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与如何: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新时代培育
2022-11-23刘小华
刘小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当前已经身处“世界百年未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大变局”的高度重叠的新时代,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重要的是要“化危为机”,让中国赢得更好的发展。然而当下,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对时代进行了抽象的把握,后现代主义将时代虚无把握,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误解和消解现象在国内外不同程度存在。这对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征构成了挑战,需要在众声喧哗中把好时代脉搏,旗帜鲜明地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批判精神,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坚决彻底地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故而建构科学、革命、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批判观就显得尤为必要。我们要在“强起来”的新时代探究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培育路径,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人民性,担当其反思、批判和引导的功能,完成对人类解放旨趣的重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培育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价值意义
黑格尔把哲学看作是“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并认为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儿。马克思在某种程度上对此予以确认,并把哲学提升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高度。哲学家不约而同地指出了哲学理论与其时代之间的巨大张力:在批判中捕捉和回应时代的问题并加以升华。马克思认为,他的哲学“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112 页。。无疑,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时代的表达和批判可谓史无前例,其巨大的批判性力量和革命性特质依然回响在我们当今时代。
(一)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马克思主义批判观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理论武器
当前我们面临多元价值观,文化交流交融复杂社会环境,亟需建构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及理论体系,尤其要重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需要不断地承继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和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努力构筑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体系、新话语,这就必然要诉诸批判性逻辑及其话语。即是说,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话语的生成中,建设性与批判性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第341 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是要紧跟时代的问题,并且在破解时代难题的过程中推进思想进步的,这就要求学术理论研究观照现实、回答现实问题。而唯有批判精神和强大的批判逻辑才能构筑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才能,赋予其自觉的批判意识,传达出批判的声音。简言之,有责任担当和问题意识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首先要筑牢批判意识,用马克思主义批判观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批判逻辑。从根本上说,这种批判精神与意识,并不是单纯和极端地否定一切,其本质上是对一切事物和现象采取辩证的批判性态度,其本质是通过揭露假丑恶来弘扬真善美。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德国现实制度及其观念形态的基础上开始其思想发展历程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们构建、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批判史。这种批判既是基于实践基础之上的现实批判,也是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自我否定和辩证式的自我批判。
正是基于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自我批判史生成,马克思主义自身展开为构建与批判内在统一的发展史和批判史。由是观之,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观念等众多话语体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重获新生,从根本上说即是意味着如何真正地贯彻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问题,因为只有继承与深化马克思主义批判观,才能真正地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逻辑体系和话语体系,通过批判的方式把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西方文化中合理的观念元素熔铸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体系及其实践中,而不是简单的机械式拼凑或粗劣的思想杂糅。
(二)马克思主义批判观是全社会自觉抵制资本主义外来流毒、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堡垒
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批判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构建起全社会自觉抵制外来思潮流毒的屏障。经济全球化样态下,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新特征同时又面临着新挑战。国际上多样化社会思潮纷纷涌入中国,裹挟和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继而与我国各种思想理论交汇和融合,在思想和行动上对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影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甚至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侵蚀着人们的价值观。而此时国内的种种思潮也此起彼伏,我们在对抗西方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同时,又滋生出极具偏执和虚妄色彩的民粹主义,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思想的混乱和价值观的碰撞。
面对各种社会思潮,民众之所以被迷惑,很大原因在于其政治研判能力的不足,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不具备系统、科学的理性思维和政治辨别力,实乃马克思主义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的缺位。只有真正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点、立场和方法,才能用扬弃的眼光来阐释各种社会思潮,才能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并经由比较与认同坚信马克思主义。当前,“用辩证否定的态度扬弃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理论自觉和自信的重要表现”(3)田心铭:《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 年第10 期。。我们更要关注的是社会思想潮流的走向,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引领民众思想发展。
