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与机制研究
2022-11-23武利猛王妹娟
□ 张 娟 武利猛 王妹娟 蔡 惠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乡村要全面振兴,不仅需要国家的政治引领,经费投入,更需要各个层面的资源支持与配合。对于高校而言,自身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既是高校自身的本质属性使然,也是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必然。
一、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及存在问题
在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全国各大涉农高校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积极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创新服务模式,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典型案例。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实施的“158”工程、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华南农业大学的“科技绿洲”成果推广模式、安徽农业大学的“大别山道路”等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湖南农业大学的“双百”科技富民工程,都有效地推动了区域农业和农村发展[1]。尽管如此,部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仍显不足、成效不甚明显,主要原因:
(一)学校层面重视度不够,工作机制尚不完善
一是部分高校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主观认识不够、重视不足,认为服务乡村振兴主要是农业高校的事情,事不关己,并且认为服务乡村会影响正常教学和科学研究。
二是缺乏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没有将服务乡村振兴纳入教师职称晋升、绩效分配等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主动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三是没有设立相应的管理服务机构、配备相关管理人员指导和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对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和管理。当前,有些高校教师也会开展小范围的乡村科技推广活动,但大都单打独斗、影响有限。
四是有的高校将经济效益摆在首位,认为服务乡村工作难以带动科研经费等经费收入的增长,对学校发展的回报率低。
五是部分高校对反哺乡村的人才供给意识认识不足,对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结构没有适当调整与改革,导致对乡村人才输入不足。
(二)教师层面动力不足、贡献度不够
一是高校教师自身承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较为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二是部分教师工作思路尚未转变,认为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向上攀登”,更加侧重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探索与发现,对“向下深入”的涉猎较少。
三是高校教师缺乏服务社会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所在学校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缺乏对教师参与、服务乡村工作的激励政策,在教师职称晋升、收入分配过程中没有纳入服务乡村工作业绩,导致教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动力不足。
(三)学生层面服务内容单一、范围受限
由于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学生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怕吃苦,主动参与服务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且从服务内容和形式来看,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农科专业的课堂实习实践;从团队构成和服务时限来看,部分高校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活动主要是以寒暑假社会实践、社团组织、志愿者为主,长期扎根基层的服务意识较为薄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人才资源匮乏问题;从服务范围和服务领域来看,有些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服务领域和辐射区域较为狭窄,仅仅为本地的某些行业提供服务,难以体现在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
二、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科技支撑与科技服务,有效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1.加强科技支撑,为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校具有雄厚的科技资源,可以发挥自身科技创新优势,支撑地方产业发展。一是高校应聚焦国家、省级重大发展战略,围绕主导行业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及关键技术,组建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攻关;二是高校发挥创新平台载体优势,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区域龙头企业等共建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联合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辐射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三是高校应依托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团队,凝聚创新力量,全力支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2.提供精准科技服务,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高校科研人员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素养,能够准确判断乡村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提供精准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一是地方高校利用自身科技人才优势,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行动,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以区域、行业、产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区域主导产业或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目标,按照学科群对接产业链、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跨学科组建区域科技特派团和产业科技特派团,实现科技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和全程覆盖,有效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乡村振兴服务质量。同时,科技特派员不仅可以自身带动和培养科技创新队伍,服务乡村振兴,还可以“借智引智”,帮助乡镇企业引入外部科技资源,解决技术难题。
二是成立专家学者及大学生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建立包联服务责任制,持续组织科技下乡入户活动,深入开展“四技”服务。
三是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乡村振兴工作站,力求建立技术共克、成果共享、人才共用的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全面支持。
四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效能。通过微信群、QQ群、钉钉课堂、腾讯课堂等网络平台,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全方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3.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成果转化率
受一些考评机制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过于追求高水平论文、知识产权等成果的获取数量,忽视了其实际应用价值,导致许多成果无法转化,不能成为商品并实现产业化。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一是高校应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实现高校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精准对接,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创新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高校要根据科技成果的不同特性,设定不同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通过提高成果转化现金收益比例或加大股权奖励比例,提高成果完成人实施转化的积极性;在教师职称晋升时,将成果转化纳入量化指标评价范围,可将成果转化获得的收益作为附加值在所转化成果基础上进行累加计分,或将成果转化视作纵向项目同等对待,根据转化金额来区分项目级别。
