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造物思想对可持续设计的启迪

2022-11-23郭青

艺术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造物器物生态

□郭青 郑 毅

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与资源不断遭受破坏,工业设计既为人类创造了便捷、理想的生活方式,也加剧了资源的损耗,地球的生态系统遭受到强烈的破坏,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出现已是必然之势。中国古代造物思想源远流长,远溯于西周时期,古老的中国工匠们就已经有了生态伦理观念,崇尚自然,讲求“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观。作为本土设计师,我们应以古鉴今,探究古代造物思想,从传统哲学的思想高度认知中国古代造物观,挖掘其物化和文化的双重价值,探索其所蕴含的生态理论价值,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从古代造物思想中寻找对可持续设计的启迪,从而将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融入设计中,以此不断夯实可持续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美好道路。

一、古代造物设计思想探究

中国古代造物思想来源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是“儒释道”等哲学体系的物化结果。每件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思辨原理,具有物化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其不仅以各种器、物的实体形式存在,还从思想和行为上,默默渗透到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物质生活中,两者相辅相成,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直至今日,中国造物设计的发展仍以此为考量。笔者将中国古代造物思想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大体罗列为五个方面,从中探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古代造物设计观念中的体现。

(一)“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生态设计观

“天人合一”的概念第一次出现于《周易》,是古代思想家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统一阐释,不管是“儒释道”哪一学派,都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推崇这一概念,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人类这个主体与自然界客体之间的协调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是一种宇宙观、世界观,也是一种生态伦理观,它将天、地、人三者统一起来,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构成了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在这种哲学观念的引导下,“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造就了中国造物观的思维主脉,正如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表达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古代工匠们始终围绕着这一生态伦理情怀开展造物活动。通过对传统哲学中“天”“地”“人”所构成的宇宙观进行系统研究,将其融入古代设计中,围绕着“人”“产品”“社会”“自然”的视角形成了“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生态设计观。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哲学概念,溯其本质就是“人与物—物与自然—人与自然”三者相互协调,寻求和谐共生的长久趋势。这种理念不仅表现在器物的取材、功能上,还形成了社会上潜在的文化价值。例如,《考工记》中关于车的设计的记载——“天圆地方、尊礼定制”,张道一先生在进一步研究中指出,马车的设计主体如车轮、车厢及车棚等首先履行的是实用的功能,这满足了人们使用时的物质需要,在此基础上整体设计“同它的更大的理想联系起来”,“体现了‘物无不怀仁’的思想,从而表现出古人的人文观念”。其虽然是一种象征,对于车的本身并不起什么实际的作用,但是在人的头脑里反映出一个哲理,永远也不会忘却。

(二)“美善相乐,文质彬彬”的装饰与功能和谐统一的设计观

“美善相乐”是儒学大家荀子认为的美学的最高境界。追求的是“美”与“善”的和谐统一。追求“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理特性,而这里的“善”指的是当代人类社会中的道德伦理,因此,荀子认为的美是在不消减人们感性情怀的基础上,同时顺从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道德标准,从而实现“美”与“善”的相洽,是自然与道德的相互成就,是人类情感欲望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的完美、和谐。“美”“善”两者有一定相同点,又有所区别,“美善相乐”是最理想的状态。儒家另一大师——孔子的美学观念是“文质彬彬” ,与荀子的“美善相乐”如出一辙,是“情与理”“文与质”的和谐统一。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即过于强调器物的形态、雕饰,而忽略了作品本身的实用功能,这样的作品是缺少内涵、华而不实的。但仅仅具备实用价值,而缺失外在形式的美感,则会使作品看起来粗俗而不雅,好的设计应是“文质彬彬”,达到功能与形式的相互制约、和谐统一。

“美善相乐”和“文质彬彬”的传统美学观念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反映在古代的造物设计中,即是对如何处理作品的装饰性与功能性的关系的回答,是古人们进行造物活动的行为规范和终极目标。每一时期的优秀作品无不在其实体价值与精神价值中得以体现。

(三)“人为物本,物因人用”的以人为本的设计观

“人为物本,物因人用”是元代王祯在《农器图谱》里提出的观点,也就是说解决和满足人的需求是造物的根本目的,物是为了满足人的使用而制造的。“人”既是造物活动的实践者,更是受用者,造物的目的是使用,“人”为造物的根本,而物是被人认识、使用、改造的对象。造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无论什么时期,造物活动追其本质,造物的价值即是人的需求。

从石器时代开始,祖先为了适应自然,能在那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期留有一席之地,进行了早期的造物设计活动,如猎具、衣物、武器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温饱的解决和危险的消失,使生活更为舒适的欲望油然而生,盘、碗、壶等生活用品类的陶具随之产生。渐渐地,造物活动进入手工艺时代,人们对器物已不再仅限于满足自己的日常使用,他们的需求有一种感情上的内涵,继而装饰、祭祀等精神文化也在造物活动中体现出来。每一时期的造物活动都能同当时的现实社会有着整体性的关联,除其本身的基本实用功能外,还包括多元的社会价值,如造物与民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事物之间的价值,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物都是为了人的需求而被创造出来的。以宋代家具为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千年来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也得以改变,完成了从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的重大转变,高型家具得以发展定型,由此所新创的高型椅、凳、几等家具大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些都证明古代的工匠十分重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并且认为其核心是人,“人为物本,物因人用”的哲学思想也成为古代造物观的基本要求。

