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医物证分析中亲权鉴定的应用价值

2022-11-23杨孝霞罗志刚谢学平赵庆凤丁昭莉

法制博览 2022年19期
关键词:亲权亲子鉴定亲缘

王 超 杨孝霞 罗志刚 谢学平 赵庆凤 丁昭莉

云南乾盛司法鉴定中心,云南 昆明 650011

亲权鉴定主要是指利用现代DNA分型鉴定技术进行亲属关系检测的鉴定,通过对有争议个体的DNA进行提取,依据检测结果证明两者间是否具有亲缘关系,或是隔代及其他联系。从医学上分析亲权鉴定也被称为亲子鉴定,能够适应于多种需要进行鉴定的民事案件,或是一些司法类的纠纷。亲权鉴定的影响层面较大,对个人与家庭以及社会地位方面都存在影响,所以在法医物证中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对其应用现状进行阐述。

一、亲权鉴定的含义及作用

(一)亲权鉴定的含义

亲权鉴定是为了证明两个个体之间是否具有血缘关系,能够确定亲代与子代的血缘联系,需要有效利用遗传学、生物学以及医学方面的理论。这种亲属之间的鉴定,主要是根据孟德尔的相关理论演变的,主要是结合继承法中的分离与自由组合的定律。从鉴定结果分析,如果其信息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那么可以不排除亲子关系,如果不符合则可以排除亲子关系。目前亲子鉴定能够用于亲生父亲、亲生母亲以及隔代之间的鉴定[1]。

(二)亲权鉴定的作用

亲权鉴定能够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给予其知情权。从鉴定的技术上分析,可以确认无法通过猜测、习惯、相貌等确定的亲缘关系,就是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明确的证明。从法律上分析,这种鉴定技术能够保证当事人对其亲属之间的真实血缘关系拥有准确的理解。另外在我国的亲属法中,亲属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需要明确当事人是否具有亲子关系,从而带来财务与义务等相关方面的变化。在法律纠纷中,亲属关系能够有效解决大部分的利益纠纷,运用生物遗传学方面的知识,鉴定亲子关系,从而保证亲属的权利与义务都能顺利落实。这也是纠纷事件中的证据,能够为法律案件提供相应支持。

二、亲权鉴定的注意事项

(一)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亲权鉴定作为检测亲缘关系的重要手段,涉及了多个层面,拥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在应用技术鉴定前,一定要保证血样与被检测人的一致性。在实际的检测中,应考虑多方面因素,不能单一论断,尤其是稀有血型基因。为了保证鉴定结果准确,降低外来DNA的干扰,被检测者在检测前4个月不能进行输血。如果针对婴幼儿进行检测,存在一些血型抗原没有完全形成的情况,需要重新进行检测。在亲权鉴定中有一个步骤是了解检测系统的非父排除概率,这对鉴定结果有一定影响。另外鉴定结果因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种族的基因情况有所差异,所以应先对被检测者的种群数据进行对比,这样能够更好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2]。

(二)防止结果滥用

亲权鉴定在应用中应避免结果被滥用,一是要明确这种鉴定的意义,了解其范围与条件,并能够认真遵守相关法律[3]。因为这种鉴定本身,会涉及很多个人财产与权利关系,例如父母、子女以及其他亲缘关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所以需要从法律、民政等方面进行约束。二是跟鉴定有关的任何技术方法,都需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需要在做好自身职责的同时降低不良后果的产生。三是现今社会主张法治化社会建设,而亲缘关系鉴定关系到家庭是否和谐,进而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稳定,所以需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加以规制,并要求对鉴定行为加以约束。

三、法医物证检测中应用的DNA技术

在科技发展的影响下,DNA鉴定技术取得很多进步,在应用中通过细致的分析,能够更准确地得到结果。在法医学的物证检测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目前常用到的DNA技术有四种,下文对这几种技术手段进行一一说明,对法医物证的科学性进行浅要分析,让人们更加信任这种检测方法。

