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秋冬种抗旱栽培技术

2022-11-23傅候原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结薯薯块种薯

傅候原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街道办事处社区发展服务中心,福建 南安 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该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气温高、光热丰富并且降水充沛,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因此当地有着无限的马铃薯发展潜能。当地开展的马铃薯种植在推动农业以及农民的增收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尤其在近些年来针对马铃薯秋冬种抗旱栽培技术的开发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实现了马铃薯栽培的增产增收。

1 马铃薯秋种抗旱栽培技术

1.1 马铃薯的栽培模式及效益

福建省泉州市耕地的分布比较适宜开发秋冬种马铃薯,近些年来马铃薯种植相关技术得到了不断优化与改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为农户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农民也因此积累了较多的马铃薯种植经验,对于秋马铃薯生产来说,一般情况下都会采用水旱轮作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进行旱中稻与秋种马铃薯的轮作。旱中稻每年的4月份后期开始进行播种,在5月份的后期进行插秧,9月份初期进行收割,在旱中稻的收割工作完成之后,通过对冬闲田的合理应用进行马铃薯的种植,通常秋马铃薯播种的时间最好控制在9月份的后期到10月份的初期,在每年的12月份后期便能够进行马铃薯的收获,针对秋种马铃薯开展收获的时间可以延长到春节左右,这样便能够占据市场空间,这个时间段的马铃薯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售卖,同时产量也较为可观。现阶段福建省泉州市的乡镇地区在不断加大力度发展秋种马铃薯生产,将其视为农田种植模式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1.2 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茬口安排。在完成水稻或者蔬菜等作物的收获工作之后便能够开展秋种马铃薯的种植,由于秋种马玲薯的种植忌重茬,所以如果地块已经种植过马铃薯或者其他一些茄科作物,那么该地块便不能够作为秋马铃薯的前茬。

马铃薯品种的选择。对于针对秋种马铃薯开展的种植工作,此时的马铃薯种薯处在休眠期,在完成播种之后其有效生长期相对较短,比较容易引发病害,例如青枯病。所以在实际选择秋种马铃薯品种的过程中,优先选择浅休眠、抗逆性、耐高温以及结薯早的优质薯种,以此来为后续马铃薯的高质高产提供有效的保障。

1.3 种薯催芽

传统模式下开展的秋种马铃薯种植工作通常会应用种薯切块直播,通过切块的方式来打破马铃薯的休眠。此种方式在播种之后其温度要求相对较高,如果遇到了不良气候比较容易造成马铃薯的缺苗烂种。针对此种情况,根据农户以往的种植经验,会应用整薯催芽后播种的形式,这样能够使马铃薯的出芽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选用25 kg左右的优质薯种,应用5 mg/kg的920对薯种进行1 h的浸泡,接下来选择通风性较好并且凉爽的区域进行催芽床的建立。在完成催芽床床址的选择工作之后,首先在其中铺设厚度为10~15 cm的洁净河沙,接下来密排1层薯种。之后遵循1层河沙1层薯种的原则进行薯种的交替排放,排放的层数最好控制为4~5层,在此基础上盖上3 cm厚度的河沙,铺设工作结束之后应用浓度为25%的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对催芽床进行全面的喷洒,保证其能够被充分淋透,在后续还需要保持河沙具有足够的湿润度,催芽床的温度控制在25℃即可。在完成催芽工作之后的10 d、15 d以及20 d需要将催芽床扒开对其进行检查,对于其中存在的已经出芽的薯块转移出来,将其送到散射光下进行摊晒,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炼苗,在炼苗持续2~3 d之后,便可以准备开展马铃薯的播种工作。对于其中存在的并未出芽的薯种,需要继续对其进行催芽。

