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风文明视角下“半工半耕”农户的家庭美德培育

2022-11-23梁东兴齐欢欢

关键词:美德农户家庭

梁东兴,齐欢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第259 页。。乡村文化、农民精神风貌影响着乡风民风,也影响着农村社会的振兴发展。中国拥有世界历史上最为久远的农耕文明,其积淀下来的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命脉。农村社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发展最为稳定和坚实的根基所在,即使是在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农村也没有出现类似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贫民窟”现象和社会动荡混乱,而是在时代的推动下形成了“半工半耕”的农户结构。但随着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规模和形式逐渐复杂化,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农村社会普遍出现乡土传统伦理价值观念动摇、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家庭结构变化以及道德观念弱化等问题。这些变化势必影响乡风文明建设,因此有必要从家庭美德培育这一微观视角,探究新时代农民的思想道德变化及其培育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一、“半工半耕”农户家庭美德问题的历史缘起

中国作为古老的传统农业大国,因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聚族而居、精耕细作,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了独特的乡土文化和社会生活结构。随着社会变迁,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更为先进的工业文明诞生了,但沉淀了几千年的传统农业文明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完全取代,反而会对当前及未来社会产生新的重大影响。因此需要从“历史延续性视角”(2)徐勇:《历史延续性视角下的中国道路》,《中国社会科学》2016 年第7 期。来重识中国传统的农户结构,寻找其促进农村新发展的着力点。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669 页。

(一)农耕文明孕育了农村传统道德的稳定支撑单元——家户制

费孝通先生曾经指出,“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4)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8-9 页。徐勇教授则从历史的角度对比中国与俄国、印度的村社制,指出“以强大的习俗为支撑的完整的家庭制度和以强大的国家行政为支撑的完整的户籍制度共同构成的家户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基础性制度或本源型传统。”(5)徐勇:《中国家户制传统与农村发展道路——以俄国、印度的村社传统为参照》,《中国社会科学》2013 年 第8 期。两位学者分别从聚村而居的农业发展特性、传统习俗的家庭制度以及国家行政的户籍制度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的传统农户结构——家户制。中国传统的农户结构既非独立的家庭个体,又非完全公有的农村集体的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农业是自给自足的家庭经营模式,“家”是主要的经济社会单位,日常生产可以满足基本生活,与外界接触、流动较少,但家庭与家庭之间并不是完全孤立,而是共同存在于村集体中聚居在一起,形成自然村,依靠传统伦理道德进行乡村自我治理。而“户”是行政单位,它的出现始于行政权力渗透到乡村社会,建立户籍制度管理人口,按“户”征收农业税收,划分行政村管理公共服务等,但国家行政权力也仅限于此。所以,在中国农村社会,家户就是融社会、经济和政治于一体的单位,具有强大的自我生存和自我治理能力。因此长期以来,农户家庭美德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延续和发展千百年来农耕文明培育出来的传统道德体系,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重视故土家园和血脉宗亲的情怀,以及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淳朴善良的道德品质。

(二)“半工半耕”农户结构的形成与传统家庭德育功能的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大背景下,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经济和城市的飞跃式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逐渐落寞,不同发展水平最终造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东西部地区差异。“半工半耕”农户结构这一新的家庭经济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其结构的发展变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 世纪80 年代的“离土不离乡的半工半耕”(6)杨华:《中国农村的“半工半耕”结构》,《农业经济问题》2015 年第9 期。,农民进城受政策限制,只能在农闲时在附近乡镇企业工厂打工。第二阶段是20 世纪90 年代的“以性别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①,这一时期因为国家政策承认和鼓励城乡流动,“半工半耕”的农户结构已经从沿海扩展到中西部。农村多是青壮年男子和少量未婚女子去往广东、深圳、江苏等制造业密集的城市务工。而已婚的女子基本都在家务农和照顾小孩、赡养老人。第三阶段是当前的“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①,年轻子女、年轻夫妇以及子女尚未结婚的中年人进城务工,农村的土地交由年迈的父母种植。当子女长大结婚生子,进城务工的中年父母就会返回农村,新一代年轻劳动力又再次进城务工。

从“半工半耕”农户结构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原有的传统宗亲大家庭结构发生根本改变,出现了不完整家庭,即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家庭结构逐渐缩小为新三代家庭。农户家庭美德的稳定性支撑发生变化甚至动摇,世代沿袭的家庭美德在时代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浪潮下,被多元价值和利益诉求不断冲击甚至消解,现代文明的民主、平等、法治、自由等观念开始融入传统家庭道德规范,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也在弱化传统家庭美德中的团结奉献和责任担当意识。

