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潍坊市智慧农业发展机遇及实践探索
2022-11-23于梅梅葛海玲滕祖坤李连俊
于梅梅,赵 平,葛海玲,滕祖坤,李 霞,李连俊
(昌乐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昌乐 262400)
智慧农业是将农业作为一个中心系统,通过“互联网+农业企业”与“互联网+农业产业”,依靠农业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智慧农业产业链条,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结合,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体系和模式[1]。随着信息技术及智能装备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智慧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首个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2],潍坊市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积极打造智慧农业开放发展新样板,为全国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笔者列举了当前潍坊市在发展智慧农业方面的机遇,总结了潍坊市推动“互联网+农业”工作的阶段成果,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为今后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1 发展机遇
1.1 政策引导持续加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发展,提出了“互联网+农业”及智慧农业的发展规划,将农业信息化提高到国家战略,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3]。2004—2019年发布的16个中央一号文件分别从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和乡村电商服务及提升乡村治理的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4]。《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智慧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建设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数字农业农村创新中心及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等发展意见。多个政策文件的出台表明,我国智慧农业已经进入系统性建设阶段,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数据显示,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从2007年的7.4%快速增长到2018年的38.4%[4]。2018年全国建成益农信息社行政村覆盖率达49.7%[5],全国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96.36%[6]。2019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达到33%,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18.6%[7]。2020年全国行政村通光纤率和4G覆盖率均超过98%[8]。
1.3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以抖音、拼多多等为代表的网络电商,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大型农企,以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企业为农业信息化生态繁荣带来了活力[8-9],以“互联网+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市场主体不断增多,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智慧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据报道,2017年农产品电子交易占全国各类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的30%,2018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 305亿元,同比增长33.8%[10]。特别是疫情以来,传统农产品售卖渠道受阻,“互联网+农业”的经济效益开始释放。2020年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规模达1 937.7亿元,同比增长39.7%。其中,“网购扶贫”成果斐然,实现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额达684.8亿元,同比增长13.3%[8]。可以预见,随着农村信息化的进一步普及,农产品线上消费还将持续快速增长。
1.4 地方先发优势机遇难得
潍坊是农业产业化发源地,农业产业强市,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位居山东省第1位。探索形成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潍坊市获批建设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这是国务院赋予潍坊市先行先试的权力,可以在制度创新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将进一步促进潍坊农业产业融合、资源聚合、功能综合,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2 阶段成果
近年来,潍坊市智慧农业发展迅速,制定出台了《潍坊市数字强市建设暨“十四五”大数据发展规划》《潍坊市智慧农业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对加快发展潍坊“互联网+现代农业”提出了一系列部署,从数字基础条件、数据资源体系和农业生产经营等方面开展实践,在农业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和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 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
依托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组建了潍坊市农业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慧种菜、慧种田、慧农机、慧养殖、慧监管”5大基础模块,形成了集农业生产、农产品价格及病虫害防控等信息于一体的数据大平台,做到了全市农业数据1个库,生产信息1张图,为下一步构建行政管理、决策分析和政务服务等提供了基础。
2.2 成立数字农业联盟
由市农业农村局主导,联合潍坊市大数据局、潍坊市气象局、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和潍柴雷沃等80多家涉农信息化企业、研发机构、示范应用基地,发起成立了潍坊市数字农业联盟,订立潍坊数字农业联盟公约,通过联合全市涉农信息化资源,构建“政研学商产”开放合作、融合促进的数字农业发展服务平台,推动数字农业技术交流、协作、研发与应用,集聚形成数字农业发展强大合力,推动建设潍坊智慧农业试验区。
2.3 推进信息进村入户
