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视域下浙江海上“两山”之路的舟山经验研究
2022-11-23王鸳珍
王鸳珍
(浙江海洋大学 图书馆,浙江 舟山 316022)
浙江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同志的“两山”理论,既是充满哲学智慧的执政理念,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命题。在“两山”理论指引下,浙江省实现了由高速度经济 GDP 到高质量绿色 GDP 的华丽转身,走出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融合共进的“两山”之路,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两山”理论实践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对全球现代化绿色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样式”[1]。党的十九大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自2005 年“两山”理论首次提出以来,学界对其研究热情持续高涨,形成了一批以“两山”理论、“两山”理念、“两山”实践、“两山”转化、“两山”之路、山海协作等为主题的研究成果,但针对海上“两山”之路的研究几近空白。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2]243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作为海洋大省的浙江亟需一批研究成果,引导其走好海上“两山”之路。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以下简称“舟山”)是浙江海洋经济的核心区域。舟山的海上“两山”之路研究,在浙江海上“两山”之路研究中具有样本性意义。本文在绿色发展视域下,尝试体系化梳理舟山在弘扬海洋生态文明,开展绿色治理、打造绿色产业、推进绿色价值转换、建设绿色空间等海上“两山”实践经验,以期为浙江走好海上“两山”之路,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建设等提供启示。
一、“两山”理论与海上“两山”之路阐释
自“两山”理论提出以来,学界从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生态学、传播学、文学等不同领域,分析与阐释了“两山”理论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截至2021 年12 月30 日,知网搜索以“‘两山’理论”为篇名的论文有281 篇,以“‘两山’之路”为篇名的论文有4 篇,以“两山路”为篇名的论文有15 篇;但以“海上‘两山’之路”为篇名搜索尚无论文发表。
从宏观理论层面到微观个案研究,学界皆认为“两山”理论集聚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绿色跨越发展的智慧和经验,对全球现代化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样式,建构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话语体系[1];“两山”理论是对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两山”理论的发展之路,为构建城乡两元文明共生、城乡均衡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模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4]“两山”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生态红线思维,倡导让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因而,绿色发展观是“两山”理论的精神实质。“两山”理论的本质是要实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一方面,遏制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退化;另一方面,将优质环境的“生态资本”转变成“富民资本”,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
“两山”理论的提出源于浙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气候危机” 等困境,[1]破解以上困境,出路便是“两山”之路。海上“两山”之路,是“两山”理论的海上践行之路。海上“两山”转化路径与生态价值再实现,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承担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时代使命。
