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探究
2022-11-23史巍,步磊
史 巍,步 磊
(成武县种子公司,山东 成武 274200)
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不仅与基因遗传因素有关,还受环境温度、湿度、土壤养分含量、阳光照射时长及栽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不难看出,在栽种小麦时,要想得到优质且高产的小麦,不但要依据小麦栽种地区的土壤层、气候条件等因素挑选科学合理的优质小麦种类,还需要有效的栽种管理方法技术做支撑,充分发挥优质小麦高产和高质量的基因遗传潜力。在小麦栽种、生长发育和收获的整个过程中,都会遭受病虫害的伤害,这将同时影响小麦最后产量。小麦栽种时搞好害虫防治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现代科技的不断快速发展对国内农牧业也有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种子的研究有多种方向,主要包括种子萌发率、小苗的年增长率等,可以运用静电场、紫外线、激光和化学药品等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进而实现研究的目标。
1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1 挑选优质品种
种子是小麦栽种的第一步,搞好小麦种子甄选工作至关重要。如果能得到抗病力和抗逆性都较强的小麦种子,整体上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小麦种子的挑选需与栽种地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挑选符合小麦的生长标准、特点和适应本地生长的小麦种类。栽种前应优选种子,去除皱皱巴巴、形态较小的种子。与此同时,要运用专业药物开展浸泡来提升小麦种子的耐盐功能和发芽率。一般在晴朗的天气里干燥小麦,但通常要晾干小麦2~3 d,在晴朗的天气里晾干小麦就能够提高麦子发芽速度,从而使小麦播种的总发芽率更上一层楼[1]。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具有消毒杀菌功效,有助于大大减少在麦子种植后生长期里多种多样病虫害的产生。
1.2 整地耕种
土壤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因而在种植小麦以前,工作人员务必做好相对应的前期工作。一般来说,针对种植小麦的土地资源,要做好农用地日常护理,一般耕种深度要做到25 cm,为了更好地耕耘土地资源,要开展2~3次耕种,要保证土地资源一直处在优良状况,便于后面播种工作的顺利开展[2]。种植小麦时,深度要适度,播种不可以过深。因为深层温度对种植的小麦会造成不良危害,造成小麦种植出苗迟缓、小麦苗品质减弱,对小麦后面授粉的总体成效造成不良危害。与此同时,当外界温度过低时,这将造成发育欠佳的小麦苗品质降低,易产生枯萎,影响小麦整体产量。如果小麦播种较浅,种植的小麦在抽穗时很容易发生暴露问题,温度低时小麦易枯萎,降低小麦存活率,危害小麦最后产量[3]。不难看出,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耕地时务必解决好土壤问题,使处理后的土壤层达到生长发育要求,并开展高精密播种,使小麦播种深层做到规定标准,为小麦中后期的成功生长发育打下坚实基础,这对提升小麦产量是至关重要的。
1.3 合理施肥
每一阶段都需要有充裕的营养物质。在翻整土地阶段应配制底肥,添加农民腐熟肥2 500 kg/667 m2、复合肥料50 kg/667 m2和磷钾肥10 kg/667 m2,充分维持土壤有机质。在小麦生长时要搞好施肥工作,在返青、拨穗和出穗期内都需要加上10 kg尿素/667 m2。此外,追肥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做出决策,小麦生长旺盛就不用追肥,过犹不及。反过来,小麦变黄、易倒及生长势弱,要立即施肥。灌溉时要依照小麦苗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差异性需求来开展。进到返青季,追肥与浇灌应相互配合,同时应严控水流量,防止小麦徒长。小麦拔节、灌浆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量非常大,因而确保水分供应充裕、维持地表潮湿非常重要,但也要防止积水。为了更好地推动小麦的生长,栽种前务必运用底肥、土壤有机质,与此同时在小麦生长全过程中的关键期上肥,以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例如,在拔节阶段,小麦的籽粒不容易饱满,非常容易造成空壳子或变成皱皱巴巴的颗粒。因而,拔节期内,灌溉与施加化肥紧密结合,充足混合8~10 kg尿素和水分,进行小范围灌溉,节约用水,与此同时有利于尿素的全面消化吸收。
