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价值及教学处理
2022-11-23杨慧芳
◎杨慧芳
叶圣陶先生作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作家,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苏州园林》具有代表性意义。该文章作为一篇说明文,结构完整,语言清晰,思想突出,历来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素材和资源。
一、《苏州园林》的价值分析
(一)《苏州园林》的原生价值
叶圣陶先生,原名叶绍钧,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作家,叶老从小生活在美丽的苏州,因此对于苏州的景色和文化十分的熟悉,为他创作这篇文章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苏州园林》最初是为一部摄影集作的序,但因后期该摄影集未能如期出版,叶圣陶先生就修正了题目,将其中关于摄影集的部分进行了修改,单独发表了这篇文章。由于大部分读者不知道这样的写作缘由和背景,在读者的心目中,将这篇文章视为叶圣陶先生的一篇随笔作品,后来该文章以其形象准确的语言描写和突出的教学价值,以一篇说明文的形式长期被收录于初中语文教材中。
更多的人是通过《苏州园林》这篇文章了解并喜欢上苏州园林,对我国古人的工匠精神肃然起敬,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参观、鉴赏,为苏州“苏州园林”这张城市名片的推广和宣传起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突出贡献,这便是《苏州园林》的原生价值。
(二)《苏州园林》的教学价值
通常来讲,一篇文章的原生价值会影响其教学价值取向,《苏州园林》作为摄影集序的部分逐渐被忽略,现在教学中只是作为一篇说明文教学的课文形式出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它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苏州园林》在文学类型上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说明文就是以说明某个具体或抽象的事物为主要体裁的文章,《苏州园林》一文中说明的主体是苏州园林。叶圣陶先生通过对苏州园林中亭台、建筑、山水、花草虫鱼等事物的详细描写,来说明和展现苏州园林的意境之美以及古代设计者和工匠的智慧。在教学中首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认知说明文,掌握说明文的一般写作结构、常用说明方法等。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将文章化零为整地分成几个大部分逐个参透学习;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将文章化整为零,学会找出文章段落中的关键词,通过对关键词的重点讲解帮助学生了解该段落主要表达意思。
通过对《苏州园林》的通读,不难发现作者进行事物描写的过程中具有较强逻辑性和层次感。学生在进行文章的阅读时,会跟随作者的观察角度逐步领略苏州园林每个角落的魅力之处。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逻辑思路,按照什么顺序,运用什么方法来描写园林,只有理清这些线索,才能真正与作者达成共鸣,体会作者看到的景象,更好地理解文章。要知道在创作这篇文章时,叶圣陶先生已经是一个80 多岁的耄耋老者,但这篇《苏州园林》思路清晰,叙述平稳,感情透彻,是在教学中应当重点关照的部分。
二、《苏州园林》的教学构思
(一)明确文章结构,学习文章布局
写文章就像是建筑一座宫殿,这要求作者在文章架构、写作顺序、写作方法的使用上都要思路清晰完整,而说明文更注重科学和客观,所以在思路、结构上更为细致。
《苏州园林》开头首先从宏观角度介绍说明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无论什么角度,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而下文分段落从亭台到池沼再到镂空墙面设计,从各个角度介绍说明园林之美。[1]对此,可要求学生分段落阅读课文,尝试将文章划分为总——分——总的部分,并概括总结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识别文章结构,了解说明文的特征。
(二)鉴赏文章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说明文的语言不像小说有矛盾冲突点,可以吸引学生阅读,也不像散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说明文的语言需从说明方法着手,引导学生阅读。
教学中可让学生尝试找出文章所用的说明方法并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出来,标记完成后可在小组内交流,看是否全部找到,带有目的阅读课文,可约束学生专注思维,提升教学质量。经过第一次阅读,找出了使用的说明方法,并且组内已经补充完善,接下来可进行第二遍阅读,这次的目的是体会作者在介绍说明过程中情感是否有变化,通过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可先自己分析,而后教师指导。
(三)挖掘文章内涵,总结文章主旨
语文新课标要求加大初中学生阅读教学的比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素养、审美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虽然《苏州园林》的文章体裁是说明文,但是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苏州园林美的像一幅画,它所蕴含的美学价值、文化底蕴、建筑特色等都需要认真学习领会。
当然,不同学生的领会能力或者语文素养不一,接受能力不一,需要在日常学习中慢慢积累,厚积薄发,但在文章主旨思想总结上,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温习课文,提升总结概括能力的过程。
三、《苏州园林》的审美情趣
(一)图画之美
在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中,多次出现“图画”,作者将苏州园林与图画相媲美,认为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下面通过分析文章中重点部分,鉴赏叶圣陶笔下的图画之美。
作为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叶圣陶先生对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感情,认为该园林具有标本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因为苏州园林是基于地形地貌的特点,因地制宜而设计和施工的,文章中关于此用一句“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第一次出现“图画”,作者体会设计者和匠人的设计理念,揣摩他们的心思,指出他们也是这样想的,因此才能够在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级上下心思,全方位考量,目的就是让园林的任意一角都是完美图画,与其说这是作者揣摩古人修建时的心思,不如说极尽词语魅力表达自己看到苏州园林时激动的心情和无以言表的感慨。[2]苏州园林中有很多景物的描写,但是大到假山亭台,小到墙边花草,在作者眼中都是美的,就像文章中提到的,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其中的“一切”“绝不”等词汇的使用,也可看出作者对苏州园林完美的诠释。
