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2-11-23管宝欢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天津3018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20期
关键词:呼吸机呼吸衰竭通气

管宝欢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天津 3018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划分成观察组(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方式)及对照组(常规治疗方式),各40例。对比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呼吸频率和心率、肺功能指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各项呼吸功能指标对比,观察组的a/APO2、pH、PaO2较高,但是OI、PaCO2较低,差异有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0.00%(28例)比较,观察组的95.00%(38例)明显更高,差异有意义(P<0.05);与对照组发生的不良反应(20.00%)比较,观察组的误吸、口鼻干燥、排痰障碍等发生率(2.50%)显著较低,差异有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FEV1/FVC、FEV1%pred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较高,差异有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呼吸频率和心率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较低,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通过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指标,改善疾病预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呼吸功能指标和呼吸频率、心率。

临床上发生肺炎时病情较为危急,病情发展较为迅速,气体交换受阻,极易发展为呼吸衰竭,产生较高的病死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等带来极大的威胁。经之前的研究显示,通常有高达30.00%~50.00%的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的病死率[1]。临床抢救时多选择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能够给予患者快速的呼吸支持,操作便捷,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对抢救中的患者有较佳的辅助呼吸的疗效。基于此,文章以2019年9月~2021年9月80例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方式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方式展开疾病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9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共80例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干预,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经伦理审核。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42~76岁,平均(62.38±4.11)岁;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1~75岁,平均(62.44±4.06)岁。两组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各项指标比较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提供详细资料;高热并伴有呼吸道症状;双肺听诊为啰音;无药物过敏史;中性粒细胞和血白细胞增加;符合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诊断标准[2]。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低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严重低下;合并精神疾病;呼吸抑制或停止;合并血液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患有严重糖尿病;临床资料不全;无法按规定治疗;不服从医嘱;气道有大量分泌物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缓解其存在的呼吸状况,雾化吸入舒喘灵支气管扩张剂,纠正电解质紊乱的现象,并缓解气管痉挛,实施平喘、化痰、常规止咳治疗,并注射200mg的氢化可糖皮质激素进行干预,并持续实施低流量的鼻塞式吸氧。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基础,选择迈柯唯(型号servo-S,美国西门子公司)无创呼吸机通气。在应用呼吸机前,取合适面罩,并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小范围微调整呼气压力0.294~0.784,呼吸频率10~16次/min,吸气压力1.16~1.764kPa,40%~55%氧浓度。患者开始治疗时给予每次3~6h/2~3次/d通气。同时按照好转状态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呼吸机参数,避免痰液阻塞呼吸道。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呼吸频率和心率、肺功能指标等情况。①呼吸功能指标[3]:主要包含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pH值、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对抽取患者3Ml桡动脉血实施,检测时取血气分析仪完成;②肺功能指标[4]:选择型号:MasterScreen的德国肺功能测试系统进行肺功能检测,主要指标包含FEV1/FVC、FEV1%pred;③临床疗效判定标准[5]:包括无效:患者的血气指标和临床症状加重或未改善,心电图检查显示并未改善;有效:患者的血气指标未达正常标准,24h内临床症状部分缓解,心电图检查反应稍作改善;显效:患者血气指标达正常标准,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检查恢复为正常状态。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40×100.00%;④不良反应[6]:主要包含误吸、口鼻干燥、排痰障碍等,总发生率=(误吸+口鼻干燥+排痰障碍发生例数)/40×100%;⑤呼吸频率和心率。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比较呼吸功能指标水平

与对照组各项呼吸功能指标对比,观察组的a/APO2、pH、PaO2较高,但是OI、PaCO2较低,说明对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取得的呼吸功能改善情况更佳,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呼吸功能指标水平(±s)

表1. 比较呼吸功能指标水平(±s)

组别 n a/APO2 OI pH PaO2(mmHg) PaCO2(mmHg)观察组 40 0.45±0.16 4.31±1.02 7.36±0.02 81.66±23.52 35.41±10.20对照组 40 0.31±0.10 6.48±1.33 7.12±0.01 70.53±21.11 42.75±13.29 t 5.747 10.028 83.138 2.727 3.393 P 0.000 0.000 0.000 0.006 0.000

2.2 比较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0.00%(28例)比较,观察组的95.00%(38例)明显更高,说明对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取得的治疗效果更佳,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分析[n(%)]

2.3 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

与对照组发生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的误吸、口鼻干燥、排痰障碍等发生率显著较低,说明对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取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3。

表3. 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n(%)]

2.4 比较肺功能指标

与对照组的FEV1/FVC、FEV1%pred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较高,说明对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取得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更佳,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4。

表4. 比较肺功能指标(±s)

表4. 比较肺功能指标(±s)

组别 n FEV1/FVC(%)FEV1%pred(%)观察组 40 56.10±6.54 46.35±5.47对照组 40 51.12±5.23 41.02±3.26 t 5.150 7.248 P 0.000 0.000

2.5 比较呼吸频率和心率

与对照组的呼吸频率和心率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较低,说明对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取得的呼吸频率和心率改善情况更佳,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5。

表5. 比较呼吸频率和心率(±s,次/min)

表5. 比较呼吸频率和心率(±s,次/min)

组别 n 心率 呼吸频率观察组 40 82.85±5.92 20.69±2.59对照组 40 93.29±6.09 26.02±3.45 t 7.061 6.128 P 0.000 0.000

3.讨论

当患者发生重症肺炎时,肺末梢组织中残留气体增多,肺泡壁遭遇破坏,细支气管周围出现炎症,肺泡孔扩大,排气功能减弱,使得肺泡间发生间隔断裂的现象,极易造成小呼吸道塌陷、狭窄和阻塞等情况,发生严重的二氧化碳滞留和缺氧,最终造成呼吸功能衰竭[7]。通过分析无创呼吸机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给予低的呼气压和高的吸气压,形成能够对抗患者的呼吸气压,较高的克服呼吸道的阻力,抑制二氧化碳生成并减少机体耗氧量,增加患者气道的通气量[8]。联合较低的呼气压,可极大程度上增加通气量,改善肺泡氧合功能,增强肺含氧量,改善患者通气情况。且无创通气有较高的安全性,操作简单易行。此次研究中,与对照组的各项呼吸功能指标对比,观察组的a/APO2、pH、PaO2较高,但是OI、PaCO2较低,说明对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取得的呼吸功能改善情况更佳;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说明对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取得的治疗效果更佳;与对照组发生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的误吸、口鼻干燥、排痰障碍等发生率显著较低,说明对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取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的FEV1/FVC、FEV1%pred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较高,说明对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更佳;与对照组的呼吸频率和心率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较低,说明对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呼吸频率和心率改善情况更佳,差异有意义。经本研究结果显示,对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通过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方式,可改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呼吸功能、肺功能指标,安全性较高,产生的作用显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实施无创通气中产生的作用显著,需要全程给予耐心指导,保持高度责任心。

综上所述,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方式用于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可改善呼吸频率、心率状态,改善肺功能和呼吸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恢复,适合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呼吸机呼吸衰竭通气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间歇俯卧位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