(三)“半工半耕”农户结构成为新的稳定的农村道德建设单位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现代社会的重心就从农村转移到中心城市,农村逐渐处于边缘化位置。但“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血缘关系与农业文明是最基本的底色。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特性,就是可延续性。人们依靠血缘关系实现代际延续,依靠农业文明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生存资料而使得同一血缘的种族人口延续下来。”(7)徐勇:《“关系权”:关系与权力的双重视角——源于实证调查的政治社会学分析》,《探索与争鸣》2017 年第7 期。虽然如今人们已不完全依靠农业文明使家庭血脉得以延续,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始终需要农业提供最为基础的生产资料和大量的劳动力,中国“家本位”的村落文化也使得乡土情结是代代中国人永远的牵绊,舒缓的农村田园生活更是经受高压生活城里人的精神乐园。所以传统农村社会不可能简单地被消灭或取代,而且“半工半耕”农户结构本身,就是在农业社会被卷入现代市场经济之后进行自我调适的结果。

“半工半耕”的农户结构使小农经济并没有因其脆弱性遭到破产,反而改善了农民家庭生活状况,也为农民在城乡之间进退有据地自由流动提供了稳定而有效的保障。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家庭结构虽然发生变化,但以家户制为基础的农户结构并未被取代,“半工半耕”农户结构因适应时代变化反而更为稳固,客观上成为新的稳定的农村道德建设单位,亟需以此构筑农村家庭美德和乡风文明的稳定基础。在历史的长河中,广大中国农民始终能发挥其勤劳智慧的自主能动性,在坚守故土家园的同时,奋发有为,适应时代的变迁创造新的奇迹,促进中国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由此观之,“半工半耕”农户结构下的中国农民也定能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美德,培育良好家风乡风,振兴乡村文化。

二、“半工半耕”农户家庭美德培育的重要意义

传统中国农村社会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因此又被称为家族社会。家庭不仅是农村经济的主要生产单位,维持乡村秩序的伦理道德规范更是以家庭血缘伦理为中心并向外延展。传统社会特别强调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以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处理为基础,然后再由己到家,由家到国,再到天下。所以家庭伦理道德规范是传统中国价值取向的重心所在。但工业文明的到来,稳定的家庭结构以及生于斯、死于斯的封闭环境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半工半耕”的农户家庭结构,如何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维持乡村文化的传承绵延,建构新型乡村伦理文化,从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都需要我们再次认识新形势下的家庭伦理道德。

(一)新时代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而家庭美德是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一个封闭的、远离行政权力的社会,乡村秩序依靠传统伦理道德和家庭自治来维持,到了工业文明和城市化发展新时期,“随着家户利益向城市社会的延伸,乡村的内生性规则逐渐消淡,而国家各种公共服务执行了传统家庭和邻里社区所做的事务,使得建立在乡规民约和伦理道德基础上的乡村家庭秩序进一步被打破。”(8)夏当英:《乡村家庭秩序的伦理逻辑与现代变迁》,《社会科学研究》2020 年第3 期。并由此引发“半工半耕”农户的家庭伦理观念、结构和功能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中国农村社会的主体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单位是家庭,“半工半耕”模式打破了传统农村社会的封闭状态,农民可以在农村和城市之间自由流动,传统与现代两种截然不同的道德观念,必然会使农户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上出现混乱和无所适从。“半工半耕”模式带来的家庭结构不完整以及角色缺失,也使得家庭的教育和自治功能减弱。现代文明追求自由、平等、先进,但几千年的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并非一无是处,而且“半工半耕”结构下的农户也没有完全脱离农村和土地。或许现在已无法恢复以前的“无为而治”乡村秩序,但依然需要有相应的规则和制度来维持农村社会的有序稳定。

因此,当“半工半耕”农户结构成为全国各地区农村家庭结构的现状常态时,就需要国家权力的介入来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移风易俗,积极推动中华传统美德与新时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有机结合,在保有乡村社会传统公序良俗的同时,解决新时期因城乡流动所带来的思想困惑、价值观变化等问题,重构新型乡土伦理秩序。这之中,家庭美德培育至关重要,家庭美德不仅是凝聚亲情、乡情的纽带,也是中华传统道德规范继承和发扬的主要载体,更是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维持农村社会长久稳定、推动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保障