说明文在语文教学中都是讲解难点,说明文是以客观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意在将客观或抽象事物的外在特征、形状、构造、种类等等介绍给读者。当前教学中学生在阅读此类课文时,很难集中精力仔细研读文章的细节,况且是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发现说明文主体的魅力所在,所以讲授《苏州园林》,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尝试找出作者关于“图画之美”的具体描写。学生找出详细描写的段落是第四、五段,其中“池沼或河道……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有各色鲤鱼、荷花、睡莲”等。另外园林确有修建的树木,但是却没有宝塔样的松柏,这是因为与中国画的审美观点冲突,如此的细节是作者观察、联想到的,并且依照完美图画的构成解释原因。这也交代出,通篇文章描绘的“图画之美”,这里的图画指的是中国画、山水画等,毕竟苏州园林近千年的历史,当时艺术审美的形式之一便是中国山水画、水墨画。
古典园林建造与中国画在艺术领域是相通的,在文化底蕴和精神层面是相互影响的,中国绘画时讲究用留白、水墨的浓、淡来表示远景近景的层次和艺术表现力,在园林建设中也需要讲究色彩搭配、景物之间的契合,像是将立体的景物跃然纸上,又像是将山水画的绘画主体活泼起来,二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苏州园林就是一幅立体的画,靠自然雕刻的环境,还融入古人艺术的创造。
(二)情趣之美
在古代的中国艺术品或者建筑中,最常用的基本原则就是对称,就像作者在文章第三段中提到的,从宫殿到一般的住房,都讲究对称性。但是苏州园林却不然,就像是刻意避免对称,对于这一特点,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中解释到说,对称的是图案画,而苏州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讲究自然之趣,自然是不要求对称的,这与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欲扬先抑等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某种角度讲,这也与文章中提到的设计者和工匠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的园林各具特色前后呼应,也表现出我国古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另外,苏州园林历经千百年仍然被世人惊叹,这份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积淀,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传承。[3]
文章第四段中有提到:“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文章前部分中作者看到苏州园林的美不胜收,才说像是一幅图画,后面的陈述又把人带入了一个极尽美好的画面中,而这其中“各个角度”又把人重新带回现实中,无疑又是将苏州园林之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就像笔者提到的,中国古人的智慧是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不论是建筑设计还是诗词绘画,中国古代的文明程度都要超过西方很多国家,这也是从自然情趣的角度上最好的诠释。
文章第五段中,有“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为什么不感到寂寞,是因为园林中的植物不是依照人为喜爱去栽种特定的花草树木,而是依照自然光照、水分等条件生长,文章中说没有修剪的像宝塔的松柏,也没有道旁树,但是却有古老的藤萝,它盘曲的树干就是一幅画,一幅关于自然生长规律的画,待到开花时会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而这些是西方建筑中对称的楼宇、规则的建筑、特定整齐的树木所表现不出来的。这是自然情趣之美。
文章第六段中关于园林中的墙和走廊,作者用到“隔而不隔,界而未界”,这种建筑形式主要是用到镂空的元素,增加园林深度,提升观景效果。总体来说,这也与古代道家学说中含蓄内敛相呼应,镂空的墙面,确实起到“隔”的效果,但却是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之感,此处的园林就像是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游览者领略到它的美的同时,也捕捉到它掩面的羞涩,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动起源于古代人智慧与自然碰撞的灵动。
提到中国的园林,除去南方山水园林之外,不得不提的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辉煌气派的宫殿,就像现存的故宫,从建筑的布局、结构、装饰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特色,如今也成为东方建筑的典范。在《苏州园林》中,叶圣陶先生也将两者做了对比,在文章第九段中,从二者的建筑色彩到观赏感觉均有对比,北方园林多见彩绘,而苏州园林中的视觉的色彩多来源于景物本身,例如绿色的植物,彩色的花,白色的墙等,但是花开时节,自然形成的一簇簇色彩更会引人入胜。
(三)文化之美
当代人看苏州园林,领略的是设计、建筑之美,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苏州园林仍然可以作为建筑的典范,遥想古代的中国,在那个科技落后的年代,智慧的中国人民可以设计建造园林,并且融进古人对于自然的理解以及儒家、道家思想是何等不易,这与设计工匠们丰富的经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园林对古代文人墨客来说,是精神层面的依靠,很多传世的经典作品,都是文人墨客在领略园林风光时随即创作而成的,笔者认为这与他们当时心情舒畅、精神放松有关系。总之,苏州园林是美成一幅画的建筑传奇,可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中描写园林美妙之处的句子重点阅读,体会古人心中对园林、对大自然、对社会文明的期许,探寻古人心中五限意境。
提及古代文人墨客对于大自然的憧憬和对园林的心灵寄托,相信同学们心中会浮现很多名字,例如身处世外桃源的陶渊明,借沧海寄余生的苏轼,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李白等等,他们都向往自由、洒脱的生活状态,向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环境。所以更多的文人将自己满怀憧憬寄托于园林,寄托于与大自然切身接触的环境中,陶冶身心,更是净化心灵。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苏州园林的美满足了文人对于自然地一切想往,那么园林自然也就承载着众多文人深厚的文化积淀,流传至今,才会愈加熠熠生辉。
起初《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为一部摄影集写的序,在叶圣陶先生的书架上也放着很多关于苏州园林的书籍或者摄影作品,写下这篇文章是受人所托,但更多的是基于先生对苏州园林的热爱。一直到今天,很多园林已经历经千百年历史风霜仍然傲然挺立,如果有机会可亲身感受,或者课堂上看一些关于苏州园林的摄影作品,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对学生理解文章,体会苏州园林之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是有益的,这需要在后期教学中逐渐完善,期待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