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打造升级版“山海协作工程”为抓手,新时期的海上“两山”之路必须具备以下海洋特质与使命:其一,践行海洋生态文明观。坚持人海和谐、建设美丽海洋;促进海陆统筹,实施生态护海;共建美丽家园,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关注民生福祉,共享碧海蓝天。其二,推进绿色治理。通过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蓝色粮仓。其三,布局绿色产业,盘活海洋经济。打造生态港口,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开创“生态红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其四,推动绿色转换,拓展“绿水青山”“碧海净滩”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其五,打造绿色空间。建设生态、智慧、宜居的城市与渔农村,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海上花园城,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
二、海上“两山”之路的舟山蜕变历程
习近平同志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作出贡献。”[2]243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是我国唯一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践行“两山”理论,舟山走出了一条生态护海、一流强港、产业兴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海上“两山”之路,完成了从省内欠发达地区到“海洋开放高地、港口枢纽、海洋产业基地、海上花园城市”的历史蜕变。
(一)“山海协作工程”受援方到援助方的身份转变
浙江“山海协作工程”始于2003 年,旨在通过“山”和“海”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互相合作、互利双赢,[5]“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发展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6]。“两山”理论提出初期,舟山尚属省内欠发达地区,被列为“山海协作工程”受援地区,与宁波市结为对口协作关系。2018 年,舟山已成为“山海协作工程”中的援助方,对口援建四川达州市,助力其脱贫攻坚,其“东西部劳务协作2+1 扶贫机制”入选国家人社部“2019 年人社扶贫典型事例”。2018 年到2021 年,舟山·达州扶贫协作累计到位帮扶资金约2.2亿元,涉及项目72 个。[7]2021 年7 月舟山市投入达州协作资金8 900 万元,规划协作项目27 个,[7]持续促进两地劳动力资源供需精准对接。
(二)深水良港到一流强港的嬗变
港口航运是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晴雨表,是促进海上互联互通的重要保障,港口经济更是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舟山拥有我国最丰富的天然深水港湾资源,舟山港本是国内区域性大港。但2005年舟山港与宁波港货物吞吐量相加总数不超过3.6 亿吨。自2006 年宁波舟山港成立以来,深入推进强港基础设施建设,货物吞吐量自2006 年首破4 亿吨,2009 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海港,2016 年成为全球首个“9 亿吨”大港,2021 年达12.24 亿吨,并成为继上海港、新加坡港后全球第3 个跻身集装箱“超3 000 万箱俱乐部”的港口。宁波舟山港现有航线数量287 条,其中“一带一路”航线达117 条,海铁联运班列21 条,[8]构建了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供应链物流,在国内国际间商贸活动链上处于重要地位。
(三)渔业资源“东海无鱼”到“东海有鱼”的演变
舟山渔场是我国面积最大、渔业资源最丰富、生产力水平最高的渔场。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酷渔滥捕导致海底荒漠化、赤潮频发,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东海无鱼”现象受到中国渔业报、凤凰网等多家权威媒体关注。通过加快发展海水养殖和远洋捕捞、积极推进“人工鱼礁”与“蓝色粮仓”建设、严格执行“伏季休渔”制度、加大违规渔船整治力度、加强海洋环境综合整治等,渔场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舟山渔场绘就了梭子蟹多年保持高产、曼氏无针乌贼再现市民餐桌、野生大黄鱼出现成吨网产的生态图景。
(四)粗放型海洋经济到海洋开放高地的流变
2005 年,舟山海洋经济以粗放型的捕捞、海水养殖、海岛旅游为主,海洋服务业发展不足,新兴海洋产业比重低。2011 年6 月30 日,国务院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2013 年1 月17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开发舟山上升为国家战略。尔后,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大批涉海国家战略落地舟山,舟山港综合保税区、中国(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中澳现代产业园等相继建成。2016 年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城市。[9]依托“四大千亿”和“若干百亿”产业,舟山现已形成以临港制造、绿色石化、港贸物流、海洋旅游等为支撑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9]成为海洋开放高地。
(五)海岛渔村到海上花园城的蝶变
