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2-11-23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宁县农田水利工程

范 博

(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扬水管理处,宁夏 中宁 755100)

自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后,农民不再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核心人物,而政府也没有意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工程管理和工程投资存在缺失的局面。由于长期出现管理经费不足问题,造成工程管理主体缺失,为保证人民群众财产,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加强管理。

1.宁夏中宁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本概况

中宁县位于宁夏中部,地处银川至六盘山、银川至沙坡头两条旅游路线的交汇地点。中宁县是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中宁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分为好几类,主要包括自流灌区、小型井灌区、高效节水补灌区、扬水灌区等,各级渠道超过2500 多条,总长超过2200 千米,蓄水池达70 座,大口井135 口。中宁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有6 个单位承担灌溉农村人畜饮水以及防洪、排水等任务,并成立了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灌溉田间水利工程的维护。

由于中宁县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是20 世纪80年代建设,在建设上对于配套设施往往考虑不够周全,从而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时没有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往往是凭借农民的经验进行建设,导致很多工程不达标,不符合建设标准,从而出现老化速度较快的问题,增加了后期的维护和管理费用,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管理部门对于后期维修也感到比较棘手,长期维修无疑增加了后期的投资费用,而不维修又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效应。对于出现严重问题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需要进行重新建设,尤其是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已经无法达到足够的供水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水能利用率明显下降。据相关统计,宁夏中宁县农民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仅为28%左右,这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利用效率,而且造成了很大的灌溉水流失浪费现象。由于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没有经过科学地设计,也没有应用现代化的技术,自动化程度较低,从而无法进行有效监测,这也降低了工程的效用,影响了后期的运用和管理效果。

2.中宁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

目前中宁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修建时间较长,受到技术和资金不足的影响。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较低,导致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水利设施出现严重的老化现象。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使维修工作无法提上日程,导致工程灌溉能力下降,蓄水能力降低,从而损害到农民切身利益,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

2.2 水利工程建设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导致统筹管理规划工作无法得到落实、管理工作无序、施工无法保证质量、技术含量低等现象。另外很多灌溉管还出现严重漏水的问题,导致出现水害,而枯水期无法保证灌溉量。另外就是建设标准比较低,管理和维护工作没有得到落实,导致出现各类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生产。

2.3 管理机制不健全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运行模式单一的问题,从而影响水利工程管理效率。另外,由于经费有限缺乏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导致小型水库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出现职责不明的现象。

2.4 设计问题

宁夏中宁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之一包括设计方面,其主要问题是工程前期工作量较大,工程设计标准不统一,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出现的老化现象,没有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处于常年失修的状态。由于设计时间久远,而且采用的是粗放式管理模式,没有建立相关的档案和资料,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没有经过专业的设计机构进行设计,也没有保存相应的设计资料,在建设中往往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随处可见。由于资料不全,导致缺乏真实可靠的工程信息,给工程改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由于后期水利工程建设机构没有统一的管理,导致各部门设计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没有相应的标准。其设计流量、衬砌、断面面积的取值问题上仅仅是依据设计人员凭借个人经验确定,没有经过科学的计算,这也给建设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

2.5 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部门较多,而技术人员较少,加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点、线、面方面有不同的特点,这些都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加上相应的建设部门质量管理意识比较淡薄,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出现管理职权不明确。由于没有设计监理管理机构,导致工程质量无法满足设计需求,从而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职能发挥。

2.6 产权管理与养护的问题

目前,宁夏中宁县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20世纪80 年代由国家和政府出资建设,而随着现代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农民集体退出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位置,土地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导致传统的管理方法无法满足现有的管理需求。由于管理主体缺失,管理职权不具体,导致管理工作无法得到落实。另外,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后期管理不到位造成管理上的重大问题,阻碍了降低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职能的发挥。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特点

3.1 服务范围广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服务性质,其主要是为了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农业生产,由农民集体、政府投资建设的,因此必须加强后期投入力度,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打好基础。

3.2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以引水工程为基础,因此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时候,需要选择合理的区域,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能够充分发挥。

