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相关分析

2022-11-23张铮汉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7期
关键词:种植者高产秸秆

张铮汉

(河南省永城市农业农村局,河南 永城 4766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十分重视小麦的种植和管理,为了提高小麦种植的整体产量和品质,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选择小麦品种,并进行适当的管理,确保小麦有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供应,促进健康生长。

1.推广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意义

1.1 有利于保障粮食产量

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农业生产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中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旺盛。积极推广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利于粮食生产、居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大量科学证据表明,科学合理的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小麦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特别是在高pH 值或相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小麦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1.2 提高小麦品质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提高小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小麦种植管理过程中,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小麦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小麦品质,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小麦的营养含量。同时,积极推广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也有利于提高优质小麦作物的管理水平,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

1.3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积极推广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中国政府倡导农业多元化发展,并围绕小麦和其他作物建立了一系列产业链。通过小麦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粮食、葡萄酒、面包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问题

小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近年来,随着小麦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备受关注。它可以弥补传统小麦种植的不足,提高小麦种植产量。尽管全国在推广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以下挑战。

2.1 需要改进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资金、人力、物力的紧密结合。但是,在我国推广应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过程中,存在着资金支持不足等问题,致使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效果不能达到预期。在一些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大规模应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更不用说积极学习这些技术,阻碍了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

2.2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作为积极推广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一部分,这种推广与实际预期还有很大差距。此外,由于缺乏系统、专业的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影响了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效果。

2.3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户能否采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密切相关。进一步提高宣传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积极培养更多的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宣传人员,确保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能够引起农民的重视,鼓励农民积极采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逐步提高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

3.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3.1 科学优化小麦选种

3.1.1 优良选种

种植小麦要因地制宜地安排生产,某省种植面积和小麦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面积的45%和48%。根据自然条件分析,某省地势低洼,适宜小麦播种,土壤类型为两合土、於土,土壤肥力足以满足小麦的营养需求。某省地处温和的季风气候区,气温相对温和,年降水量500 ~800mm。在小麦种植和选种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分析自然条件,根据某省小麦品种推广的需要,可选择籽粒含量高的小麦优质品种。比如,在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选择扬麦22、宁麦13、瑞华麦521 等品种。在缺水地区,小麦品种具有较高的抗旱性,可以选择如徐麦33、保麦6 号、百农4199、百农207、淮麦40 等品种。

3.1.2 精细化处理种子

经济条件较好的小麦种植者可以选择购买包衣种子,节省时间和精力。为了节约种植成本,小麦种植者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在播种前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在小麦种子储运过程中,种子处理首先要注意杀毒工作,一些病原菌可能暴露在小麦种子表面,从而增加小麦生长期间的发病率,光照2d ~3d 可有效减少小麦种子表面的病原菌,晾晒时需要将小麦种子尽量平铺,以确保它们充分暴露在阳光下。其次,将小麦种子的包衣处理和药剂拌种,药剂拌种有效降低小麦根腐病和病虫害的发病率,预防小麦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等病害。

3.2 做好种植前期整地工作

3.2.1 秸秆还田

收割作物时,前一种作物的秸秆将保留在田间。下一轮播种前,应对上一轮播种的秸秆进行研磨。如果不进行处理,将导致小麦种植期间水分和营养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麦种植者可以将深耕技术与麦秸还田技术相结合。首先,用机械设备清除原有作物秸秆,确保原有作物秸秆尽可能不在地面上。其次,压碎前一茬作物的秸秆,将压碎的秸秆返回田间,并均匀喷洒。最后,进行深耕并夯实土壤。秸秆粉碎对土壤养分有一定的影响。它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帮助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3.2.2 田间旋耕和镇压

农民在整地时使用旋耕法。如果多年使用旋耕作业,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麦种植者必须在完成田间耕作工作后,进行科学、严格的旋耕。压实能有效压实土壤,改善土壤质量,平整表面结构,使种子更好地与土壤接触,促进种子生根。

3.3 结合整地施用有机肥

仅秸秆还田不能保证土壤的营养,对小麦的早期生长影响很大。因此,种植者在种植小麦前,应结合土壤养分分析,在田间施用有机肥,以确保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足以满足小麦早期生长的需要。

3.4 小麦标准化播种

3.4.1 小麦播种期管理

为了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保证小麦种子的健康生长,必须做好小麦播种期的管理。播种太早或太迟都可能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因此必须在温度稳定后播种。在海南种植小麦时,必须根据种植区域的灌溉条件调整播种时间。在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播种期可选择在每年10 月1 日和10 月中旬;在水资源稀缺的地区,可以在9 月底播种。由于养分和土壤水分的不同,小麦的生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小麦的播种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掌握小麦种植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小麦的播种期,不仅可以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而且可以有效避免病虫害高发或恶劣天气对小麦的影响。