在“两山”理论指引下,舟山将美丽舟山建设作为民生福祉,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覆盖率位居全省第二。[10]2019年在全国首创“网格化管理”和“海上枫桥经验”,打响“东海渔嫂”品牌,连续14 年蝉联“平安市”,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7∶1。[9]2020 年在社会管理水平、和谐社会建设成果方面获得全国综治领域最高奖“长安杯”。[11]别具海洋韵味的渔港渔都、海岛古镇、海岛度假村、海洋湿地公园等景观,带动生态旅游经济水涨船高。2020年舟山市已拥有A级旅游景区37个,当年虽受疫情影响,全市旅游接待人数依然达5 94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71 亿元。[12]
三、海上“两山”的舟山实践路径
舟山的历史蜕变,是浙江海上“两山”之路成效的缩影,也是舟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缩影。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观结合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13]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海上“两山”之路的内生动力。自2005 年“两山”理论提出以来,舟山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治理体系入手,在绿色意识提升、绿色治理、绿色产业打造、绿色空间建设、绿色转换上实践海上“两山”理论,在“中国之治”中书写了绿色发展之海洋篇章,从中夯实了生态基础,弘扬了海洋生态文明。
(一)提升绿色意识,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1.坚持人海和谐,关注民生福祉。在注重生态环境的新时代,完善生态文明制度需整体与重点发展、制度与文化建设、管理与监督并重。[14]舟山以点带面,全域推进舟山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和“无废城市”建设,构建海上花园城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安全、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六大体系,在制度与文化建设、管理与监督并重中积极打通“两山”转化通道。以“智”理替代“治”理,打造“环境监测+预警防控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环境信用修复一件事”全流程网上办理。[15]嵊泗、普陀、岱山相继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成全省首个全域旅游示范区。[1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洋生态文明格局日渐形成。
2.传承渔耕文脉,繁荣海洋文化。舟山保护并开发海湾村落、海岛民居、海上牧场等物质文化遗产和渔民生产生活方式、渔家风情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非遗项目现场表演及东海古渔村渔耕文化体验项目。打造系列海洋文化博物馆与舟山海洋文化艺术中心,全域建设渔村文化礼堂,加大海洋乡土文艺原创力度。以做精做强海洋文艺繁荣发展工程、海洋文化产业推进工程等海洋文化“十大工程”为抓手,助推国际海洋文化名城建设。
3.深入开展海洋地域文化研究,提升海洋命运共同体意识。舟山编辑出版了记忆定海丛书、海岛旅游文化丛书、定海地情文化丛书、定海历史文化丛书等海洋文化系列丛书,以反映东海海洋文化特质,讲好舟山海洋文化故事。一批富有舟山地域特色的海洋文献应运而生,以学术著作、作品选集、调查报告、史话等形式研究舟山岛屿文化与民俗、海洋文化资源现状、民间文学、艺术创作、非遗传承等,从中引导全社会各领域携手弘扬海洋生态文明,共建美丽蓝色家园。
(二)开展问题导向下的绿色治理,守护海洋生态底色
1.修复海洋渔业资源,夯实蓝色粮仓。依托高校科研优势,舟山努力打造“捕捞生态化,养殖业发达,资源永续利用”的生态渔场。建立健全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对海上围垦和填海等项目实施海洋生态补偿,截至2021 年7 月共收缴海洋生态补偿金1 亿余元。39 年来接续发力渔业增殖放流,5 年投入资金1.03 亿元,放流大黄鱼、对虾、乌贼等苗种近80 亿尾(粒),[16]全海域完成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开展人工鱼礁、海藻床和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5 年来增8.9%。[16]立法休渔护鱼,提出并实施“延长休渔时间、增加休渔作业种类”的伏季休渔优化策略,并于2017 年出台实施第一部地方法《舟山市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条例》,[16]从而保护了幼鱼资源、扩大了伏季休渔成果。
2.系统治理环境污染,打造“低碳”生态底色。环境就是民生,也是促进生态经济转化的前提。舟山以系统化治理促进环保与发展的有机统一,2017—2021 年共投入131 亿元治水治污,初步建立了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等5 个治气业务体系,并形成了危废集中利用处置能力78 万吨/年的设施体系[17];采取“水下森林”模式赋能生态治水,在河长制基础上深入推进海岛特色滩湾长制;全面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县城、乡镇和村落。特色美丽乡村新建村入选联合国人居署净零碳乡村规划中国案例,[10]讲好了中国的海上“两山”故事。
