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中心城市: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

2022-11-23刘士林

社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心消费建设

姜 薇 刘士林

2019年10月,商务部联合14部门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提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一概念,并提出将利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若干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①《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tjtb.mofcom.gov.cn/article/touzzn/t/201910/20191002907457.shtml,2019-10-25。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中国特色城市发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促进和引领消费升级,加快完整培育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主平台。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成都、重庆、大连、宁波等城市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但由于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和不足,人们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本内涵、历史演化、当代形态等并不清楚。在城市科学的角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中心城市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城市化背景下的升级版,其规划、建设和发展遵从消费中心城市的一般规律。

本文拟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三方面入手,探索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中心城市理论,以期为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支持。

一、消费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逻辑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是经历了“生产城市”到“消费城市”的认识转变,经过了“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全国消费中心城市—国际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全球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阶段,从城市空间格局、消费结构和消费文化三方面可以较为清晰地呈现消费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逻辑。

(一)消费中心城市的空间格局变迁

消费促进了城市的形成。相较于农村,消费从一开始就与城市关系密切。马克思·韦伯认为城市最早是通过“市”发展起来的,每个城市都是一个市场聚落。古代的地中海沿岸以及中古初期的城市大都是纯粹的市场聚落,既是领主或君侯的居住地,也是市场的城市。①黄凤祝:《城市社会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114页。随着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居民聚居地分化为农村和城市。在“空间”上看,具有统治功能的“城”与具有商品交换功能的“市”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市”的存在,使城市居民相较于农村居民更容易买到高级的产品,也享受到更为丰富的消费生活。

在城市真正形成之后,受到城市中产业结构与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消费场域也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汉代长安是中国封建社会消费中心城市的典型代表。 《西都赋》中记载,汉长安城有九市,“九市开场,货别隧列,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阖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可见,看出随着工商业和消费群体的发展,“市”突破了时间和面积的限制,商品种类丰富,一个城市可以存在若干个市场。

到北宋时期,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商品经济和都市化进程加速,消费空间也在改变着城市的功能分区。例如,宋朝建都、选址、都城营造都呈现出与以往朝代不同的规律,因地制宜,由内向外扩展,呈现了封建社会中期消费城市的空间特征。街巷制取代了里坊制,点状的“市”变成了线状的“街”市,围绕街市形成了聚集区。宋代城市居民喜爱饮茶,大型的酒楼茶坊凭借区位优势和声誉,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心式街市区段。

城市消费空间的变迁也在影响着城市中心功能的变化。宋朝东京形成了以休闲元素为中心的街市区段,以酒楼、茶楼、寺院、瓦子勾栏为代表,体现出阶层性、集市性、多元性。城市最繁荣的商业区呈半包围形态围绕着宫城,瓦子勾栏也在这一区域内。城市中心已从单纯的政治性质转向功能更加全面的复合型特征。②戴俭、邹金江主编:《中国传统建筑外部空间构成》,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6页。城市的消费空间也不再局限在“市场”。 《东京梦华录(外四种) 》中《都城纪胜》记载: “嘌唱,谓上鼓面唱令曲小调,驱驾虚声,纵弄宫调,舆叫果子、唱耍曲儿为一体,本只街市,今宅院往往有之。”③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勾栏瓦舍设有的戏曲表演也从街市走向宅院。

(二)消费中心城市的消费结构变迁

消费中心城市的产生与城市结构、功能有关,城市功能也进一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入封建社会以来,随着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城市消费结构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但是总体来说城市的经济功能与文化功能仍被城市的政治功能所限制。

在封建社会,城市的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相互牵制,极大地影响了消费群体,尤其是限制了底层居民的消费选择。例如在汉代长安,贵族阶层为了维护自身的社会地位,对奢侈品有强烈追求欲和巨大购买力。而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所需的产品选择较为有限,价格低、交易量不大,形成了长安贵族阶层的高端消费活跃,普通民众的低端消费疲软的消费特征。④薛平拴、古都西安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古都西安 长安商业》,西安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5页。政府建立庞大的官营手工业生产体系,形成了自产自用的模式,导致城市中“商品粮”需求较小,只有手工业者、商人和游民等平民阶层依赖“商品粮”。