1.4 适时播种

秋种马铃薯如果播种的时间过早,那么有可能因为温度高导致马铃薯的长势弱,较为容易出现老化,最终降低了马铃薯的产量;如果开展播种的时间过晚,那么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就有可能会因遇到霜冻而受到伤害。所以实际开展马铃薯播种工作的时间,不但需要有效避开前期的高温,同时也需要避开后期的霜冻,以此才能够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结薯。如果在山区开展马铃薯种植,那么需要依据海拔的高低来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展播种工作,通常来说如果山区的海拔高度为600 m时,那么可以选择8月份的中后期等到气温能够保持在25℃左右时开展马铃薯的播种工作,这样在11月份的后期便能够进行马铃薯的收获,在市场进行售卖。针对海拔不超过300 m的地块需要延后播期,通常是9月份后期到10月份前期开展播种工作,在12月份后期便能够收获。

1.5 施足底肥

秋种马铃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生育期较短,处于高温环境当中很有可能会发生老化。针对此种情况,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底肥施加量,适量增加速效肥的施加量,这样便能够有效促进马铃薯的生长。通常来说在完成整地打窝工作之后,需要对马铃薯种植田地进行稀粪水、过磷酸钙以及草木灰的施加,施加量控制在每平方千米的马铃薯田地施加37.5 t、450 kg以及750 kg,也可以直接进行复合肥的施加,施加量控制在每平方千米的马铃薯田间施加450 kg的复合肥。如果马铃薯种植田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地下害虫情况。那么可以搭配窝施底肥。需要注意的是,对有机肥以及化肥的施加需要避免肥料和薯芽直接进行接触,以此来避免出现烂薯芽的情况。

1.6 合理密植

对于合理密植技术来说,其能够在增穴、增薯夺高产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秋种马铃薯通常为采收鲜薯块上市,其生育期相对较短,对其能够可以采用适当密植的方式。通常会应用垄作,将畦沟宽度控制在1.2 m左右,每畦可以栽种2行的马铃薯,将其行株距控制为50×18 cm最佳。每平方千米的马铃薯田块大约能够种植6.75万株的马铃薯,每穴播已出芽种薯1块。如果在马铃薯种植的过程中发生了秋旱,那么在开展马铃薯播种期间可以应用稀粪水进行垫底,对播种深度给予有效的控制,可以一定程度加深。种薯在实际开展播种之前需要预先做好分选工作,对芽长较为相似的薯块选择同一块田地进行播种。在播种的过程中,主要注意将芽眼朝下,薯块的切口朝上,采用此种做法能够有效避免发生烂薯的情况,这对于推动薯块的根系发达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在完成马铃薯的播种工作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盖种,此环节的工作可以应用火烧土拌腐熟的猪粪或者是鸡鸭粪。在此基础上在畦面覆盖稻草,以此便能够有效避免暴雨袭击对马铃薯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能够起到降低土温的效果,这对于全苗壮苗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1.7 田间管理

在完成秋马铃薯的播种工作之后,比较容易发生高温干旱的情况。要想保证马铃薯苗的健康快速生长,在齐苗之后应该根据马铃薯具体的抗旱情况对其进行稀粪水的追加,通常追加量应该控制在每平方千米马铃薯田间施加15~20 t,这样便能够为马铃薯幼苗期间生长需要的养分提供充足的保障,为后续结薯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如果出现了干旱情况需要及时做好灌水工作,避免对结薯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需要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做好充分的考虑,选择磷酸二氢钾或者相应的微肥对叶面进行喷施,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植株出现早衰的情况。

1.8 中耕培土

采用培土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结薯的层次,进而实现马铃薯产量进一步提高,并且也能够有效防止薯块外露,为马铃薯的品质提供有效的保障。秋马铃薯的种植比较容易受到暴雨或者干旱的影响而造成土壤的板结或者出现种薯裸露的情况,这对结薯产生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齐苗之后需要适当追肥并且选择适宜的时间开展中耕工作,在现蕾之后同样需要进行一次中耕。这样不仅能够使薯块以很快的速度膨大,同时也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温以及防寒效果。

1.9 病虫害防治

秋种马铃薯种植在生长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晚疫病病害的影响,很大程度减少马铃薯的产量。如果在马铃薯生长的后期阶段遇到连续的降雨,马铃薯田间的湿度较高,土壤的透气性不佳,那么就很容易导致晚疫病的爆发,给农户造成严重的损失。针对此种情况,在秋种马铃薯的生长中期到生长后期,需要农户能够针对马铃薯田间的易渍水地块做好清沟排水工作。如果遭遇了“秋淋雨”,那么需要雨前或者雨后在马铃薯田间进行药剂的喷施,例如疫安、甲霜灵锰锌等,这样便能够有效避免病害继续蔓延。实际开展的喷药工作需要将具体的病情以及气候情况作为主要依据,控制好施药量以及施药次数。