“半工半耕”农户结构下,“农民经济嵌入农户家庭结构及深层价值体系中”,“中国农民经济仍然是一种伦理经济”(9)夏柱智:《半工半耕:一个农村社会学的中层概念——与兼业概念相比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6 期。,所以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户家庭及其伦理道德规范的培育。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家庭不仅是经济的主要单位,更是政治和社会功能的基本组织单位,是维系整个社会的基本力量。结构变迁后的农村社会,虽然家庭的农业生产能力、德育和社会自治功能均有所减弱,但它仍然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体,尤其是农户及其家庭的思想道德状况和风貌,是衡量乡村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10)《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人民日报》2018 年9 月27 日,01 版。这就为“半工半耕”结构下的农户家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变化、转化价值观念以及寻求乡村文化新繁荣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家庭美德培育推进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可以增强农民自觉的价值认同,认可新时代乡村伦理秩序和道德观念,例如抵制各种陈规陋习,从过重的人情消费和负担中解放出来。也可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亲子、夫妻、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能够各自承担起相应的家庭责任,从而创造出更加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还可以提升家庭成员的个人道德品质,例如尊老爱幼、宽以待人、勤奋上进、诚实守信等品质,不仅是家庭和顺美满的基本要素,更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力量。由此可见,家庭美德不仅是居民生活相处之道,更是将个人、家庭与国家、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从而有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传承中华传统家庭美德的必然要求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精神命脉,其中家庭伦理道德规范更是乡土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结构的核心依据。所以,传统的农村社会是一个依靠血缘、家族和宗族来维持秩序的礼治社会。“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11)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52 页。在乡土社会人们遵循的就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经验和传统,它是被先辈们试验出来的有效的结果,只要环境不发生变化,仅凭这些传承的经验就可以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

如今,中国农村社会的孤立封闭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农村被卷入到一个快速流动、高度开放、复杂多变的新社会,现代文明的多元价值观念冲击着积淀了几千年的家庭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半工半耕”农户正是这种冲击的最大承受者。人们开始感觉到仅凭世代传承的经验好像难以应对生活需求,于是急于摆脱传统加入新文明的行列,却屡遭碰壁难以融入。当然,农户们可能并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这种碰壁的焦虑只不过是传统向现代交融的阵痛而已。在时代的浪潮下,传统伦理道德中那些带有阶级性、时代性和局限性的成分,已然大浪淘沙成为历史,留下的都是经过历史检验且具有长存价值的道德财富。譬如,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再如尊老爱幼、忠孝仁义、戒奢节俭、勤劳勇敢、与人为善等,展示了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塑造了世代中国人独特的道德品质和秉性气节,这些伦理道德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事实上,时代愈是发展,愈是需要从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中汲取营养,农户的家庭美德培育也就愈是重要。因为农村社会是中华传统家庭美德诞生的地方,它是祖辈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的根脉所在。

三、“半工半耕”农户家庭美德建设的问题分析

传统的中国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们在日常的交往中形成了一整套相互熟悉并认可的规矩,即约定成俗的礼俗规范,它渗透于人们的言行举止和乡村秩序中。但现代工业社会的到来,工业的生产力发展远远高于农业生产,“半工半耕”农户结构随之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户进入了城市这样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然后发现他们原来在熟人社会里一直遵守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正在被市场经济大量的金钱关系、利益交换、个人主义、重契轻俗等核心观念,既迅速又彻底地消解,由此引发了“半工半耕”农户家庭美德建设的诸多问题。

(一)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淡化

随着“半工半耕”模式的普遍化,家庭成员与外界接触得更深、更广,现代社会的“利益标准逐步取代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标准”(12)徐勇:《两种依赖关系视角下中国的“以文治理”——“以文化人”的乡村治理的阶段性特征》,《学习与探索》2017 年 第11 期。,血缘关系的父母权威开始衰落,关系庞杂的宗族、家族体系逐渐消失不见,四世同堂、五代同堂的家庭结构也基本不存在。依附于这些血缘关系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就此淡化,出现家族观念弱化、家庭责任感缺失、亲属关系淡漠、子女不敬不孝等现象。

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依附于血缘关系,所以中国人对于祖先崇拜、父母权威以及子孙延续有着理所当然的认可,每个人都会在血缘关系中寻找自己的角色,有祖先和父母才会有自己,传宗接代是自己作为家族成员的主要任务,“个人有限的生命,因融入到祖宗和子孙的链条中而成为永恒”(13)陈柏峰:《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皖北李圩村调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 第1 期。。认识到了自己的角色和价值,然后自觉按照人伦关系去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家庭虽是农村社会里自给自足的独立生活单位,但作为家庭成员的农民个人却不是独立的,必须依赖于家庭人伦关系而存在。