3.实施“蓝色海湾”综合整治,创新生态治理模式。普陀区“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入选浙江自然资源系统践行“两山”理念16 个典型案例,“成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在浙江实践的又一重大成果”[18]。项目实施中不断创新治理模式:一是坚持“海洋陆域”同步治理,通过截断陆域污水入海、拆除废旧码头和清淤疏浚、恢复建设生态湿地等措施,提升港湾环境生态修复实效;二是在全国首创半咸水河道立体化生态治理,有效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以人工种植红树6.5 万株形式恢复生态湿地15.05 万平方米,刷新目前国内红树林人工引种最北界的纪录。[18]
(三)发展绿色产业,打造海洋经济新引擎
1.发展绿色智慧港航,打造生态港口。自贸区建设背景下的港口物流,有着更具开放性、更趋信息化、数字化、功能多样化的特点。[19]宁波舟山港围绕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目标,针对自贸区港口物流实际,深层次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把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港口发展各环节。推进海铁联运、氢能源作业车和海洋风力发电等探索和投用,在全国率先建成运营2 万吨级江海直达船,上线江海联运数据中心,成为全国首个无纸化通关口岸。节能减排带来生态红利,实施的400 台龙门吊“油改电”项目每年可节约 1.5亿元能耗成本。[20]推进港航绿色智慧发展,提升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能力,开工建设大浦口码头无人集卡、鼠浪湖智能散货码头堆场等项目。[21]聚焦液化天然气LNG 全产业链,打造宁波舟山LNG 登陆中心,完成8 800 立方米双动力LNG 船建设。[21]生态港口发展理念进一步奠定了宁波舟山港国内国际双循环硬核枢纽的地位,从而提升了其国际海事服务能力。
2.发展绿色渔业和绿色船舶行业经济,提升生态附加值。以绿色低碳为目标促进渔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发展绿色水产养殖和休闲渔业,加强绿色养殖工程装备技术研发,促进渔民转产转业,解决渔民生计。依托高校开展“负责任捕捞”研究、渔业资源生态修复研究,养护渔业资源。发展远洋渔业,建成全国、全省首批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远洋生产至南美阿根廷、智利和西非、南太平洋、北平洋等渔场,2017 年获批全国首个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远洋渔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80 亿元。[10]打造了一批船舶修造绿色示范企业,“绿色船舶修理企业规范管理”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并在全国推广。[17]
3.发展绿色能源经济,开展滨海蓝碳研究。在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2]244。围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舟山打造了绿色石化、船舶与海工装备、港澳物流、海洋旅游四大千亿产业,以及海洋电子信息等若干百亿产业。[22]舟山依托这些产业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并借助高校科研力量开展滨海蓝碳研究,进一步发展绿色能源经济。引入清华大学科研技术团队,2022 年1 月舟山与浙石化签约共建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23]岱山县、嵊泗县探索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在风能、光伏发电基础上,岱山秀山岛建成世界上首座海洋潮流能发电站,抢占碳达峰碳中和制高点,“2022 年设计年发电量200 万千瓦时,每年可以实现减排二氧化碳近2 000 吨”[23]。建设秀山岛国际“零碳岛”试验区,探索海洋特色清洁能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打造绿色空间,全域建设海上花园城
1.美丽海湾入神。沈家门港湾岸线打造了独具海洋文化特色的景观带,并建设了7.9 公里滨海生态廊道与3 处海岛生态主题公园,提升了沈家门特色渔港小镇景观效果和旅游价值。嵊泗凭借美丽海湾,以生态旅游发展撬动离岛渔村乡村振兴之路。岱山探索滨海港湾美丽经济带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民生福祉。
2.美丽城乡入画。一是坚持“一岛一品”主题示范美丽小岛建设,重构渔村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建成“灯塔岛”花鸟岛、“钓岛”白沙岛、“侠岛”桃花岛、“红岛”蚂蚁岛等主题示范美丽小岛。二是实施“美丽乡村集成示范带+”工程,整合海、岛、山、湾、城、村以及文化、历史、风情等各种资源,从生态、产业、文化着手,坚持整乡整镇整岛成片推进,打造独具特色的海岛集成示范带精品项目。三是利用废弃盐田、农田、闲置民居等打造海岛农业公园、海上田园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综合体、海岛民宿群等。
