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粮食减损路径探究

2022-11-23浦同算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损耗率节约粮食减损

浦同算

(河南工业大学,郑州 450001)

在粮食生产方面,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少、环境质量标准提高、气候变化及国际竞争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粮食安全问题依旧面临严峻挑战。在粮食收获、储存和运输方面,我国设立了基本粮食生产基地、仓储设施,基本建立了涵盖全国的粮食运输网络和保障政策,但粮食收储运过程还存在较多问题,使得粮食损耗率远高于发达国家。根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我国粮食在消费前损失率约为年产量的11.6%,损耗占比较大,这是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粮食减损意义重大

1.1 粮食生产现状

近20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总体呈稳步增长的趋势,近年由于经济转型升级,追求提质增效,增速放缓。谷物产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但豆类和薯类产量在2006、2007年出现下降,之后产量较稳定,近几年出现小幅增长的趋势。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66 949.2万t,其中谷物产量61 674.3万t,豆类产量2 287.46万t,薯类产量2987.41万t。反观粮食需求,我国约有14.12亿人口,谷物基本上能达到自给,大豆年需求约为1.1亿万吨,按照当前产量,缺口为8 712.54万t,薯类年需求约为8600万t,按照当前产量,缺口为5 612.59万t,可见我国豆类和薯类需求缺口较大,粮食安全问题依旧严峻。

1.2 粮食减损的重要性

促进资源节约,保障粮食安全。粮食的浪费属于农产品资源浪费的范畴,降低粮食损耗,就是节约粮食资源,有利于促进粮食资源节约,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和土地生产压力。粮食减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在气候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更大的压力。一方面是粮食刚性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资源约束日益趋紧,我国人均土地面积有限,在只能通过提高单产的方式提高粮食产量的情况下,就应该更加重视粮食减损问题,降低粮食生产压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3 文献综述

近年来,粮食节损问题备受国内学者关注,针对各个环节的粮食损耗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在概念界定方面,宋洪远等[1]认为粮食损失是指粮食在收获及后续过程中产生的损失。国外部分学者认为粮食损耗是指在消费阶段之前因直接或间接原因导致不可食用的数量。在粮食损耗场景研究方面,郭燕枝等[2]认为粮食损耗主要出现在收获、储存、收购、运输、加工和餐饮6个环节。在粮食损耗率评测方面,吕亚荣等[3]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二手数据进行加权统计推断,得出我国粮食在收获环节损耗率约为3.5%,储藏环节的损耗率约为3.2%,运输环节损耗率约为0.9%,加工环节损耗率约为5%。郑沫利等[4]基于粮食储藏损耗调查数据,最终提出RDPSO-SVM模型能够很好地评估预测粮食损耗率。在产生损耗的源头方面,卢士军等[5]认为粮食损耗主要源于粮食在生产、储存和加工等过程的设备并没有达到标准化要求。在粮食损耗约束方面,杨东霞等[6]通过分析和借鉴别国粮食减损经验,指出可以通过制度规制和标准规范对相关主体进行管束,减少损耗行为的发生。

2 粮食损耗的外在表现

2.1 收获环节的遗漏现象

在粮食田收割、脱粒和干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遗漏、浪费和变质等问题。相关研究及报告表明,粮食收割环节损耗率约为2.84%[4],主要的损耗产生于种粮散户,因为散户普遍以传统方式收获粮食,收割方式缺少科学性。按照损失率来排序,生产基地损耗率低于种植大户,而种植大户损耗率低于散户。

2.2 运输环节的破损现象

在粮食运输过程中存在破损漏散、沾水腐坏等损耗。粮食生产完成后,不论是用于加工或者销售,都需要经过装卸搬运和运输过程,目前的装卸大多是人工装卸,在装卸时存在丢、抛粮食的可能,即装卸质量难以保障,容易造成破损漏散的现象[6]。另外,国内运输粮食的车辆没有统一且标准较低,在运输过程中遇到极端天气,例如在暴雨天气,其只是使用防水布简单覆盖运输车辆,这容易导致粮食沾水,从而导致腐坏。

2.3 储存环节的损坏现象

我国大部分的粮食在收获后短期内储存在农民手中,而这段期间粮食含水量较高,对初加工和储存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而农民使用传统的干燥和储粮工具时容易出现虫蛀、鼠害和变质问题,缺少科学的储粮工具和方法。并且,农户自用的仓储房主要是普通的居住用房,通风性、干湿度和温控条件较差,无法为粮食的安全储存提供优良条件[7]。

2.4 加工环节的损耗现象

粮食加工是指对粮食进行加工处理,使粮食从初级农产品成为食品,从而达到食品市场准入要求的过程。粮食加工过程中,部分加工企业由于加工设备精度并不高,加工的标准也影响粮食损耗。加工标准越高,处理环节越多,抛光次数越多,相对高标准而言产生的次品会越多,从而导致过度加工造成损耗。

2.5 餐饮环节的浪费现象

随着日常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面对多样化的食品供给,居民对于粮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使得节约粮食观念越发淡薄,家庭饮食、餐饮行业中出现较多的粮食浪费行为。虽然目前我国在部分法规中对反对粮食浪费作出了基础性规定,并出台、试行部分反对浪费的规范制度,但约束范围窄、约束力低[8],没有严格的责任落实机制,并不能实质性地缓解餐饮环节中粮食浪费问题。