随着“回到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综合性研究”等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路的出现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呈现,国内一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视角与立场回到了马克思经典著作以及由此而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误解”“曲解”“肢解”马克思主义的状况已经有了一定的缓解,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完全解决。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为基础,从经典文本本身出发而不是从我们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固有结论和公式等前见出发,重新发现马克思主义的本来的论点和方法,是更好地继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思想的体现,尤其对于年轻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来说,首先沉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文本中,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意”“原意”“全意”进行深入研究和重新诠释,这是理论研究极为重要的起点。其次,理论研究要面向现实。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对现实社会矛盾运动的深刻反思,并且对社会实践有着科学的指导作用。当今时代,要想继续保持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与吸引力,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过程中,始终注意与现实相结合。这种现实的关照,不仅应该有中国的眼光,而且还应该有世界的图景,只有在世界的图景中发现“中国问题”,坚持“中国意识”,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全球化时代解决“中国焦虑”。因此,这样的研究必须摆脱以往经院化、神圣化的倾向,而是要如同马克思主义产生时那样,从复杂、多变、多重的现实中寻找理论的深层基础。
(三)树立马克思主义批判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动力来源于时代的主题、现实诉求、社会文化及社会心理等。作为一种理论,虽然马克思主义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但时代的主题总是关怀当下的具体事务,社会生活是具体的、现实的,人们更关注现实利好,这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在倡导远大的社会理想时,更应关怀社会的现实生活,契合当下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
从宣传教育方式方法角度讲,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既要重视面对学校的宣传教育工作,又要重视面向全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首先,扎实推进针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在学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在校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虽然贯穿学习的始终,但其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甚至很“低效”。其次,在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教育过程中,社会大众对马克思主义认知容易持异样的态度,有些人带着“有色眼镜”对待它。显然,这是因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不够。在当代,任何执政党都尝试从意识形态上的价值建设和政治立场的认同等方面来维护其政权稳定,因而必须对广大民众从其主流意识形态上建构一种认同的价值,使民众内心认同。当下马克思主义传播途径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社会教化的缺位,这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从学校毕业之后,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仍停留在当时的水平。殊不知它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学说,随着其问题探究的逐渐深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累积,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究获得了新的进展。然而这些成就有效地传播于学校和党政机关中,广大农民、工人和企业的工作人员却不了解。因此,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社会教化的工作中,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通过民族的、大众的、现代的、切实的形式,向最大多数的普通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论点。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的教化工作,不仅要经常化,而且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环境、消费环境、生活环境相融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在诉求、基本利益、主要矛盾相关联,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学习的亲切感,激发学习的紧迫感,体验学习的实效感。
新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不甘寂寞,纷纷以各种方式和途径走向思想舆论前台,甚至假借“普世价值”名义对我国主流价值观进行污名化——如将集体主义原则曲解为集权主义、将有为政府抹黑为威权政治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社会,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科学地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看,什么时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什么时候现代化建设就顺利,人民就能得到更多实惠。反之,中国现代化建设就遭遇挫折,人民的衣、食、住、行、乐就得不到有力保障。同时,如果我们仅仅去批判新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而不去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那我们就找不到批判上述各种错误和反动思想的理论武器。
创新的迫切性还来源于应对其他社会思潮的挑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创新是在坚守一定的原则前提下的创新。针对目前创新马克思主义,有学者归纳了几点应遵循的原则:在指导理论和指导思想方面,它认为中国要始终把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放在主导位置;在政治体制上,不能放弃工人阶级在政党中的领导地位;在经济体制上,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决不能动摇;在奋斗目标方面,要达到共同富裕。概言之,在思想根源上,其创新必须基于马列主义和中国既有的中国化理论成果,换言之,后者是前者的思想根基,前者是在后者这个“基因”的新生。在实践层面上,“人民至上”、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等具备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的要素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马克思主义批判观是正确应对新时代我国新情况新问题的重要方法原则
