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要求

2022-11-23邹小丽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7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茶园茶叶

邹小丽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塘坝镇人民,贵州 铜仁 565322)

“绿色食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绿色食品茶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它是根据特定的生产方法生产的,并得到专门机构的认可,茶基产品无污染、安全和高质量,经授权使用绿色食品标签。无污染茶叶的含义实际上是指该类茶叶不含污染物,其卫生质量指标(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在相关限制规则内进行检查并检验合格。针对我国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种子和茶叶加工技术水平的建议,这对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

1.绿色食品茶园建设

创建绿色食品茶园必须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光、热、水、气、营养等自然资源,有效维护茶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茶叶高产、优质、低耗。

园区规划内容:新建茶园根据茶园基地的地面形式,因地制宜,设置田间部(茶厂)、茶园区(地块)、道路、排水、蓄水、灌溉等节水系统和安全带,绿色区域、水产养殖和多样化土地。对于旧茶园(厂),必须制定旧茶园、植物和设备改造的技术要求、执行制度和时间表。

1.1 环境质量

选择环保环境,如清爽空气、清水、清洁土壤、无污染、周边无污染水源等作为茶叶生产加工基地。为了保证茶叶质量不受损害,在大气、水质、土壤和茶叶灌木丛取样过程中,检测受污染的残留物,必须低于我国规定的允许质量标准,包括有机茶和A 类绿茶不能检测到各种农药样品残留物,评估方法是以个人污染指数为基础的。生产基地周边生态环境良好,天然植被丰富,茶园和交通干线,工厂和城市将在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茶叶的地方以及附近的地方保持一定距离,禁止使用人造化学品强调系统外的污染预防始终保持清洁和优美的生态环境。

1.2 园地选择与建立

选择好的茶园基地是生产绿色食品茶的基础。拟建茶园必须符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绿色食品生产区环境技术条件》。生产区周边公里及主导风向公里范围内无工矿企业污染源,如化工厂、造纸厂、砖瓦厂等。茶园生态环境对大气污染物、土壤重金属、有机质、水质等方面有明确限值,符合指标要求。选择生态条件好、能满足茶树温、光、湿、土,且土需要远离污染源的地区,保护和改善茶园及周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茶园生态平衡。茶园的开发改造必须按照茶园的生态模式和技术标准,建设等高梯田、竹坑、排水蓄水系统、机耕道和作业道路,完善茶园的基本支撑结构,茶园与果树、林荫、绿肥交织,为茶树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根据绿茶生产对茶叶环境的要求,本项目茶园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生产区。茶园周围5 公里范围内无工厂、矿山和实验室释放有害物质,茶园周围有山、林、河等自然或人工保护系统。空气、土壤和水源无污染,符合绿色食品和茶叶生产区的环境要求。距一般茶园、大田作物、居民区及主要交通道路1 公里以上,有隔离带。

1.3 选择良种

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茶树良种应注重优质、高效、抗病、低成本。(1)选择经国家或省批准并经引进、试验、科研论证等部门论证适合当地种植的茶树良种。(2)选择香气浓郁、品质优良、适合多种茶型、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的茶品种。(3)选择品质优良、品种纯度高的种子。(4)根据生产需要,根据早、中、晚种子的科学配比和茶树抗性,大面积引进。(5)坚持大规模引进前的成功测试,避免盲目引进。(6)引进的植物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检疫,以避免引起新的疾病和寄生虫。

2.茶园基地建设

2.1 建园规划

根据环保食品要求和茶园标准建设技术规范,合理调整茶园道路,灌溉系统,步行树,保护林。茶园耕深50cm,坡度25o,水平梯次配置,梯宽2m 以上。开垦时,山顶要保留一些天然森林,山坡要栽种森林,修建分隔林。

2.2 道路设置

茶园路由主干道、支路、行人路、环形花园组成,道路必须按照茶园的大小设置。在60hm2的茶园下,不能修建主干道。60hm2以上茶园业主干道设置宽度8-9m,通道垂直或在一定角度,道路宽度1.5m,10-15 行茶树放置一个,环路位于茶园边缘,将茶园和农田分隔开。

