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2022-11-23冯莎
冯 莎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作为我们党史上的第三个决议,内容博大精深,内涵深刻丰富,融思想性、理论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蕴含唯物史观方法论和科学认识历史规律的价值论,其意义十分重大,影响非常深远。《决议》指出:“全党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正确的党史观。”[1]11-16我们要深入理解党在过去的革命建设历程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将来如何继续成功,以便更加坚定和自觉地实践党的初心使命。
何谓“观”?“观”即观点、立场和价值取向,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强调从思想层面、意识层面看待问题。通常意义上,唯物史观可以说是世界观的一般方法论;正确的党史观可以说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形成的看待党史的基本方法。两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领域的价值论中,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事实上,正是我们党充分运用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深刻总结党历经百年而不衰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形成的重要经验,我们党在新时代形成了历史上第三个《决议》;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对《决议》文本内容的全方位解读,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所具备的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问题。
一
认识论是一种涉及认识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毛泽东同志指出,要了解党的历史,才可能做得更好,“我们要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记录历史,在翔实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让历史说话,用历史事实说话”[2]153。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每一个党和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以客观、现实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是有益的。”[3]272由此可见,从认识论视角看,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实质是“实事求是”。在运用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总结成就时务必回归原点,正确看待与评价历史,还历史以真相。
那么《决议》是如何客观总结党百年奋斗成就的呢?《决议》分别用了四组词语概述了四个时期党的伟大成就和伟大飞跃。在第一个阶段,《决议》用“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概述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什么叫“浴血奋战”?就是无数先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纵观世界战争史,没有哪个国家政权的取得象中国共产党这样艰难。什么叫“百折不挠”?就是遇到任何困难挫折都坚毅前行、绝不放弃。这一时期的重大成就体现在“四个彻底”上:“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1]21
在第二个阶段,《决议》用“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概述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这八个字深刻说明了这一时期党的奋斗具有的显著特征,客观地概述了党在进行社会主义探索这一时期的实际状况。“自力更生”是什么?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用事实说明一个道理,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在极端困难、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不依靠任何外部力量,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消灭了剥削阶级,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二是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东方大国向社会主义迈进了一大步,从不能生产任何现代工业产品到初步形成现代工业体系,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转型。我们创造了一种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新的社会形态,在短短几十年中经历了西方两三百年才走完的现代化进程,抓住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尾巴并很快实现超越。
在第三个阶段,《决议》用“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概述了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是这一阶段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标志性概括。事实证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不解放就会导致行动迟缓滞后,只有思想彻底解放才能推进改革开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三个历史性”的实现上:一是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历史性转变,由计划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由封闭、半封闭转变为全面开放;二是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从改革开放前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中国用四十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用两三百年时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三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决议》强调“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35。中国摆脱绝对贫困的农村人口近一亿,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了约占世界1/5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全球范围内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4]。
在第四个阶段,《决议》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概述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自信”与“创新”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强调要坚持“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这一部分共一万九千多字,占《决议》全文的52%,是整个《决议》最重要的内容。那么,如何理解这一时期的“伟大成就”呢?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改革、发展、稳定,中国从各个方面全面崛起,创造了让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2012年至2020年底,中国经济突飞猛进,GDP总量超100万亿元人民币,占位居全球第一的美国经济总量的76%,占世界经济总量17%,对全球经济贡献率超过了30%,再次达到自1820年以来对世界经济贡献率的最高点,中国人均收入达到了1万美元,其中广东GDP达11.5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了俄罗斯和韩国等国家,江苏GDP达10.1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等国家;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4]。5G专利技术世界前十企业,中国两个企业上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抓住根本问题,强化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问题,以“反腐、深改、外交”为突破口,为新时代的民族复兴提供了制度、物质和精神保障,让制度更完善、物质基础更坚实、精神力量更积极。这三个“更”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
四个阶段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中国走向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根本转变,实现了从“一穷二白”什么都造不出来到“世界制造业大国”的根本转变,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被动挨打到主动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根本转变。因此,《决议》总结党和人民百年奋斗“谱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壮丽的史诗”[1]16,尊重历史并作出了客观评价,深刻反映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二