“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中国‘强起来’的现实意义,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对中国‘强起来’的指导作用。”(4)陈学明:《中国如何“强起来”——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角度的分析》,《学习与探索》2018 年第7 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建构、社会环境、社会治理等的落后暂时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和吸引力,进而阻滞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形成。进而言之,在中国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法律的执行监督不到位,各种非法活动在社会上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有的甚至在一些行业或地区成为一种“潜规则”,这必然涉及他人的权利与利益,容易引发各种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必然涉及利益的调整,而利益问题容易衍生出矛盾冲突。此外,现代社会发展迅猛,对很多生产、经营、消费等领域的新生现象,如何评价,往往还需要时间检验,而这一发展过程中,由于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导致这些行为可能成为产生矛盾的直接或者间接原因。因此,面临多样化的复杂矛盾,我们必须科学预防和有效化解,而蕴含在马克思主义批判观中的辩证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在当前各行业领域中构建一般方法论原则。
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已转向深层次的“不平衡”“不充分”,对“共同富裕”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还会面临很多考验。首先,中国的社会制度建设可能存在着秦晖先生所言的负福利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社会的不公平。其次,一些本来较好的社会建设的设想在制度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没有实现预期。我国的各种发展策略在预期价值与最终实现价值之间有一定差距,这样一来,社会矛盾自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不同的认识、分歧、矛盾和斗争是必然的,甚至有个别领导干部可能会走弯路乃至犯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在这些矛盾与斗争的过程中,才不断要求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其核心要义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形成。此外,科技的发展,网络以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传达社会资讯和思想时,在信息获取和情感表达方面,“碎片化”“片面化”,真实与流言共存,正能量与负能量共存,在缺少社会诚信的实体与虚拟世界里,当下中国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以及解决此类问题而产生的分歧和矛盾,可能会以更广泛、更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换言之,新的社会问题产生了解决问题的错误方法,即消极解构式的批判或者是泛道德化和泛政治化批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要认识和消解这些矛盾,应从新时代特征出发,凝练新思维,大力培育科学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批判观。
二、培育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原则遵循
任何理论的批判都是基于其内在原则,否则就可能沦为毫无根据和指向的无序评判,而绝不可能成就为普遍有效的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保持着对资本主义的整体批判态势,至今魅力不减,原因即在于其批判的原则性。马克思主义批判性特质从其诞生起,既观照现实又反观自身,不断地自我生成和发展;而且批判性价值底色即在于人民性,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现实处境中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一)在马克思主义自我批判和发展中推进理论创新
马克思在谈到自己的批判时说:“我指的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就是说,这种批判既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64 页。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最宝贵的理论品格之一。马克思主义作为开放的理论,尤其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地批判现实,以自我批判的方式进行着创新、丰富和发展。所谓自我批判是指批判主体对其自身以及其所批判的理论,始终秉持自我反思、自我扬弃直至实现自我超脱的批判行为。为什么要自我批判?是因为理论来自实践,而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实践是永远向前发展的。因此,理论自身要始终保持其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就必须与时俱进,通过自我否定来保持其对实践的有效指导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旦形成后,人们又可能因为坚信其科学合理性并将其提升为信仰而忽视和丧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自我批判意识,走向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即典型地体现在它持久地观照和反思现实,使其永远立足于时代前沿,发出时代的最强音,永葆其先进性和科学性。就像伊格尔顿所提出的,“马克思针对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提出的分析和预测让‘马克思主义者’成了‘高瞻远瞩者’的代名词,引起无数人为了这一称号前赴后继”(6)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年,第1 页。。
早在资本主义上升期,马克思恩格斯就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284 页。科学论断,这是基于他们对于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内在矛盾的深刻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的科学诊断无疑具有一贯性,但他们完全摒弃了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辨,进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尚且容纳和迅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对该论断进行审慎地完善,加以辩证地理解和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当下状况和未来趋势。由此,马克思补充道:“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33 页。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视野既具有时代的穿透性,同时又有强烈的时代感,完全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的伟大理论勇气和实践精神,不仅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批判,而且体现为理论探索过程中的自我批判。因而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科学理论的创立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每一步深化和进展都契合于“被把握的时代”,必然伴随着革命式的理论自省与自我批判。
马克思主义历经苏联社会主义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各阶段的洗礼和发展,不但从未过时,而且总能重新焕发无限生机,究其根因即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绝不固守于原有的理论边界和既有范式中,真正地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在与时俱进中以马克思恩格斯式的批判自觉开拓着理论境界。因而,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需要在自我反思中进一步凝练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以理论批判的自识和自觉主动作为。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根本立场