南宋时期的临安出现了租赁消费,主要体现在婚丧嫁娶等仪式性消费项目上。 《武林旧事》卷六—赁物一节中记载,“花檐、酒檐、首饰、衣服、被卧、轿子、布囊、酒器、帏设、动用、盘合、丧具,凡吉凶之事,自有所谓‘茶酒厨子’,专任饮食请客宴席之事,凡合用之物,一切赁至,不劳余力,虽广席盛设,亦可咄嗟办也。”租赁行业快速发展,操办人员业务熟练,酒事服务比较完备。①李欣:《从周密〈武林旧事〉看南宋临安城的酒文化》,《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第71页。居民既享受了饮食宴请的完整服务,又可以节约资源,重复利用。

在宋代,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不局限于生产消费,而向生活消费扩展。其中,东京就是这一时期消费城市的典型代表。东京的文化消费异常鼎盛,文化娱乐活动不仅形式丰富,还能够满足不同阶层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段与职业的民众的消费需求。大型勾栏可容千人,观众从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一些独享的文化消费项目成为了“群众性”的活动。勾栏瓦舍,既是娱乐中心也是商业中心,艺人的演出、体育表演等都以经济收入为目的。

到了明清时期,居民的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更加多样化。举例来说,以士大夫阶层引领的鲜花消费风潮逐渐渗入民众的日常消费中。在江南地区,南京、苏州成为了鲜花的消费中心。鲜花消费不再是士大夫及统治阶层的专属。女性消费群体成为鲜花消费的主体,袁景澜在《山塘卖花》中写道“一肩花压红千朵,担入东风转婀娜。……拣得数枝簪两髻,袖中抛与沈郎钱”,②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卷3《虎阜花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36页。生动描绘了女性消费群体卖花、买花、簪花的过程。不同阶层对于鲜花的消费也促成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摆放鲜花需要花瓶,促进了陶瓷产业的发展。盛花需要花篮,因此促进了编织产业的发展。

(三)消费中心城市的消费文化变迁

城市在结构与功能上的重大差别会直接影响到城市消费文化模式的形成与演化。从地理区位与城市功能来说,刘士林认为中国江南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别于北方“政治型城市”。江南城市拥有消费和奢华的城市文化,以南朝的建康为例,史言“丹阳旧京所在,人物本盛,小人率多商贩,君子资于官禄,市厘列肆”。③刘士林等:《江南文化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48—150页。主要的商业场所“市”在逐步发展壮大。 《隋书·食货志》中记载建康“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江南的城市文化街区与商业街区往往是一体化的,商业街区的产生也聚集于交通便利的“水、桥、码头”等区域。

由于城市功能、类型以及城市供销结构的不同,导致了消费结构的地缘差异,进而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消费文化。郭正忠在其研究中提出经济都市类型中的镇市不是单纯的消费城市,依赖于当地手工业和商业的流动性,镇市是极具活力的消费城市类型。④郭正忠:《两宋城乡商品货币经济考略》,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58—61页。当地居民因其靠海的地理位置,更容易买到海外舶品,但本地特产的消费仍是日常生活的主流。正如古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消费文化与地域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明显的地缘特征。

不同阶层的消费观之间的冲突与协商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消费文化,塑造着消费城市的形态。例如,在汉代,城市中的工商阶层崛起,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工商阶层形成了独有的消费观,他认为玉石、声色、珠玑等奢侈品“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屈于剥削阶级,其消费能力又优于小农阶层,所以工商阶层倡导无差别地对待必需品与奢侈品。在宋代,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到“婚丧奉养服食器用之物,皆无制度以为之节。而天下以奢为荣,以俭为耻,……富者贪而不止,贫者则勉强其不足以追之”⑤李琴:《中国传统消费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1—138页。。准确描述了北宋城市中消费风气的传播规律,他认为没有制度约束,追逐奢侈成为了一种风气和身份的象征,甚至在婚丧嫁娶上亦如此。

