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2022-11-23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7期
关键词:植保技术推广植株

苗 壮

(河南省永城市农业农村局,河南 永城 476600)

伴随着现代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兴种植技术随之诞生,并在农业种植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而植保技术便是这些新兴种植技术其中之一,将其应用到小麦栽培中来,在提高小麦产量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植保技术作用原理分析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对于小麦这样传统粮食一直以来就有着非常大的需求量,所以怎样提高小麦产量一直以来就是众多研究者以及农户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往往会遭受到来自地下以及地上两个方面病虫害的侵袭,从而导致小麦减产。而植保技术的诞生无疑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将植保技术应用到小麦栽培中,借助化学、物理、生物等诸多手段,可以使小麦得以增强其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还可以确保小麦的栽培质量。

2.常见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2.1 有效预防小麦的早衰和干旱

如果其叶干燥,养分供应不足,则会导致小麦早衰,降低小麦产量。通过植保技术的应用和有效推广,可以增加小麦的田间管理,提高小麦有机肥的施用次数,提高小麦的总产量,降低小麦早衰的概率。

2.2 减少小麦倒伏现象

在小麦生长中期和后期,由于天气和其他温度条件的影响,小麦植株容易大面积倒伏,导致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在生长发育的中期和后期,相关的农业管理者需要使用诸如磷酸二氢钾等先进的小麦植物保护技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小麦的倒伏现象,促进小麦健康稳定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3 具有防病虫害的作用

现如今,小麦在生长发育期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比如蚜虫病、条锈病、白粉病等病虫害。然而小麦发生条锈病对叶片的损害程度较深,严重阻碍了小麦籽粒的生长。小麦白粉病会对小麦的茎、叶等造成严重的侵害,降低了小麦的产量,影响小麦的质量。小麦在出穗阶段容易发生蚜虫病,如果田间管理人员发现后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处理,会对农业的总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小麦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还会受到气候等因素的干扰。所以,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加强植保技术的应用,植保技术可以对农作物进行全面性的保护,有效防治田间的病虫害,以预防为主,对小麦病虫害进行综合性的防控。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无法避免病虫害的侵害,因此在推广植保技术时,要坚持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让农民在种植小麦过程中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做到科学种田。植保技术可以提升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是我国农业实现增产丰收的有效途径,可提高我国农业事业的资金收入。

3.植保技术的具体应用措施

3.1 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是防治病毒的重要手段,在进行药剂拌种过程中,一是需要注意对农药的相关性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掌握相应使用标准。二是先完成种子重量的称取工作,通过种子重量来明确的使用量多少以及用水量多少,并对加入的农药予以均匀稀释。倘若药物用量太多,则可能会导致种子发芽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种子发芽率降低。倘若药物用量太少,必然会导致病毒的防控效果减弱,难以发挥预期的防控作用。三是科学选择拌种方法。通常情况下,小麦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小麦苗纹枯病、地下害虫,为了确保防控效果,还需要科学选择拌种方法,具体做法是将种子12 公斤、水0.4 公斤、10 毫升适乐时种衣剂(2.4%)予以均匀搅拌,然后晾干种子以后才可以予以播种。

3.2 科学合理地进行整地和播种

小麦种植前需要进行整地,整地要保证种植区域内的土壤平整,不能出现低洼情况,因为在天然降水条件下,低洼会存水造成湿度过大,从而影响小麦生长。整地过程中要将结块的土壤敲碎,保证土壤结构的松散性,同时要注意开好排水沟,防止田间内涝及小麦在田间腐烂,并将区内的杂草杂物清除,防止与小麦争夺养分,不给病虫害留有滋生的空间。小麦种植前需要先对土壤施加底(基)肥,建议采用复合肥形式,也就是将有机肥与化肥混合拌制,建议每亩地使用1500kg 有机肥和50kg 复合肥。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需定期进行巡查,根据其外观表现判断是否缺乏某种元素,然后有针对性地施肥,施肥可以与灌溉同时进行,这样肥料可以跟随水分一同下沉到土壤深部,有利于小麦的吸收。

