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创新

2022-11-23曹孟陬管世俊裴会芳

艺术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技艺文化遗产物质

□曹孟陬 管世俊 裴会芳

创新,是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从古至今,人们都不满足于既有的创新成果,总是在长期的实践中谋求更新、更美、更便捷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提升幸福指数。也就是说,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创新活动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全 过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先人创新的成果,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指100 年前,或传承三代以上的传统的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中都有一个衍化过程,以期不断完善。我们今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主要是保存传统的文化形式,而不是对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当然,不排除对保护方法的创新,也不排斥科学利用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载体是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传承人得以存在和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是非遗的传递者和创造者,在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王文章在其编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概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大特征,分别是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及地域性七大特征。而每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具有以上特征但侧重不同。

我国于2004 年8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中提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工具、材料、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主要包括:(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我国也于2011 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相关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由此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都具有很强的精神象征意义,从中折射出不同民族、地域和国家的文化习俗、宗教、情感伦理乃至价值观,蕴含着不同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独特的文化象征,展示出人类文化的多元化表达形式和内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创新的原则

(一)不离本源,非遗创作的原材料不能变

不离本源,主要是针对手工艺类的非遗项目而言。如扬州刺绣的原材料是针和线,扬州玉雕项目的原材料是玉石。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改变雕刻或刺绣的动力系统,但不能改变其使用的原料,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只能做减法,不能做加法,即把多余的部分去掉,但是不能添加其他东西。如果原材料变化了,那么保护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原本意义也就失去了。因而,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丢弃其创造之本体,否则,就会丧失其独特性。

(二)不离技巧,核心技艺不能变

以扬州刺绣为例,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不断接受各类新鲜事物,审美会发生改变,刺绣的图案会发生变化。因而传承人在审美观念上要不断推陈出新,但是在绣工上,穿针引线的技艺不能变,这一整套技艺中的核心技艺更不能变。传承人可以在原有的技艺上不断革新,但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三)不离本质,核心价值观及其评价标准不能变

在非遗创新中,不能因创新而改变固有的评价标准和民族传统文化观念。这对非遗传承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非遗传承人不仅要勤学苦练,熟悉传统技艺,还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有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比如,扬绣拥有虚实相间、虚实结合等类似于工笔画写意等独到的受人们欢迎的评价标准。而通过艺术作品的美好寓意来祝福民众的生活,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固有的观念。艺术作品的制作并非无目的性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人们祝愿日常生活美满的精神需要,因此,非遗作品的创新也不宜违背这种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观念。

(四)创新仍需贴近民众、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之前大部分人都住的平房,家里一般都有堂屋,会在中堂贴对联;随着时代的变化,从目前来看,只有民国时代的家居风格和结构的房屋适合挂对联,现在的商品房与此格格不入。人们以前去赶集、去菜场的时候都要带一个竹篮,现在也鲜有人再使用。以前人们为了追求新的一年的美好寓意,家家户户都在过年的时候贴年画,于是年画创作团体不断出现;但现在人们都追求西式的装修风格,年画逐步淡出视野。以前生活条件有限,冬天人们都喜欢用铜质的汤婆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汤婆子逐渐变成了热水袋、电热毯等适应现代人生活的具有相同功能的物品。随着社会现代化节奏不断加快,人们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也必须贴近民众及现代人的生活,适应民众审美价值观的改变。只有根据今天的生活方式进行创新,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民众所熟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三、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创新的关键

过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家族传承。过去,人们有种敝帚自珍的思想是“传男不传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某项绝技,只能传给家里的儿子,外嫁的女儿不行,主要由父亲传给儿子,再由儿子传给孙子。二是师徒传承,在当今社会,师徒传承比家族传承更为广泛。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敝帚自珍的传统观念有所改变,加上自己的后代不愿意再学习这些技艺的情况,因此,师父开始将技术传给最钟爱的徒弟,以保留这份传统技艺,这也是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方式。诚然,这样的传承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因为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中,传承人学习较早,可能在接受文化教育之前就进行了技艺学习,这使传承人学懂了技艺,却因为文化水平不高而在技艺讲述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技艺不能以最完整的方式被保存下来。