作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论,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始终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决议》在全面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时坚持运用方法论,对党的历史经验作出了客观科学的总结和提炼。作为马克思一生中的重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自被发现之日起便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断。恩格斯曾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方法。”[6]664如何科学运用这种方法呢?那就是要把历史本身放到整个社会发展阶段中去看,放到历史长河中去看,而不是脱离历史时期看问题,那样容易犯片面主义错误。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我们党是依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在历次战争中,每次战役结束后,我军总会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最后建立了新中国。他曾指出,学习党史必须是科学的、客观的,而不是主观主义的。为什么总结,为了胜利;怎么总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总结。对此,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古今中外法”这种研究党的历史的方法,即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把党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来具体研究。
《决议》纵观历史发展规律,在提炼百年奋斗经验时将党的奋斗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多年的发展史和近两百年的中国近代史紧密结合,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选择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由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概括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十大历史经验也是历史的必然,经验被概括为“十个坚持”。从内容上看,这“十个坚持”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坚持党的领导,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和现实路径,更是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是同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坚持理论创新,是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走向社会主义事业发达兴旺的不竭动力;坚持独立自主,是建设党和国家、振兴党和国家的基石,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坚持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实际紧密结合的理论和实践的落脚点;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文化自强不息传统的当代实践,也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大党的作风;坚持开拓创新,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特别是改革中智慧的结晶;坚持敢于斗争,强调的是只有坚持敢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须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坚持统一战线,是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宝贵经验,也是取得建设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坚持自我革命,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历经百年而不衰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大的政治优势。
《决议》指出,坚持这十条经验,是我们党正确总结历史、展望未来的根本方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更是百年来我们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十条经验也必将在新的时期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来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遵循的方法论。
三
马克思认为本体论是“在人类把何种东西当作意义之起点的基础上构造起来的,不能脱离生产劳动的现实‘意义’把握实在”[7]。正确的党史观是用唯物史观认识、学习和研究党史的基本方法,从本体论的角度就是必须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这是我们看待评价历史问题的核心观点。
一方面,《决议》客观地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的曲折和失误。邓小平同志指出,对于宝贵财富,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失败的经验都是。他强调:“这样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实现新的团结。”[1]85恩格斯曾指出:“一个伟大的阶级,就像一个伟大的国家,可以从任何方面学习,就像从自己错误的后果中学习一样快。”[8]历史的发展规律表明,充满曲折和困难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历史本身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人打着“反思历史”的幌子,否定现实客观存在,不用正史用野史,用未经考证的道听途说取代历史真相,从否定国家领导人到否定中华民族英雄,从质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到诋毁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从歪曲历史、误导群众到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其用心之险恶不言而喻,从本质上讲就是要颠覆国家政权搞分裂主义,以此达到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目的。
对此,《决议》充分运用唯物史观,强调党的历史的辩证性和客观性,强调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并对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历史作出了清晰的回答。《决议》既注重总结好党百年来的重大成就,又注重总结党成长过程中的历史教训,体现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看待历史、科学评价历史的客观态度和唯物主义辩证法。《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也曾出现过一些失误,其中包括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后来发展为右倾机会主义)给党带来的损失;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错误领导所导致的曲折;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给红军带来的危害以及党的八大后开展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等等。同时,《决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党和国家的事业总体上发展顺利、方向正确,成绩举世瞩目。对于党的自身革命问题,《决议》指出,党的管理一度“松软”,导致党内消极腐败蔓延,政治生态问题严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受损,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调要把握党的百年奋斗主题、主线和本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无论发生什么曲折,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前进的历史,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感人的篇章,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另一方面,《决议》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的评价问题,延续了党中央分别在1945年和1981年通过的“决议”的既有结论,厘清了对党的重大问题的正确认识。《决议》着眼于党的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强调前两个“决议”的内容仍然适用,三个《决议》是合乎逻辑的,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决议》侧重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的一系列新论述,对相关问题作出了更为精准的阐释。例如,遵义会议三次提到了毛泽东同志在这一时期为我们党作出的历史功绩,强调遵义会议开启了独立进行中国革命的新阶段。这个总结更加清晰准确地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历史阶段。
综上,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总结好、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是我们党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因此,我们应把握住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核心观点,坚持把《决议》强调的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落实到实际中去,任何脱离了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历史评价都是违背历史规律的,是不客观的,也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要积极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活的灵魂去指导现实工作,以史为鉴,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这也充分彰显了我们共产党人看待、评价和总结历史的智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