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思政格局的构建:基本依据、本质意蕴与实践理路
2022-11-23杨浩英
杨浩英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和时代使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生动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大思政格局正是我国在新形势下聚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瓶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本文立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探究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基本依据、本质意蕴、实践理路,以期深入把握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基本要义,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策略和启发。
一、理论维度与现实维度: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基本依据
构建大思政格局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具体实践。构建大思政格局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空间和维度上的整体架构。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并不是所谓的泛泛而谈,而是有其基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从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来把握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基本依据,能够为进一步推动大思政格局构建提供根本前提和科学指引。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理论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党的教育方针指引,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仍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首先,人的全面发展以现实社会发展为基点,受一定生产力及其所适应的交往关系的制约,只有通过现实的社会关系变革,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足够的条件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意识,增强主体能力,在劳动实践中发展人的主体性,完成人的解放,使人的自由自觉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实现。再者,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人的各方面潜能等等。人的全面发展以现实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关系为基础,这要求现代教育要注重立足现实社会发展的已有资源,努力创造丰富、自由、全面而有效的教育条件,最大限度地惠及受教育者,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教育改革的上述启示正是当前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理论依据。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旨归就在于推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性探索和追求。构建大思政格局就是要优化受教育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条件,突破教育(社会)活动的贫乏化、片面化和固定化,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内容、形式达到丰富性、完整性和可变动性。构建大思政格局即是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单一性、片面性、短期性,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源,使之形成一种完整、全面的社会教育系统,使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的充分、平衡、和谐发展。
2.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现实依据
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要立足现实背景和时代需要。当前,我国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变换性都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挑战和要求。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事关党的长久发展、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要从世界、民族、国家的现在与未来的整体格局来看待,要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来对待和关照。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2]文件内容通过“三全育人”的具体机制构建强调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指明了怎样构建大思政格局,即从时间到时空、从个人到整体、从社会到学校形成全面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构建。
由上可见,构建大思政格局,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完整化、科学化的局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践行“为党育人初心、为国育才立场”时代使命的现实回应,是着力推动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将思政铸魂融入到高校教育全过程,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教育使命的责任担当。
二、含义、特征、原则: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本质意蕴之解析
构建大思政格局,不仅要把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基本依据,明确其本体目标和要求,更要厘清其本质意蕴,才能在具体实践中准确把握核心要义,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效化和科学化。
1.从要素角度把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含义
关于大思政格局的含义,学术界尚未有统一、明确的界定。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大思政格局是一种课程观,不是仅仅依靠某一门课程实现,而是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科专业的学习,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之中,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对大思政格局进行了释义,但带有一定局限性。构建大思政格局,关键词在于“大思政”。因此,从要素角度来把握构建大思政格局能够从更多影响因素来理解其含义,使之更具深刻性和广泛性。本文从环境、内容、人员等基本要素来分析大思政格局的含义。
(1)从环境要素来看,构建大思政格局要挖掘和运用所有社会事物或社会实践活动,并使之形成网络式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了社会环境决定人,而忽视了人也作用于社会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3]即人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在实践中能动地改变着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着受教育者,同时也可以在人们有意识的实践中不断更新和构建更加完善的教育环境。构建大思政格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强调要发挥人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潜能,从而大力挖掘一切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资源、手段、载体、内容、渠道等等,不断创新与创造丰富的、全面的、系统的教育影响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圈”。这意味着高校的思政政治教育要突破学校课程之维,融入更为广泛的社会活动、社会实践之中。
(2)从内容要素来看,构建大思政格局是对教育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凝练与提升,使受教育者的学习内容更具全面性、层次性、连贯性,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意味着要站在一个更高更全的视角上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将整合的教育环境资源转化为反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受教育者在教育内容的直接传授和启发中得到针对性及深刻性的影响。从课程内容层面来看,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并不是把专业课与思政课割裂开来,而是在对各类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合与深化的基础上改革与创新,有效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价值引领元素。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不仅要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作用以及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还要致力于拓展通识课程、第二课堂等校园活动课程,形成立体化的“全课程育人”格局。
(3)从人员要素来看,构建大思政格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力量发挥、拓展与展现的集中体现。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阐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是在劳动实践中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性,完成人的解放。这要求教育应以人的主体性发挥为教育目的与归宿,以人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教育取得实效性的根据。构建大思政格局,实质是从整体性的层面来激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创新性,增强教育者的获得感与打造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使二者的主体性得以扩充和完善。这意味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深刻审视如下问题: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何成为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的推动力?怎样在师生关系构建中推动“双主体”发展?人的主体性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方法?如何形成密切衔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是彰显主体价值、激发主体潜力、推动主体力量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中的积极作用和功能的体现。
2.从特征角度来廓清构建大思政格局的主要关系
理解大思政格局的本质意蕴除了从不同要素来探讨其含义外,还要从深层次来探究其基本特征,从而廓清在构建大思政格局过程中要辩证处理好的几对主要关系,以使之在实践探索中守正创新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凸显主体性:处理好课堂教学与教书育人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说,构建大思政格局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代性探索与实现,是对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践。因此,凸显主体性,发展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挖掘主体潜力是高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这就需要高校在构建大思政格局过程中要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充分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处理好课堂教学与教书育人之间的关系,在准确把握“教书”与“育人”中将知识领域的“真”融入“善与美”,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价值追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教育者既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知识任务的传授,更要作为“人师”,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让课程教学成为受教育者精神灵魂成长的阵地以及主体性发展的平台。