明清时期,以陆楫、郭子章为代表的奢俭论,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先富而后奢,先贫而后俭”,陆楫片面地认为吴越之地的繁荣是“市场者正起于奢”,奢侈可以致富,风俗的奢侈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唐甄持不同的观点,他对统治阶级的消费大加批判,认为统治阶级的消费是建立在野蛮掠夺、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他提倡“去奢而守朴”。虽然封建社会思想家对于消费的认识都相对片面,没有完全认识到消费的积极意义,但是从消费思想的交锋中可以看出中国社会从传统的物质匮乏社会向丰裕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正如清初顾公燮所说“有千万人之奢华,就有千万人之生理”。①宋立中:《闲雅与浮华 明清江南日常生活与消费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118页。城市中不同阶层所引领的消费风尚,刺激了消费品的生产,消费规模的增长与消费结构的多样化,推动了服装、手工艺品、饮食等行业的繁荣,增加了就业机会,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社会的稳定。在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城市传统消费文化,受到西方物质文明的极大冲击,迎接着新的消费形式,塑造着都市人群的消费习惯,也在影响着城市消费空间的建设。

从历史逻辑来说,消费中心城市是人类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类型。消费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影响着城市的空间格局。消费与城市发展存在着互动关系,消费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升级,促使普通城市成为区域或全球的消费中心。城市功能影响着城市的消费文化基础,进而影响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从衣食住行等基础性消费过渡到休闲娱乐等文化性消费。消费品市场逐渐摆脱了为王权阶层服务的特征,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不再是两级分化,逐渐呈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

二、消费中心城市变迁的理论逻辑

从理论研究来说,西方的城市化发生在前,积累了丰厚的城市研究成果,其中对于消费中心城市的理论研究也相对丰富。通过对消费中心城市学术研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消费中心城市变迁存在一定的理论逻辑:

(一)马克思对于生产与消费的论述是构建消费中心城市理论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表述为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是生产的一个功能,任何现实的消费活动总是要以生产、分配、交换环节提供的生产资料为基础与对象。二是,“消费也是生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产与消费的相互作用并非是简单的机械作用关系。第三,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马克思以其所在的时代为观察对象,认为以工商业与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工业社会,逐步显现出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以及对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推动作用。消费与生产是互为存在的矛盾的统一体。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既是生产与消费走向对立与更高矛盾状态的始因,也是推动社会生产从“生产”走向“消费”环节的主要机制与力量。②刘士林:《都市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64页。

马克思城市化理论认为城市化的动力来源于三个方面,要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及第三产业。在此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近代社会军事战争严重破坏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决定了大力发展重工业,将封建社会的“消费城市”转变为“生产城市”,导致城市中消费产业的迅速消失,去消费化带来了城市的衰落。 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只有将城市的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了,人民政权才能巩固起来。”在人民日报的社论《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中提出,将旧社会封建消费城市变为一个近代化的生产城市,统治阶级聚居的地方大都是消费城市。③中央档案馆:《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载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八册(1949年1月至9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年版,第495页。恢复、改造生产是那一时期城市工作的重点。在那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消费城市是贬义的、消极的城市形态。对于消费城市的认识是片面的,具有历史局限的。

(二)消费中心城市建立在消费城市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符合城市科学的基本原理,是对城市经济属性的强调

消费中心城市发展与消费城市理论密切相关。消费城市理论主要对消费城市的定义、分类、消费城市发展的动力来源、消费城市对于居民的驱动因素等问题进行阐释,其代表学者有马克思·韦伯、格莱泽、克拉克。

围绕消费城市的定义问题,马克思·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提出消费城市是依靠君侯、官僚、地主等特权阶层(吃租息者或大消费者)购买力的城市。这样的定义产生于前工业化时代,社会生产力普遍落后,是具有消极意义的传统消费城市。而格莱泽、克拉克等学者将消费城市表述为消费者城市(Consumer City),认为城市发展的未来在于消费者,同时肯定了消费对城市居民的驱动作用。