3.3 具有公益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公益性项目,大多数是政府集资进行建设,因此具有公益性的特点,而这个特点也制约了外来投资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而由于后期维修和管理需要政府部门出资,这也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本的增加,甚至出现严重的浪费资源的现象。

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问题的解决策略

4.1 科学规划,合理设计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方案的设计和审查,由于宁夏中宁县小型农田灌溉比较密集,其工程项目工作比较繁多,因此要努力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加强建设方案的审查,建设方案审查体系,通过完善审查体系,可以优化水利工程资源,提升工程质量。另外,工作人员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时候要加强勘察、调研,确定具体设计方案。通过提出多种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选择较为合理、操作性强的方案指导施工,这样才能够制定出符合当地情况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益。

4.2 加强建设和管理

在建设之前,要做好相关勘察与科研工作,保证工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改造和建设提供有效的依据。另外,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三检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进行检测和验收。在建设的时候,要采用统一的管理方法,明确各级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责任,依照施工工序进行管理,加强完善管理体制,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强合同管理,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性,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学习,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4.3 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政府机关需要适当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合理转移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具有充足的资金,另外需要引导农民进行投资。农民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体,也是真正受益的群体。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农民的投资意识,使其参与到工程投资中。政府部门也应该出台相应的规章,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吸引社会资本进行投资,以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本充足,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

4.4 完善运行和管理机制

在运行和管理中,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维护和管理意识,避免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通过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和制度,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持续发挥作用。另外,可以成立农民用水协会,并签订管理与维护协议,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归属,使相关部门能够积极进行后期管理,以便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问题,避免出现安全隐患。通过明确工程产权,并制定相应的责任管理制度,做好相应的固定资产交接工作,以此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得到落实,将维护和管理工作与群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可以提高农民集体的责任感,从而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4.5 加强工程管理

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全面贯彻谁投资谁受益的理念,并落实做好目标责任制,为后期工程管理奠定基础。另外,要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比较常见的有用水小组与村委会协作管理模式、转包小型水利工程与村集体承包土地兼顾管理模式、土地规范化示范区管理模式等。通过采用上述管理模式,可以减少管理成本,缓解国家经济负担,改善水利投资困难现象。通过强调工程责任主体制可以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建立优秀的管理团队,采取持证上岗制,加强对管理人员相关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的素养,从而保证管理质量。

4.6 优化技术指标,提高工程质量

采用公式进行农作物需水量和需水时间的计算,通过周密计算,确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率,做到因地制宜。对于水资源丰富的地方,经济作物灌溉率要比一般农作物高,在进行排水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农作物排水时间和适宜地下水位,合理确定设计标准,并综合考虑当地地质、地貌和地形,根据农田、道路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保证水流进出通畅,对于路渠交叉口要设置桥梁。此外,工作人员要认真研究新型灌溉方法,合理采用新的科技元素,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技术含量。在建设的时候,要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工程档案资料的记录和管理,为后期运行和维护打下基础。

4.7 加大监管力度

在工程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加强后期监督和管理,加强检查,验收的时候要严格把控质量关。尤其在整个项目施工中,施工方、设计方、建设方和监理方应该加强合作,相互交流,制定具体的施工技术流程和施工规划。监管部门需要强化现场管理,并定期进行验收和检查,对于违规施工程序,以及质量不合格的地方需要加强管理,及时返修。以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在完成施工之后,还应该重视后期管理,并对后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加强管理力度。通过实行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果。

4.8 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管理部门需要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当地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的设备,落实运行管理经费,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护打下基础。同时,管理部门要体现自身服务功能,积极与当地组织协同管理,构建完善的水利服务体系,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保证相关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5.结语

总而言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关系到民生问题,属于农业基础工程,对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保证设计方案符合实际需求。建设完成之后,需要加强后期维护和管理,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长期发挥效益,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中宁县农田水利工程
2009~2018年宁夏中宁地区风的时空分布特征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气象灾害对中宁县枸杞生产影响的评估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中宁县初中教师体育健身现状研究与分析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