资产阶级的现代解放话语是以普世价值的形而上学理想作为基础的政治解放,抽象的自然权利学说及其天赋人权观念是其基本理论预设。这种抽象的权利和解放话语,以其虚假的演绎逻辑承诺了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平等观念,掩盖了现实的各种不平等境况,导致了它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本质背离,遮蔽了政治解放逻辑下的真实个人命运,实质上仅仅是维护有产阶级的利益。
正是在这一根本立场和价值归旨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武器直指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抽象性和虚伪性,直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及其对于人之本质的异化和扭曲,并最终导向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的最大价值诉求。对此,列宁确切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特质与其价值归旨之间的内在和本质关联。“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整个马克思主义而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后一性质的确完全和无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因为这个理论公开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揭露现代社会的一切对抗和剥削形式,考察它们的演变,证明它们的暂时性和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必然性,因而也就帮助无产阶级尽可能迅速地、尽可能容易地消灭任何剥削。”(9)《列宁全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18 页。因而,马克思主义的彻底批判性和革命性从根本上颠覆了资产阶级普世价值理论,兜底和清算了资本逻辑的根基,列宁不但指认了马克思批判立场的要义,更重要的在于强调了其批判的无产阶级价值立场。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并非仅仅停留在批判本身,批判是以其更根本的目的作为价值指向的。即是说,在马克思恩格斯完成对于资本主义的内在剖析过程中,批判只是他们运用娴熟的锐利武器,也是改造旧世界的有效手段,批判最终服务于对现实社会的改造和服务于人民大众。
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人民性立场,生发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广大工人阶级生存状况的同情,无论从《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记者的辩护》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都贯穿着他们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极大关注,暗含着伟大导师开启批判事业的情感诱因。进而,马克思恩格斯在世界观上完成从形而上学到辩证法的逻辑颠倒,基于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话语逻辑的揭露和批判,以及对抽象的权利统一性的破解,并从科学的人类历史向度上还原出真正的人类立场或人民立场,通向本真的人类解放之途。
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内外阐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57 页。,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浓缩为“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创造者角色、主体地位和价值原则,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主体性的最佳总结。
三、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培育路径
新时代我们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保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由之路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历史昭示未来,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要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体系,同样应该始终坚持培育科学辩证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批判观,因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第13 页。
(一)培养理性和辩证的思维方式,自觉彰显本质特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伴随而来的是各种社会舆论竞相登场。一方面,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塑造着复杂多样的思想观念,这为多种社会舆论的滋生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另一方面,全球化本身就是一场各种思想和文化观念激荡和碰撞的过程,任何国家和地区概莫能外,都会被夹裹于其中。因而,西方国家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形态必然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冲击我国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阵地。社会舆论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为根基,这就决定了以相应的理论批判对其破解并加以引导才是妥当的处理方式,而不是采取任何政治运动或行政手段。鉴于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武器,对各种社会舆论和文化观念加以审视、剖析和甄别,并给予有理、有力地回击,就必然要求我们构建起牢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体系。
“批判”无疑是目前人文社科领域甚为时髦、使用频繁的词汇之一,甚至大有将其普遍化和浅薄化的倾向。究其根因,在于我们没有真正切中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真义,使批判浮于形式,流于表层征象,而非深入批判内容或对象的内在支撑逻辑,算不得本真的“批判”。更不用说,在当前普遍存在的浅薄化批判中,甚至不乏以个人感情色彩取代逻辑和辩证分析的拙劣做法,也不乏以平面化的思维方式取代以科学、理性、辩证批判与剖析的倾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批判是其固有的属性,批判性甚至被认为是其本质的属性。秉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就是要真正地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逻辑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理解,首先要破除对它的误解或强加于其上的曲解。有人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建立这一理论的时候,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还如火如荼,此时就提出其必将灭亡,必然使这一理论先天地带有片面化与幻想化之不足。如果仅仅基于资本主义所呈现出的一些丑恶现象就断言其行将灭亡,此论无疑具有更多的道德浪漫主义色彩而非科学严肃的真理因素。当然,从终极意义上讲,任何事物都不会永存,必然会被新事物所代替,然而,这种过于宏观化和抽象化的论断并没有什么更实际而具体的指导意义。还有人指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批判观是双重标准,对资本主义和其他思想流派总是持强烈批判的态度,而对自身包括无产阶级总是持非批判的态度。总之,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点是这样或那样地被误解或误读着,或被否定,或被视为道德化的呐喊。这些认知极大地制约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客观把握。更为严重和令人忧虑的是,人们又多以被误解、曲解了的所谓马克思主义批判观来解读与评价现实,并把被歪曲和丑化了的世界视为真实的世界存在。科学、理性、辩证是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重要特色和本质特征,这三者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并构建了完善的整体。这表现出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自立、自信和自主。