3.3 进行科学合理的化学除草

小麦植株周围的杂草对其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因为杂草的生命力过于顽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和小麦植株一同争抢营养、水分、阳光等必须要素,大部分营养被杂草吸收后,严重阻碍了小麦的健康生长。所以,田间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小麦植株周围的除草工作力度,采取合理的化学或物理手段清除杂草,保证小麦正常生长。在实际的化学药剂选择期间,田间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最合适的化学药剂。比如,小麦阔叶杂草可以选取少量苯磺隆试剂并兑水喷雾,可有效清除周围杂草。一般情况下,最有效的除草时间是小麦杂草生长到2 ~3 叶,根据小麦植株生长的具体情况利用合理的药剂进行除草。

3.4 选择适宜的小麦种植地块

虽然小麦的适应性强,但是良好的地块选择也是保证小麦产量及品质的根本原则。首先,小麦不适于连年种植,因此在地块选择上尽量选择3 年以上未种植过小麦或者其他茄科作物的土壤,相关农户种植一茬小麦之后,不建议继续连作种植,如果连作不仅会造成小麦的抗病害能力下降,同时还会造成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失衡,出现小麦减产减量、品质降低等问题,但是玉米与小麦轮流种植,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其次,小麦对于土壤本身并没有太高要求,只要养分均衡,普通土地、水分充足就可以促成小麦成长,但是要更好地提高小麦的产出量及品质,则建议种植在结构疏松的土壤中。土壤结构疏松有利于根系与外部的空气接触,同时也有利于养分吸收和灌溉时的水分渗入。众所周知,小麦的根块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胀大,因此如果地质较为坚硬,并不利于根块的成长,建议选择一般松散的沙土进行栽培,控制土壤pH(酸碱度)在5.5 ~6.5 之间,最适于小麦成长。

3.5 优化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控

小麦出齐后要及时进行数量查看,有缺苗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补苗,以保证全苗。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病害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清除,并集中处理,防止传染其他小麦,缺苗的地方进行补种,如果没有备用小麦苗,则可以在出苗的密植区选取多苗穴进行掰苗补种。中耕松土有利于小麦根茎吸收土壤中养分及增大空气与根系的接触,促进小麦生长。在小麦种植前要及时进行检查土壤,防止有板面结块现象发生,如有这类问题要及时进行松土,为小麦生长做好基础性工作。齐苗后要进行第1 次中耕,建议深度在10cm 左右并且及时清出土壤中的杂草,防止与小麦争夺养分,第2 次中耕安排在第1 次中耕后15d 左右,可以比第1 次中耕深度减少30%,当小麦成长后进行第3 次中耕,每一次中耕都要比上一次中耕减少深度。中耕要配合培土,培土的厚度不宜超过10cm,防止小麦块外露,增加上层覆土厚度以此提高生长品质。小麦的病虫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地老虎、瓢虫、蚜虫等,建议在播种施肥时将辛硫磷颗粒药剂与肥料进行充分拌合后,施入地下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如果在种植中发现病虫害发生,则应采取化学药剂喷洒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住病情,同时还能避免发生晚疫病,当有严重的小麦病株出现时要及时进行治理。

3.6 小麦植株的中期管理

在小麦的生长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是中期管理,所以田间管理人员需要重点加强小麦中期的管理工作。中期阶段是在小麦返青拔节后,此阶段可有效防治病虫害,针对小麦病虫害的种类和差异,选取不同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选择最适宜的化学药剂,比如条锈病、红蜘蛛、白粉病等,这些病虫害都会严重阻碍小麦的生长发育。具体预防措施是选择农业部门规定的药剂以及其他化学药剂的混合量对小麦植株进行喷雾,可有效预防小麦病虫害的发生。