2 马铃薯冬种抗旱栽培技术

马铃薯冬种抗旱栽培技术和秋种在前期的准备工作方面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其播种至收成时期主要在1-4月份。以下主要对马铃薯冬种播种施肥以及田间管理进行探究。

2.1 播种施肥

播种。在完成晚稻的收获工作之后需要对稻田开展深耕细耙,犁好丰产沟,针对畦面存在的土块进行打碎保证地面的平整度,并且控制畦面能够呈轻微的弓背形,主要的目的是防止出现渍水情况,将沟的宽度控制为30 cm左右,沟的深度控制为18 cm左右最佳,环沟控制为30 cm,畦宽控制在80 cm左右。

播种开展的时间控制在“小雪”到“大雪”期间,采用双行畦种植的方式,株和株的距离控制在30 cm左右,每亩马铃薯田间能够种植3 500~4 000株的马铃薯。在实际开展播种工作的过程中控制种薯的芽眼朝上,将其摆放到畦面上,同时应用适当的力对其进行按压,保证种薯能够和土壤之间完全接触,这对于后续种薯的扎根和出苗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在完成盖草种薯的摆放工作之后需要及时应用稻草将其覆盖住,保证覆盖的均匀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稻草最好为收割完成之后超过了5 d,将其和畦面保持垂直方向进行覆盖,其厚度控制在8 cm左右最佳,每亩马铃薯田间应用的稻草数量大约为1 000 kg。在完成稻草的覆盖工作之后,将稻草的上方铺设一定量的清沟泥土,主要的目的是防止漏光或者稻草被风吹散。做好覆盖工作之后不需要进行地膜的覆盖。如果遇到寒流情况还需要做好盖地膜措施,以此来起到防寒的效果,在寒流结束之后需要及时将地膜去掉。

施肥。需要做好冬种马铃薯的水肥管理工作,在开展播种之前应用1 000~1 500 kg的农家肥,50 kg的复合肥以及30 kg的钙镁磷肥均匀地施加到马铃薯种植田间。同样也需要避免肥料和种薯直接接触,防止出现烂种的情况。在冬种马铃薯生长的后期阶段需要应用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以及浓度为0.5%的尿素液做好根外追肥工作,追肥的次数控制为1~2次。

2.2 田间管理

引苗定苗。在进行稻草覆盖的过程中,摆放较为整齐的稻草位置出苗要相对容易一些,反之,若稻草交错缠绕,很可能会对马铃薯的出苗造成阻碍,在这个时候需要进行人工引苗。在马铃薯齐苗之后需要及时做好定苗工作,每棵马铃薯留下1~2壮苗,对于其中存在的弱苗以及小苗给予去除,这对于后续的结大薯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水分管理。冬季天高气爽,空气较为干燥,需要注重马铃薯田间的灌溉工作,以此来保持马铃薯田间土壤的湿润。如果发生了干旱情况可以从丰产沟适当进行灌水,避免水层厚度过大,防止其对种薯进行浸泡,尽量采用润灌或者喷灌的方式,同时能够及时做好排水落干工作。在马铃薯生长后期,所覆盖的稻草会开始腐烂,这时其具有较强的保水性,遇到连续降雨天气需要及时排水,为薯苗的健康生长提供有效的保障。

霜冻预防。如果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遇到了霜冻天气,需要能够在上风位置进行堆火烟熏,以此来预防霜冻,同时需要注意浇水以此来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另外同样也可以采用抗冻剂或者复合生物菌肥施加的方式,以此来有效降低霜冻产生的危害。

猜你喜欢

结薯薯块种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压蔓平栽技术对甘薯生长、结薯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红薯储藏期受害诊断技术及预防办法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及发展思考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不同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介绍三种优良种子/甘薯良种“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