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探讨

2022-11-23孙文国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7期
关键词:营林林业资源

孙文国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 承德 068450)

1.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联系

当前,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建设是林业发展的重点,二者相辅相成,有着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紧密联系,只有统筹兼顾、科学规划营林生产工作,才能实现林业的健康发展。

1.1 营林生产工作只有在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中才能顺利、高效地开展。在实际的营林生产工作中,外部环境会对营林生产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营造健康、绿色、安全的林业生态环境,才能在降低营林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林业资源的生产能力,使营林规模、面积不断扩大,营林生产质量不断提高,从而使林业的生产效益得以大幅提升。

1.2 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营林生产工作的良性循环发展。营林生产能够为林业生态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充足的林业资源,最大程度避免由于林业资源的过度采伐、利用或一些不可抗的自然灾害等因素而造成的林业生态环境破坏。由此可见,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二者互为基础、相辅相成、不可分离,换言之就是林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好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二者之间的联系,把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3 方面共同提升,实现林业发展效益最大化。

2.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

人们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保护措施不到位,仍存在对林业资源的过度开采现象,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导致森林资源减少,覆盖面积也随之减少,林业生态环境受到较大影响,造成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易发沙尘天气。《关于全球森林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部分地区人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林业生态环境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依然存在对林业资源过度开发、开垦种田、过度放牧的现象,对林业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虽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但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还不够,相关部门的各项政策还没有落实落地,不能有效保护林业生态环境。

2.2 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广泛且不全面

目前,在我国林业的发展过程中,仍没有建立起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且支撑有力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尤其是在一些基层林业中,科学技术的应用往往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主要体现在以下2 个方面。1)在营林造林过程中,传统林业生产技术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不充分。当前,营造人工林是林业资源最主要的增长途径,但受到历史因素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许多落后地区的营林生产仍以人力加锄头为主要技术手段,对于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吸收与利用十分有限。2)在林业生态保护过程中,对林业空间信息的采集、加工、传达、反馈与决策等仍以人力为主,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对部分问题很难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处理。例如,在许多偏远的山区,主要依托护林员的巡山工作获取林业资源管理、生态监测和灾害防控等信息,遥感、全球定位和数字模拟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仍没有得到普及。

2.3 缺乏相关法律约束

林业生态化发展是未来林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趋势,而完善法律制度是约束林业相关企业、个体等行为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林业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执法部门在进行林业生态相关违法行为查处时不能起到预期的震慑与警示效果,使林业资源、林区生态系统的破坏情况无法得到有效遏制。虽然目前我国已针对林业发展颁布实施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部分林业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的了解不足,认知较为淡薄,无法明晰在林业发展中进行生态保护对我国现代化社会的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对生态保护相关措施的了解与应用较少,无法满足生态保护的相关要求。

2.4 林业的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对单一

目前,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且林业企业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但我国林业生产仍以实现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导致人工林中的经济林比例较高,生态公益林等比例较低。因此,我国林业的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仍比较单一,许多地区的林业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生态的发展需求。对于林业产业结构来说,虽然我国造林的规模有所扩大、数量有所增加,但并没有使我国林业的产业结构变得多元化,少数地区仍存在影响当地生态结构的产业布局。对于林业经济结构而言,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并不健全,而且林业企业的规模也普遍较小,因此除了一些实力雄厚、规模较大的林业企业外,大多数林业企业仍存在技术含量较低、结构形式不合理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2.5 林业生态环境修复补偿难度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林业资源的空间发展环境缩减,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程度的破坏,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森林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较为严重的林业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林业生态环境修复补偿压力持续增加。在林业资源开采使用过程中,开采管理方式较为粗放,管理理念较为保守,管理模式较为落后,综合治理力度不够,林业生态环境补偿修复力度不足,林业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后难以得到有效的生态补偿和修复。

3.促进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创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保护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林业发展而言,科技是提高林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林业相关部门要重视科学技术在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保护上的运用,不断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多引进一些国内外先进、成熟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应用于林业的生产实际。1)加大科技营林资金的投入力度,并与有关高校进行合作,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做好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促进林业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2)加强生态营林的技术管理。利用现有的林业技术与设备进行科学的营林造林,促进林木及相关产品的良性发展。同时,组建技术过硬的管理团队进行合理的育林管理,对不同育林品种展开科学的管理,剔除营林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弊端。3)在林业资源管理、生态监测和灾害防控等方面,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进行实时监管,将专业人员技术指导与高科技林业技术设备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森林火灾、自然气候灾害、林业病虫害等方面的监控及管理,从而实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2 全面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攀升,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作为备受关注的环保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环保理念全面深入人心。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有益于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通过举办讲座、宣传标语、电视、报纸等传统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也可以采用自媒体平台播放公益环保宣传片进行宣传,不断提升公众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让公民充分认识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减少破坏林业生态环境的行为,多方位多角度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让保护林业资源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