3.7 强化现代小麦植保技术推广

在宏观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地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往往存在工作不积极的问题,小麦植保技术推广进展缓慢。其次,农村地区的农民对植保技术的了解程度不高,往往保留传统观念,不愿意尝试新技术。即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人员来普及知识,他们也持怀疑态度,不愿带头尝试。因此,小麦植保技术的推广处于被动状态,推广效果不好。资金是保障植保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重视植保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保证资金投入的准确性,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建立完善实用的小麦植保技术推广体系,坚持专项资金专项使用原则,以动态监管措施释放资金,通过全社会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小麦植保技术推广的资金来源不能完全依靠政府,而是可以通过与社会企业的合作来实施资金筹措政策。例如,政府通过政策优惠吸引企业资金,特别是对农业行业的企业,从而实现农民和企业的双赢。此外,为了更好地维护农民利益,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民的资金投入,通过奖励和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民参与绿色种植,激发农民种植积极性,配合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用小麦种植和植保技术。

3.8 小麦植株的后期管理

小麦种植的后期处于小麦拔节期后,选择合适的时间对小麦进行有效的后期管理,后期管理尤为重要的是做好一喷三防工作,其主要通过喷洒化学试剂使得小麦植株达到管理目标,主要针对防干热风、防病虫等。从整体来看,是将相关的药物进行合理的融合,其主要包括杀菌剂、杀虫剂以及补肥剂,将这3 种药物进行混合搅拌并将其喷洒于小麦植株中,可以达到一次性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现阶段,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会运用到多种多样的高产栽培措施和防治方法,在小麦植株后期管理中病虫害防治效果显著,使得小麦的最终质量和数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所以小麦植株的后期管理需要引起田间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并按照管理内容建立更有效、客观的管理形式,全面优化小麦植株的管理工作,促进我国农业事业的稳定发展。

3.9 拓宽植保技术推广渠道

中国农村地域辽阔,许多农民位于偏远地区。因此,他们获得的信息相对封闭,对新的小麦植保技术了解不多,因此不愿意尝试更多。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自己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一旦新技术的使用效果达不到市场预期,农民还可能面临收入减少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该拓宽小麦种植的推广渠道,帮助农民转变观念,并提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措施。网络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远程讲解、在线宣传、短视频等方式,帮助农民了解植保技术的优势。同时,还可以着重分析植保技术的难点,改变农民观天吃饭的传统观念,帮助农民拓宽种植技能。线下建议在各地设立植保技术推广点,以试验田的方式种植,让农民亲眼看到新技术的优势和市场接受度。“眼见为实”的推广方式更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广植保技术人员不仅要到田间与农民面对面,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和QQ 群与农民进行跨空间交流,让更多农民掌握小麦植保技术的精髓,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

3.10 探索小麦绿色种植技术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是相较于传统农业种植技术而言的,通过种植方式方法的优化调整,可以为消费者生产出更加健康的农产品,相较于传统农业具有更加高效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化学药品的使用量,对于小麦种植环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对于农村的自然资源有更加高度的开发性。同时绿色小麦植保技术必须秉承科学、谨慎的态度使用肥料,将环保理念贯穿始终,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农业经济发展结构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农业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是未来小麦种植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小麦种植过程中往往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品,例如植物抗生素、植物化肥、植物农药等,这些化学产品由于循环慢对人体有一定影响,因此农业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不可避免的会对人体造成影响,而绿色小麦植保技术体现了无机与有机的循环发展理念,更多的使用生态性种植方式方法,降低化学物品的残留危害,既有效保证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绿色小麦植保技术在农产品种植全过程中对于食品安全有所保障,不会使用过多的化肥和农药,降低了化学药品的生态链循环,另外当前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要求更高,绿色小麦成为当今消费市场中的主流,因此将传统小麦种植向绿色小麦种植进行转变,可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小麦植保技术创新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推广过程中,政府需要共同努力。政府要重视自身领导诉求,总结分析当前小麦植保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资金投入和推广渠道上下功夫,帮助农民转变传统观念,让技术推广人员以丰富的知识拓宽推广渠道,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国现代小麦种植技术。

猜你喜欢

植保技术推广植株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准确辨识辣椒植株徒长及徒长的防控措施
哈密葡萄黄化病的发生情况及补救措施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