(一)DNA指纹技术

DNA指纹技术,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手段,在多个行业都有涉及,尤其是在刑侦方面发挥了重要价值。这种技术主要是根据高度变异谱带自身具备的差异性进行鉴定,也被命名为指纹技术。这种技术应用时,主要是利用核苷酸的序列差异,通过针对性的约束性酶反应,从而得出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并根据长度差异对形态现象进行判断,从而实现技术应用。

DNA指纹技术中会应用到多位点探针与单位点探针,其中多位点主要用于针对多个位点的检测,常用于个人认定的检测,具有很高的鉴定级别。但这种高级别的检测需要的技术标准也很高,且花费时间较长,需要具备一定条件才能进行该项检测。另一个单位点探针的应用,鉴别的能力较低,根据目前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会被取代[4]。

(二)VNTR-PCR分析技术

科学技术发展下,这种技术能够实现串联重复序列,并且在针对VNTR-PCR的技术分析中,发现了重复串联单位,长度在7~60个碱基,重复的次数高达上百次。目前这种技术应用的方式具有多态性,并因VNTR位点在人类的染色体端粒位置,通过这种技术能够解决多点位的问题。相比DNA指纹技术的应用,拥有较大的优势。但是这种技术也有不足之处,如在鉴定中,掺杂的产量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扩增,带来错误判断。

(三)STR-PCR分析技术

这种技术应用呈现为短暂的重复序列串,并在鉴定中增加基因中的DNA串联重复序列。人们通过分析STR的核心序列以及长度,了解到其核心序列为2~6碱基,片段长度为100~150个碱基,会产生5~40次重复。这项技术拥有多个优势,一是灵活度大;二是拥有较大的检测范围,STR位点能够检测一部分可以降解的DNA。在一些物证不健全的检测环境下,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帮助分析。

然而这项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因灵活度高,所以DNA的片段也可能影响检测结果,主要体现在样本的污染下,容易造成错误的判断。但从整体应用分析,这种技术还是能够提升鉴定水平,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有效应用。目前PCR扩增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自动测序设备的出现,能够增加对STR的识别。在实际亲子关系鉴定中,主要利用STR分析技术,而且在法医的物证检测中,也能够通过指纹与皮肤屑进行检测,所以这项技术是目前亲权鉴定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四)线粒体DNA分析技术

针对线粒体的分析中,其DNA属于细胞核外遗传性物质,代表着人类的第二组基因组DNA,具有很高的价值,且能够使区域产生变化。在人体体内,母亲生育的孩子能够遗传其DNA信息,并且在四代以内,所有的母系亲属线粒体的序列都一致,所以能够进行准确的亲子鉴定。另外DNA自动测序设备的产生,又进一步增加了线粒体DNA的应用范围,并能够通过细小物品实现检测,其准确度非常高,在医学以及考古行业都有重要的意义。

四、亲权鉴定在法医物证中的应用现状

(一)亲权鉴定的应用现状

亲权鉴定能够通过科学技术鉴定亲属之间的亲缘关系,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亲权案件中,也出现在部分民事与刑事案件中。以往的亲权鉴定方法主要利用血型进行简单判断,目前则是通过DNA指纹技术以及图谱进行判断,这类方法符合孟德尔定律,因其父母的遗传各占一半,并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能够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子代与亲代的血缘判定,并能够得出准确的结论[5]。

社会环境的变化,促使亲权鉴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除了家庭中的血缘鉴定,一些拐卖儿童、子女走散等情况,也需要用到亲权鉴定。通过技术方法确定亲属关系,在父亲与孩子的判定上更为准确。目前在法医物证鉴定领域,通过亲子鉴定的实施,技术得到更新与发展,这种鉴定方法有效应用DNA技术,通过针对蛋白质变为基因的变化,更快确定结果。

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尤其是DNA技术发展,促使亲子鉴定的方法更为合理与准确,并得到更新换代。从法医学鉴定中DNA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这种技术的优势,且在多个地区与医学院校,都进行了该项技术的研究。通过不断应用与研究,这项技术有望通过单细胞DNA指纹展开鉴定,代表着通过少量的人类样本就能进行鉴定工作,有效节约鉴定的成本与时间。