3.3 完善生态管理制度

为在林业发展中践行生态保护理念,相关人员应进一步完善林业发展中的生态管理制度,借助管理制度约束林业发展中的各类行为。1)林业企业管理人员在利用林业资源、规划林业生产时,应按照林业发展中的生态目标制定可执行的管理制度,约束其他各级人员行为,宣传生态林业理念,推广应用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技术,为生态林业的建设奠定基础。制定管理制度过程中,还应更新传统管理理念,优化林业生产中的制度条例,并通过可行性较强的生态管理制度,明确林业生产补偿的必要性,有效维护林业生产中的生态效益。2)在建设生态林业、保护林业资源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参考政府下发的政策,合理调整林业生态保护管理制度,推动林业生态化建设。制度制定完成后,还应及时通过宣传教育、制度讲解的方式,使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增强工作人员林业生态保护的意识,使其积极履行在林业生产中保护环境、注重生态平衡的责任。3)利用制度开辟林业发展的绿色通道,将生态保护作为林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夯实生态林业基础,健全林业建设中的管理机制。

3.4 建立健全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林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期间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对林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的需要。1)根据我国特殊的国情与林业实际发展情况,加强对原有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的修订,对于部分新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立法,以满足新时期林业发展的需要,使营林生产工作与林业生态保护有法可依。2)结合社会及经济发展对林业生产与林业生态的需求,加强林业相关法律法规与国家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合理约束林业资源的开采利用,努力减少乱砍滥伐、少批多伐等违法行为,提高人们对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促进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5 严格规范林业资源开采审批程序

我国的林业资源大多分布在较为偏远的山区或者林区,大部分居住在林区的居民主要靠砍伐树木进行生活,大部分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在林业资源开采砍伐过程中并未按照一定的开采砍伐审批程序进行林业资源的开采,乱砍滥伐问题较为突出,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为进一步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严格规范林区相关树木砍伐程序,严禁个人或公司等进行私自砍伐,应遵循先审批后砍伐的相关程序和制度,确保林业资源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实现良性可持续健康发展。林业管理和公安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树木的采伐监督,对林业资源采伐审批程序实施全方位管理和监督,有效保护林业资源,实现林业生态环境稳定有序发展。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建立县级-乡级-村级三级联合森林资源保护模式,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和信箱,对于私自采伐林木的行为予以监督,落实好采伐审批制度。

3.6 坚持因地制宜的保护原则

在因地制宜原则的导向下,林业部门还应在林业生态保护工程中分区设计林业整体规划,统一推进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并通过生态与景观结合的方式,扩大林区范围内的生态保护网络。同时,按照林业发展区域的地理条件,科学选择树种、搭配树种,配合当地水利工程改善区域环境,平衡林业发展中的生态系统,预防水土流失、林业资源浪费等现象的出现。例如,某地区在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中,利用地区优势、林木资源优势,积极落实生态保护、林业发展并重的方针政策,在当地栽植大量的海棠树、杏树、枣树,建设符合当地条件的林业生态保护示范基地,生产无公害的农林产品,在带动当地林业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维护了经济林区的生态效益,实现林区周边居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3.7 创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保护技术

3.7.1 加大科技营林资金的投入力度,并与有关高校进行合作,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做好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促进林业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

3.7.2 加强生态营林的技术管理。利用现有的林业技术与设备进行科学的营林造林,促进林木及相关产品的良性发展。同时,组建技术过硬的管理团队进行合理的育林管理,对不同育林品种展开科学的管理,剔除营林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弊端。

3.7.3 在林业资源管理、生态监测和灾害防控等方面,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进行实时监管,将专业人员技术指导与高科技林业技术设备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森林火灾、自然气候灾害、林业病虫害等方面的监控及管理,从而实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8 加强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监督管理

3.8.1 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加强对营林生产所需苗木的培育与筛选,不断扩增树种基因库,加大对种子园的投入力度,同时要严厉打击各种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实现百分百良种上山造林。

3.8.2 加强造林单位或营林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指导和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实现营林生产技术水平的总体提升。

3.8.3 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评价制度。由当地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对所管辖区的林业单位进行评价,激励企业争当林业生态示范型企业,并对其进行奖励。

4.结论

营林生产的良性发展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实现林业发展效益的最大化,必须统筹兼顾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通过提升科技水平、加强监督管理、调整优化林业产业和经济结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具体措施,解决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矛盾冲突,促进林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的局面。

猜你喜欢

营林林业资源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关于提高造林质量及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的研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关于营林前期准备及栽培技术研究
land produces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