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功爵制:秦军好战的秘密
2022-11-23张不叁视觉中国
文/张不叁* 图/视觉中国
喜欢历史的同学一定知道战国时期被称为“七雄”的秦、齐、楚、赵、燕、韩、魏七国。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秦国能从七雄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统一天下的秦王朝?如果让我来简单概括,那就是四个字:法治、尚武。
商鞅变法使秦正式确定了以法治国的基本国策。虽然这种古典法治和咱们现代的法治是不能比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已是非常先进了。身处七国争雄的乱世,人们都对上战场习以为常,但像秦人那样好战的却独此一家。《商君书》里有这样的描写:“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秦军士兵之所以对一般人避之不及的战争趋之若鹜,争着抢着上战场,原因就在于,军功是用来兑换爵位的“硬通货”。商鞅变法推出了军功爵制度,通过授予将士们爵位来表彰其军功,这些爵位堪称历史上最早的军衔。
秦朝爵位共分二十级,由低到高大体分为“士—比大夫—卿—侯”这四大等级。
“士”这一级别包括“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四级。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商君书》规定,得到“公士”爵位的人同时能得到一顷田地、九亩宅地,还有官府指派的一名仆人。对一个平民来说,上战场杀敌就是最快的晋升之路。
既然杀了一个敌人就能得到一级爵位,是不是杀二十个敌人就能得二十级爵位了?哪有那么容易!当你杀敌立功成为军官后,就要按集体功劳来加官进爵了:只有部队斩首达到三十人以上,该队的百将、屯长才能记功;攻城战中斩首八千人以上或野战中斩首二千人以上,指挥的将军才能记功。
从第五级“大夫”开始,就属于“比大夫”这一级别,社会地位逐级升高,到达第八级“公乘”,出入可以配车。第九级“五大夫”是一个堪称“分水岭”的爵位,拥有这一爵位的通常都是将军。邯郸之战中,秦军一开始的统帅王陵就是五大夫爵。从“五大夫”往上,“左庶长”“右 庶 长”“左 更”“中 更”“右更”“少 上 造”“大 上 造”“驷车庶长”“大庶长”……这些爵位之前大多是秦国的官职,后来慢慢与职位分离,变成爵位的名称。
秦人的爵位越高,享受的待遇也越高。你肯定注意到,兵马俑的衣着、发型各不相同,专家们认为,这与他们的爵位相关:完全不穿铠甲的跪射俑可能是最低级的“公士”爵;驾驶战车的驭手俑身着铠甲,可能是第三级“簪袅”爵;衣着更华丽的将军俑显然属于高级爵位。
不难想象,军功爵制为怀揣“秦国梦”的人提供了上升通道,战场上秦军那恐怖的战斗力,相当大程度上都是靠着军功爵提供给将士们“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支撑的。秦军“打遍天下无敌手”,从“南平百越”“北击匈奴”这两大战役就能看出:它们是同时进行的,而且两条战线都取得了胜利,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别的王朝能有如此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