但是,中国现代工业文明在成长中大量涌入了西方价值取向,最为突出的就是个人主义,个人是脱离家庭关系的独立个体,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上没有父母祖先庇佑,和陌生人交往只有赤裸裸的利益原则和交换关系。所以,当“半工半耕”农户离开家庭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他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独立的自己,他们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不需要依赖谁,不需要无条件服从于长辈权威,因而个人主义意识快速凸显,开始看重物质利益追求,并逐渐抗拒和摆脱传统礼俗规范的束缚,农村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日益淡化。

(二)个人道德诉求日趋功利

在“半工半耕”模式下,传统社会家族式的共同体分解,个体化行动逐渐突显,传统社会的人伦秩序和道德规范对个人的约束力不断下降。另外,当农户频繁往来于城市和农村时,“一种消费膨胀、面子主义、相互攀比的社会性价值追求在矛盾中凸显出来”(14)唐鸣、陈荣卓、梁东兴:《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逻辑·机制·战略》,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 年,第58 页。。农户们逐渐遗失了乡村社会建立起来的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等人生的本体性价值追求,开始认同人类生存的逐利本性和金钱至上,从而出现经济生活功利化,道德诉求也日益功利化。开始以经济收入选择关系亲疏,有钱就有家庭地位、为争家产兄弟阋墙、老人不受待见等现象屡见不鲜,原本的熟人社会、人情社会,也逐渐失去乡土温情,变得既陌生又冷漠。

传统乡土社会是大家族式的社会,个体生存和生活能够受到家族的庇护,因此对祖先、长辈心怀感恩和敬畏之情,也将自己看作是大家庭的一分子,注重维护家族整体利益。但进入现代社会后,家族社会能够提供给家庭成员共享的土地、经验、人情关系等资源以及社会价值、道德规范,在农户进入城市后无法发挥巨大的作用,个人必须靠自己主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各类资本。为了更好地抵御城市生存的风险,农户们需要适应城市的生存法则,去构造新型社会关系,以市场经济的利益关系和交易原则为基础。于是,越来越多的东西被物化和金钱化,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开始功利化。农户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频繁流动,将这些功利化的道德观念带回了乡土社会,频繁而又强势地冲击着传统的家庭道德观念,造成家庭失序、人伦异化。

(三)家庭德育功能普遍弱化

“半工半耕”模式下的农户以核心家庭为主,即只有夫妇及其子女,其中较为特殊且普遍的核心家庭有留守家庭、隔代家庭和空巢家庭。这些家庭结构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外出务工的夫妻双方对留守农村的父母和子女疏于照顾和教育,往往只关注于钱够不够花、学习成绩好不好,忽视了他们的思想状况、心理健康以及意志品质培养等。且“城市难以提供农民工举家进城所需的公共服务以及福利保障,从而使农民工家庭不得不以离散化的形式在城乡间流动”(15)高焕清:《户籍制、个体化与脱嵌:农民工脆弱性贫困机理》,《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年第5 期。,因此大多数农户对于家庭生活的追求是务工收入挣得更多,房子盖得更好。对子女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毕业后找到工资高的好工作,从而使农村家庭德育目的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而传统家庭是世代同堂的大家庭,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质与家族荣辱密切相关。但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家庭的结构模式,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核心化,加上年轻父母常年在外务工,这就无形中使家庭德育失去了教育主体、教育标准以及明确的教育目标。因为在传统家庭德育中教育主体是父母,通过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言谈身教,引导子女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但如今社会核心家庭成员“不在场”就难以有效发挥家庭德育的功能,只能寄希望于甚至全部抛给学校教育。市场经济价值观的盛行,又会出现重物质轻精神、重分数轻品德等观念。同时,大多数祖父母因受教育程度较低,和孙辈之间有代沟,加上对独生子女的溺爱,难以有效发挥祖辈对晚辈教育和劝诫的功能。

(四)家庭美德培育氛围不足

古人讲孟母三迁,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于个人道德品行养成有重要影响。但当今的“半工半耕”模式下广大农村普遍出现空心化,家庭成员尤其是年轻子女的道德培育无人顾及,乡村承载着共同信仰和情感的宗祠、族谱、祭祀仪式等也日遭去魅、分崩离析,讲述保家卫国、家族伦理的传统戏剧节目也随着手机的普及和老年人的去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是低俗类文化较为盛行。农村的老年人和年轻人也是各成团体,乡情淡漠,彼此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农村内部传承伦理道德的载体和环境不断消解,外部的城市现代化价值观大肆盛行,从而对农村家庭美德培育氛围的营造形成了内外夹击之势。

