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目标成本管理下的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探讨

2022-11-23宋俊平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成本目标产品

文/宋俊平(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近年来,国内供需矛盾在逐渐加深,原材料资源也受到了一定约束。在这样的背景下,制造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滑等问题。基于此,制造企业要想占据一定的发展优势,就必须对现有的管理体系加以完善,尤其与成本管理相关的制度体系,将粗放成本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细成本管理模式,通过对目标成本管理的充分运用,建立更加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在致力于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成本管理目标,进而帮助企业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促进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一、目标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阐述

目标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的经营管理目标与外部的市场环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阶段,运用各种方法,对成本进行分析预测、细化分解、控制监督以及考核评价等一系列活动,进而达到降本增效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基于外部市场价格与企业目标利润,从而推导出来产品的目标成本。目标成本管理下的成本控制主要包含了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以及成本检查与考核等过程[1]。

二、基于目标成本管理下,制造业成本控制的作用

(一)更有助于企业成本支出的降低

目标成本管理下的成本控制,能够通过制定相应的目标成本,对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支出进行提前规划,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支出、减少企业生产投入消耗的目的。

(二)更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目标成本管理下的成本控制,有助于企业实施更为全面系统的成本管理,强化对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控制的有效性,进而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更有助于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

目标成本管理下的成本控制,是基于科学的管理理念,以目标成本为核心,建立并落实成本管理制度,其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2]。

三、目标成本管理下制造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研发环节,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研发设计是产品制造的开端,是产品特性形成的关键,这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最终总成本,然而大多数制造企业对此还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重产品性能而忽视产品经济性。实践表明,功能、性能最齐全且最好的产品,放在市场上,不一定就是最畅销的产品。但是通常情况下,制造企业的研发部门都与市场脱节,研发人员往往只从产品性能角度考虑,而无法顾及市场上各方面的因素;二是重表面成本控制而忽视隐性成本与沉没成本的控制。比如说,信息沟通不畅所带来的成本;弃用的设备仪器等;三是重生产成本管理而忽视产品的研发费用管理。如果去除对设备充分利用的考虑,单纯追求产品研发的精确度,一些非必需材料与设备也会被列入采购清单当中,导致整体试错成本过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企业的利润;四是重新品开发而忽视了原产品的升级替代。

(二)采购环节,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采购成本是制造企业总成本的“半壁江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进程。关于制造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其主要面临如下几个问题:第一,责任认知不正确。由于制造企业通常按照不同职能来划分部门,导致大多数企业员工认为,采购成本管理主要是由采购部门负责,而与其他部门无关;第二,未认识到与供应商合作的重要性。由于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导致两者长期处于竞争关系之中,无法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第三,缺乏更加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很多企业在对采购人员进行考核时,仍然采用的是较为基础的定性指标,而有关成本控制层面的定量指标几乎没有。

(三)生产环节,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从制造业发展至今,人们对生产制造成本的关注度都比较高,所以该阶段的成本控制问题相对而言比较少。从更深层次来剖析的话,主要存在这几个问题:其一,对原材料的利用率不高。比如说直接丢弃剩余的边角料,没有进行废物再利用;其二,人均效益较低。员工工作积极性较低,工作效率低下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这主要与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奖罚机制、工作氛围等因素有关。

(四)营销服务环节,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逐渐加剧,各制造企业对营销与售后服务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产品的销售,大多数企业都会加大对售后服务的投入力度,而正因如此,很多企业会忽视对该环节的成本控制。

四、目标成本管理下制造业成本控制的优化路径

(一)构建科学的目标成本控制基本框架

企业要想在成本控制中融入目标成本管理模式,就必须构建科学的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其主要包含了前期预测、过程控制以及后期反馈这三个方面。就前期预测而言,核心是通过预算手段确定相应的目标成本。通常情况下,目标成本的制定是通过对目标销售收入的预测,制定相应的目标销售利润,进而确定具体的目标成本。细化到实际执行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业务资料、历史成本数据、当前的市场动态等实际情况予以全面收集,并予以整理分析,最终对相关成本指标加以平衡之后,确定具体的目标成本;就过程控制而言,核心是目标成本的分解与控制。就是一方面要将目标成本从上至下,落实到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岗位上,从而确保“权责利”充分结合,确保责任到人;另一方面,基于明确的目标成本,综合各种手段及方法,比如定期就执行情况开展分析评估会议、基于信息化技术建立动态跟踪机制等,对相关执行过程加以控制,从而确保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就后期反馈而言,核心是对目标成本管理的考评。其中考评指标的选择,应当将数量指标(例如:某材料消耗的总额)与质量指标(例如:所消耗材料的平均单价)、单项指标(例如:某产品的单位成本)与综合指标(例如:某产品的总成本)、实物指标(例如:仪表个数、某种原材料的消耗数量)与价值指标(例如:仪表的总成本、某种原材料的消耗总金额)予以充分结合,并在具体考评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然后定期进行考评。