1.4 栽培管理
苗期是小麦生长全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苗期要管理好幼苗,定期观察幼苗的出芽情况,在幼苗不够时立即填补,田里相对密度过高时立即清理长势不好的幼苗,做到密度适中。冬小麦用水量约为450~600 mm/667 m2,在具体监管流程中,应依据气候情况、空气相对湿度和小麦生长环节明确小麦的灌溉情况。返青期是小麦生长全过程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对水量要求非常大。一般要在每年4月中旬、5月上中旬浇1遍水,依据小麦的生长水准决定是否上肥。小麦生长旺盛可以不上肥,生长态势不太好时要立即浇水施肥,追加尿素溶液10 kg/667 m2。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可以提升小麦水分的吸收效果,并控制成本、人力资源和财力的资金投入。现阶段,常见的灌溉方法有灌溉、沟灌和喷灌。其中,近些年主推的灌溉技术是喷灌,可以节约用水,均匀灌溉,避免土壤侵蚀,维护土壤质地,但不足之处是资产成本相对高,管理方法复杂。
依据播种地的自然环境、土地资源种类、土壤层品质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因素决策合理的播种时间与播种总数。播种的具体时间和数量是决定小麦出芽率和小麦生长状况、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提早播种非常容易出现老弱苗的状况,提升病发几率,过晚播种很有可能会使小麦没法生长。与此同时播种的数目太多或过少会影响小麦生产量。播种后也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小麦少水时要立即浇灌。小麦拔节期也需要有效上肥,提升土壤的营养成分,进而提升小麦产量。
冬天前栽种旱茬小麦,小麦在冬天要进行生根、出芽及分蘖,由此可见冬天前应做好对应的管理工作。尤其是要选用科学的方法全方位管理小麦的分蘖。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使小麦出籽率符合要求,使小麦在中后期生长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生根,务必开展恰当的小麦分蘖,使小麦幼苗在生长全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总体生长效率,进而提高小麦抵抗能力[4]。小麦出苗后,要按时对出苗情况开展全方位查验,发觉出苗不够的状况,要依据具体出苗不够的状况适度填补出苗。为了更好地加速小麦幼苗的生长,提升小麦分蘖成穗的速率,农业生产者可以在小麦上适度喷洒多效唑溶液。栽种的小麦中,如果有生长不太好的小麦,可以在小麦上撒生物素,使得麦籽能够健康生长。冬季可以按照具体需要开展恰当的填压工作,填补地表上发生的不同状况的缝隙,降低土壤层中的水分蒸发,也可以防治寒缝灌溉等问题对小麦苗生长造成的危害。
从小麦灌浆到小麦成熟时期,小麦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同时也是小麦整个生长期内最重要的时期,是决定小麦品质和最后产量的关键阶段。从小麦灌浆到成熟这一时期内,要对小麦根开展有效护理,同时小麦叶也不容忽视,依据小麦的具体生长状况合理科学上肥,使栽种的小麦正常生长。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增加小麦穗的总数、小麦穗的品质和小麦出穗的时间,也需要适度施肥。从以往的栽种工作经验总结出,一般用磷酸二氢铵化肥进行上肥,上肥后要适度浇灌,使小麦可以迅速吸收化肥中的营养物质。在这个环节中,还能够在小麦叶上进行喷肥,提升小麦颗粒物的总体质量,使小麦品质更上一个台阶。假如小麦在这个环节产生病害,可以适度混合化肥和农药,随后撒在小麦上,具有治疗小麦病害的功效。
1.5 适墒播种
水分是小麦生长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特别是在生长期,对水分要求更高,因而小麦种植者要从具体情况入手,做好水分管控工作,为小麦生长给予足够的水分,防止水分不够影响小麦生长,进而降低小麦的品质和最终产量。小麦种植期内,底墒水分尤为重要,好的底墒水分可以确保栽种的小麦出籽率高,确保小麦生长出优良牢固的根,进而确保小麦健康旺盛地生长。不难看出,在播种小麦以前,田间含水量要充足,完成足墒种植[5]。小麦播种期内要严控时间,控制播种的土壤深度,播种完毕并不意味着结束,还要做好相对应的填压工作,那样可以提高小麦种植后出芽的实际效果。小麦种植者在具体播种期内应注意把控小麦种植的实际深度,侧重于造墒工作,把握好小麦播种期、播种量和播种深度等各类内容,保证播种合理化。