家庭美德培育具有明显的生活性,需要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受影响才能习得,但年轻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使家庭成员难以从其言传身教及其营造的家庭氛围中受到良好道德的影响。且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几乎每个人都在努力让自己适应环境,所以当传统乡村被卷入现代社会后,农户们总是在积极地学习新东西、接受新观念。正如柯锦华教授指出的:“传统的乡风民德已经逐渐消失,进而旧的伦理道德秩序在乡村瓦解。问题是新的伦理秩序还未完全建立起来,传统的优秀文化资源却已经流失,从而三治融合中的‘德治’容易缺位。”(16)丁亮、蔡婧:《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定位、发展困境与推进策略》,《社会主义研究》2020 年第2 期。原生态的农村传统文化在消失,它不仅带走了传统,也带走了附着其上的乡土氛围。虽然近些年来政府开始重视新农村建设,但目前仍是以脱贫富农为首要任务,道德文化建设依然发展缓慢,兴建了一些文化基础设施,但是思想引导和道德舆论环境仍显不足,尤其是面对行政权力很难全面渗入的农村社会和文化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民群众,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还需要投入更大的力度。

四、“半工半耕”农户家庭美德建设的培育路径

“半工半耕”模式下的家庭结构使农村社会既不可能恢复到大家族式的传统伦理道德社会,也不能完全融入日新月异的现代城市社会,更不可能一直止步不前等待乡村没落。因此“半工半耕”农户家庭的美德培育必须发挥农村社会本身的文化教育功能,但相较城市发展由于受市场驱动有着非常强大的自生能力而言,农村发展却缺少驱动力,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的推动和保护。且“没有村庄政治动员,没有农民参与,仅仅靠国家投入资源是很难建设好乡村的。”(17)贺雪峰:《乡村建设的重点是文化建设》,《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4 期。因而,要大力实施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强顶层设计与优化农村内部自治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调动激发农户建设乡风文明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引导农户自觉贯彻落实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相关政策,构建新型乡村农户家庭美德培育体系。

(一)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

中华传统家庭美德是涵养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源泉,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拥有伟大的农耕文明且延续至今,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都以不同的形式延续着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经验和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品格。“百善孝为先”的孝老敬亲之德,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夫妻和睦之德,俭以养德、艰苦朴素的勤俭持家之德,互帮互助、相让有礼的邻里互助之德,亲善仁厚、淳朴好客的待人之德,谦恭做人、勤奋做事的为人之德等等,这些传统美德经历了千年沉淀,跨越了时间的界限,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因此,“半工半耕”农户家庭美德培育,必须从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中汲取营养,深入挖掘具有当代价值的传统美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如忠孝仁义、孝老敬亲、礼义廉耻、勤俭节约等美德,对于当今社会人们的日常家庭生活和为人处世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应该被抛弃和忘却,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其促进家庭和睦、凝聚家庭力量、提升家庭成员人格品行的积极作用。此外,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道德的同时,需要注意传统美德必须与现代社会发展及其价值共识相符合,带有阶级性和过于强调权威的观念应当坚决抵制,如男尊女卑、父系权威等。乡土社会是一个充满亲情血脉的温情社会,不应有压迫和阶级之分,也不该是冷冰冰的形同陌路,它应该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和精神归属,而中华传统美德就是我们从现代化城市找回乡村社会的通道。

(二)重构现代乡土伦理秩序

“半工半耕”农户离开农村和土地进入现代化城市后,越来越趋向于市场经济利益,但他们又没有完全融入城市,而是具有双重身份,所以传统乡土伦理中勤勉重农、讲人情互助、尊重长老权威、遵循村规民约等价值观念逐渐被现代市场经济的相关理念所取代,最终引发了农户的道德困惑甚至道德缺失。目前来看,传统的乡土伦理秩序早已被打破,乡村社会具有了市场化和现代化特征,但并未完全丧失乡土本色。所以重构现代乡土伦理秩序必须以传统乡土伦理为前提和根基,优化而非固守乡土伦理传统,合理汲取而非排斥乡村之外的先进伦理文化,促进二者的有效结合。