(二)亲权鉴定的鉴定结果

亲权鉴定的结果能够否定亲权关系,通过基因方面的信息能够证明一个孩子是否与其父亲存在血缘关系。从鉴定结果分析,如果孩子没有双亲的基因,则表示不是两人亲生的孩子。另一种情况为肯定亲权关系,如在血型血清学、人类学、生理学等方面,其因素与亲子鉴定阳性保持一致,代表存在亲缘关系。结果中的遗传性越强,代表概率就越高。遗传标记在亲子鉴定中,能够确定亲子关系,如果非亲本遗传标记系统的多态性高,那么排除亲子关系的概率越大,这种遗传标记就越有意义,反之亦然。

如果在血型测试中,无法对非父母进行排除,那么可以通过另一个血型进行排除。当通过更多的血型检测,能够增加排除非父母的可能性。如果结合血型测试依旧无法判断血缘关系,那么可以从亲子关系父权指数入手,增加鉴定依据。如果被检测者的血型没有违反遗传规则,代表无法排除父亲,那么可以通过母亲、子女的表型方法,计算母亲、孩子和父亲三人的表型概率。

(三)亲权鉴定的影响因素

首先,准确性影响因素。被检测者需要保证不出现错误,主要血样需要与提供者保持一致。在进行结果分析时需要考虑特殊情况,如罕见的血型基因。所有的检测方法都有一定重复性,所以要认真选择鉴定技术。在被检测者取血前,需要调查其近四个月是否接受过输血,如果有这种情况,应先等待,等到超过四个月,再进行血样采集,从而保证供血者不会受到输入血型的干扰。

其次,采集信息影响因素。针对婴儿的亲缘检测,需要了解婴儿的血型抗原发育情况,不能一次就确定结果,要多次检测综合考虑。关于检测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因素,要多方位地考虑,并在计算亲子关系时,了解人群基因频率。针对不同人种或是同一种族的群体基因频率进行比较,对这些资料的调查,能够增加鉴定的准确性。进行双亲的亲子鉴定时,需要保证双亲都参考亲子鉴定,从而获得更多信息,以判断亲缘关系,这种情况下,出现问题的概率较低。但如果只有父母一方参与亲权鉴定,则无法计算亲子关系的概率,也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

最后,关于亲子关系的概率影响,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针对这个问题明确规定:确定亲子关系,需要拥有完善的调查依据,并尽可能地收集其他信息证据才可进行相关鉴定。对于亲权鉴定的结果,不单单用来确定亲子关系,还应该考虑多方因素,能够在已知结果的基础上,更好地思考后续影响,并为案件中的其他疑问提供解决的可能性。检测人员得到结果后,要优先考虑概率,并进行独立判断,从而帮助理解鉴定的合理性。为了降低错误概率,鉴定结果也会经过多方检测,反复核对,才会发出。

亲权鉴定在法医物证的取样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尤其是司法部门,在实践中有着突出意义。从实践需求分析,一般需要确定父子或是母子关系,可以通过亲权鉴定实现。鉴定结果经过科学技术与理论依据,且结果得到认真核对,所以可用来作为证据。

综上所述,医学界以及生物科技领域中,需要保证亲权鉴定技术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主要使用DNA技术,并合理总结其他科学理论依据。在亲权诉讼案件的证据提供中,这项技术具有决定性影响,其能够提供可靠依据,并满足当事人的知情权,并在一些情况下,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

亲权亲子鉴定亲缘
拒做亲子鉴定,承担不利后果
谷子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及其利用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中心
菊科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子女最佳利益”原则下的亲权制度构建
小白菜种质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SRAP 和SSR分析
解读你不知道的亲子鉴定
论我国亲子鉴定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
亲权良性发展的法律规制与间隙弥补
——从虐童事例切入
论韩国的亲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