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
2022-11-23徐成利
徐成利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万顺乡中心小学校 吉林长春 13023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所涉及的方面是非常多的,既包括数学概念、数学能力、数学语言方面,又包括数学思维、数学心理学。可以说,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关乎学生是否能够在数学这门学科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把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但是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从多个方面出发,切实开展有效教学,帮助学生在有效教学中对于数学进行很好的掌握,从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在此,本文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利用问题进行互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管是促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还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都需要教师和学生产生一定的互动,而问题就是互动的一种桥梁。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然后学生回答,这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或者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大家共同解决,或者教师帮助解决。可以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为了加强互动教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通过不断的问题来促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这样,学生能够切实掌握一些数学概念,同时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语言以及数学思维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一些地方,比如说学生之间的层次是不一样的,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问题的时候,就需要让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而不能针对所有学生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否则是难以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所以说,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然后再为学生设计一些难度不同的问题,这样才能促使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对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去为学生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思维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在了解学生差异的时候,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对于分数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有些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分数的一些知识有了很好的掌握,能够充分地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并且能够顺利地进行分数的计算,那么针对这些学生,在进行分数除法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较高难度的问题,比如直接为他们布置一些分数除法的题,让他们去进行自主探究。而对于一些学习基础比较差、之前就没有针对分数的相关知识进行良好学习的学生,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说让学生去探究分数除法的特点是什么。这样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进行解决,从而促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这样的教学有效解决了一刀切模式的不足,并且也能够让学生获得自己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
二、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空间
上文说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和教师进行一定的互动。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小组,在课堂上开展一定的自主探究。之前在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比较多,可以说在互动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学生随着教师去进行一定思考的。这就导致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所以说,为了促使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一定发展,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究,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去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减少对于教师的依赖。这样才能促使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真正得到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适当地减少自己的讲解,而是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而小组合作就是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空间的一个良好方式,也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思维方面的碰撞。所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
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这节课的时候,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教师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然后为学生布置一些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小组学生通过合作去解决。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一些学困生可以尝试着去完成一些学优生、中等生所需要完成的任务。这样他们也可以向着更高层次进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负责不同的任务,比如有的学生负责搜集相关的资料,有的学生负责整理,有的学生负责最后的总结等。这样,每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获得了相应的能力发展,并且在小组长的监督下,每个学生的学习也都落到实处,不会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当然,数学教师需要认识到的是,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并不意味着对于学生放任不管了。在学生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引导。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20 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究,然后接下来的时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探究情况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比如,有的小组可能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那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同时,在小组合作完成之后,教师也要从总体上去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数学知识。比如对于分数除法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总结这部分知识,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
三、将信息技术和数学联系起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教师就要充分创新一些教学手段,不能总是让学生凭借教材去进行学习,还要为学生扩展一些资源,比如网络资源等。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在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应该说,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很多教师都能够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但是也有一些教师至今没有对于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联系,还是依照以前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导致很多小学生不但在理解数学知识方面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也难以对于数学形成积极的态度。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又怎么会得到培养呢?所以说,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时代的要求,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以此促使学生能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教学的多样性,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去理解数学知识,从而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这就对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充分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去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同时为学生拓展一些数学教学资源。这样将信息技术和数学联系起来,从而充分促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一定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的时候,如果学生的方向感不太强的话,那么教师进行再多的口头讲解,可能也难以促使学生去深入理解一些知识。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动态化场景,或者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图片,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从而尝试建立一定的方向感。又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节课的时候,很多学生可能不知道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如果学生不理解的话,那么学生就会去死记硬背,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为了促使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公式是怎么来的,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定的推导视频,在这样的视频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充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视频中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比如他们喜欢的一些动漫卡通的人物等,这样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上,并且能够直观化地去理解一些知识。此外,不管是在教学哪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拓展一些文化资源,比如利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拓展祖冲之、陈景润等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的数学精神能够得到一定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数学也会产生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可以说,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但是,这也需要教师去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滥用信息技术,而是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需求去设计信息技术课件,从而促使信息技术能够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四、设计高质量的作业
作业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思维上得到一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对于数学产生积极的态度,让学生深化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促使学生在能力方面变得越来越好。所以说,作业也是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如今,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不能只追求作业的数量,也要向作业要质量,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利用高质量的作业来促使学生完成,从而获得一定的发展。那么什么是高质量的作业呢?本文认为能够让学生巩固自己的知识,并且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吸引性的作业就是高质量的作业。作业首先需要让学生能够对于知识进行巩固。但是,只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巩固也是不够的,如果学生不乐于去完成作业的话,那他就不会去主动巩固知识。所以说作业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新颖性,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乐于完成。因此,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创新性地设计一些数学作业,如可以和生活联系起来,设计一些实践作业。
例如,在教学“位置和方向”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去进行地图的绘制。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校园中的一些事物进行绘制,在绘制的过程中要很好地将它们的方位展示出来。这样的作业没有了以往单一练习题的枯燥性,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趣味性,那么这样的作业就能够让学生乐于完成,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也会对于知识进行一定的巩固。又如,在教学“圆”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除了为学生布置一些书面练习题外,还应该想到为学生进行一定的作业创新,也就是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去计算生活中一些圆的面积。所以说这样的方式也能够让学生将数学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但能够完成作业,还能够体会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样学生也能够更加热爱数学学习,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落到实处。应该说,不管在教学哪一课的时候,教师都应该联系生活,去设计一些生活化的、实践性质的作业,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一定的培养。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避免学生为了学习数学而学习数学,而是能够切实在了解到数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学习数学。
五、重视评价工作的开展
在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评价工作的开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一定的评价,学生才能了解到自己在核心素养的哪个方面出现了不足,然后学生可以针对性地改进。同时,只有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才能够从整体上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从而给予学生良好的反馈。因此说评价工作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在开展评价工作的时候,教师应该从数学概念、数学能力、数学语言以及数学思维和数学心理学等多方面出发,去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评价,而不能总是以成绩去评价学生。之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时候数学教师都是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比如对于成绩好的一些学生,教师就对于他们给予一定的鼓励,而对于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则对于他们采取严厉的态度。这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教师应该在评价的过程中认识到学生是充满发展性的,他们的数学学习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只有将过程做好了,才能取得好的结果。因此说,教师应该注重发展性的、过程性的评价,从多个方面去丰富评价,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有效作用。
例如,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一定的评价。在数学概念方面,教师可以要求学困生对于数学概念进行掌握就可以,如果学困生掌握的话,教师就要对于他们进行一定的鼓励。而对于学优生来说,他们不仅要掌握数学概念,还要在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能力方面获得更加深入的发展。所以说教师在对于他们进行评价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促使他们向更高层次迈进。同时,在对于学生开展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之间开展一定的自评或者互评活动。在开展互评或者自评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评价的标准,比如让学生明确应该在数学概念、数学能力、数学语言以及数学思维等方面获得什么样的发展,让学生去对比自己的发展情况,看看能不能满足要求,这样让学生去进行互评或者自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展开对于自己的反思,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如果能够形成一定的反思能力,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去探究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从而去加以改进。所以说,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为学生明确评价的标准也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在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家长评价也融入进来。也就是说,教师可以要求家长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发展,这样也能够让家长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而给予学生良好的影响。
总而言之,为了促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教师就应该从多个方面出发,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扩展教学资源,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数学核心素养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切实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