重构现代乡土伦理秩序首先必须顺应现代社会变革和开放的时代背景,要以开放的姿态和发展的观点不断借鉴和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伦理观念,满足现代农户的道德需求和价值需求。其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摒弃传统乡土伦理中带有阶级和局限性的道德观念,以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作为补充。最后,唤醒人们的乡愁观念,增强农户的价值认同。生于农村社会的人们即使像候鸟般飞去远方,也带着籍贯或祖籍,始终对乡村有依附感和归属感。理应留住这份乡愁,让其成为农户的精神家园,在遭遇城市风险时受到庇护,在遭遇道德困惑时得到宽慰。同时,要加大农村传统文化的引导,发挥农村文化环境的显著优势,挖掘乡愁经济,实现传统乡愁观念与现代经济的有效结合,进而增强农户对于新型乡土社会价值和伦理的自觉认同。

(三)强化优良家教家风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18)习近平:《在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 年2 月18 日,01 版。家教家风建设对于国家、民族和社会至关重要,家教家风良好不仅关系到个人家庭的幸福美满,更关系到社会的祥和安宁与社风民风的清正廉明。

首先,营造家庭和美环境,培育良好家风土壤。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家庭关系的和睦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参与,齐心协力。对待子女,不能因常年在外打工就忽视了子女的家庭教育,父母对于子女的影响和教育是其他角色无法替代的,要时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变化,给予更多的精神抚慰。对待年长的父母也应当给予足够的关心照顾,始终坚守孝道伦理,常怀感恩之心,减轻父母务农和照看孙辈的压力,给予他们足够的生活保障。对待兄弟姐妹,要相互扶持,相亲相爱,共同分担大家庭的责任,让家庭成为所有人温暖幸福的港湾。其次,树立家教科学理念,培育弘扬文明家风。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家庭成员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深远,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人。要培养以好家风立德树人的家教理念,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子女养成良好品行。善于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训、家规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故事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自觉促进良好家风浸润。同时,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落地生根,通过让家庭成员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等实践活动自觉践行、传颂弘扬优良家庭美德。

(四)推进移风易俗专项治理

推进移风易俗专项治理,树立文明乡风是提升农村整体道德水平和乡村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更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半工半耕”农户家庭美德培育遭受外部现代社会观念冲击和内部自我培育功能弱化的双重压力,需要依靠国家基层组织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来加以引导。通过专项治理,一方面,促进文明和谐,改善家庭的外部乡村环境,提升群众对新型乡村伦理的认同感,建立新型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引导各家各户见贤思齐、争先创优,提升家庭成员道德修养,增强农户在乡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首先,破除乡村陋习,制定新型村规民约。重点破除天价彩礼、豪华丧葬等陋习,抵制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大操大办铺张攀比以及孝道式微等不良风气,倡导勤俭节约、文明互助、尊老爱幼,制定新型村规民约。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将移风易俗融入农户日常生产生活,广泛开展良好乡风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农户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保护宗祠、族谱、家训、地方戏曲等乡村文化遗产,大力推动建立乡村图书馆、设立家庭阅读日、组建民间艺术爱好团体、开办民俗作品展览等,既满足家庭成员的精神生活需求,增强其荣誉感、集体感和社会责任感,又充分发挥其在移风易俗中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最后,发挥社区教育对家庭美德的孵化功能。坚持共享治理理念创新农村社区教育(19)陈荣卓、刘亚楠:《迈向共享治理:新时代社区教育创新实践与发展路向》,《理论月刊》2020 年第7 期。,加强村民与行政机构、社会组织的协同共治,发挥农户家庭的主体性,积极参与家庭建设、志愿服务、模范评选、建言献策等活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共同营造向上向善、文明和谐的乡村道德氛围。

总之,从乡风文明视角而言,“半工半耕”农户的家庭美德培育既是对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和保护,又是积极推进新时代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时代在变化,但千百年传承的中华美德不会变,家庭的功能和作用也不会变,始终是人们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基本单元并为其提供着精神动力和物质支撑。现代化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也不可能再倒退到以前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要解决农民们的不适和迷茫,根治乡村社会出现的各种道德滑坡、伦理失范问题,需要针对“半工半耕”农户结构新特点,在国家的引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建构现代乡土伦理为根基,增强政府的服务和引领功能,增强乡村和家庭的教化作用,形成党领群治、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从而实现农村乡风文明、家庭和美幸福,切实提高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美德农户家庭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诚实是美德
育人以“礼”·传承美德
家庭“煮”夫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道人善即是善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