3.4.2 小麦种植密度管理

科学管理小麦种植密度有利于空间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促进小麦的整体生长发育。种植者必须认识到科学控制种植密度的重要性,不能盲目增加种植量来提高产量。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小麦种植密度,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才能有效提高小麦产量。例如,在播种小麦时,应研究小麦种植区的土壤肥力。根据海南当地土壤类型,种子数量一般控制在10kg/667m2~12kg/667m2。如果有提高土壤肥力的空间,可以在土壤上施用科学配比的基肥。提高土壤肥力后,小麦种子可以适当增加。但是,小麦种子不得超过15kg/667m2。小麦种植机械化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不仅提高了小麦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投入,而且可以更好地控制小麦种子密度,降低小麦种植成本,使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4.3 播种镇压

科学田地镇压能有效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抗旱性,在镇压时,种植者可以选择带镇压装置的播种机械,使播种与镇压一起进行,也可以选择专业的镇压装置。

3.5 加强小麦种植田间管理

3.5.1 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

传统的小麦病虫害防治一般采用农药喷洒,但要实现小麦的绿色种植技术,有必要推广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减少农药喷洒,确保小麦粮食安全。种植者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引进病虫害天敌,结合化学防治技术,根据各种病虫害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生物剂防治病虫害。在选择化学农药时,应首先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并减少其使用频率,以减少对小麦生长环境的危害。

3.5.2 科学处理田间杂草

种植小麦后,种植者必须定期清除田里的杂草,在选择除草剂时,必须根据杂草的具体种类来选择除草剂,并加强除草剂用量的控制,除草剂的过度使用会污染生态环境,影响小麦的生长。

3.6 控制旺盛生长

中高产田小麦旺盛生长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提升,因此在生长中后期一定要注重做好小麦的旺盛生产防控工作,防止后期出现严重倒伏。小麦旺盛生产的因素多种多样,一方面是因为播种期提前,导致冬前生长速度较快,另一方面是因为播种量过大,群体密度较高,同时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不注重科学施肥,氮肥施用过量,春季追肥过早,越冬季节温度偏高,早春回温较快。上述因素均会造成中后期小麦出现严重的徒长,不利于后期小麦的生长发育,经常出现大面积的倒伏和容易爆发多种病害。所以在小麦生长中后期为了控制麦苗旺盛生长,应该做好划锄和镇压工作,破解板结土壤,提高土壤温度。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徒长水分蒸发,为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根系向着纵深化方向生长。

小麦返青期到起身期,选择使用耘锄隔行进行中耕处理,深度控制在10cm,耘锄结束之后及时进行土壤压实,保证根能够向着深层生长,增加耘锄有效层的深度。对于生长过于旺盛的麦田可以在返青期到拔节期选择使用多效唑进行叶面喷施,防止旺盛生长,预防倒伏,同时还应该严格做好田间的水肥管理工作,对于壮苗、旺苗、有徒长趋势的麦田,在返青期到起身期应该适当延迟追肥灌溉。

小麦生长中后期氮元素添加过多会造成小麦弹性灌输氮肥,钾肥施肥不足会造成小麦早衰,所以后期对不脱肥的小麦田,不必增施氮素化肥,对于地力相对较差,生产前期、生产末期未施足氮肥的小麦田,并且麦苗存在严重脱肥现象的,可以追施尿素3kg/667m2~5kg/667m2,延长叶子的生长能力,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小麦正常成熟。另外对于碳氮比例失调,有贪青晚熟的小麦田可以在开花灌浆期喷洒一次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有效调节,增加秸秆的粗度,防止小麦出现倒伏,有利于提升小麦的千粒重。

3.7 适时收获

小麦的适时收获是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关键之一,一般来说,蜡熟期进行小麦的收获,上部叶片变黄时,杆的直径仍有一定的弹性,种子含水量约为16%~18%。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准确的收获时间必须根据天气条件来确定,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如果有强风和暴雨的危险,我们应该尽快收获,以免因天气状况造成小麦减产。

小麦蜡熟末期是收获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程度,千粒重最高,应该及时进行收获。小麦进入蜡熟期之后,植株茎秆全部变黄,叶子枯黄茎秆稍有弹性,籽粒内部呈现蜡质状,含水率控制在30%左右,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的颜色,能够被指甲切断。选择使用大型的小麦收获机,一次性完成小麦的收获、秸秆粉碎和秸秆还田处理。收获回来的小麦不能够长时间堆积,应该及时晾晒,防止遇到降雨或者潮湿霉变,并在入库之前做好粮食的精选工作,保证小麦商品粮的纯度和质量。对于优质专用小麦或者种用小麦,还应该注意做好收获时机械设备的调整工作,真正做到单收、单脱、单独晾晒、单独储运,防止品种之间相互混杂,影响到品种的生产特性。

结论

综上所述,麦季免耕+秸秆还田的栽培技术能提高小麦品质与产量,符合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小麦的栽培技术要求。

猜你喜欢

种植者高产秸秆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踏花行论坛2016年非洲紫罗兰展作品选登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
种植者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