2.3 排灌系统

茶园的排灌系统应整体组织,合理设计。平坦的茶园主要由排水沟组成,茶园边坡和梯田主要由蓄水沟组成,以便在灌溉时排水,在干旱时浇水。道路相连,沟渠相连。在茶园附近每隔2hm2修建一条堆肥沟。平时生产者可以将各种有机物料(如杂草、秸秆、动物粪便、绿肥等)堆放在井中,经堆肥、熟化后可用于茶园灌肥。

2.4 绿化、防护林建设

应在人行道、主河道、陡坡和易于冲洗的坡道上种植绿树。树种应以经济和观赏树种为主,始终保持绿色,并且与茶树无相互传染的病虫害。为了适应茶园的机械化运作,将绿色食品茶园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区块,面积约为3 hm2,作为植物种植植被和防护林。

建设茶园是建立绿茶基地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茶园周围、道路、水渠、风口旁、茶园内种植防护林,防风防沙,为茶树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树种是适合当地生长的高大树木,与茶树没有共同的疾病和有害昆虫。根系集中在地面以下50cm 处,冬季落叶,春后迅速着叶,根系分泌物呈酸性或微酸性。它们不仅可以在夏季和秋季提供遮阴,还可以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的果树和经济树,如梨、桃、板栗、乌桕、杜种、樟树等。间距为5m,种植8-12 棵,树冠密度应检查为30%-35%。在茶园规模的顶部种植圆叶决明子和巴伊亚草,梯壁被当地自然植被切割,覆盖茶园,抑制杂草生长,控制绿草高度,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3.绿色食品茶叶加工

绿色食品茶的原料应从绿色食品茶园收集,并按照茶叶加工所需的鲜叶标准收集,不得与其他茶叶混合。在新鲜叶片的填充、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机械损伤。绿色储藏室和车间应保持清洁卫生,并根据不同品种、敏感度和收获时间进行分配和管理。新鲜叶片不应直接接触土壤,以防止变质和影响产品质量。机械、设备和加工材料必须满足绿色食品和茶叶的生产需要。

重视茶叶加工技术,特别是解决茶叶加工关键技术,有利于茶叶加工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茶叶质量。茶叶加工技术主要包括:一是利用微波杀青、红外等先进技术,使茶叶香气浓郁,茶叶品质优良,提升茶叶品牌形象。二是研究安全生产技术体系,整合现有的加工技术成果,大幅度改进加工生产方式。三是开展香茶加工、速溶饮料真空干燥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细胞培养生产茶氨酸、生产口服茶片剂、开发超薄微型茶等。四是开展功能茶和健康茶的研究,开发几种含茶食品和保健品,提高茶叶资源和茶叶原料的利用率。五是研究和利用茶叶生产副产品,开发生产茶枕、茶墙砖、茶具等。

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对工业化茶叶生产中主要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非常有利于大规模的茶园和茶叶生产加工,开发新的茶叶产品,提高茶叶质量,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

3.1 鲜叶加工

严格按照绿茶标准,根据鲜叶的品种、等级和原料,根据加工后的茶叶,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3.2 包装贮存

加工后,干净的茶叶袋或纸巾袋、内衬食品级塑料袋,以避免水分和气味,保护茶叶质量。同一批茶叶的规格、重量应一致。包装袋内外必须有标记,标明品种、等级、季节、净重、产地和生产日期。储存地点必须干净、干燥、无味,并且必须与非绿茶分开储存。

3.3 素茶付制

毛茶经过分级、堆放和混合后,采用机械付制、人工挑选、烹饪、冷冻、混合、均匀堆放和包装、密封、称重并储存在仓库中。

3.4 标志管理、包装、贮运

产品包装应符合《绿色食品包装通用指南》,绿色食品标识应美观、清洁、标准化、清晰、耐用,并符合《绿色食品标识设计和使用规范》的要求。绿茶的储存有助于产生特殊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必须清洁、防水、远离光线和气味,并且远离污染源。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味。严禁与有毒、有害、特殊和易污染的气味混合。

