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的灵动与学习过程的丰盈
——“双减”政策后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22-11-23黄赫
黄 赫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珠江街第五小学)
2021 年8 月,国家“双减”政策正式落地,要求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各地大力推进并落实“双减”政策,已经成为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头号工程”。
国家为什么要“双减”?目前,义务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虽然教育内部不断增加教学的劳动与成本投入来提高成绩,但是教学的效率和结果都没有明显的提高。反之,教育“内卷”现象日益严重,没有意义且又混乱的竞争问题突出。如何打破教育的“囚徒困境”,化解“剧场效应”,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缩小职业不同带来的贫富差距……“双减”政策的推行,给教育的诸多乱象开出了治病良方。
在教育新政策背景下,面对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家长的“教育焦虑”,一线教师们应该怎么做?教师植根的沃土必是在课堂。如何让40 分钟精彩丰厚“加”起来,才是国家“减”政策推行、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也是一线教师所应深耕研磨的关键所在。
一、大胆取舍,创新使用教材
语文是一门怎样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该在小学阶段重点完成哪些任务?怎样开展课堂实践才能顺应学生认知规律?诸多问题确实值得深入思考。首先,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曾有人说,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如何让这门包罗万象又是众多学科学习基础的课程精彩丰盈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1.教师备课要懂得“瞻前顾后”
随着近几年对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推广实践和解析研读,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的安排具有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相结合,即“双线组元”的特点。教师们在备课时要懂得“瞻前顾后”,要重点关注教材中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的纵向联系。
比如教材中阅读单元的训练重点,从三年级起步时的“预测”,四年级的“提问”,再到五年级的“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最后到六年级的“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展开个性化阅读”。由此不难看出,我们的教材在培养学生有效阅读、高效阅读,以及内化阅读素养方面是层级递进、螺旋上升式的。教师在备课时,若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只在本册书的课文学习上进行思索,最终只能是事倍功半。备课时,教师要明晰教材设计中的递进式安排,明晰每堂课、每个学期、每个学段的训练点,把它们融汇在每一节课的实实在在的训练中,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学设计要学会“裁剪”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托,但不是绝对依赖。每个学期,学生使用的教材内容不超过30 篇,四个半月的时间,很显然,教师不能只针对教材进行教学,否则也无法达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阅读提出的量化要求。
教材的编排是把不同时期的人、事、物、景,同类型的篇目进行整合,形成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寻找同类课文的规律,进行填充、裁剪、整合。当然,整合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语文要素串联成知识树,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教学整体。
例如,五年级上册的《四时之美》一课,作者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攫取四季中不同时间节点景物的微妙变化来表现对美的理解。其实,对于四时变化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选入教材的文本译者是卞立强,林文月等都对这篇散文进行过翻译,呈现的文字感觉也不尽相同。在教学之后,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对比阅读,丰盈课本,丰盈学习内容,丰盈对文字的阅读体会。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语文要素的体会也不会止步于教材,对于动静结合的写法,体会也会立体起来,正所谓看尽繁花,落笔惬意。通过充分的阅读与浸润,加之教师对学生已有积淀的触发,学生更能水到渠成地写出自己对四时变幻的感悟。
二、灵动智慧,多元教学策略
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家长和教师往往信奉这样的逻辑:只有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题海训练和重复的题型训练,学生才能获得更高分数。所以,“堂堂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高强度、大容量的训练就是实施手段,以保证“不留尾巴”的伪“高效课堂”顺利开展。但是,这种重复强化的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了吗?显然是不能的。片面化、简单化、短视化、功利化的课堂教学,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相反,它会扭曲和异化课堂教学应有的育人根本,也将背离通过“双减”实现提升育人水平的根本宗旨;教育教学中也没有哪个观点和理论支持这样的课堂。
1.基本素养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结合
任何学科,都需要基本素养的训练,语文教学中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所有语文教师的任务。如何扎实地落实、智慧地引领、科学地构建学生的认知过程,值得每一位教师揣摩。比如识字教学,对于一至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都是课堂训练的内容。当然,年段不同,方法不同。但所有的课堂上,对于文字的认读、书写都应是有指导的。在高年级教学易错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追溯文字的演变过程,从构字方法上识记。比如“既然”的“既”和“立即”的“即”,教师出示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学生由两个字中人的细微动作差别就可区分这两个字在意义上的不同。这种识字教学较之于强化式重复书写要事半功倍。
再比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一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教学时,如果平铺直叙地把跳读、略读、细读等方法教给学生,那么这堂课将变得没有趣味和挑战。试问,哪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不会跳读,不懂细读?如果我们把教学过程改成“合作完成竹节人的制作说明书”,学生会针对不同需要到教材中去选取书写说明书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那跳读、略读、选读、细读等阅读方法不就是在学生兴味盎然的主动实践中完成了吗?所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才能处理好训练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2.课前预设与课堂实践的关系
教师的所有备课准备都应以学情为出发点,遵循“以学定教”与“教学结合”的动态统一。一方面,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学习逻辑,对课程内容进行与之呼应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当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启发、激励、引导,并实时调控课前的教学设计。教学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抛出的问题,学生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思考、如何反馈。那就说明教师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教师应降低问题的难度,搭建坡度问题以跨越思维的障碍。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基于教材文本和教师调控进行科学的认知与学习,从而使授课内容被学生理解并创生新的知识技能。
三、挖掘文化,彰显育人力量
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对于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也是教学的一大任务。很多课文对于家国情、爱国心的展现是非常充分的。比如,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周恩来就能说出有责任感的话语,这种情感的生成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使学生达到共情的效果。学生没有经历过动荡的年代,甚至对于中国近代史的了解也是碎片式的,在教学中,我们对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状况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方式进行补充,再对比如今我们的外交部发言人在国际上强有力的外交态度与发言,让学生水到渠成地感受祖国在日益强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抛出“虽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为什么而读书?”这一问题,学生在教者的引领下,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坚韧勤劳、团结执着的品格彰显在每一个时代。教师不应紧紧抱着知识本位,仅仅锚定分数指标,一味追求让学生高效熟练地掌握知识技能,而要深入探寻教材文本所蕴藏的文化价值,使学生汲取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真善美的养分,使学生获得问题解决的动力之源和健康成长的精神之钙。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应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之中,彰显教师育人的境界与课程文化精神的高尚。
“双减”再一次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吹响了号角。新时期、新目标、新征程,给每一位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的不断探索,教书育人的重担责任,永远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只有保持初心,保有激情,才能砥砺前行,使学生真正在“双减”政策实施后,更科学、更高效地学习、成长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