从消费城市的分类来说,韦伯将消费型城市分为古典型与现代型消费城市。①黄凤祝:《城市社会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112—114页。古典型消费城市以1945年之前的北京和1861年前的莫斯科为代表,同时具有“商贸型”和“皇城型”的特点。 1945—1977年的北京,过度发展第二产业,使得城市的经济活力丧失。在1977年之后才逐步迈入现代化及国际化阶段。 2004年之后,北京迈入了消费驱动时代。按照韦伯的分类,此时的北京已经具备了“以发展资料为主”,以“生产资料、享受资料为辅”的消费特征,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型消费城市。

以格莱泽为代表的消费城市理论更加聚焦城市居民,他认为推动城市向消费城市形态转变存在三种动力来源: (1)个体收入增加。 (2)技术变革,传播与交通技术对人力、物力、观念的传播。(3)创意阶层的形成。这三种力量与人口密度相结合,城市就会有明显的增长效用。②吴军:《大城市发展的行动中战略:消费城市》,《学术界》2014年第189期,第86页。克拉克基于整体性视角,将城市视作一个巨大的消费空间。他在格莱泽的基础上更加细化了影响居民的城市消费要素,认为“集体消费品”(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商业、自然环境等散发出的令人愉悦的“东西”)③彼得·桑德斯:《社会理论与城市问题》,郭秋来译,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170—180页。与“消费者舒适物”(指城市中的消费品,如自然、人造、社会经济多样性和居民价值观)对居民的居住选择有驱动作用。城市居民的聚集形成了大规模消费,分担了基础设施(如剧场、商场等)包含的巨大固定成本,以此提升了消费城市的密度,减少了消费者与生产厂商之间的出行成本,从而形成和谐运转的消费城市形态。④Glaeser E.L, Gottlieb J.D., “Urban Resurgence and the Consumer City”, Urban Studies, Vol.2109, No.43, 2006, pp.1275-1299.

世界范围内的消费城市发展基础不同,路径各异。格莱泽等学者通过对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研究发现,单一的产业,规模较大但封闭的工厂、技能水平较低的工人群体都难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动力。消费产业的让位,教育资源的流失,居民逐渐出走,造成底特律的衰落,更说明城市的优势在于竞争和交流。消费城市为工业型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一方面依托工业文明与文化创意的结合,融入时尚元素,实现转型;另一方面,参照芝加哥的发展路径,用“以人为本”的思路推进城市转型。⑤叶胥: 《消费城市研究:内涵、机制与测评》,西南财经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第74页。芝加哥通过建设文化设施,兴办公共教育,吸纳高素质移民,形成了多元文化融合的城市氛围,成功从老工业城市转型成为消费中心城市。伦敦、纽约、巴黎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人的创造性对城市的作用,重视人与城市的互动。加拿大温哥华具有合理的物理空间和完善的交通条件,宽松的移民政策带来了人口结构的多样化,促进了消费城市的发展。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发展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的是通过汇集更多的优质消费资源、建立新型商圈、推动消费融合创新、打造消费时尚风向标、加强消费环境建设、完善消费的促进机制六大任务,使之成为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培育全球竞争优势提供支撑。⑥王微等:《消费性服务业新阶段:发展实践与改革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2017年版,第172页。

(三)中心城市、城市群、都市圈等城市理论以及消费主义文化理论是构建消费中心城市理论的逻辑基础

世界范围内的中心城市的发展基本经历了“城市——大都市——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的过程,城市群则经历了“相邻的大都市区域——多个大都市群体——超级都市区域——大都市带——超级都市群”的发展历程。⑦刘士林:《关于我国城市群规划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15期,第36页。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遵循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也将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向全球都市迈进的重要路径。

建设消费中心城市要遵循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城市化进程中,国家中心城市已经是当代城市的高级形态,是一个国家中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能够起到决策、控制、管理、服务全国作用的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是更大规模财富的集聚空间,相较于其他城市,消费基础与消费潜力都更加突出,成为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排头兵”。