3 粮食损耗的内在原因

3.1 农户收储装备落后

种粮散户普遍存在装备落后及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落后的粮食收割装备、储存装备导致粮食意外损坏的可能性较大。新型收割工具普及率低,粮食田间收割过程漏粮问题难以避免。在通过简单晾晒后,用简易粮袋或大缸储存,放入储藏室,这些传统的收储粮方式容易导致粮食遗漏、受潮、变质和鼠虫害等问题,同时农户缺少科学的储粮方法和标准化的储藏室。

3.2 运输销售缺乏规范

粮食流通环节多,装卸搬运次数多,但目前对运输装备缺少统一的标准和质量要求。另外,装卸搬运缺少科学规范,运输装备技术条件缺乏规范,导致运输过程中气温、干温度等条件造成损耗的概率无法有效规避。在市场销售中存在较多散装销售的现象,散装销售对粮食的保护措施单一、落后,容易造成意外损耗。

3.3 加工缺少统一标准

不同加工厂家的加工标准不统一,难以有效遏制过度加工现象。部分厂家为追逐高质量精加工粮食产品,对粮食造成较大的浪费。另外,不同地区粮食加工设备条件不同,精度较低的加工设备也会加大粮食损耗。加工中包装材料和质量也缺少规范,包装的工整性和材料质量都会影响粮食损耗率。

3.4 居民节约意识淡薄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居民对于节约粮食的意识逐渐淡化。传统倡导粮食节约的方式比较单一,而且餐饮行业缺少食物消费的量化标准和主动参与节约粮食的行动激励机制,同时还缺少严格有效的法律法规约束,这些问题都导致粮食浪费不断加剧。

4 粮食减损的具体措施

4.1 更新粮食收储装备

为农民提供新型的收割工具,减少收粮遗漏,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提高收粮机械化装备使用率[8]。可以加大推广收粮农机设备,进一步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提高农业经营主体购买农机装备的意愿,健全农业机械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机使用范围。向农民推广新型储粮工具,优化农民自种粮食的保护设施,减少农民储粮霉变、鼠吃概率[9],提高储粮质量。可以集中精力打造一批现代化、高效率和低损耗的种粮新型经营示范主体,从而引领、带动周边地区种粮主体更新收储装备,降低粮食损耗。

4.2 提高物流运输质量

目前我国粮食物流网络已经基本覆盖全国,但不同地区的运输设备、运输条件、运输方式和运输质量差异化明显。要加快对运输服务体系的优化设计,建立运输设备、运输质量的标准,实行标准化发展,优化运输服务,提升运输质量,减少运输环节造成损耗的可能性。采用集中式的粮食物流运输及装卸方式,以及推广先进设备和技术,为粮食运输提供统一的标准要求,并规范运输过程和装备要求,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粮食损耗。

4.3 加快粮仓改造和建设

加快建设高效益、高标准的现代化粮仓,加快旧粮仓改造建设,利用现代化储粮方法、工具和技术手段,减少储粮霉坏的情况。加快构建新的大中型粮食仓储库,并对老旧粮食储存仓库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推广使用新型的仓库设备,提升储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0]。对种粮个体农户或者合作社的小粮仓进行改造,提供专项资金改建、升级仓储库,推广新型储粮设备,普及科学储粮方法。可以通过合作社提供储粮设备,农户共同使用的方式,降低种粮农户的经济负担,完善粮食仓储代储服务,鼓励储粮企业面向农户开展储存服务,降低种粮农户储存不当造成的损耗。

4.4 设立粮食加工损耗标准

对企业生产设立分层次的标准,降低粮食加工损耗率,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粮食加工企业整体质量,优化加工企业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粮食加工转化率。制定和完善粮食加工标准,规范粮食加工企业生产加工行为,严格限制过度加工导致的粮食损耗,建立法律规范引导、政府监督和粮食加工主体参与的方式,督促加工企业减少粮食损耗,让粮食减损理念融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制度,使加工企业主动参与到粮食减损行动中来。

4.5 创新节约粮食行动形式

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社会各主体之间节约粮食的共同责任。在全社会范围内通过多种形式、热度高的线上线下新媒体平台,例如抖音视频、直播分享等,创新宣传模式,宣传具有趣味性、大众喜闻乐见的反对食物浪费标语、图案或视频,增强宣传效果,正向宣传节约这一传统美德,并宣传全国粮食浪费情况和浪费的后果,让人们意识到粮食节约的重要性。鼓励社会公众在反对食物浪费的行动中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倡导绿色消费,做到节约粮食、按量取餐,倡导餐厅创新餐饮购餐方式,设置定量化的大中小份餐饮,采用适当点餐、不够再加菜的方式,减少盲目点餐;也可以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让粮食节约从党员做起,带头营造节粮环境。

猜你喜欢

损耗率节约粮食减损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节约粮食
节约粮食
节粮减损,讲好中国“粮”言
科学减损就等于绿色增产
节约粮食 从我做起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浅谈钢煤斗制作原材料损耗率的研究
脱水撬脱水效果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