除此以外,还有两种传承形式,一是著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人在艺在,人亡艺绝”。比如,北宋的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但他本人却没能将其记录下来,真正记录下来的是学者沈括。沈括通过著作《梦溪笔谈》,在“技艺”中正确而详细地记载了“布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深受国际文化史界重视。正因为有了沈括的记录,该门技艺才能传承至今。如果当初没有沈括的记录,那么随着毕昇的故去,此技术也随之消亡,这就意味着如果传承人不在了,技艺也就随之而消亡。为了不让这些技艺消亡,人们往往通过文字、录像、口述、专家评点、著述列作等措施抢救性地将其保存下来,供后人研究。二是精品传承。后人通过对保存下来的精美作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特征进行研究,也可以了解作者的艺术特点与技艺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逐渐兴起。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为传统文化指明了创新发展的方向。因而,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得到了创新,传承形式也更为丰富,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有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进行教学传承等。非遗文化进校园是传承形式的创新,传承人在大、中、小学校进行授课、带徒,除了进行“技艺”的传承,更是在“美育”和“劳育”层面进行审美价值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后者显然比技艺传承更为重要。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该门技艺后,日后从事该项工作,而是让新一代的年轻人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了解非遗文化、了解地域文化,进一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创新

(一)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升地方文旅产品质量

文旅融合作为当下热点,并不是简单地将两者进行罗列,而是发掘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找出该地区的文化共通性,将其与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巧妙的结合,打造出全新的旅游商品,形成“在旅游中品读当地文化,在当地文化熏陶中享受旅游资源”的良性循环。

扬州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非遗项目与国家级、省级传承人。政府可以合理利用本地的人才资源与旅游商品资源,通过为非遗文化提供场地、项目资金等方式,建立相关的非遗文化博物馆与非遗传承基地,联动周围景点,打造极具特色的集“学习文化、观赏旅游景点、现场体验非遗项目”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比如,相关部门可以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单位团建等为契机,通过亲子活动、单位团建等,让游客现场体验一些技艺相对简单的非遗项目;利用VR、H5 交互等现代科技手段,结合非遗传承人的现场讲解与操作,展示一些技术较为复杂的非遗项目,这不仅能够使游客获得沉浸式的观赏体验,也能够赋予非遗项目生机与活力。

另一方面,可以把非遗项目中具有典型性的艺术符号、创作技巧和审美运用在现代艺术设计作品中。以扬州的“通草花”技艺为例,由于通草花作品以盆景、挂屏等为主,制作周期较长,保存较为困难,通草花在市面上流通较少。但是目前,已有商家将通草花制作成胸花等易于佩戴、展示的随身配件,将其设计成符合现代人审美与喜好的实用型手工艺品,使其焕然一新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创产品。

把当地文化旅游产业与非遗项目充分融合,把非遗所蕴含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充分挖掘非遗的内涵,不仅能够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使其感受到非遗的艺术魅力,还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产品更符合消费市场需求,培育当地文化创意产业,更有助于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质与核心价值。

(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中

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拥有较为完善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体系。因此,我们可以依托高职院校丰富的理论教学资源,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联合校内科研团队,加强对非遗文化的研究工作,同时借助校内学生社团、技能大赛等项目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这对促进当地非遗保护传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地方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不断融合地方特色文化,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围绕着学校建设目标、教育教学特色而不断沉淀积累的。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研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既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又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以扬州当地高职院校为例,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一直以坚持培养“艺术+”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目前,已经建成玉器雕刻、雕版印刷、扬州剪纸、盆景技艺、古琴等多个技能大师工作室,聘请扬州当地非遗技艺传承人作为工作室领衔人与兼职教授,以“师带徒”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同开发出多门工匠培育课与非遗选修课,校内非遗实训基地成功获批扬州中小学职业教育体验中心。目前先后举办了3 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吸引了众多人群参观,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平台在推广和传播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新媒体传播手段较为丰富,可以通过影像、H5 交互等方式动态地、全方位地将非物质文化展示给大众,弥补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不足,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新的契机。

除了微信平台,近几年,“短视频”“直播+电商”等影像传播方式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扬州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秀芳大师在某短视频平台的关注度和点赞量较高,通过短视频拍摄剪纸作品与剪纸技艺的方式,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传播了扬州剪纸技艺。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载体,也要基于现实需要而与时俱进、主动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活态传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传承人们的艺术创作和传统观念的表达,也具有相应的可生产的特质。因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单单是保护几个传承人,更多的是在保持其内在本质的基础上,着力激发其内在活力,结合创新发展路径,调动各行各业的发展,达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遵循“在传承中创新”这个基本原则。其“创新”应该是在不离本源、保证核心技艺、尊重原本审美和评价的基础上,在技艺上精益求精、贴近时代、贴近民众和生活,保留不可或缺的文化价值,增强和丰富其人文内涵和表现形式,借助当地的教育资源与新媒体传播技术等不断助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技艺文化遗产物质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物质至简,精神至盈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Tough Nut to Crack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