建设消费中心城市要遵循城市群发展的基本规律。我国共有5个国家级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城市群,是对城市发展的战略性整合与系统设计。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建立良好的分工体系和层级关系,解决大城市与中小型城市、城市与农村不断激化的对立和冲突。①刘士林:《关于我国城市群规划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15期,第36页。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不是仅突出个别城市的消费中心作用,而拉大不同层级城市之间的差距。通过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形成“共生互动”的城市群发展机制,成为促进区域一体化的新生力量。

三、消费中心城市变迁的现实逻辑

根据经济学人公布的《2020全球城市消费水平报告》,②《全球消费水平前10名发布,中国只有这个城市上榜!》,新浪财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5274884098509516 &wfr=spider&for=pc, 2020-04-29。全球消费水平前十的城市中,中国地区仅有香港一座城市入围,可以看出我国消费中心城市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差距。我国消费中心城市与国际知名消费中心城市伦敦、巴黎、纽约等在消费城市品牌影响力方面也存在着差距,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任重道远。

(一)从“国家”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政策演变

近几年,消费中心城市引发建设热潮,通过对消费中心城市相关的政策文件进行梳理,可以看出我国建设消费中心城市的现实进程,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地方探索阶段(2006-2015年)。早在2006年,在我国许多省级消费品市场发展报告中就提到了“消费中心城市”的概念。但在当时,并未明确消费中心城市的具体意涵。从层级上来说,更多地意指国家消费中心城市。

第二,政策发展阶段(2016-2020年)。 2016年,商务部《关于做好“十三五”时期消费促进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继续推进品牌消费集聚区建设,积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政策中已经具有了明确的层级目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该意见之后,全国多个城市开展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探索,如北京市重视新消费业态的发展,如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扩大文旅、康养等服务消费,完成传统商圈的改造提升。广东省支持建设广州、深圳两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内免税店,引导境外消费回流。③《多地开展内需争夺战:北京、广东、海南、云南,争相打造消费中心城市瞄准免税店》,21世纪经济报道,https://www.163.com/dy/article/G1C2232V05199NPP.html,2021-1-28。成都市《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将从消费场景打造、消费制度创新、消费环境优化等方面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④《成都打造八大消费场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华社,http://www.gov.cn/xinwen/2019-12/17/content_5461877.htm, 2019-12-17。青岛则提出将海洋、历史、美食、夜经济、大型活动、跨境、智慧等七大消费吸引要素作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⑤《利好密集落地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 id=11763430888736284685&item_id=11763430888736284685&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609634744589& showmenu=false&ref_read_id=e0fdd637-6d5c-4655-9d84-8548f7085c17_1618400619872&pid=&ptype=-1&source= share&share_to=wx_single,2020-12-11。武汉市出台了《全市加快新消费引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提出要多层次提升供给品质,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设立天河国际机场进境免税店,建设离境退税商业街区。⑥《湖北武汉致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力推进顶级商圈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whtb.mofcom.gov.cn/article/ q/201906/20190602876820.shtml,2019-06-28。2019年10月,商务部联合14部门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成为第一个专项推进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国家级文件。

第三,重点培育阶段(2021年—)。 2021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①《五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新华社,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00968621039460&w fr=spider&for=pc, 2019-07-19。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入了重点培育发展阶段。2021年10月26日,商务部发布了《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体方案》,从构建全球多元融合的消费资源聚集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商圈等六个重点任务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同时在《方案》中提出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评估指标体系,包含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政策引领度五大指标。政策的发布为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总体来说,仍处于破题阶段,亟需明确建设消费中心城市的关键工作。

(二)从制度设计到文化体系: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关键

刘元春认为建设消费中心城市需要科学把握三个发展原则:一是对称性发展原则,强调“购买”和“创造”的对称性,“消费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的对称性;二是系统性发展原则,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长期良好存在和运行的基础,不仅在于高质量产品的研发、制造和营销能力,更在于全球消费者对该国历史传统文化、高度发达现代城市文明的尊重;三是渐进性发展原则,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既遵循一般发展逻辑,也遵循“全球领先的高质量产品制造城市—强大的全球性品牌产品创造中心城市—本国和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本发展规律。那些试图跨越这些中间发展环节的城市可能由于发展基础的不牢固,而存在极大的发展难度和昙花一现的风险。②刘元春、张杰:《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国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1896179343716360&wfr= spider&for=pc,2021-06-24。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关键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开展消费中心城市的制度设计