3.5 强化质量管理与技术控制措施

加工厂环境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和茶叶生产区的环境和技术要求,做好工厂及其周围的植被、净化、美化和环境保护工作,并设置照明、洗涤、通风,除尘和其它工厂设施。机械、仪器等加工设备和材料符合生产绿色食品茶的要求。铅和锑合金、铅青铜、锰黄铜、铅金属和铝合金中的铅不得用于制造与茶叶接触的转化零件,必须及时清洁和维护机械设备。产品加工过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和绿茶加工的法律法规。

在加工管理方面,制定监督巡查过程和检查制度、过程质量检查制度和茶叶加工操作规程,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颜料和其它有害物质。

开展绿色食品、茶叶相关知识和茶叶生产质量管理标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生产管理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员工上岗前和每年都应接受培训,进行身体检查并持有健康证书。

建立健全茶叶生产操作规程、加工规范、质量健康管理体系,并张贴在墙上,各级落实岗位责任制。

3.6 绿色食品茶叶指标

绿色食品茶叶一般要求其产品具有所生产茶叶产品的天然品质,品质纯净,不变质,无异味,无污染,不染色,不添加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和芳香物质,根据茶叶品种的感官指标,质量符合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

4.注意绿色食品的要求

绿茶的生产和加工应完善和实施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茶叶的生产操作规程、产品加工规范、质量和健康管理体系。确保知识、绿色食品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记录整个茶叶生产和加工过程,包括生产和投资记录、农业经营登记,原材料入库记录、加工运输记录、成品茶入库及销售记录,严格管理相关材料档案,建立产品及安全追溯体系。

用于加工绿色食品的茶叶坯料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茶的要求。例如,从茶叶生产基地或将样品送交有关机关检查。农药花卉残留物往往比茶叶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对农业废弃物、残留物的监测和跟踪,确保茶叶的生产不受花卉的污染。以传统茶叶品种为基础的茶叶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强调原料不污染、纯净。设备、库存、无污染处理和清洁用地,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添加剂,特殊的普洱茶加工需要用水,确保水源不受污染。

5.发展茶叶绿色食品的策略

近年来,中国制定了绿色食品的技术标准和行政法规,完善了绿色食品的申请和审批程序,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环境保护和监测体系,规范了绿色食品的生产和管理。根据农业农村部制定的中国发展绿色食品的长远目标,供应给大中城市的肉、蛋、禽、果、茶等大部分产品有望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的建设、生产和生态环境改造必须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目前,广东、安徽、湖南等省的绿茶食品发展势头强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绿色茶叶食品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基础生产建设、环境监测、市场运作、科研教育等方面进行系统协调和管理。将生态、农艺、环境、营养、卫生等原则应用于茶叶原料生产、精制和初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优质茶叶生产、供应和销售体系。换言之,绿茶生产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绿色原料为基础,以环境监测和食品检验为保障,通过教育、培训、广告和宣传,依靠科技优化生态条件,提高作物管理和加工技术,从而达到生产绿色食品茶的目的。

6.结语

茶叶生产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种植、加工、储存和运输。茶叶加工过程是关系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要结合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 采取切实有效的茶叶种植加工技术, 扩大茶叶种植规模, 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工, 提高我国茶叶产品质量水平,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我国茶叶产业发展。

在我国茶叶绿色食品的开发成果基础上,根据茶叶生产布局及茶园生态环境状况,全面规划,选择重点,逐步推广。对那些茶园面积大、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可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现代茶业示范园区建设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尽快申报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同时,协调好各部门关系,深入开展绿色食品的宣传和市场营销工作,把绿色食品与创农业品牌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并把开发生产绿色食品当作茶叶产业化的重要内容来抓。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茶园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
什么是绿色食品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