3.美丽公路入景。一是推进岱山“浙江最美绿化通道”“浙江十大最美绿化县道”建设,规划滨海风情、田园风光、蓝秀风情线等美丽示范线。二是打造美丽公路样板路。以沿线森林抚育、精品特色村落创建、景观农业种植等方式布局公路沿线景观。定海区获评省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示范县。
(五)推进绿色转换,打开海上“两山”生态价值转化通道
1.推进“山海协作”,拓展共富通道。一是持续改善交通条件。舟山普陀山机场航线不断拓展,现已开通23 条航线通达28 个城市,有15 家航空公司开展定期航班运营;2021 年全市建成及在建跨海大桥24 座,甬舟铁路顺利开工,沪舟甬跨海通道列入国家规划。[12]交通要素不再成为制约舟山发展的短板。二是以飞地经济激发“山海协作”新潜能。在沪杭甬建成6 个“舟创未来”人才飞地,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区)两级全覆盖。岱山·甬舟一体化发展飞地开园2 个月吸引了12 家企业入驻。[24]同时,依托飞地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舟山海洋科学城等科创平台,共建义甬舟科创合作走廊。三是与四川省达州市互奏山海情。创新推出“东西部劳务协作2+1 扶贫机制”,在解决达州贫困家庭就业、达州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给予支持。四是积极拓展省内“山海协作”场域,与丽水共谋非遗传承与发展,打造丽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推动绿色物流大通道建设。
2.推动绿色消费,助力渔村振兴。“两山”理论蕴含着生态就是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理念,[25]需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振兴。依托美丽小岛、浓郁渔韵,舟山以“旅游+渔业”“旅游+文创”“旅游+养生”“旅游+体育”等方式,将传统渔业与绿色消费相结合,打造休闲观光渔业,做大“岛居舟山”民宿经济,打造渔岛风情旅游主题,不仅盘活了渔村资源,还催生了渔村新产业和新业态,吸引有情怀的优秀年轻人回乡就业、来舟创业。
3.生态赋能,盘活海洋节庆文化产业。舟山现已形成以普陀山为依托的佛教文化旅游,以海岛、海洋风光为依托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以海鲜美食为依托的饮食文化旅游三大生态旅游精品。打造了海洋旅游节庆文化系列、海洋民俗节庆文化系列、海洋艺术节庆文化系列、海洋赛事类节庆文化系列、海洋推介类节庆文化系列等五大海洋节庆文化系列,形成了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沈家门渔港国际民间民俗大会、嵊泗花鸟岛国际艺术节、岱山岛国际风筝节、舟山国际渔业博览会等20 余项海洋节庆文化品牌。
4.党建引领,生态叠加提升红色研学吸引力。红色文化作用于乡村振兴,文化符号选择要体现红色文化灵魂。[26]蚂蚁岛在“两山理论”指引下致力于旅游生态绿岛与海上红岛建设,生态赋能红色研学吸引力,“用4 000 人的力量创造了 7 亿元的年产值”[27]。2018 年6 月13 日成立的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现拥有党建广场、蚂蚁岛创业纪念室、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旧址、三八海塘——避风塘等体现蚂蚁岛创业精神的红色文化符号。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与《军港之夜》词作创作地等海洋文化资源相得益彰,打造了多元立体文化形态,游客在红色研学的同时还能开展织鱼网、搓草绳、打渔船结、小对船古法捕鱼等沉浸式体验,感受渔耕文明。截至2021 年6 月底,基地已累计接待学习培训团队1 561 批次,学员46 970 人次。[28]
四、舟山样本对浙江走好海上“两山”之路的启示
在海上“两山”之路践行过程中,舟山坚持科技强海、产业强海、创新强海,坚持开放兴海、生态兴海、美丽兴海,依海富民、向海图强、人海和谐、开放共赢的美丽舟山共富图景日益清晰。2020 年至2021 年,舟山连续两年经济增长位居全省第一,2020 年人均GDP 位列全省第三,仅次于杭州、宁波。舟山样本对浙江走好海上“两山”之路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留住海洋生态自然之美是海上“两山”之路的出发点
人类正从后工业文明时代走向生态纪元时代,山水林田湖草本是生命共同体。要划定海洋生态红线,退围还海,开展山体、岸礁、港湾保护与修复工作,建设美丽海洋。要深度挖掘海岛特色地域环境与文化优势,开发休闲观光、滨海养生、文化旅游产业,使海洋生态休闲游成为新的旅游增长极;美化、绿化海岛环境,打造花园式港湾、庭院与村庄;积极开展净滩行动,打造蓝色海岸带与特色滨海小镇,让五水共治、海洋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在此基础上,建成人海合一的生态智慧宜居岛。