开展消费中心城市制度设计,就是确保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理念和要求贯穿到城市建设的各个层面和环节之中。在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要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③《习近平这样阐释新发展理念》,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9-10/24/c_1125144509.htm,2019-10-24。构建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机制和创新评价机制。在国家和省市层面形成部际协调机制,统筹发改、商务、财政、金融等部门形成合力,更好地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在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同时要践行“人民城市”的发展理念,将城市居民与消费者作为消费中心城市关注的主体,协调我国发展新型城市体系中的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创新城市、紧凑城市建设。在西方一些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消费型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城市之间的对立。解决这种矛盾的关键在于寻找集聚效应与分散效应的平衡点,同样重视城市中的消费与居民的社会交往。④吕克·布莱尔:《面向未来的城市,新鲁汶大学城 欧洲新城镇建设的范例》,朱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7页。

2.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

消费中心城市的关键在于真正成为驱动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的中心力量,根据现代经济学的观点,促进消费中心城市的微观基础在于共享、匹配与学习,具体来说就是消费中心城市在公共消费品上的共享;城市供给对提高个人消费的匹配效率;与知识获取相关的文化教育消费的空间外部性。⑤叶胥:《消费城市研究:内涵、机制与测评》,西南财经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第56页。文化消费在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中日趋重要。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必然承载了更合理的消费结构,平衡人们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面对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一是需要拓宽居民的消费领域。倡导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绿色消费,以提升居民身体素质为目标的健康消费,以文化素养为目标的知识与教育消费。二是发挥消费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调整消费中心城市与周边乡镇的消费格局,优化消费环境,尊重与维护农民的消费权利。三是做好城市中不同消费群体的市场细分战略,从消费者市场细分了解消费者需求,强化消费市场的有效供给。四是建立消费结构评价的指标体系,全面反映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在物质、精神、文化、体育、教育消费等方面的变化,以引导消费结构向科学的方向演化。

3.加强消费文化体系建设

消费中心城市,必须重视引导城市居民的消费价值观。一是引导居民建立可持续绿色消费理念,注重消费质量。在建设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要秉持“不能不消费”与避免“过度消费”的原则,注重消费的高质量发展,打造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健康、良性的消费中心城市更应该倡导具有温度和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消费环境中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消费和出行需求,体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人文温度。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消费文化精神,引导实现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统一。电商的快速发展,已经出现了“有节日促进消费,没有节日创造节日促进消费”的现象,使得消费者落入促销抢购的陷阱。国际大型消费城市所出现的“消费主义”问题愈演愈烈,在建设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必须警惕“超前消费” “炫耀消费”“随意消费”的强烈冲击。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会忽略精神层面的“自我实现”需求,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节俭”思想与“量入为出”原则产生了剧烈冲突,尤其会影响青少年的消费观念,形成“享受”“攀比”的不良风气。

(三)消费中心城市的未来发展

建设消费中心城市,需重视培育消费中心城市的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意见》中指出要建立一批各具特色、辐射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其根本在于挖掘消费中心城市的“在地特色”,避免“同质化”商品聚集而降低消费欲望。既要通过建设消费中心城市实现与消费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升级,也要充分认识到城市中的消费市场不能只成为“洋品牌”的聚集地,布局培育本土高端品牌才能真正融入高端消费市场的全球化竞争。

建设消费中心城市,需重视文化消费的“提质”作用。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人民群众的消费结构产生了巨大变化,已经不满足于衣食住行的基础性消费,而走向了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审美上的享受的文化消费。文化消费的终极目的就是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提高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等所推出的国家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①《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网站,https:// www.mct.gov.cn/whzx/whyw/202012/t20201230_920353.htm,2020-12-30。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属于两种消费城市战略,具有相同的战略意图,为文旅融合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从长远来看,既要让我国的一批城市成为国际国内的消费中心,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也要让文化消费走向人民消费结构的中心,实现城市消费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中心消费建设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先定中心后搭配
消费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