全市农村电子商务骨干企业达到2 000家,网络商铺20 000家,开展电子商务的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批发市场超过1000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350亿元,占电子商务交易额的11%[11]。临朐县荣获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青州市、安丘市等5个县市区入选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寿光市侯镇草碾村等7个村首批入选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村。
2.4 构建质量监管平台
建立农业监管追溯平台,上至市级监管机构、下至农药门店全部纳入,实现潍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全域化追溯和信息化服务。目前,全市已录入生产主体信息362 079条,种植地块363 486个,涉及农产品品种331种,种植面积247万亩(1亩约等于0.0667hm)2。
3 存在问题
在国家政策利好和信息科技发展的持续推动下,潍坊市在物联网技术的平台建设、应用示范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仍处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数据收集展示等信息化建设初级阶段,在数字信息深层挖掘、数字资源整合应用和数字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
3.1 缺乏整体规划,难以形成合力
目前,潍坊智慧农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也不均衡,信息化建设相对粗放,仍以硬件设施建设为主,对信息化服务的认识有待提高。加之,农村农业工作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在各部门,缺乏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和有效的联动机制,数据分析和信息共享还没有达到互联互通,导致难以形成发展合力,智慧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得到充分显现。
3.2 基础投入较高,农民难以承受
智慧农业首先需要建设硬件基础设施,前期投入大、投入面广、建设周期长和收益回报慢等特点,当前多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的参与度较低不能真正体验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实惠,也很少愿意花费资金购买智能设备和信息服务。比如,用于植保的无人机工作效率是人工操作的60倍,但由于其高达5万元以上的售价,远远超过普通农户的接受程度,从而限制了植保无人机的普及应用。
3.3 信息人才短缺,推广难度大
对于智慧农业而言,不仅需要掌握必备农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这就对农业生产者提出了较高要求[12]。受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和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农民大多靠以往种植经验进行农事操作,信息素质普遍偏低。
3.4 数据挖掘不足,信息整合度低
目前,智慧农业数据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大多数平台和智慧农业项目仍以环境数据收集、实时视频监控和信息化展示为主,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成本投入,但是缺乏对数据的整合分享和分析开发,加之信息采集范围有限,部分数据缺乏准确性,无法对生产进行精准指导和智能化管理。
3.5 政府投入不足,资金撬动不明显
目前,政府在智慧农业的投入多以大数据平台和示范园区为主,对于智慧农业技术的设备、产品及软件等的开发和推广支持较少,没有很好地撬动社会资本的有效投资,导致很大一部分智慧农业服务与管理项目建成后因缺乏运行经费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4 发展建议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现代农业已经从机械化、工业化发展模式开始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面对这样的发展机遇,作为全国农业的领跑者,基于当前国家政策优势和阶段性发展成果,就如何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步伐,推动数字农业发展转变,提出如下建议。
4.1 统筹智慧农业建设规划,明确实施主体定位
当前,应当整体统筹建设规划,加快建设智慧农业标准体系。在持续扩大硬件投入的同时,要更加重视信息化服务的规划建设。政府层面要依托大数据,打破小农户生产分散性的缺点,摆脱农业生产的时空约束,建设潍坊农业基础大数据综合平台,提升大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为分析预测、决策部署和优化调整等提供强大数据基础。同时,要进一步提升数据的标准性、流通性和共享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软件开发应用、信息化服务等层面,要交给市场相应主体,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开展定制开发,加快信息与农业生产的互动衔接,推进全产业链的信息化服务,提升智慧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4.2 加强数字农业人才培养,培养智慧农业新农民
加强智慧农业人才高校培养计划,依托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知名企业等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农业应用技术研究,突破“卡脖子”技术,强化成果转化;鼓励高等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开设与农业生产相契合的课程,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与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专技人才,推动高素质人才下乡创业,带动农民转型,培养适合智慧农业发展的新农人。
4.3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打造智慧农业示范样板
支持大数据、物联网和智能装备等设施装备整体应用示范研究,研发和推广适合智慧农业发展的低成本终端技术。结合农业物联网示范县、示范基地建设,在全市选取设施化、标准化及规模化生产基础好的农业基地,开展智慧农业示范建设,建设一批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园。加快普及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精准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管理与决策,并实现与市级综合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应用协同。
4.4 加快数字农业资源建设,提升农业智慧化水平
加快建设潍坊市农业自然资源、农村集体资产、农业经营主体和特色优势农产品等农业数据库建设,定期推进数据的统计、更新、检测与预警等信息化工作,逐步实现农业资源全覆盖、生产经营信息动态监测的大数据资源采集应用体系,提升全市数字化装备规模应用、智能化设备集成应用和农产品流通数字化、智慧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