(二)提高市场敏感度,加强研发设计成本预测

由于产品研发是产品的定型阶段,所以企业在这个阶段应当对价值链上的所有成本全部予以考虑,所以说产品研发是企业成本决策以及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阶段,制造企业应当对其予以足够重视。首先,企业应当加强研发部门与市场部门之间的沟通,针对研发部门就市场分析方面的相关知识加以培训,以此来提高研发人员的市场敏感度;其次,基于此,研发团队需要结合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开展相应的产品研发与创新工作,同时在研发过程中做好成本控制,预留利润空间,确保新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3]。

(三)优化采购流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采购流程是采购成本控制的一个核心点,为此,制造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现有的采购流程加以优化:第一,细分采购责任。采购流程主要包含了制定采购计划、进行市场调查、议价、确定供应商、合同签订等多个环节,而在部分制造企业内部,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这些工作几乎由一个人承担,从而导致管理上容易出现跟进不及时、一人独大等各种问题。只有将这些工作分配到不同岗位,管理就会容易很多。比如说,采购计划的制定和市场调查由一个岗位担任、议价由一个岗位担任、供应商的选择以及合同的签订由一个岗位担任等,这样将责任细化到不同岗位,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行贿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且能够保质保量完成采购任务;第二,加强监督力度,虽然货物验收与品质检查能够对采购成果予以一定程度上的监督,但是企业还要设置专门的监察审计岗位,对重点环节予以重点监管,确保采购活动在双向监管的环境之下进行;第三,企业可以基于信息技术,对采购过程中的每一项活动予以记录存档,确保在采购出现问题或者采购成果未达标时,能够对其原因及相关责任人予以快速追踪。

此外,企业通过建立供应商档案以及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确保供应商质量的同时,还需要与高质量的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此来加强企业对采购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提高材料利用率,控制生产制造成本

生产制造成本控制是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也是大多数企业管理层最为关注的环节之一,虽然生产制造成本管理相对来说已经较为成熟与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解决。基于此,企业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提高材料利用率,具体可以通过制定定额领料制度、规范领料流程及审批流程、定期盘点材料库存、及时分析评估相关工作等措施来实现;另一方面提升劳动生产率,企业可以通过完善绩效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加强员工培训等方法来实现[4]。

(五)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强化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是建立良好品牌形象的关键,是体现品牌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如今,国内外企业都越来越重视服务的价值,例如德国企业将售后服务提升至预防问题发生的高度;北京奔驰将“售后部”改为“客户服务部”等。为此,制造企业应当重视自身的售后服务工作,并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征集与分析,设计合理的服务流程体系;通过加强服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完善服务质量评估体系,不断提升并优化企业的品牌形象。

(六)健全信息系统,加强信息整合利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现已成为各大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由于目标成本管理需要大量数据信息的支撑,所以必须提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才能够更好地落实目标成本管理这一管理模式。制造企业在完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有贯彻落实信息化管理的环境,为此企业可以通过对组织体系的完善,以及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为信息化管理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其次,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比如就财务管理人员而言,通过加强其对计算机基础的熟练掌握,以及对财务软件专业性应用的提高,确保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全面落实信息化管理,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这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最后,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做好计算机软硬件的检查维护工作,为信息的安全、高效、准确传递提供保障。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在落实目标成本管理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支持,进而帮助制造企业更好地落实成本控制工作[5]。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以及国家对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环境下,制造企业要想抓住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就必须对成本管理予以足够重视。

基于此,制造企业应当就目标成本管理下成本管控存在重产品性能而忽视产品经济性、重生产成本管理而忽视产品的研发费用、责任认知不正确、未认识到与供应商合作的重要性、缺乏更加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劳动生产率较低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构建科学的目标成本控制基本框架;提高市场敏感度,加强研发设计成本预测;优化采购流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提高材料利用率,控制生产制造成本;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强化售后服务;以及健全信息系统,加强信息整合利用等相应的措施,从而提升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促使制造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得以长远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成本目标产品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哲理漫画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