(2)强调创新性:处理好整体建构与教学改革的关系。构建大思政格局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创新探索,展现的是一种创新思维。因此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创新思维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革新和实践。构建大思政格局,从某种程度来讲,是对“整个生产系统、社会关系、社会环境”的筛选、整合与重构。如何合理有效地将积极的教育影响进行教学体系的转化,使之成为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是高校需要改革与探索的重点。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结合“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运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新手段、新技术和教育教学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增强其亲和力和针对性。
(3)注重协同性:处理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之间的关系。构建大思政格局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的改革举措,是为了打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是对教育各主体合力作用的凸显。“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彰显教书育人的责任。”[4]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要深化各教育主体、各课程之间的协同育人融合,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形成多维度的“全课程育人”格局。
3.从原则角度来把握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价值意义
(1)政治之维: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从政治层面来看,构建大思政格局,高校要坚守政治导向之正的原则,这是高校肩负起政治使命的应有作为。构建大思政格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用发挥的重申与强调,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强化政治要求、落实政治角色和义务的凸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传播本阶级的思想,并以此统一社会成员的思想,进而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其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5]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具体来说,构建大思政格局可以进一步强化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推动受教育者政治社会化,加强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
(2)学校之维: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学校层面来看,构建大思政格局,高校要秉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原则,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构建大思政格局,是新形势下高校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学校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担当。“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立身之本,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科学解答。”[6]高校的职能定位就是培养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构建大思政格局要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改革创新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化、科学化、实效化。
(3)课程之维:凸显课程育人的实践价值。从课程层面来看,构建大思政格局,高校要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价值和功能,大力提升课程实施的实践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的有效性。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之基,课程是育人的关键途径。大思政格局彰显出大学课程的核心理应集中于对价值层面的意义找寻,注重价值观的引领。“大学课程不仅仅是追问其范围的解释之学,更是规范人的价值之学。”[7]大思政格局强调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秉持大局意识,深挖各学科的育人价值,形成课程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要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挖掘课程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各类课程协同育人和深度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形灌输”与“润物无声”相统一。
三、发挥人的主体性: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实践理路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为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具体实践探索中也提供了科学的视角,即以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基础,探索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实践理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健全完善组织、制度和机制,构建“大思政育人”教育生态圈
高校要坚持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党政、部门、院系、教师多维主体协同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打造“大思政育人”教育生态圈。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关系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足够的条件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关系的构建是社会环境的集中体现。构建大思政格局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必要途径,这就需要从整个社会系统去关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整体建设。高校要从顶层设计的科学性、机制建构的完整性和主体力量的充分性等方面来着手。第一,激发高校创新创造的潜能,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高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运用各类社会有效资源加强大思政格局的顶层设计,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富有特色、协同创新、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第二,健全与完善构建大思政格局的组织、制度和机制保障,在组织建设上强化政治引领,在制度建设上强化各职能部门、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发挥,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第三,充分发挥各高校的主体力量,明确各教育主体、职能部门的职责,落实负责人制度,制定“大思政”教育实践实施方案,探索教育主体协同育人的新方法新路径,深化合力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上述路径,着力创造“大思政育人”的教育环境生态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充分的环境资源保障和制度保证。
2.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激发大思政格局内生动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革创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建“大思政”育人实践体系
“教育共同体是基于一致的教育信仰,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或组织遵循一定的行业规范,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志同道合的团体。”[8]构建大思政格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重申,强调最大限度调配和发挥各教育主体合作育人、协同育人、同向同行的教育实践,从而给受教育者更具有效的教育影响。首先,通过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使思政课教师、专业课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其它教育主体形成立体化的教育主体,充分调动校内外各种教育作用力和影响力,全方位、立体化协同推进构建大思政格局。在此基础上,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配合,推动思政日常管理与思政专业学习相衔接,将思政活动与思政教育融合起来,激发大思政格局的内生动力。其次,充分调动教育者的主体性,鼓励教育者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创新实践,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优化与提升,形成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第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现实境遇,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关键作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总之,结合资源的协同作用、人员的合力作用、课程的综合影响、活动的实践体悟以及环境的积极效应构建“大思政”育人实践体系。
3.立足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德为先、全面发展,推进大思政格局激励机制构建,建立“大思政”育人评价体系
构建大思政格局不仅要守正创新,更要注重切实有效,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本体功能和作用。首先,高校要坚持科学成才的理念,坚持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观念,立足本校人才培养目标,以激发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为原则,制定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目标和方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其次,以调动教育者主体性为前提,充分结合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推进教育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强化教育评价的过程多样性,利用信息技术的高度灵活性,制定科学、专业、客观的教育评价方案,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得到全面而科学的评价。第三,以立德树人为旨归,构建健全的大思政格局激励机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化以及客体主体化,将激励措施和方法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大思政”育人评价体系。通过上述途径,以科学、合理、先进的教育评价将构建大思政格局与立德树人密切结合起来,不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性,最终落实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