文化,通过开展思政类素质拓展和实践活动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政教育[1-3],多集中于显性教育层面[4]。关于电力专业技能类培训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的研究较少。本文以电力通信专业新员工培训为例,分析该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实践路径,以提高电力企业新员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1 思政元素融入电力通信专业新员工培训的必要性
目前,电力通信专业新员工培训设置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类课程,例如“党建和企业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等,同时邀请党员代表、电力企业劳模和工匠,采取集中讲授、专题报告、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以党的光辉历史、劳模和工匠精神、公司企业文化等为主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的思政显性教育。这些思政课程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都较为成熟,但在电力通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该专业思政元素系统梳理、归纳和提炼不够。在思政元素融入电力通信专业课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梳理、归纳和提炼是一项基础工作。思政元素的选取关系到课程思政的开展是否准确有效。应根据电力通信专业新员工培训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和学情等,归纳选取适合新员工的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做到因材施教。
2)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方法较单一。虽然各高校在课程思政方面已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和做法[5],但还未借鉴到该专业新员工培训中。电力通信专业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该专业新员工培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6],需探索兼具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思政元素融入电力通信专业课程的方法。
3)电力通信专业新员工培训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仍需完善。落实好“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要求,需进一步完善新员工培训课程思政相关的保障机制;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以保障课程思政的质量。
2 课程思政视域下电力通信专业新员工培训路径
2.1 挖掘典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包括对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以及良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塑造和培养。以电力通信运维检修岗位能力要求为指导,结合企业对新员工的岗位培训需求,把课程思政视域下电力通信专业新员工培训的重点聚焦在家国素养、劳动素养、科学素养、工匠素养和个人素养5个思政模块,每个思政模块中包含若干典型思政元素,以培养新员工的职业能力和工匠精神。
根据该专业培训方案,把课程类别分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操课。专业理论课包括“电力通信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基础”等课程,专业实操课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调试”“光缆接续”等课程。电力通信专业课程类别与思政模块、思政元素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电力通信专业课程类别与思政模块、思政元素的对应关系
2.2 思政元素融入电力通信专业课程的方法
以电力通信专业课程为例,主要采用5种方法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1)案例引入法。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能够分别起到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的作用。在“电力通信技术基础”理论课中,讲授我国通信技术发展史时,通过正面引入华为芯片等事件,分析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在“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调试”实操课中,学员使用的仿真软件和网络设备均为性能优越的国产设备,激发电力通信专业新员工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信息泄露、通信舞弊等反面案例,以警醒新员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演示示范法。在“光缆接续”课程中,光缆开剥和熔纤是重要的培训内容。光缆开剥过程中,由教师为新员工演示美工刀的使用,用刀时力度小,则无法划开外护套,力度大,则容易划伤纤芯,在实操练习环节,新员工以小组为单位练习用美工刀开剥光缆。熔纤过程中,从纤芯涂覆层的刮除、熔接面的切割、热缩管的套穿到两根纤芯在熔接机中的熔接,这些步骤要准确,才能在3 min内完成,并做到零损耗。通过教师精准的操作演示生动地体现了工匠精神。
3)角色扮演法。新员工现场工作经验较少,教师在实操课程中不仅要讲操作、措施和步骤,也要讲为什么做安全防护措施,以及不进行安全防护会引发的严重后果。新员工培训中所有实操课程都严格执行班前会和班后会、“两票三制”等安全要求,培养新员工“安全第一”的劳动素养,提高其安全意识。本文设计了“今天我是工作负责人”实操项目,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分工扮演工作负责人、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许可人,模拟电力通信工作票填写环节,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扮演情况进行打分和纠错,教师配合讲解工作票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采取这种教学方法促进新员工安全观入脑入心。
4)线上线下结合法。新员工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培训期间,教师除了通过线上答疑解决新员工自主学习时遇到的专业问题,还积极引导新员工从本专业的角度关注社会热点。将网络安全等思政元素融入到“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调试”专业课的实操视频中,并依托“国网学堂”构建思政资源库,实现随时随处可学,满足新员工自主化、移动化学习需求。
5)翻转课堂法。电力通信专业新员工是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的主力军。通信新技术讲座采用翻转课堂法,搭建新员工分享通信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工法的平台,为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创造条件。2022年以来,在电力通信专业新员工中开展了多期通信新技术讲座,分享了无线专网、5G、电力北斗等新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创新应用,活跃了学习氛围,激发了新员工的创新思维。
2.3 构建思政元素融入新员工培训的保障机制
1)发挥制度的引导作用。根据相关规定明确该专业课程思政工作的责任清单,并制定实施细则,推动教学团队建设和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构建责任落实体系,要求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同时实施课程思政;规范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对责任落实情况及时检查反馈,形成课程思政实施标准,保证思政元素融入培训教学的规范化。
2)发挥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关键作用。完善理念引导机制,引导教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牢固树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教学理念;完善素质能力培养机制,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其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完善协同配合机制,加强与其他高校思政学者、电力企业内部党建专家的交流合作,组建课程思政柔性教学团队。
3 电力通信专业新员工课程思政成效
1)深挖思政元素,初步实现课程思政内容标准化。在电力通信专业实际授课过程中,通过开展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沙龙等活动完成本专业9门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的设计,在课程与思政元素之间建立映射,将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融入新员工培训全过程。
2)搭建思政平台,初步实现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化。针对新员工个性化、多维度、易变化的特点,依托线上“国网学堂”,梳理专业课程思政系列微课程、微电影,构建课程思政系列资源库,打造各专业课程思政培训教学共享开放平台,促进各专业协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3)健全制度标准,初步实现课程思政规范化。健全课程思政制度标准和评价依据,应用课程思政实施评价表,开展师生互评和专业听课评价,应用多样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常态化。
4 结语
本文对电力通信专业课程典型思政元素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形成了专业课程类别与思政模块、思政元素的对应关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并构建了实施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以实现新员工培训中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