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军队如何计算军功?

2019-12-20刘琦

高中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头秦军秦国

刘琦

在古代,军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将军进爵、士兵受赏的重要途径就是依靠军功。而军功的评定与杀敌数量直接相关,你能杀多少敌人,你的军功数值就能飙升多少。这就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产生了,古人是用什么方法记录军功的?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核实杀敌数量的?

“首级”统计法

在古代战场上,自从有军功制,割首级记军功便作为一种计算军功的方式流传下来。最著名的首级记军功,当属秦国。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行十六级军功制,秦国士兵每斩获一个“甲士”(军官)首级(一般士兵的头不行),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仆人数个。这么丰厚的赏赐,都是赤裸裸地用人头堆出来的。所以司马迁才会有“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的记载。就是说,秦国的士兵打仗的时候,扔了战甲,光着上身,左手提着人头,右臂夹着战俘,奋勇向前。这也是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的原因,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往前冲,这战斗力谁能与之匹敌?

不过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士兵有时间割人头吗?实际上,古代军队作战并非单打独斗。以秦军为例,作战时以百人为单位(有75名战士和25名后勤人员)同进同退。当一个士兵砍人头时,将得到其他战友的掩护。而且秦国对于军功的考核有着严格的要求。秦军五人一伍,若有一人战死,其余四人获罪,有二到三人战死,则加重处罚。免罚的条件是秦军一人战死,必须用一个敌军人头作补偿。因此,普通士兵若想取得军功,必须先从斩获敌首中扣除己方战损士兵,方能计算军功。另外,战场形势好,把敌人打跑了,自然有时间割人头。形势不好,那前面收获的人头也别想要了,先想想怎么保住自己的人头吧。

不过,后来还是有人提出“两军格斗,手眼瞬息,不得差池,何暇割级?” 割人头确实耗费时间长,携带分量又重,不利于快速行军作战,也影响战斗力,因此逐渐演化为割耳朵计功,而且只以左耳为准。选择左耳,是因为古代以左为尊。在《神雕侠侣》里,杨过为郭襄祝寿,其中一件禮物就是灭了蒙古大军前锋,并割了几麻袋耳朵。另外,也有以鼻代首的记载。

秦汉之后,历朝军功大同小异,如宋朝时期的名将狄青、岳飞,两人均以士卒身份入伍,一路刷人头刷成将军。

后来,军功计算方法越发复杂。到明朝,实行“奇功”、“首功”、“次功”三等军功,获得“奇功”有四种情况,“突出敌背杀败贼众”,“勇敢入阵斩将搴旗”,“本队已胜、别队胜负未决、而能救援克敌”,“受命能任事、出奇破贼成功”;“首功”有三种情况,“齐力前进、首先败贼”,“前队交锋未决、后队向前败贼”,“军行及营中擒获奸细”;剩下的则都是“次功”。当然杀的人不一样,赏格也不一样。如果遇到倭寇、海贼,按照规定“斩倭首贼一级,升实授三秩,不愿者赏银百五十两。”总体而言是北边为上,东北边次之,西番及苗蛮又次之,内地反贼又次之,倭寇、海贼最高。

人头如何变现

砍了人头要拿去兑换军功,需要从屯长 (50人长)和百将(100人长)级别一层层登记上报,汇总后再授爵。一般“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

士兵在上报人头数量的时候,必须要有人证能证明此人头是你所出,而非他人所有,必须人证物证兼备,军功方能为你所有。这样一个举措,有效提高了军功上报的准确率。那万一士兵合伙欺瞒将领呢?没关系,秦人自有妙招,他们会对被杀的尸首数量进行核实,以此来鉴定人头的数量,判断二者是否均衡,如此,军功记录的准确率又更上一层楼。

别以为这样就完了,还必须要预防万一的情况出现,因为那可关系到一个士兵一生的前途。因此,秦人当时还采取了首级示众的方式来核实上报情况,在为期几日的时间里,如无他人认领该首级,则情况属实,可以确定军功所属。

当然,有人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几个人同时斩杀一个人的首级,这时候军功该如何找主?那也没关系啊,不是还有个集体军功奖吗?

对于军官而言,获取军功的难度更高。秦军基层指挥官“屯长”和“百将”在作战中,所在军队如果没有斩获,自己将被斩首。相反,斩首达到33个,“屯长”和“百将” 升爵一级。而且屯长以上级别的军官不能拿人头,以免贪下属的功,即使拿到人头也算集体军功。率长(1000人长)以上的中、高级军官,如都尉、裨将(副将)、主将等,升爵需要的军功则更多,要在围城战中斩首八千以上,或者野战中斩首二千以上,才能进行封赏,各级将官均可升爵一级。所以军官升级更慢。

不过也有例外,如果你是“陷阵先登之士”(敢死队),则只要在攻城中先登,就算军功,“五十人皆能升爵一级”,阵亡者,爵位由后代继承。这也是明知凶险,却屡屡有人愿做陷阵先登之士的缘故,风险越大,得利也越大。对士兵而言,用一个人的性命,为子孙博取爵位,无疑是值得的。

比斩士更重要的军功是斩将。将军是一支军队的指挥官,在军队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将军的位置靠后,身边又有忠勇的卫队保护,因此,杀死一个将军难度更高。当然,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一旦得手,风光无限。楚汉相争,项羽兵败垓下,被迫在乌江边自刎。为了争夺项羽的尸体,汉兵一拥而上,自相残杀,死者达数十人。最终,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四人各得其一体。汉高祖刘邦分别给予四人封侯和食邑的奖励。其中,杨喜拉开了中华四大家族之一“弘农杨氏”的序幕,可以说一次斩将的军功,改变了一个家族的命运。

不得不说的抢功与冒功

提头领赏,难免有心术不正的人抢人头。《睡虎地秦墓竹简》里就记载过,一个甲士趁没人偷偷刺杀另一个甲士,只为抢夺后者手里的人头,还好被路过的伍长出手阻拦,并将抢人头的甲士绑起来带回去军法处置。这还是只是被撞见的,没人的地方,这种事情不知道有多少。

不光从别人手里抢人头,一些士兵不惜砍杀平民来冒充军功。这自然是被严格禁止的,但屡禁不止。所以秦军报人头,要经过层层检验,必须是甲士,必须是敌人。砍人头也要技术:脖子要完整砍下,露出喉结,免得用妇女儿童来冒充;要尽量保证头上发髻完整,才好辨认是敌是友是军是民。

还有虚报战功,汉文帝时云中太守叫魏尚,有次向朝廷报边塞杀敌人头数目,报上去的数字与实际人头不符,差了2颗(也有说6颗),结果就被革职查办。后来还出现了官兵杀良冒功、甚至残杀同僚假冒的现象,尤以明朝为最,斑斑劣迹不绝于《明史》《国榷》等典籍。每当国家腐败无能之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究其根源,无非是国家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变弱,部分官兵投机心理作崇所导致的。

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想要重振明军战力,于是恢复军功爵制,抵抗外敌侵略,却不想当时部队已经全面腐败,军功登记从下往上一路作假,兵士们为了利益一边贿赂各级官员谎报军功,一边杀害平民冒充敌人首级,以至于边塞民不聊生,离心力骤增。到了明末,“杀良冒功”几乎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之后,随着冷兵器战争时代的结束,这种以首计功的方式也随之消亡了。

猜你喜欢

人头秦军秦国
五张羊皮
瞒天过海
假人头防盗大法
“猎头”行动
朋友圈
鸡口牛后的故事
秦军文:“再苦再累也不退休”
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