2 病虫草害绿色防治
病害对小麦的成长有较大危害。霜霉病、锈病是小麦的普遍病害,蚜虫、血吸虫和飞虱等是小麦栽种全过程中最常见的病虫害。在害虫防治全过程中,要实行综合性绿色防治措施,采用绿色化防范,尽量避免化学药品的使用,降低对自然环境的伤害。
2.1 生物防治
生物技术是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治中的关键内容,该技术手段在具体应用中有低成本、项目投资少,以及实际效果好等优势,也是该方式被普遍采用的关键原因。一般来说,需要高度重视小麦病虫害信息和天气变化,依据观察结果,采取科学的防治技术,也要保持对小麦病虫害的合理防治。比如,在冬季前小麦最主要发生的病害就是蚜虫病,这类虫害会对小麦生长和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可通过大量投放防治蚜虫的昆虫种类,以防止小麦种植经营规模减少,改善小麦的总体品质。但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在专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培育蚜虫的克星瓢虫抑制蚜虫的生长和规模,在培养瓢虫时需要注意全部麦地生态系统的均衡,以防生态体系受到破坏。
2.2 化学防治
小麦绿色栽种全过程中可以选用低残余微毒农药,使用时要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方式,防止用量过度的问题,农药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安全时间间隔使用,防止农药对小麦品质造成危害。农药的使用务必对症用药,选用不正确的农药,不仅不能实现期望的实际效果,还有可能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危害。适时喷洒农药,把握小麦病害的病发规律,早发现早用药,出现关键病要连续不间断用药,务必彻底根除。药物务必用量精确、品种准确,要严格按照要求明确农药的运用频次和浓度值,在恰当的时间用药,在低温和小麦幼苗期内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2.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技术是运用害虫的趋向性除掉害虫的方法。与此同时,可以改进土地质量,防止病害。例如,可以调整土壤层的温度,防止温度过低或过高对小麦造成危害,降低害虫的存活率。
2.4 季节法防治
春天是小麦全部发育阶段最重要的季节。春季光照时间足够,土壤营养成分较为均衡,小麦在这个季节进入旺盛生长期,将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生长。季节法预防小麦病虫害的原理是通过有效上肥,加强田地管理方法,喷洒整治病虫害的药物,完成对小麦栽种初期发生病虫害的有效解决,防止病虫害对小麦中后期注浆造成不良危害。开展季节性预防时,应高度重视麦田化肥喷洒时间、喷洒面积和喷洒量等各项因素,防止化肥喷洒对小麦生长发育和水分吸收造成不良影响。
2.5 麦田除草
对麦田里的杂草,要灵活运用农业预防和化学方法预防紧密结合的技术来除草。依据麦田中的不同杂草类型,挑选不同的灭草剂,如对禾本科杂草,用6.9%骠马除草剂40~60 mL/667 m2、兑水50 kg喷雾使用,剂量不可以高于120 mL/667 m2,不然,会影响到小麦的生长发育。与此同时,挑选药物时也需要合理,过多使用会导致药物对小麦造成伤害。
2.6 合理轮作
假如一块土地持续栽种小麦,病虫害状况将越来越严重,小麦的抵抗能力也将越来越低。因而,要进行有效轮种。在小麦生长发育历程中,做好栽培技术,土壤层干净整洁,没有脏物残余,抑制杂草的生长发育,如果发现杂草,及时清除。栽种前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泡种、药剂拌种,提高种子的耐病性。
3 结束语
伴随着食品加工产业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食品类的生产加工早已变成现代社会的常态,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的原材料质量。小麦做为国内主要的粮食作物,要对小麦的质量和生产量不断提升,才能达到社会需求的标准。因此,小麦的增产和优质生产要根据种植地的条件挑选相应的种子,相关部门要以小麦栽种及后期病虫害防治为关键抓手,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病虫害防治,实现小麦产量和质量同步提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