(二)弘扬海洋生态文明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马红等[29]认为,坚持人海和谐、促进海陆统筹,实施对海洋生态的综合治理共建美丽家园,让人民群众共享碧海蓝天,从中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海洋生态观的主要内容。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陆海统筹区域联动,制定并落实海洋功能区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齐头并进建设多维度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守护碧海蓝天。要深入开展海洋地域文化研究,形成一批文化研究成果。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通识教育体系、实践平台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建设,打造一批海洋类数据库、地方文献特色馆藏、科普网站、文化宣传片、科普读物等衍生品,建设海洋特色鲜明的公益性科普场馆,精品化系统化开展海洋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文化传承、文化体验、文化交流、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等实践活动。以此吸引更多民众参与美丽海岛建设,让海洋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三)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为海上“两山”之路提质增效
海洋产业集约化、体系化、智慧化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是海上“两山”之路的动力源。一要优化顶层设计,加快实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行动、美丽海洋建设行动、海洋对外开放行动、海洋智治行动等,挖掘蓝色碳汇潜力,系统性重塑海洋治理体系。二要同步规划环境生态保护与港口经济发展,实现港口节能减排、环境修复,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多样、配套完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生态示范港。三要深度融合远洋捕捞、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交易贸易等环节,促进远洋渔业绿色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四要通过“源头削减”“日常监管”“环境监测预警”三重管控,智守绿水青山。
(四)推进“山海协作”,为海上“两山”之路共富实践赋能
“山海协作”工程的实施,是为了促进区域发展均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通过“山海协作”,舟山为四川达州打开了致富通道,同时也吸引达州劳务输出,缓解了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劳动力紧张的局面;打造宣汉县万头蜀宣花牛产业园区,补全宣汉牛产业精深加工链,同时也提升了“达菜入舟”供应链品质。双方以海兴山、以山促海,在共富中实现“山海协作”再升级。建设海洋特色共同富裕示范区,更需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将“山海协作”的内容从传统产业梯度转向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5]这需要政府与市场双向互动,全社会参与,从绿色产业、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着手提升“山海协作”新潜能。
(五)打造“生态+人文+和谐”美丽经济,推动“两山”之路助力渔农村振兴
缺少特色和文化的支撑,同质化的美丽经济产业形态会降低其旅游市场感召力。因而,海上“两山”之路需要打造展现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的美丽经济。要促进海洋地域文化与生态融合共生发展,实施海洋生态文化宣传战略,培育民众生态价值自觉,构建以“绿色 GDP”为主导的考核与补偿机制,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30]要做精做特滨海文旅休闲产业,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盘活海洋文化产业,借鉴蚂蚁岛“精神立岛、渔业稳岛、生态建岛、工业强岛、旅游兴岛”的发展思路,建设百姓幸福的样板小岛。要积极融入全省“海上诗路”人文自然精品旅游线,打造“滨海度假之旅”“海岛研学之旅”“禅修净心之旅”等“海上诗路”旅游精品。要整合美丽经济资源,促进多元化全域生态旅游,充分释放全域生态活力。
(六)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助推海上“两山”之路建设
加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灾难预报与防治、智慧航运工程、海洋新能源开发、海上物流管理、临港特色产业规划、海商贸易管理等科研探索与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为浙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源动力。特别针对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和恢复这个世界性难题,需整合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打造国家级东海渔业资源新高地,突破大黄鱼群体野化训练与季节性定居化两项难题,建立养—钓—捕新型生产方式,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全海域海洋牧场。对接智慧海洋、美丽浙江建设,鼓励高校与地方共建决策咨询机构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共同承担“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