(二)坚持科学与道德的自觉统一,摒弃泛道德化思维
“新思想的优势又正好在于我们不期望借助教条来预想未来,而只是希望借助批判旧世界来创造新世界。”(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7 页。新世界的产生和创造,我们必须将其建立在客观主义和非教条主义的基础之上,要能通过事物的外在现象而找出其内在本质,以减少外在化和感情化;与之同时,还要用发展的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积极促进社会的繁荣。假如我们的目标不是设想未来并让其在将来有普适性,我们的目标就更加明确,我们应该知道要做些什么,那就是要对当前的所有进行无情的批判,何谓无情?就是“这种批判既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7 页。。
对批判性思维的坚持,要避免割裂科学批判和道德批判,尤其是要避免疏离科学精神而蜕变为泛道德化的批判。科学的批判不但要有完善的思维,还要有饱含情感的关怀,它们是互为补充的两部分。这就意味着批判不但要充满“激情”,也就是要遵从道德情感,而且要有“头脑”也就是充满理性,失去理性的激情只能是有害无益的情绪化宣泄,没有激情的理性很难真正地关切人间疾苦。
要让批判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并取得一定的效果,那就要认真平衡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关系,科学批判和道德批判之间的比重,尽管从感情的角度来看,激情的批判会让人感同身受,但正因为从情感考虑,它容易形成情绪化和现象化,因而并不能化解根本矛盾。想要实现深层次的有效批判,就应该要用充满情感的“激情的头脑”进行科学批判。马克思从辩证的、唯物的角度对历史进行了批判,他没有让自己停滞于外在化、片段化以及纯道德化的阶层,而是让自己把科学和道德联系在一起,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道德品质的应然性联系在一起。一方面,科学批判有着充分的道德情感并把其作为道德批判的根基。另一方面,道德批判也应该从科学论断的层面出发,并把它当作科学批判的价值引导。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观重视用历史的规则性和伦理的人情味双重标准来思考问题。
泛道德化是批判的阵营中科学色彩较为浅显而道德意味却被无限放大的非理性倾向。科学批判毋庸置疑需要从科学理论出发,科学论断具有普适性和先进性,它是剖析问题的主要凭借,实践假如不用科学论断做引导就会丧失发展的方向。一方面,社会发展和变革将会产生新的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科学论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引导以帮助人类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另一方面,当今人们在面对社会科学论点的时候,有严重的工具化倾向,所以,现如今轻视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理论的价值的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这也为泛道德化批判之片面化、表象化、情绪化存在提供了滋生土壤。它总是有丰富的感性理性表现不足,这是因为缺少科学论点作为指导的缘故。理性以理论为指导,通过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提升自身的判断能力。国民要增强文化自信和理论自觉,必须自觉地理性地克服沦入泛道德化批判的误区。
(三)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增强攻坚克难的解题能力
增强和落实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最终还在于培育好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主体,即社会实践中的人民群众,塑造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及其批判意识,提高其鉴别能力。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的头脑,它才能真正地释放出现实的解放力量,这是因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9 页。。这就意味着,通过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弘扬理性、科学和辩证的批判精神,“批判的武器”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化作现实的物质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力量,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的受益者。在新时代,强调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人民性是切实贯彻我党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而“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1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第317 页。。所以,在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甚至与西方虚无主义以至自由化思想作斗争的阵地上,应当充分肯定和发扬人民的批判主体性作用,充分地信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具有科学的辨别和批判能力。同时,在涉及人民群众相关利益的问题上,应当尊重人民群众的真实诉求,听取人民群众的声音,这将有利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凝聚人民的向心力。从人民的坚定立场出发,才能真正地运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有效维护人民利益,批判任何损害人民利益的错误做法,最终做到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在新时代干事创业谋求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主体必须要有能够敏锐发现问题、清醒正视问题、自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全党的理论武装,这必将助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钥匙。把马克思主义批判观作为思想武器,唯有此,增强攻坚克难的“解题能力”才能变成现实。
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探求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答案追寻,党和人民探索持续不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顶层设计,全面部署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处讲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主要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党的建设领域的体制、机制等,也就是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指国家治理者能够擅长依据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管理国家,继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这就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观对待现有理论和实践,不僵化,不教条,并依据形势变化更新治理理念、深化治理体制改革、完善丰富治理体系、让治理能力得到提高。这要靠增强理论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观,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用党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解决现实重大问题。
总之,在“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道上,一个走向强大的民族要想真正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培育科学理性的马克思主义批判观,运用好这把锐利的武器,才能掌握其精髓,才能真正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彰显“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