(四)“制器尚象,文以载道”的重道明德的设计观

“制器尚象”,语出《周易》爻辞,即“以制器者尚其象”,所谓“象”就是自然之象,指的是自然环境中的所有形象。古人多以天地中的自然之象为参考来制作器具,与自然保持一种融合的亲和力,谓之“生性”。除其形态外,古代工匠们更多的是赋予器物更深层次的精神价值,谓之“道”。中国传统造物观也正是围绕“道”和“器”展开的。其中,“道”为基础,又为目的;以“道”为核心的内在规定性和以“器”为实态的外在规定性共同成就了古代的“道器观”。《易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古人始终将造物者内心的精神观念及情感表达通过器具来体现,以器载道,寄情于器。《周子通书·文辞》曰“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由此也看出,古人对器物中精神价值的寄托高于对其本体实用价值的要求。这一重道明德的思想对古代造物设计中器物具有象征寓意的造型有深远的影响。

以商周青铜器为例,其功能主要以祭祀、盛物为主,是当时阶级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古人通过不同的纹饰,如饕餮纹、螭龙纹等,赋予青铜器威严、神秘、狰狞、恐怖的特性,展现器物所蕴含的精神气质,以此将其社会属性和人文价值通过青铜器物化呈现,通过“文”与“道”的有机结合,表达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及文化精神内涵。

二、可持续设计的源起及内涵

1962 年,美国海洋学家蕾切尔·卡森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在全世界掀起了对环境与资源问题的热议,引发环境保护事业的大力发展。20 世纪80 年代,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概念进入了全世界设计师的眼中。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71 年,维克多·帕帕奈克针对当时美国的商业化设计,以及对资源严重铺张浪费的现象,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强调了设计师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即“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在设计中的首次体现。直到1994年,英国“面向可持续产品设计”会议的召开,“可持续产品设计”的概念才正式提出。

可持续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在设计领域中的一种延伸,二者拥有共同的目的,即形成一个人与自然有机统一、和谐共生的美好世界。可持续设计最初主要指的是环境资源的可持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可持续设计已渗透到人类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除环境的可持续外,更是一种资源的可持续,这种资源包含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是从单一到多元,横向到纵深的发展,是设计在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上的拓展与完善。

三、古代造物思想与可持续设计的契合

基于上文对中国古代造物思想中传统哲学的探究与分析,其所蕴含的生态理念与可持续设计如出一辙,是人文设计、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的集合体,下文将通过探究结果与现代设计的契合,得出古代造物思想对可持续设计的启示。

(一)亲近自然的“共生”设计观

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直是我们亘古不变的生态理念。古代造物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就是将“天”与“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万物的制造准则都离不开人与环境的平衡关系,是不断在人类积极改造与自然消极适应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的支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这正是在提醒我们,人与自然是一个“共生体”。未来的可持续设计应是不断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其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秉持亲自然的设计理念,让科技服务于人、服务于自然,实现人、产品、环境三位一体,从而寻找到生命、科技、自然的适当连接点。

(二)物尽其用的“节源”设计观

古人在制器造物中有“物尽其材”“物尽其用”的造物准则。这种造物准则也就是希望能通过对材料的合理使用,实现器物功能的最大化,并通过对自然可再生材料的开发、利用,实现器物循环往复的生产和使用。在如今资源不断被开采消耗的情况下,我们更应去重新思考并构建全新的资源使用架构,以达到“节源”的设计目的。这里所述的“节源”具有两层意义,一是材料的节约,如模块化设计、对材料的再循环利用等。二是指产品生产的合理适度,我们应贯彻庄子“知止”的造物思想,杜绝商业消费模式下的铺张浪费,贯彻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人本主义的“实用”设计观

这里的以人为本是指设计应满足人类的社会需求,而不是主宰自然的绝对态势。从古至今,设计为人服务这一根本目的始终没有改变,造物是人类生存并不断发展的手段,所以从这一维度来说,设计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品不再只是按需而做,“伪”功能的出现,也渐渐偏离产品的设计初衷,华丽虚假的功能叠加,也影响了产品的本质。古代造物思想中人本主义的核心思想是“重功用”,制其物,为其用,使人们在使用产品时,产品功能便捷宜人,这便实现了其设计的最初目的。可持续设计的理念中必须融入这种“实用”的人本主义设计思想,它不仅仅是对“以人为本”这一设计初心的坚守,更是人、物、环境关系中的基柱。在这个过程中,人本主义思想也在不断进化,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本,人本主义“实用”的设计观在潜移默化中推进了可持续生态理念的发展。

(四)礼藏于器的“立德”设计观

古代器物除其物化价值,所表达的文化价值也极为重要。古人将所要表达的情感与精神思想寄托于器物之上,从而通过使用者达到价值的传承,这种“礼藏于器”的表现手法正是古人对器物内在社会价值的重要考量。设计如何有内涵,这也是我们当今需要思考的问题,这种可持续是精神、意识的可持续。我们要将“立德”的设计观融入未来的可持续设计中,通过产品的内在价值,培养人们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正确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与生活方式。逐渐在人们的意识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并以此作为人类社会在物质文化发展中新的道德准则,将可持续的理念渗透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

中国古代造物思想中蕴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从老子《道德经》中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到《考工记》中器物应顺和万物性质和命运变化的规律,再到张载《正蒙·乾称》中“天人合一”概念的正式提出,无独有偶,都是对人和自然两者如何实现共生,人类社会如何可持续发展的完美阐释。本文归纳总结了古代造物思想中的传统哲学观念,并将其与现代可持续设计理念进行融合,深度挖掘古代造物思想中的生态文化属性,以古为镜,寻求对可持续设计的启迪,从而通过设计的维度,不断拓宽人类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造物器物生态
针刺无骨花灯的造物艺术与传承发展研究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身如器物
汲古怀远造物归真
物物与共,美美与共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长抓政治生态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