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财政投资评审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探讨

2022-11-23吕显义山东微山财政局

品牌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财政工程造价

文/吕显义(山东微山财政局)

财政投资评审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技术性强、评审办法科学等特点,能够通过对工程财政支出情况进行有效监管,保障工程资金流转畅通,确保工程开展成本与工程造价相符合。

要确保财政投资评审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完善性以及科学性,需要从财政投资评审以及工程造价管理两方面入手,对体系的构建进行系统研究。

一、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中财政投资评审的重要意义

投资评审工作由财政评审机构主要负责,通过从工程经济角度对工程进行经济分析,从财政管理角度对工程资金进行管理,保障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通过事前、事中参与以及事后评审,保障工程的整体收益,降低工程财务风险,保障工程造价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能够规范工程财政资金的使用行为。其重要意义展开分析如下:

(一)保障工程整体收益

在财政评审的过程中,通过财政评审机构采用专业的评审方式,对工程进行审核测算,并对各项建设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系统了解,做好项目的预算、决算等一系列工作,保障工程从申报到开展各项工作的规范进行。以预算资金额度为依据,约束工程建设行为,避免资金浪费等情况的发生,能够保障财政资金的高效利用,通过对成本的合理管控,保障成本符合预期,按照预算、决算等目标要求,保障工程的整体收益与预期相符合[1]。

(二)降低工程财务风险

作为国家专业的评审机构,通过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能够降低工程财务风险。财政投资评审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一旦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考量内容不全面,都会造成预算结果与实际之间存在偏差,一旦预算偏差较大,造成工程资金不足,很容易引发工程财务风险。通过合理选择预算编制并规范财政资金使用行为,采用财务审核与专业技术相配合的方式对工程资金使用进行详细计算、规划,能够有效避免上述情形的发生,降低工程财务风险。

(三)保障工程造价管理的开展

通过财政投资评审,能够保障工程造价管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工程项目申报的过程中,通过财政投资评审,核定项目实际需求,完善工程预算管理办法,建立工程预算与部门预算之间的联系,能够有效防止申报信息不准确、申报行为不规范、造成工程申报不能通过审批等情况的发生。

在项目申请通过后,通过调整造价管理方案,充分结合内外部环境了解工程的资金使用情况,保障工程造价的科学性,进而保障工程造价管理的顺利开展。

(四)规范工程财政资金的使用行为

财政投资评审能够规范工程财政资金的使用行为,如在事中参与的过程中,通过对部分工程进行验收确认、核定工程质量、收集工程建设资料,能够及时发现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确保相关负责部门能够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及时了解单价变动以及市场价格变动等对工程产生的影响,防止不规范使用财政资金或高于市场价格使用财政资金等情况的发生,从而规范工程财政资金使用行为。

二、现阶段财政投资评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阶段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造成工程造价管理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具体问题包括财政评审范围受限,评审功能发挥不全面,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对全部关键点的把控,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工作开展专业性不足、预算精准度不足等几方面,展开分析如下:

(一)财政评审范围受限,评审功能发挥不全面

尽管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受到财政部门的委托开展评审活动,但是在评审行为上还存在一定的限制性。由于工程项目之间的差异性,部分工程财政内容未能被纳入评审范围,造成评审范围受限,评审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财政评审相关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从而确保财政投资评审能够满足不同项目的财政投资评审需求。

(二)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对全部关键点的把控

预算与决算作为财政投资评审的两大工作重点,在两项工作具体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存在的问题。如对二者的重视程度不一致,过度重视决算审查而预算工作不到位,或预算管理功能发挥不充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实际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与预算不一致,甚至需要进行二次预算。评审工作未能把握全部关键点,造成功能发挥不全面,工作落实不到位[2]。

(三)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

在对财政投资评审的监管上,还存在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

由于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贯穿于工程开展全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因此监管工作也需要贯穿于工程全过程,但是多数情况下,财政投资评审未能得到全程、全面的监管,监管机制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工作开展专业性不足,预算精准度不足

在财政投资评审的过程中,还存在工作开展专业性不足的情况,包括预算工作不到位、预算精准度不足等,未能充分结合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实现对人力资本以及材料资本的成本费用的精准计算,造成预算结果不准确,工程造价虚高,甚至出现部分成本费用重复计算的情况。

三、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构建要点

要构建并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需要把握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构建的要点,管理体系需要反映出工程全部生命周期情况,反映出全过程造价情况,实现全要素造价以及全方位造价。展开分析如下:

(一)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一种理念,在工程管理建设中受到了普遍认可。此种理念强调工程造价工作需要考虑到工程的全部生命周期,从申请建设开始,到项目翻新或铲除,工程造价需要对各个阶段进行造价管理,力求实现管理成本最小化。工程生命周期管理需要考虑到后期外部市场环境对工程管理成本的影响,通过合理调整工程管理办法,力求保障后期管理费用的最小化。

(二)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从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始,一直到工程竣工结算,甚至部分全过程造价管理还包括事后评价管理。由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复杂性,不仅周期较长,而且造价管理内容复杂,在管理体系构建时需要尽量选择统一造价负责机构,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对不同阶段的工程进行造价管理,明确不同阶段的造价管理要点。如投资决策阶段,需要加强对预算的造价管理,而在进行投资决策后,需要将造价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工程设计上。

(三)全要素造价管理

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构建上,需要对全部造价管理要素进行分析整合,从中找出造价管理的关键要素以及特异性要素。

如传统工程项目下,常见的造价影响因素包括工期、工程质量、造价策略,同时此三者也是造价管理的关键,通过把握全部关键要素,能够保障造价管理工作开展时考虑的全面性以及科学性。

(四)全方位造价管理

全方位造价管理是指在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中,需要充分利用财政投资评审,从全方位多角度开展造价管理,如从招投标、工程开展以及竣工验收等多个角度,了解工程造价与实际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强化管理手段,保障工程项目资金按照计划使用。全方位造价管理需要设计单位、工程建设主管单位等多个单位部门的相互配合,从多角度第一时间发现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保障管理工作的全方位进行[3]。

四、基于财政投资评审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探讨

要保障财政投资评审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完善性,需要明确财政投资评审的要点,把握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构建的关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明确财政投资评审要点

财政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保障造价管理体系能够顺利建设并实施,从而保障造价管理的全面性,保障财政投资评审的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工程申请及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精准把握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要点以及财政投资评审要点。在工程前期,做好预算评审工作,了解预算的范围、预算方式以及预算目标。结合工程地理位置、使用原料以及工程规模等全部成本影响因素,保障预算的精准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工程建设情况的评审,对工程变更情况进行详细审核,并及时对相关计划进行调整。而在竣工决算阶段,需要做好竣工决算审查,并丰富决算结果的功能,为后续工程造价工作提供依据。

(二)扩大财政评审范围,保障评审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财政投资评审机构需要充分结合工程情况扩大评审范围,保障评审功能的充分发挥,结合评审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确保相关法律规定能够持续得到完善。

提高对以往忽视的财政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如提高对可行性研究论证以及设计阶段的评审,了解此类工作审查对造价管理的影响,确保在机构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时具有一定的依据。针对不同类别的工程项目,财政评审需要在把握评审要点的同时,注意工程的差异性,保证评审的全面性,避免发生遗漏情况。

(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注重对评审机构的利用

在构建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升工程造价效率及质量,注重对评审机构的利用,确保财政投资评审的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财政投资评审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过程,可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优化技术评审相关系统,提升专业评审效率。通过构建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模型,了解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优势及缺陷,通过对体系的调整,保障体系持续得到优化。

相关部门需要持续引入专业性人才,对现代造价管理以及评审办法进行研究,改进评审理念以及评审办法,确保评审的质量能够持续得到提升,从而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持续得到提升。

(四)强化对财政投资评审行为的监管力度,确保投资评审的具体落实

监管机构功能的发挥,能够有效提升造价管理效率,检测出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

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强化对财政投资评审行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结合投资评审特点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监管机构需要制定完善的监管条例,结合投资评审内容以及造价管理内容完善监督管理办法,明确监督管理要点。

确保监管行为贯穿于工程全过程,能够切实发挥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作用,确保投资评审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4]。

五、结语

通过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明确财政投资评审要点、扩大财政评审范围,保障评审功能的充分发挥。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注重对评审机构的利用,强化对财政投资评审行为的监管力度,确保投资评审的具体落实,能够有效保障财政投资评审下工程管理体系的完善性与科学性,确保工程造价管理以及财政投资评审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保障工程的顺利推进,确保工程能够达到预期运营收益。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财政工程造价
水利水电工程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初期常见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建筑企业中的EHS管理体系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陕西省财政53亿余元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财政责任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