三是高校应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产出方式,紧密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需要开展应用性研究,注重成果的应用推广价值,同时将科技成果评价和转化能力作为项目验收的重要考核依据。
四是高校应利用自身科技优势,实施“科技引领、基地示范”。利用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与贫困地区龙头企业的生产优势,建立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创新驿站、专家工作站、科技大院等,通过校企合作、技术转让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物化,让科技成果能够真正“落地生根”,产生经济效益,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五是高校应鼓励创建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优先支持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企业等经营组织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成果孵化器,建立创新创业实验室、俱乐部等,大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水平。
(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有效保障乡村人才振兴
2018年1月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破解人才瓶颈的制约”。乡村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加强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一定要加快和加大乡村人才的培养。高校,尤其是农业高校是培养农业农村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问题和需求导向出发,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为乡村振兴培养造就“三农”人才队伍,有效破解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
一是高校要以乡村人才振兴的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依托传统农科专业,推进“农科+信息技术”“农科+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大力开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兴农科领域建设,为乡村振兴培养综合型人才;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更新课程体系,强化实训实习、实践锻炼,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模式,为乡村输送应用型人才;加大农业人才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专门增设农村户籍大学生定向培养招生计划,制定专门培养方案,定向培养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人才;利用高校职业技术研究院人力资源,针对农村本土劳动力,专门开发农民科技素质提升课程,制定培养培训方案,借助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等平台资源,通过农技推广培训、职业继续教育、专题技能实训等加强对高素质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培养本土型乡村技术人才。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乡村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为乡村输送各类人才资源,全面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二是高校应联合地方政府,建立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直通车”渠道,并协助其出台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优惠政策,适度提高福利和社会保障,重点围绕当地急需型农科人才制定人才返乡和引进方案,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返回乡村就业创业,服务基层农业农村发展。
三是加大引导与宣传力度,对返乡创业就业人员的工作事迹和奉献进行广泛宣传,树立榜样和典范,激发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基层工作。
(三)发挥高校文化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产业崛起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统筹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把乡村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村民个人文化素养提高与乡村文明建设相统一,是重塑乡村文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高校凝聚了思想、政治、文化因素,具有强大的号召、传播、引导、带动力量,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中应发挥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一方面,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视角出发,高校应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利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势,鼓励广大社科学者积极投入到乡村地域文化、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探索、挖掘与研究中,深化对乡村地域文化与地域文明的保护、传承与推广,探索将区域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寻找文化产业化途径,打造文化品牌;另一方面,从乡村文明建设视角出发,高校应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协助乡村基层组织,开展村民文化提升行动。
(四)依托高校技术优势,服务乡村生态振兴
乡村要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一方面,实施现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源分类减量工作,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建设。
高校可依托规划设计、通信工程等专业人才,积极参加指导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道路规划、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生态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技术优势,实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通过净化、改造进行循环利用,改善环境压力;依托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优势,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秸秆综合利用,有效解决乡村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服务乡村生态振兴。
(五)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发挥高校智库作用,为乡村振兴当好决策助手。决策服务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另一重要抓手,地方高校应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利用高校政治、经济、管理等专业人才,积极参与地方政策法规制定、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等问题研究,充分结合地方发展实际需要,开展校地联合研究,尤其是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为地方政府和乡村发展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三、创新科技服务长效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政策保障
不断深化科技服务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长效机制,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首先,健全管理运行机制,设立乡村振兴管理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监督管理和服务机制,提高乡村振兴服务效益。其次,增加应用性研究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将应用性研究成果的推广与转化纳入奖励范畴,比如增加对知识产权类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应用对策类研究成果的签批和采纳的奖励力度,激发科研人员开展应用性研究的积极性和获得感,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改革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将教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工作业绩纳入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高校教师在追求科研创新“向上攀登”的同时,不断“向下深入”,将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有效融合,促进教师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