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发展性阅读 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2022-11-23高占伟
高占伟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第一实验小学)
当前,“双减”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改革,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愿望。但事与愿违,学生在阅读方面的问题日益突显:首先是读得零散,有兴致就读,没兴致就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次是读的内容浅显,小人书、漫画书、口袋书占比很高;再次是数量缺失,远达不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小学阅读总量达到145 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 篇(段)”的基本要求。另外,朗读水平差、作文水平低、语言表达能力差等情况也普遍存在。面对种种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阅读教学究竟怎么了?学生阅读怎么了?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020 年3 月,我们带着问题上路,并于2021 年5 月成立课题组。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从那时起,我们也开启了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的探索之路。
一、培养课内阅读能力,提高课外阅读水平
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阅读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模仿运用,这属于“填鸭式”;也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由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这属于“不负责任式”;更不能以教师的阅读理解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以成人的阅读感悟冲淡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属于“揠苗助长式”。正确的方法是,教师依据教材特点,尊重学生的阅读认知规律,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变“教材”为“学材”,让学生主动而又快乐地学习。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学生学会了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兴趣,掌握了阅读程序。
我们充分利用统编版教材,根据语文要素编排这一特点,借助教材上的文本阅读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而拓展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将课内阅读掌握的方法应用到课外阅读中,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唯有课内与课外结合,方法与兴趣统一,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预测单元,教材中安排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三篇文章。其中《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属于精读课文,其余两篇是略读课文。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归纳“预测”阅读的方法。而后两篇的学习,就在于指导学生运用这一阅读方法。通过教材上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预测”阅读的方法,此时再渗透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学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后,学生已经会根据题目、插图,联系上下文、结尾进行预测,之后学习《小狗学叫》时,学生很容易就预测出了“小狗找了许多老师”。在文章结尾处的预测,学生对两种结果有不同的见解,并且都能说出预测的根据。
学完第三单元后,我们又在班内进行了《夏洛的网》共读实践。我们借助课内阅读的积淀,引导学生边阅读边预测;以预测的成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实践、发现、欣喜中不断巩固已经学会的预测方法。
二、开展丰富读书活动,激发阅读内生动力
由量变到质变,积跬步至千里,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还是阅读量的积累。为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教师应组织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阅读活动,如读书竞赛、朗诵比赛、课本剧展演、读书笔记展评、少年故事汇等。丰富的展演形式、广阔的展示舞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激发了学生拥抱成功的勇气,从而形成“阅读书籍、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丰富阅历”的良性阅读之路。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好课外阅读,特别是整本书共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每名学生都享受到真正的精神大餐,我们实施年级读书漂流计划。教师精心挑选十本适合孩子阅读的书,每班每人订购同一本图书,十个班就拥有十本不同的书,教师对每本书进行编号,学生也有对应的编号,以方便漂流。由于是全班同读一本书,教师指导起来方便了,学生交流起来兴趣也浓了,每次有新书漂流到自己班级时,就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没领到书的孩子心急火燎,领到书的孩子,早已投入津津有味的阅读之中。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阅读期待、阅读实践、阅读展示中,阅读内生动力不断被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三、指导撰写读书笔记,培养深度阅读能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只有多动笔,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所读书籍,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读书笔记应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总结起来有三种:一是摘录式,摘录好词佳句。此种笔记学生做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比如让学生摘录童诗中的句子,还可以和绘画相结合,让学生用绘画表达对文字的理解。此种读书笔记对低年级的学生更为适用。二是提纲式,侧重让学生梳理作品主要内容。撰写这种形式的读书笔记,教师可指导学生画思维导图。比如读《西游记》(青少年版),可让学生梳理唐僧取经路线图;读《苏东坡传》,可让学生梳理苏东坡一生到过哪些地方等。这种方法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三是心得式,重在让学生写出对作品的理解,对思想的感悟。小学生的阅读量和理解能力毕竟有限,在学生写阅读心得前,教师最好进行有效的引导。比如读《西游记》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阅读题:孙悟空的神通是如何炼成的?猪八戒奸懒馋滑,为什么我们有时还喜欢他?你认为《西游记》的主人公是谁?九九八十一难,是谁全部经历了?大唐距离天竺(西天)十万八千里,为什么孙悟空不背师父驾筋斗云过去?唐僧手无缚鸡之力,为什么能当师父(领导)?……这种训练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使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达到了手脑并用、阅写结合、综合训练的目的。这种方法更适合高年级学生使用。三种方法依年级变化递进使用,意在遵循阅读规律,正视阅读体验,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总之,我们把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融为一体,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它们多元交叉、相互渗透、有效整合,大大拓展了阅读教学的外延,不知不觉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就有了质的变化,发展性阅读也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